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介绍
ISO9000族简介
![ISO9000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8bd2605cc17552707220847.png)
ISO9000族简介 ISO9000族简介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ISO) ,简称ISO) 成立于1947年 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是世界上最大的非 23日是世界上最大的非 政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 成立时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参 成立时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国家参 加。 宗旨: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 发展,以利于国际交流的互助,扩大在 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制订国际标准的技术 委员会(TC)176个,分技术委员会 委员会(TC)176个,分技术委员会 (SC)624个、工作组(WG)1883个。 SC)624个、工作组(WG)1883个。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ISO9000产生的历史条件 ISO9000产生的历史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际贸易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飞速发展的 客观要求 顾客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企业降低成本的需要(1 10: 企业降低成本的需要(1:10: 1000的成本法则) 1000的成本法则)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质量管 理发展的产物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
正式ISO9000标准的产生 正式ISO9000标准的产生 1979年英国制定了BS5750质量保证标 1979年英国制定了BS5750质量保证标 准,同年加拿大制定了CSAZ-229。 准,同年加拿大制定了CSAZ-229。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BSI的提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BSI的提议, 于1979年成立了ISO/TC176“质量管理和 1979年成立了ISO/TC176“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以英 国BS5750质量保证标准,同年加拿大制 BS5750质量保证标准,同年加拿大制 定了CSAZ-229这两套标准为基础,并参 定了CSAZ-229这两套标准为基础,并参 照其它国家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经过5年的努力于1986年完成了 经过5年的努力于1986年完成了 ISO9000-ISO9004《 ISO9000-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系列标准,于1987年3月正式发布。 系列标准,于1987年
ISO9000简介
![ISO9000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ea5beef5ef7ba0d4a733b33.png)
ISO9000认证步骤 ISO9000认证步骤
你可以根据贵公司的具体情况,对上述五 个过程进行规划,按照一定的推行步骤, 引导贵公司逐步迈入ISO9000的世界。 以下是企业推行ISO9000的典型步骤, 可以看出,中间完整地包含了上述五个过 程:
ISO9000认证步骤 ISO9000认证步骤
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 以顾客为中心, 领导的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互利的供方关系。
ISO9000标准导入 ISO900பைடு நூலகம்标准导入
ISO9000族标准可以帮助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体系。对处于中国新世纪 高新技术与科技发展前沿中关村的众多企业,导 入企业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 理体系应做为重要考虑的内容。 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深切感到了本组织质量 管理与国内外市场、与顾客的要求不适应,他们 经过深思熟虑,导入了ISO9000族标准。
ISO9000标准导入 ISO9000标准导入
请企业家们、管理者们拿出一定的时间与 精力,了解一下ISO9000标准,希望你们早 日导入ISO9000族标准,更希望你们建立一 个符合ISO9000族标准的、有效的质量管理 体系。
ISO9000标准介绍 ISO9000标准介绍
近几年,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行IS09000族 标准,开展以IS09000族标准为基础的质量 体系咨询和认证。国务院《质量振兴纲》 的布,更引起广大企业和质量工作者对 IS09000族标准的关心和重视。
○ 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 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 组织; ○ 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 ○ 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 量意识训练; ○ 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 ○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立法);
第一章ISO9000族标准简介
![第一章ISO9000族标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15c03b9998fcc22bcd10dd4.png)
2019/7/17
苏州卓一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3
6 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
• 原则四: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 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应用: ——系统识别所有活动(4.1、7.1) ——建立明确的职责和权限(5.5.1) ——分析和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7.5.2、7.6、 8.2.3) ——识别关键活动的接口(5.5.3) ——注重改进组织的活动的各种因素,诸如资源、 方法、材料等。(6.1、7.4、7.5. 1)
——“说、做、写”三一致原则, 乃ISO基本精神!
