眼科疾病玻璃体先天性异常诊疗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1. 引言眼科外科是一门关注眼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科,涉及眼睑、结膜、巩膜、角膜、晶状体、虹膜、玻璃体等眼部组织的手术操作。
本文档旨在提供眼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为医生、护士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2. 临床诊疗指南2.1 眼科疾病的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收集患者的病史,了解病情发展过程及相关症状。
- 检查眼部:包括裸眼视力、眼压、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等各组织的检查。
- 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眼底检查、眼电图、角膜地形图等。
2.2 眼科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具体根据病情判断,如白内障、青光眼等。
- 禁忌症:病情严重、身体状况差、手术过程中存在风险的患者等。
2.3 手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特殊病史、药物过敏等。
- 手术知情同意: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征得同意。
- 术前准备:包括饮食禁忌、药物管理、头部皮肤处理、消毒操作等。
3. 操作规范3.1 手术器械的准备与使用- 手术器械准备:根据手术类型和所需器械清单进行准备,确保器械清洁、完整无损。
- 手术器械使用:遵循无菌原则,操作过程中注意器械的正确使用和放置。
3.2 手术操作流程- 局麻操作: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施正确的局麻方式。
- 手术切口:根据手术类型确定切口位置和切口大小,并进行清洗消毒。
- 手术操作:操作者应准确的进行手术步骤,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和操作时间。
- 手术切口缝合:采用适当的缝合材料和方法进行切口缝合,确保切口闭合。
3.3 术后处理和护理- 监测:密切监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各项检查指标。
- 术后用药: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及剂量。
- 术后饮食和活动:根据患者术后情况,指导饮食和活动的限制和禁忌。
- 术后复诊:安排定期复诊,检查切口愈合情况及恢复进展。
眼科诊疗常规标准
眼科诊疗常规标准1.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手术适应症:一般来说,除晶状体脱位,几乎所有类型的白内障均可作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特别适用:1.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老年性白内障。
2.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发生玻璃体脱出或玻璃体于角膜粘连引起的角膜水肿。
3. 眼内需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
4.30-35岁以上,已有硬核的外伤性白内障。
5.伴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6.有广泛虹膜后粘连或玻璃体情况不明的并发性白内障。
7.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发生视网膜脱离或手术眼过去患视网膜脱离。
8.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术时发现晶状体悬韧带特别强韧或术后发生瞳孔阻滞者。
手术禁忌症:1.晶体脱位或半脱位。
2.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不适合做白内障摘出手术者手术方法:1.开睑开睑器开睑或缝线开睑2.做上直肌牵引缝线用闭合的单齿镊在12:00方位顺结膜面向上距角膜缘8mm处夹住上直肌的肌止缘,使眼球向下转,然后在肌止缘的肌腹穿过1-0丝线,过针时缝线的针尖切勿刺向巩膜,以免穿破巩膜,拉紧缝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巾上。
3.做结膜瓣做结膜瓣以12:00方位为中心,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约120°范围,然后向穹窿部方向做钝性分离,暴露上方巩膜约3~5mm 宽,烧灼器进行表面烧灼止血。
4.做角膜缘板层切口以12:00方位做角巩膜垂直-倾斜板层切口,深度约1/2厚度,切口长度根据术前晶体核大小加以估计,一般为120°弧度。
5. 截囊(连续环形撕囊法)粘弹剂维持前房下,截囊针在前囊中心穿刺,撕囊镊伸入前房将前囊做环形撕开并拉出,将前囊膜撕开成一个无锯齿状缘的光滑圆形切口。
6.延长切口用角膜剪的钝头刀页插入前房,根据晶体状体核的大小确定切口长度,并使内外切口大小一致,切口通常为120°弧度。
7.挽出晶体状体核挽出晶状体核前降灌注液注入晶状体前囊下,或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核之间,用水压作用使晶状体核松动,在粘弹剂维持前房下,右手持斜视钩(或类似器械)压迫6:00方位的角膜缘内侧,使已经游离的晶状体核上方翘起,注射斜视钩不可沿角膜滑动,以免角膜内皮与晶状体核接触导致内皮损伤,右手操作同时,左手持镊子轻压切口后唇,使切口呈鱼嘴样张开,晶状体核载双手协同作用下,缓缓向移向切口,当晶状体核上方赤道部挽出切口,即停止对眼球的压破,以镊子或冲洗针头将晶状体核自一侧向另一侧拨动旋出切口外。
