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曲酶联合川芎嗪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曲酶联合川芎嗪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进展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经常面临的问题,在脑梗死中发生率可高达20%~40%[1],是脑梗
死治疗中的难点,是神经内科医生面临的最尴尬的临床情况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
方法。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对巴曲酶联合川芎嗪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1.1.1 病例入选标准:〈1〉符合第六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2]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发病后48小时内,神经功能缺损
加重,逐步发展,或成阶梯形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定义为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大于2分;〈3〉发病年龄<75岁;〈4〉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1〉昏迷患者或大面积脑梗死者,出血性脑梗死者;〈2〉血小板数目<80
万/m㎥或有出血倾向者;〈3〉明确全身情况病因导致病情加重者;〈4〉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5〉伴血糖升高的病人经严格控制仍不能使任意
时刻血糖低于8.6mmol/L者;〈6〉严重的全身疾病。
本组9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标准,并随机分为巴曲酶合用川芎嗪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4±6.7)岁;低分子量肝素合用川芎嗪(对照组)44例,其
中男29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8±6.9)岁。两组肝、肾功能化验均在正常范围内,纤
维蛋白原(FIB)值均>250mg/dL。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巴曲酶注射液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隔日查血凝,
如纤维蛋白原(FIB)>100mg/dl,在应用巴曲酶注射液5u,隔日再复查血凝,如FIB>
100mg/dl,则再次应用巴曲酶注射液5u,对照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5000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两组病人均应用川芎嗪粉针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天一次静脉滴注,同时
均加用同剂量的胞二磷胆碱滴注,两组病人降糖、降脂及支持、对应治疗方法相同。疗程均
为14d。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观察FIB的变化,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
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指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定其临床疗效,分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
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的t检验及率的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IB变化对比治疗组FIB水平在治疗后第1周、第2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
异(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B变化(x±s,g/l)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第一周第二周
治疗组464.46±0.781.81±0.78u 2.12±0.74a
对照组 444.45±0.754.36±0.71 4.39±0.68
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疗效水平比较治疗组总显效率(54.3%)明显高于对照组(36.4%),总有效率
(91.3%)明显高于对照组(63.6%)(P<0.05)。见(表2)
表2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等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例。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脑梗死起病方式之一,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其原因与发病时的血压、血糖、血管狭窄程度及发热或感染等多种因
素有关。本研究把可以明确病因的如血糖、血压控制不良,发热、感染等全身因素的病例排
除在外,仅把发病机制可能主要为血栓继续发展或再生成,致病情加重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此类进展性脑梗死,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动脉炎的基础上,合并动脉痉挛,血
液中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变,加上TXA2,NO、内皮素等改变,加重血粘度及FIB浓度,使血栓蔓延,缺血缺氧范围扩大[3-4],导致神经元的死亡而发生进展性脑梗死。
巴曲酶是类凝血酶的丝氨酸蛋白酶,其药理作用为降解纤维蛋白原,促进纤溶系统活性,抑
制血栓形成;同时能诱发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从内皮细胞释出,促进纤维蛋白酶
的生成,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沉降,增强红细胞血管通透性及变形
能力,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5]。关于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文献很多,均证明其有改善
脑梗死的预后作用,但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常用的抗凝治疗,在巴曲酶的应用说明中,被
列为禁忌同时应用,这样导致在应用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时,治疗靶点较单一。中药制
剂川芎嗪,现在药理学认为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的作用,此外尚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脑血流量,从而产生抗血栓和溶血栓的作用。同时
动物实验证明其还有抑致缺血再灌注的炎症反应,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6]。
本研究将巴曲酶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增多了治疗靶点,有效预防了病情的发展,改善了病人
的预后,且无出血的风险,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较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Davalos A, Toni D,Icvenins F, et al.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acuteischemic stroke: potential predictors and ussociuted factors in the 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ECASS)I [J].Stroke,1999,30:2631-2636.
[2]王薇薇,王家德.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 中华神经科学,2004,37(5):
364-348.
[3]王惠贞,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1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3):86.
[4]王松,郭洪志.急性脑梗死诱发SIRS及MODA时患者血清SOD含量变化研究[J ].中华神经
医学杂志,2009,8(2):148-150.
[5]贺茂林,陈清棠.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现状和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5,3:186.
[6]秦爱菊,狄政莉,田晔等.川芎嗪对原代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KB表达的影响及其
意义[J].疑难病杂志,2007,6(11):64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