2019/7/17
苏州卓一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16
过程方法
活动
输入
(资源)
输出
过程三要素:
※输入 — 需识别并进行控制,通常是其它过 程的输出;
※活动 — 需识别策划并在受控条下运行; ※输出 — 期望得到的结果,通常是其它过 程的输入;
2019/7/17
2019/7/17
苏州卓一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
2、历史
ISO9000族标准代表了国际质量体 系标准的最新发展,这套标准在国际上得 到了广泛承认并被80多个国家采纳为国家 标准。这套标准广为运用于国际贸易交往 中,如美国和日本,欧共体所有国家及欧 洲自由贸易区。
2019/7/17
苏州卓一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需求和期望。
2019/7/17
苏州卓一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6
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
●88年等效采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 列国家标准。
●92年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 ●94年等同采用ISO9000:1994系列标准。 ●2001年等同采用ISO9000:2000系列标准。
什么是iso9000及意义
![什么是iso9000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d3efd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e.png)
什么是iso9000及意义什么是iso9000●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负责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权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体系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
这样,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按照国际标准实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证书,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优秀产品的.信得过的企业,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促使企业质量管理走上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的轨道。
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是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
书面规定了必须的质量要素内容及实施程序。
要求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验证人员都必须按文件执行并加以记录。
标准的实施保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与世界等同。
●质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
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效益型增长的转变。
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竞争为主转向质量竞争为主。
因此,要想使您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靠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失败成本,其比例关系为:1:10:100(员工教育成本是预防成本,质量检验成本是鉴定成本,不合格品费用是失败成本。
)以上比例意味着投入一元钱做质量的事先预防,将减少10元的检验费用,减少100元不合格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企业在质量控制上投入最大的预防成本和适当的鉴定成本,建立更稳定的质量保证基础而尽量减少甚至杜绝失败成本,创造企业最大利润。
●满足客户要求,赢得用户信赖,扩大市场份额。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社会和用户对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已经不能满足于只凭抽检而证明的合格产品,他们要求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服务的全过程都是受控的,要求生产者对质量有更高的承诺和切实的验证手段。
ISO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2f5fe2450e2524de4187eec.png)
ISO9000族标准ISO9000族标准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该标准族可帮助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可广泛使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1基本内容一般地讲组织活动由三方面组成:经营、管理和开发。
在管理上又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ISO9000族标准主要针对质量管理,同时涵盖了部分行政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范畴.ISO9000族标准并不是产品的技术标准,而是针对组织的管理结构、人员、技术能力、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文件和内部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体现组织保证产品及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的标准.2基本特点1。
通用性强,94版ISO9001标准主要针对硬件制造业,新标准还同时适用于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等行业,2。
更先进、更科学,总结补充了组织质量管理中一些好的经验,突出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3.对94版标准进行简化,简单好用。
4。
提高了同其它管理的相容性,例如同环境管理、财务管理的兼容。
5。
ISO9001标准和IS09004标准作为一套标准,互相对应,协凋一致。
3标准组成1。
ISO9000:2005作为选用标准,同时也是名词术语标准,即1994版ISO9000—1标准与ISO8402的结合.2。
ISO9001:2008标准代替2000版IS09001标准和1994版IS09001/2/3多项分标准。
3。
ISO9004:2009标准代替2000版ISO9004标准和1994版IS09004—1/2/3/4多项分标准.4.ISO19011:2011标准代替2002版ISO19011标准和1994版ISO10011—1/2/3以及1996版ISO14010/11/12多项分标准.4规范管理1。
ISO9000标准简介
![ISO9000标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bd1d516a2161479171128f6.png)
ISO9000标准简介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制订,后经不断修改完善而成的系列标准。
现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此标准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
我国等同采用ISO9000族标准的国家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
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的中文标准。
一般地讲企业活动由三方面组成:经营、管理和开发。
在管理上又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
ISO9000族标准主要针对质量管理,同时涵盖了部分行政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范畴。