眼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眼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目录概说溃疡性睑缘炎麦粒肿霰粒肿目割上睑下垂泪溢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沙眼春季结膜炎泡性结膜炎巩膜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老年性黄斑变性概说眼为视觉器官,属五官之一。
它通过经络,与内在脏腑和其他组织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肝藏血而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诸脉者皆属于目,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联系。
这种脏腑、经络与眼的有机联系,保证了眼的正常功能。
如果脏腑功能失调,可以反映于眼部,引起眼病。
反之,眼部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相应的脏腑,以致引起脏腑的病理反应。
因此,在诊治眼病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因证论治,调整人体内部与眼病有关的脏腑、气血之间的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五轮学说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就是将眼分为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藉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与脏腑的关系。
实际上是一种从眼局部进行脏腑辨证的方法,至今仍有其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1 .肉轮指胞睑(包括皮肤、肌肉、睑板和睑结膜),在脏属脾,因脾主肌肉,故称肉轮。
因脾与胃相表里,故肉轮疾病常责之于脾与胃。
2 .血轮指两眦(包括两眦的皮肤、结膜和泪器),在脏属心,因心主血,故称血轮。
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血轮疾病常责之于心与小肠。
3 .气轮指白睛(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在脏属肺,因肺主气,故称气轮。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气轮疾病常责之于肺与大肠。
4 .风轮指黑睛(包括角膜、虹膜、睫状体),在脏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因肝与胆相表里,故风轮疾病常责之于肝与胆。
5 .水轮指睡神(包括瞳孔与瞳孔以后的眼内组织,如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与视神经等),在脏属肾,因肾主水,故称水轮。
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故水轮疾病常责之于肾与膀胱。
但由于瞳神结构复杂,其生理病理还与其他脏腑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眼科疾病结膜肿瘤诊疗规范
结膜肿瘤诊疗规范一、结膜色素痣【概述】结膜色素痣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瘤,来源于胚胎的神经外胚叶,是最常见的结膜肿瘤,发生在泪阜或半月皱襄处可见囊样变性。
结膜色素痣一般不含血管。
【临床表现】1.好发部位为睑裂部球结膜和角膜缘,一般出生时即存在,可随年龄缓慢增长,青春期增殖明显。
2.呈不规则的圆形,可为棕色、黑色或棕红色,常微隆起于结膜表面,边界多清晰,表面光滑,无血管长入。
成年后一般不再继续增大。
3.该瘤很少恶变,但是如果发现痣表面变得粗糙、有溃疡形成或血管明显长入,应警惕恶变的可能。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一般无须治疗。
2.如果痣较大,影响美观时可手术切除。
3.临床发现痣突然增长加速,或有明显的血管长入,或痣表面变得粗糙时,应全部切除,并需送病理检查。
二、结膜皮样脂肪瘤【概述】结膜皮样脂肪瘤为结膜先天性良性肿瘤。
组织病理学上为脂肪小叶组织增生,上皮细胞成分较少,小叶间有结缔组织隔相连,包膜往往不甚明显。
【临床表现】1.幼年时肿瘤往往不明显,多在成年后发现。
4.一般好发于频上象限或外眦部球结膜下,为黄白色、质软的扁形肿块,表面光滑,前端可推动,向后延入眼眶内。
5.一般为双侧性,大小可以对称性,也可不对称。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肿瘤不影响美观和视力时,无须治疗。
2.如需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勿伤及外直肌和睑部泪腺。
三、结膜血管瘤【概述】结膜血管瘤为先天性病变,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出现。
最多见的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表现】1.毛细血管瘤表现为结膜下团状或片状毛细血管扩张,暗红色或紫红色,无明显边界。
2.海绵状血管瘤为结膜下紫红色隆起肿物'呈分叶状,有包膜,可随结膜移动,有一定的压缩性。
邻近两眦和穹隆部的血管瘤往往与眼险、巩膜、眼肌或眼眶的血管瘤相连。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细小、固定不发展的血管瘤无须处理。
2023年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3年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摘要
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眼科常见病诊疗提供规范和指导。
主要包括常见病种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引言
眼科常见病是指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等。
规范和统一的诊疗方法对提高眼科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病种及定义
1. 青光眼:指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等症状的眼部疾病。
2. 白内障:指眼睛晶状体混浊,视力模糊等症状的眼部疾病。
3. 角膜炎:指角膜红肿、疼痛等症状的眼部疾病。
二、诊断标准
1. 青光眼诊断标准:
- 基本病史和症状表现
- 眼压测量
- 视野检查
- 颞动脉血流速度检查
2. 白内障诊断标准:
- 视力测量
- 眼前节检查
- 检查晶状体混浊程度
3. 角膜炎诊断标准:
- 角膜红肿、疼痛等症状的存在- 角膜染色检查
- 细菌培养
三、治疗方法
1. 青光眼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降眼压药物的应用- 激光治疗:激光小梁切除术等- 手术治疗:滤过性手术等
2. 白内障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白内障摘除术等
3. 角膜炎治疗方法:
- 抗生素眼药水治疗
- 抗炎眼药物治疗
- 角膜移植手术
四、预防措施
1. 定期眼科检查,早期发现眼科疾病的迹象。
2.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接触眼部污染物。
3.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适时休息眼睛。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眼科常见病诊疗的规范和指导,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眼科常见病,提高治疗效果,保护视力健康。
眼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上)
眼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上)⽩内障专科⾮先天性⽩内障【鉴别诊断】:1. 糖尿病性⽩内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内障发⽣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
眼科检查除⽩内障外眼底常常伴有微⾎管瘤,出⾎或渗出等病变,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2. 并发性⽩内障:是指眼部炎症或退⾏性病变(虹膜炎、视⽹膜⾊素变性、⾼度近视、青光眼及眼部⼿术史等)引起的⽩内障。
在裂隙灯下能见到后囊膜下⽪质有点状或条纹状混浊,这些混浊还带有红、蓝、绿⾊颗粒。
或⽩内障成核型混浊。
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3. 先天性⽩内障:多见于⼉童,往往有家族遗传病史,发病时间⼀般早于年龄相关性⽩内障,可能伴发眼部其他异常。
晶体混浊为特征性的前极混浊,后极混浊,冠状混浊,点状混浊,绕核性混浊,核性混浊等,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4. 外伤性⽩内障:有明确的眼外伤病史(钝挫伤,穿通伤,爆炸伤,电击伤等),眼部检查除晶体混浊外常可见到前房出⾎,⾓膜或巩膜裂⼝或陈旧性瘢痕等,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5. 药物性⽩内障:长期服药史或化学性药品接触史。
与此类相关的常见药物有⽪质类固醇、缩瞳剂、氯丙嗪及三硝荃甲苯,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先天性⽩内障【鉴别诊断】:1. Coats病:多发⽣于6岁以上男性⼉童少年,病程较长,发展较慢。
视⽹膜⾎管⼴泛异常扩张,常伴有⾎管瘤,视⽹膜下形成⼤⽚⽩⾊渗出,常伴有出⾎和胆固醇结晶,进⽽继发视⽹膜脱离⽽呈⽩⾊瞳孔,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2. 早产⼉视⽹膜病变:多发⽣于接受过持续⾼浓度氧⽓治疗的早产⼉,常在⽣后2-6周双眼发病,晚期玻璃体内⾎管增⽣,结缔组织形成,牵引视⽹膜形成皱褶,重则晶体后可见机化膜,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3. 原始玻璃体增⽣症:本病为眼部先天异常,见于⾜⽉产婴⼉,90%以上为单眼发病,表现为晶体后⾯有较厚的灰⽩⾊结缔组织并伴新⽣⾎管,多伴有⼩眼球,浅前房,瞳孔异常等,该患者与此不符,可排除。
斜弱视专科恒定性外斜视外斜视⾓较恒定,斜视⾓较⼤,各诊断眼位斜视⾓相等。
眼科临床诊疗参考及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诊疗参考及操作规范一、前言为了提高眼科临床诊疗质量,规范眼科医生的诊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眼科诊疗技术发展现状,制定本参考及操作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诊疗工作,眼科医生、技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
二、眼科诊疗基本原则1. 全面了解病史,仔细询问症状,进行全面眼科检查。
2. 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分析可能的病因,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3. 在进行有创诊疗操作前,向患者充分说明诊疗过程、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同意。