ISO9000族标准并不是产品的技术标准,而是针对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人员和技术能力、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内部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体现企业保证产品及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的标准。
具体地讲ISO9000族标准就是在四个方面规范质量管理:1、机构:标准明确规定了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必须建立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权限。
2、程序:企业组织产品生产必须制定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质量手册、质量体系操作检查程序,并使之文件化、档案化。
3、过程:质量控制是对生产的全部过程加以控制,是面的控制,不是点的控制。
从根据市场调研确定产品、设计产品、采购原料,到生产检验、包装、储运,其全过程按程序要求控制质量。
并要求过程具有标识性、监督性、可追溯性。
4、总结:不断地总结、评价质量体系,不断地改进质量体系,使质量管理呈螺旋式上升。
通俗地讲就是把企业的管理标准化,而标准化管理生产的产品及其服务,其质量是可以信赖的。
ISO9000族标准的推行,与在我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具有十分强烈的相关性。
两者都是从制度上、体制上、管理上入手改革,不同点在于前者处理企业的微观环境,后者侧重于企业的宏观环境。
由此可见,ISO9000族标准非常适宜我国国情。
因此,国家明文规定“九五”期间在企业中全面推行ISO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认证,也可以理解为质量体系注册,就是由国家批准的、公正的第三方机构-认证机构依据ISO9000族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实施评定,向公众证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ISO9000族标准,提供合格产品,公众可以相信该企业的服务承诺和企业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bc4d55979563c1ec5da71d7.png)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简介一、ISO9000系列标准发展简介ISO9000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制定的所有标准统称为ISO族标准。
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第一套具有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由国家或政府认可的组织以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为依据进行的第三方认证活动,以绝对的权力和威信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及相互间的充分信任。
其系列标准发展历程如下:●1980年,“质量”一词被定义为企业动作及绩效中所展现的组织能力。
导致一些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产生,而由于跨国贸易的逐渐形成,跨行业、跨国度的新标准也呼之欲出。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TC176技术委员会,联系53个国家,致力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展。
颁布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1992年,中国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形成GB/T19000系列标准。
欧共体提出欧共体内部各国企业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完善质量体系,美国把此作为“进入全球质量运动会的规则”。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改发布ISO9000:1994系列标准。
世界各大企业如: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等纷纷通过了认证,并要求他们的分供方通过ISO9000认证。
●1996年,我国政府部门如:电子部、石油部、建设部等逐步将通过ISO9000认证作为政府采购的条件之一,从而推动了我国ISO9000认证事业迅速发展。
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改发布ISO9000:2000系列标准,更适应新时期各行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导致顾客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是否拥有ISO9000证书,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持续生产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是否具有与国际管理行为接轨能力的重要标志,因而ISO9000族标准已成为质量评价的基础和准则,已成为诸家渴望持续良性发展企业的质量管理最好的模式。
ISO9000基本知识
![ISO9000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a14df11f18583d049645926.png)
ISO 9000 的 发 展 与 理 念
1) 科技进步的产物 ISO 9000系列标准本身是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它的产生首先是科学技术这一重要生 产力推动的结果.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现带来产品质量 风险的增加;科技进步导出产品责任的概念;产品规范复杂化最终导致质量管理和 质量保证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2)实践经验的总结 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战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在一些国家形成了军用标准,例如最早出现的美国军用标准 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二战后,军用工业向民用工业转换,为了保证质 量,借鉴军用工业的做法,在民用工业中开展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工作,取得成功. 成功的实践经验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3)管理观念深化的结晶 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到"工长的质量管理",再到"统计质量管理",最后发 展成"全面质量管理".各主要工业国家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有了坚实的实 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使对外质量保证逐渐发展并形成一种世界性趋势.质量保证观 念的逐步深化推动了质量保证体系标准的产生. 4) 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 国际贸易中必然带来产品责任的划分问题,促使不同国家,企业之间在技术合作,经验 交流和贸易往来中,对质量问题有统一认识,共同语言和共同规范,从而促进国际 标准的形成. 为什么要实施ISO 为什么要实施ISO 9000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使顾客对质 量的期望越来越高,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趋势. 对质量体系来说,按ISO 9000要求建立和实施的质量体系,具有如下优势:
1994版的ISO 9000及其理念 1994版的ISO 9000及其理念 版的 与此同时,标准本身经过逐渐增加补充也由原来的五个标准而发展为由数十个标准 构成的ISO 9000族标准.1994年经过第一次修订,形成1994年版的ISO 9000族标准, 它包括五个部分:术语,核心标准,质量保证补充标准,质量管理补充标准,质量 管理技术指南标准. 1)术语 ISO 840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2)核心标准 ISO 9000-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一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 9001:1994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2:1994 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3:1994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4-1: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一部分:指南 2)质量保证补充标准 ISO 9000-2: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二部分:ISO 9001,ISO 9002和 ISO 9003实施通用指南 ISO 9000-3:199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三部分:ISO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 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ISO 9000-4: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四部分:可信性大纲管理指南 3)质量管理补充标准 ISO 9004-2:1991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二部分:服务指南 ISO 9004-3:1995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三部分:流程性材料指南 ISO 9004-3: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四部分:质量改进指南
ISO9000基础知识介绍
![ISO9000基础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f740305aaea998fcc220eca.png)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支
持
性
标
准 和
文
件
测量控制系统 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指南 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质量指南 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ISO/TR 10014
ISO/TR 10015
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
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统计技术指南 质量管理原则 选择和使用指南 小型组织实施指南
ISO培训系列教材 (一)
原则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 更高效行得到期望的结果。
返
ISO培训系列教材 (一)
原则4的理解要点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 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 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 为“过程方法”。 在应用过程方法时,必须对每个过程特别是 关键过程的要素进行识别和管理。这些要素 包括输入,输出,活动,资源,管理和支持 过程。
1 . ISO: 即 国 际 标 准 化 组 织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简 称 , 成立于 1947 年 2 月 23 日,是世界上最大的 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 2. ISO 9000族标准:指由ISO/TC 176制定的所 有国际标准。
ISO/TR 10017
ISO培训系列教材 (一)
第二章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
2.
3.
4.
5. 6. 7. 8.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领导作用 ● 全员参与 ● 过程方法 ● 管理的系统方法 ● 持续改进 ●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什么是ISO9000
![什么是ISO9000](https://img.taocdn.com/s3/m/b8311616a216147917112816.png)
什么是ISO9000?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
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
ISO9000标准的由来1. 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 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1998年02月WD —工作组草案1998年09月CD1 —委员会草案(1版)1999年02月CD2 —委员会草案(2版)1999年11月DIS —标准草案2000年09月FDIS —最终标准草案2000年12月ISO —国际标准为什么要修订ISO9000族标准?国际标准一般都应在5年左右修订.ISO9000标准从1987年首次发布到1994年第一次修订相隔7年,1994版至今又经过了5年.现行1994版ISO9001标准的20个要素结构模式将相互关联的过程分离,没有体现出现代管理的“过程”概念。
1994版ISO9001标准内容过分趋向于硬件制造业。
其他行业应用不便。
由于1994版ISO9000族基本标准(ISO9000-1、ISO9001、ISO9004)存在缺陷,造成ISO9000族中指南性标准数量迅速膨胀.1994版ISO 9001标准的重点是保证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未明确规定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ISO9001:1994仅限于维持规定的质量保证能力,没有强调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ISO9000简介
![ISO9000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87da72fbcd126fff7050bfa.png)
d. 过程方法
PDCA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
P(PLAN)策划:根据顾客要求和组织方针,为提 供结果建立所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 DO )实施:实施过程。 C(CHECK)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 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ACT)处置:采取措施,经持续改进过程业 绩。
制定并保持方针和目标 促进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确保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满足要求并实现目标 建立、实施和保持有效的QMS,实现目标 确保获得资源 定期评审QMS 决定有关方针和目标的措施 决定改进QMS的措施
c. 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 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d. 过程方法
质量管理过程模式
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
管理 职责
顾
资源 管理
输入
测量 分析 改进
顾
客
产品 实现
输出
产品/
客
e.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 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 效性和效率。
了解过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建立系统的结构,实现组织的目标。 提供必要的资源。 测量分析结果,持续改进体系。
识别改进区域 确定改进目标 寻找解决办法 评价解决办法并选择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测量、严整、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 正式采纳更改
g.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 上。
收集数据和信息 对数据和信息加以分析 向决策者提供数据和信息及其分析 基于事实分析,作出决策
了解贡献和作用的重要性 提高工作能力解决问题 寻求提高能力知识和机会 公开讨论问题和分歧 识别工作的制约因素 评价业绩 分享知识和经验 为组织创造好的形象