4. 注重眼科疾病整体治疗,兼顾患者全身状况。
5. 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眼科常见疾病诊疗要点1. 角结膜疾病诊断要点:- 角结膜异物、炎症、溃疡、感染等表现。
- 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地形图等检查。
治疗要点:- 局部抗感染、抗炎治疗。
- 角膜溃疡需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
- 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青光眼诊断要点:- 眼压升高、视野缺损、视神经损伤等表现。
- 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视神经头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要点:- 降低眼压,控制病情进展。
- 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等。
- 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滤过术等。
3. 白内障诊断要点:- 渐进性视力下降、屈光改变、眩光现象等。
- 裂隙灯检查、眼部B超、角膜曲率等检查。
治疗要点:-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药物治疗:如抗氧化剂、营养剂等。
- 手术治疗: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4. 眼底疾病诊断要点:-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底出血、渗出、视网膜脱落等表现。
- 眼底镜检查、眼底摄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
治疗要点:- 针对病因治疗,如抗VEGF治疗、激光治疗等。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四、眼科操作规范1. 眼科检查- 遵循眼科检查标准化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注意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用药指南。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眼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 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 分。
/ \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
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
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 4.
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生院患者总数的2%。
\ 、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
眼科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眼科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为了落实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加强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医疗费用,根据《省卫生厅单病种质量管理办法》,特制定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一、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 10:H259)。
行白内障囊外(ICD-9:13.59 ) 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ICD-9:13.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眼科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2022 年)。
1.症状: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征: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眼前节检查基本正常。
3.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眼科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2022 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选择白内障囊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晶体混浊明显导致视力低下不能满足患者需要,而行白内障手术能提高视力。
(2)眼压及眼前节检查正常。
(3)直接或者间接眼底检查无明显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眼底疾病。
(4)眼底 B 超检查无明显异常。
(5)晶体核较硬(四–五级核)患者不具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条件,或者无超声乳化仪设备的基层医院。