ISO9000质量体系
![ISO9000质量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a686d186c85ec3a87c2c56a.png)
TS16949质量体系
1.TS16949的背景和动态 为了协调国际汽车质量系统规范,由世界上主要的汽 车制造商及协会于199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称为国际汽车工作组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 (IATF) 。 IATF的成员包括了国际标准化组 织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 法国汽车制造商委员会(CCFA)和汽车装备工业联盟(FIEV),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VDA),汽车制造商如宝马 (BMW),克莱斯勒(Daimler Chrysler),菲亚特(Fiat), 福特(Ford),通用(General Motors),雷诺(Renault)和大众(Voldswagen)等。 IATF对3个欧洲规范VDA6.1(德国),VSQ(意大利),EAQF(法国)和QS9000(北美) 进行 了协调,在ISO9001:2000版标准结合的基础上,在ISO/TC176的的认可 下,制定出了TS16949 :2002 这个规范。 2002年3月1日,ISO与IATF公布了国 际汽车质量的技术规范TS16949:2002,这项技术规范适用于整个汽车产业生产 零部件与服务件的供应链,包括整车厂,2002年版的TS16949已经生效,并展开 认证工作。 在2002年4月24号,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制造商在美国 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对供应厂商要采取的统一的一个质量 体系规范,这个规范就是TS16949。供应厂商如没有得到 TS16949的认证,也将 意味着失去作为 一个供 应商的资格。 目前,法国雪铁龙(Citroen),标志 (Peugeot),雷诺(Renault)和日本日产(Nissan)汽车制造商已强制要求其供应商通 过TS16949的认证。
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
![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3e7e7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3.png)
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ISO9000概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目录•ISO9000标准的核心内容•ISO9000认证流程与要求•ISO9000的实践与应用•ISO9000的未来发展趋势01 ISO9000概述ISO9000的定义和作用定义ISO9000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国际标准。
作用ISO9000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系统化、规范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ISO9000的历史与发展起源ISO9000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组织对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发展ISO9000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和更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核心理念:ISO9000的核心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企业应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目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020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原则:ISO9000标准遵循以下原则0101全员参与02过程方法03改进循证决策关系管理0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目标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方针组织关于质量的宗旨和方向,是组织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010203040506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ISO9000 2023
![ISO9000 2023](https://img.taocdn.com/s3/m/aa92890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c.png)
本标准的名称发生了变化,不再有“质量保证”一词。这反映了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除了产品质 量保证以外,还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2002由来
由来
主要影响
由来
是由西方的品质保证活动发展起来的。二战期间,因战争扩大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剧膨胀,美国军火商因当时 的武器制造工厂规模、技术、人员的限制未能满足“一切为了战争”。美国国防部为此面临千方百计扩大武器生 产量,同时又要保证质量的现实问题。分析当时企业:大多数管理是NO.1,即工头凭借经验管理,指挥生产,技 术全在脑袋里面,而一个NO.1管理的人数很有限,产量当然有限,与战争需求量相距很远。于是,国防部组织大 型企业的技术人员编写技术标准文件,开设培训班,对来自其它相关原机械工厂的员工(如五金、工具、铸造工 厂)进行大量训练,使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识别工艺图及工艺规则,掌握武器制造所需关键技术,从而将 “专用技术”迅速“复制”到其它机械工厂,从而奇迹般地有效解决了战争难题。战后,国防部将该宝贵的“工 艺文件化”经验进行总结、丰富,编制更周详的标准在全国工厂推广应用,并同样取得了满意效果。当时美国盛 行文件风,后来,美国军工企业的这个经验很快被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军工部门所采用,并逐步推广到民用工业, 在西方各国蓬勃发展起来。
ISO宣称它的宗旨是“发展国际标准,促进标准在全球的一致性,促进国际贸易与科学技术的合作。”
成员
ISO现有120个国家和地区成员。
ISO9000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 an independ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he members of which are the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of the 164 member countries.[1] It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er of voluntar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it facilitates world trade by providing common standards among nations. More than twenty thousand standards have been set, covering everything from manufactured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to food safety, agriculture, and healthcare.[3]Use of the standards aids in the cre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safe, reliable, and of good quality. The standards help businesses increase productivity while minimizing errors and waste. By enabling products from different markets to be directly compared, they facilitate companies in entering new markets and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trade on a fair basis. The standards also serve to safeguard consumers and the end-users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ensuring that certified products conform to the minimum standards set internationally.