(四)标准住院日为 5 –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H25.9 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1 –2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2)专科检查:视力(裸视及矫正视力)、眼压、冲洗泪道;裂隙灯检查、晶体混浊情况、眼底;角膜曲率、眼部AB 超及人工晶体测算。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角膜内皮镜检查、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激光视力。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最新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5汇编
最新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5汇编简介本文档旨在汇编和总结最新的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这些规范是根据权威医疗机构和专家的建议制定的,旨在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
规范1:视网膜病变的诊疗规范- 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视网膜脱落、视网膜出血等。
本规范详细介绍了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 诊断方法包括眼底检查、OCT扫描等。
治疗策略包括激光治疗、手术等。
规范2:白内障的诊疗规范-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混浊。
本规范介绍了白内障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
- 诊断方法包括裂隙灯检查、角膜地形图等。
手术治疗主要是白内障摘除术。
规范3:青光眼的诊疗规范-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由眼压升高引起。
本规范详细介绍了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诊断方法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规范4:屈光不正的诊疗规范- 屈光不正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
本规范介绍了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正方法。
- 诊断方法包括验光、角膜地形图等。
矫正方法主要是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规范5:干眼症的诊疗规范-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睛干燥。
本规范详细介绍了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诊断方法包括沙窝试验、泪液分析等。
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热敷等。
结论本文档汇编了最新的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旨在为医生提供指导,确保对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符合权威指南。
医生在遵循这些规范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眼健康。
参考文献:- 张三, "最新眼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华眼科杂志, 2021.- 李四, "眼科疾病诊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眼科疾病葡萄膜炎诊疗规范
葡萄膜炎诊疗规范一、前葡萄膜炎【概述】前葡萄膜炎包括虹膜炎、虹膜嚏状体炎和前部睫状体炎三种类型,可伴有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炎症性肠道疾病、结核、1.yme病等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1.有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等症状,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2.急性者往往有尘埃状角膜后沉着物(KP)、前房闪辉、房水炎症细胞、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前房积脓、瞳孔缩小或不规则、虹膜后粘连等。
3.慢性者通常无睫状充血,但有羊脂状、星形或尘埃状KP、前房闪辉、房水炎症细胞、虹膜结节、虹膜后粘连等。
4.可发生并发性白内障或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带状变性等并发症。
【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
5.全身病史箴骼关节炎或其他关节炎、尿道炎、牛皮癣、皮肤病变、消化道异常、结核、梅毒等。
6.血沉加快,H1.A-B27阳性,病原学检查发现特异性病原体。
【治疗方案及原则】1.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滴眼,频度应根据炎症严重程度而定。
出现视乳头水肿、黄斑水肿者,可短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
7.滴用睫状肌麻痹剂。
通常选用后马托品眼膏或滴眼剂滴眼,炎症严重者可首先选用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滴眼,待炎症遏制后再改用后马托品或短效的睫状肌麻痹剂滴眼。
8.非笛体消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普南扑灵、消炎痛等)滴眼剂滴眼。
9.治疗伴有的全身性疾病。
10顽固性炎症可考虑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11病因治疗。
12并发症治疗,如抗青光眼手术、白内除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二、中间葡萄膜炎【概述】中间葡萄膜炎是一类累及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
以前曾被称为周边葡萄膜炎、睫状体平坦部炎、慢性后极部睫状体炎等。
【临床表现】1.出现眼前黑影、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等症状,也可无任何症状。
13睫状体平坦部或玻璃体基底部雪堤样改变,是此病的特征性改变。
14雪球状玻璃体浑浊。
15易出现下方周边视网膜脉络膜炎和视网膜血管炎。
16易出现囊样黄斑水肿、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
眼科疾病白内障诊疗规范
白内障诊疗规范一、先天性白内障【概述】本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浑浊,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可为家族性或散发;可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和系统性疾病。
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与环境因素有关,母亲孕期内特别头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应用某些药物,暴露于X线,孕期内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和维生素极度缺乏等,均可使晶状体发生浑浊。
也有一些病例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1.单眼或双眼发生.2.多数为静止性,少数出生后继续发展,有的直至儿童期才影响视力。
3.根据晶状体浑浊的部位、形态和程度进行分类。
比较常见的有:(1)前极白内障:晶状体前囊膜中央局限性浑浊,多为圆形,大小不等。
可伸入晶状体皮质内,或表面突出于前房内。
多为双侧。
对视力影响不大。
(2)后极白内障;晶状体后囊膜中央局限性浑浊,边缘不齐,可呈盘状、核状或花状。
多为双眼发生。
少数为进行性。
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3)冠状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深层周边部有圆形、椭圆形、短棒状、哑铃状浑浊,呈花冠状排列。
晶状体中央部及周边部透明。
双眼发生。
静止性。
很少影响视力。
(4)点状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有白色、蓝色或淡色细小点状浑浊。
发生在出生后或青少年期。
双眼发生。
静止不发展。
一般不影响视力。
(5)绕核性白内障:数层浑浊位于透明晶状体核周围的层间。
各层之间仍有透明皮质间隔。
最外层常有“V”字形浑浊骑跨在浑浊带前后。
常为双眼发生,静止性。
视力可明显减退。
(6)核性白内障:晶状体胚胎核和胎儿核均受累,呈致密的白色浑浊,但皮质完全透明。
多为双眼发病。
睡孔缩小时视力障碍明显,Ifi孔散大时视力显著增加。
(7)全白内障:晶状体全部或近于全部浑浊,有时囊膜增厚、钙化,皮质浓缩。
可在出生时已经发生,或出生后逐渐发展,至1岁内全部浑浊。
多为双眼发生。
视力障碍明显。
(8)膜性白内障:前、后囊膜接触机化,两层囊膜间可夹有残留的晶状体纤维或上皮细胞,呈厚薄不匀的浑浊。
眼科疾病外斜视诊疗规范
外斜视诊疗规范一、间歇性外斜视【概述】外斜视在婴幼儿较内斜视少见,但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
患者可由外隐斜进展为间歇性外斜视,也可以一发病即为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斜视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临床可分为4种类型:1.基本型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2.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比视近时斜视度大于>15。
3.集合不足型视近时比视远时斜视度大于>30°。
4.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时斜视度,但单眼遮盖1小时或双眼配戴43D球镜后,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临床表现】1.强光下喜闭一眼。
2.控制正位时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
眼位偏斜时偏斜眼可以有抑制,保持正常的视网膜对应,没有或很少有弱视。
3.无明显屈光不正,眼位偏斜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
【诊断要点】4可以发病较早,如1岁内出现,但发现较晚。
5.眼斜频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
6.由于受融合控制斜视度数变化较大,疾病、疲劳及充分破坏融合时斜视度暴露充分。
【治疗方案及原则】1.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应掌握在双眼视功能受损前。
提倡早期手术。
2.集合训练可能有暂时效应,但不能矫正眼位,不要因集合训练而延误手术时机。
手术前尤其不应进行集合训练,否则容易出现手术后过矫。
二、恒定性外斜视【概述】恒定性外斜视较间歇性外斜视少见,可以生后即出现或由间歇性外斜视进展而来。
外斜视不能控制,眼球运动无明显限制,合并垂直斜视者可能有斜肌异常。
交替性外斜视时弱视不常见,单眼外斜视可以合并斜视性弱视。
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恒定性外斜视也像间歇性外斜视一样可分为基本型、分开过强型、集合不足型和假性分开过强型四种类型。
【临床表现】1.外斜的程度变化较大,单眼视力较差时,偏斜度数较大。
2.经常为双眼交替偏斜,所以弱视不常见。
合并屈光参差或单眼斜视时,可以出现弱视。
3.5岁前出现眼位偏斜者可以有抑制存在,5岁后发病可以有复视存在。
4.可以合并垂直偏斜。
【诊断要点】1.外斜视恒定存在,眼位不能被融合机制控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6.17•【文号】国卫办妇幼发〔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6.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规范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量不足,及时转诊干预,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及视力不良的发展,预防近视发生,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我们组织制定了《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1年6月17日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促进儿童眼健康,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卫基层发〔2017〕13号),进一步细化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内容,制定本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时间及频次根据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眼及视觉发育特点,结合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时间和频次,为0~6岁儿童提供13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
其中,新生儿期2次,分别在新生儿家庭访视和满月健康管理时;婴儿期4次,分别在3、6、8、12月龄时;1至3岁幼儿期4次,分别在18、24、30、36月龄时;学龄前期3次,分别在4、5、6岁时。
三、服务内容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量不足,及时转诊干预,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及视力不良的发展,预防近视发生。
眼科疾病诊疗规范标准
^`第一章眼睑病第一节眼睑皮肤病一、眼睑湿疹(一)定义及分型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局部皮肤涂抹滴眼液、眼膏或其余不可以耐受的刺激性物质时,常呈急性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溢泪、慢性泪囊炎、卡他性结膜炎等则可惹起慢性湿疹。
(二)诊断1.病变部位痒感显然。
2.急性者初起时,睑皮肤肿胀充血,既而出现疱疹、腐败、结痂。
若有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疱、溃疡。
慢性者,局部皮肤肥厚、粗拙及色素沉稳。
少量可并发结膜炎和角膜浸润。
血液中常有嗜酸粒细胞增加。
(三)治疗停用有关药物,去除致病要素。
局部腐败、渗液时,采纳3%硼酸溶液湿敷。
局部丘疹而无溢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已干燥的病变可外用氧化锌糊剂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浑身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 )、去氯羟嗪 (克敏嗪 ),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
重症患者可加用口服皮质类固醇药物,并作对症办理。
二、眼睑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palpebral dermatitis)(一)定义带状疱疹病毒入侵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其第一、第二支,在其散布地区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
各年纪及性别组均可出现,但常见于老人及体弱者。
(二)诊断起病前常先有发热、疲备、浑身不适、神经痛、畏光、哭泣等前驱症状。
3 天后,三叉神经散布区出现皮肤肿胀、潮红、群集性疱疹。
水疱可变干结痂,痂皮零落伍常留下瘢痕及色素沉稳。
病变地区可留有长久的感觉消逝或异样。
皮损限制于神经支配地区,不超出鼻部中线为眼睑带状疱疹的最大特色。
有时同侧眼的角膜与虹膜也可同时累及。
继发感染者,相应部位淋奉承肿大。
(三)治疗发病早期局部可涂1%甲紫 (龙胆紫 )液或氧化锌糊剂。
也可用0. 1%—%碘苷 (疱疹净 )液湿敷或3%阿昔洛韦眼膏涂布。
适合歇息,赐予冷静、止痛剂,以及维生素B1 、B2 。
重症患者,为增强抵挡力,可用丙种球蛋白及转移因子。
预防继发感染,必需时浑身使用抗生素。
出现角膜炎、虹膜炎等并发症时,局部应用抗病毒药和散瞳药等。
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一、睑内翻【归纳】睑内翻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地址异常。
睑内翻和倒睫常同时存在。
睑内翻分为三类:1.先天性睑内翻常有于婴幼儿,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散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
若是婴幼儿较胖,鼻梁发育欠饱满,可引起下睑内翻。
2,痉挛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下睑,常有于老年人,是由于下睑缩肌无力,眶隔和下睑皮肤废弛失去管束眼睑轮匝肌的缩短作用,以及老年人眶脂肪减少、眼睑后边缺少足够的支撑所致。
3,瘢痕性睑内翻上、下睑均可发生。
由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缩短所致。
最主若是由沙眼引起。
其他,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等病此后也可发生。
【临床表现】1.先天性睑内翻常为双侧,痉挛性和瘢痕性睑内翻可为单侧。
1 患眼有畏光、呜咽、刺痛、眼睑痉挛等症状。
2 睑板特别是睑缘部睑板向眼球方向卷曲。
3 倒睫摩擦角膜,角膜上皮可零散,荧光素洋溢性着染。
如继发感染,可发展为角膜溃疡。
4 ,如长远不愈,角膜可发生再生血管,并失去透明性,致使视力阻拦。
【诊疗要点】依照眼睑改变和倒睫能够诊疗。
【治疗方案及原则】1.先天性睑内翻随年龄增添可自行消失,不用急于手术。
若是患儿已5? 6 岁,睫毛依旧内翻,严重刺激角膜致使呜咽增添时,可考虑行穹隆部 - 眼睑皮肤穿线术治疗。
2,痉挛性睑内翻可手术切除节余的废弛皮肤和切断部分眼轮匝肌纤维。
如有结膜炎症,应加以控制。
3,瘢痕性睑内翻必定手术治疗,可采用睑板楔形切除术或睑板切断术。
4术前术后应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术后应用头孢呋辛钠静滴QD*5天, 5 天拆线。
二、慢性泪囊炎【归纳】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拥堵,致使泪液潴留于泪囊内,伴发细繭感染所致。
常有的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常有于中老年女性。
其发病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相关。
【临床表现】1.泪溢,并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2,挤压泪囊区有分泌物溢出,该区可有局部肿胀、轻度压痛或无明显压痛;汨小管拥堵者有时可扪及囊性肿物,即黏液性囊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体先天性异常诊疗规范
【概述】
一、原始玻璃体动脉残留
在胚胎发育到8个月左右,原始玻璃体内玻璃体动脉应当完全消失。
若不退化或退化不完全,则形成玻璃体动脉残留。
【临床表现】
1.临床上无症状,或感觉眼前条索状黑影飘动。
2.视乳头直到晶状体后面的玻璃体内条索状、扇状或漏斗状灰白组织,可随眼球运动而相反运动。
灰白组织内动脉可完全闭塞,也可以含有血液。
3.视乳头前或玻璃体中可见漂浮的囊肿。
4.晶状体后极部有灰白致密浑浊点,与晶状体接触。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1.玻璃体动脉残留不影响视力时,无须处理。
2.残用的膜组织干扰光线进入眼内时,会影响视力发育,应行玻璃体切除术。
二、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
【概述】
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PHPV)被认为是原始玻璃体在胚胎发育中异
常退化和增生,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90%为单眼发病,是白瞳症的原因之
~*O
【临床表现】
1.婴幼儿或儿童单眼斜视、白瞳症,或偶然发现单眼视力低下,虽经治疗视力预后仍不佳。
2.前部型PHPV常见。
表现为晶状体后囊下纤维血管膜形成的浑浊斑,纤维膜牵引睫状突,使其伸长并向中央移位,可并发白内障。
严重的病例虹膜、晶状体前移,前房变浅,继发青光眼。
3.后部型PHPV较少见。
自视乳头起含有原始玻璃体血管的纤维血管膜,形成高起的镰状视网膜皱褶,向前方、颠下方延伸。
由于纤维膜的牵弓可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诊断要点】
1根据白瞳孔、晶状体后灰白膜组织、小眼球、浅前房和小晶状体等临床特征,可以诊断。
2.B超前部型后段正常,后部型由视乳头向眼前部呈束状光带。
眼轴长度可小于健眼。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未发生并发症者,观察即可。
3.如有白内障或视网膜脱离,则需进行白内障摘除或玻璃体切除术。
术中要注意封闭增生膜中的血管。
三、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概述】
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两种类型,只有眼部改变的称Wagner病,同时有眼部和全身改变的称Stick1.er病。
【临床表现】
1.中或高度近视。
4.晶状体后皮质点状浑浊。
5.玻璃体液化。
6.赤道部可见白色、伴透明有孔的无血管膜。
7.眼底脉络膜萎缩灶,周边视网膜血管旁色素沉着,血管白鞘和硬化。
8.口面部形态及功能异常,骨骼及关节异常。
7.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诊断要点】
根据高度近视、晶状体、玻璃体和眼底的改变可以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活血化瘀、支持疗法。
3.玻璃体切除手术玻璃体膜广泛,影响视力发育,则予以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