[3]The organization today known as ISO, began in the 1920s as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Standards Coordinating Committee (UNSCC) with a proposal to form a new global standards body. In October 1946, ISA and UNSCC delegates from 25 countries met in London and agreed to join forces to create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in French is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ormalisation, and in Russian,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по стандартизации(Mezhdunarodnaya organizatsiya po standartizatsii). ISO is not an acronym. The organization adopted ISO as its abbreviated name in reference to the Greek word isos(ίσος, meaning "equal"),[6] as its name in the three official languages would have had different acronyms. During the founding meetings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the Greek word explanation was not invoked, so this meaning may have been made public later.[7]ISO gives this explanation of the name: "Becaus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would have different acronym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IOS in English, OIN in French), our founders decided to give it the short form ISO. ISO is derived from the Greek isos, meaning equal. Whatever the country, whatever the language, the short form of our name is always ISO."[8]Both the name ISO and the ISO logo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and their use is restricted.[9]ISO/IEC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1 (JTC 1) was created in 1987 to "[d]evelop, maintain, promote and facilitate IT standards",[15] where IT refer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ISO/IEC JTC 2[edit]ISO/IEC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2 (JTC 2) was created in 2009 for the purpose of "[s]tandardization in the field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16]Further information: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Member bodies are national bodies considere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tandards body in each country. These are the only members of ISO that have voting rights. •Correspondent members are countries that do not have their own standards organization. These members are informed about the work of ISO, but do notparticipate in standards promulgation.•Subscriber members are countries with small economies. They pay reduced membership fees, but can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Participating members are called "P" members, as opposed to observing members, who are called "O" members.•Organizations that manage the specific projects or loan exper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chnical work•Subscriptions from member bodies, whose subscriptions are in proportion to each country's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nd trade figures•Sale of standardsSee also: Lis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s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re the main products of ISO. It also publishes technical repor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s, technical corrigenda, and guides.[18][19]International standardsThese are designated using the format ISO[/IEC] [/ASTM] [IS] nnnnn[-p]:[yyyy]Title, where nnnnn is the number of the standard, p is an optional partnumber, yyyy is the year published, and Title describes thesubject. IEC for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s included if thestandard results from the work of ISO/IEC JTC1 (the ISO/IEC Joint TechnicalCommittee). 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is used forstandards developed in cooperation with ASTM International. yyyy and IS are not used for an incomplete or unpublished standard and,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may be left off the title of a published work.Technical reportsThese are issued when a technical committee or subcommittee has collected data of a different kind from that normally published as an InternationalStandard,[18] such as references and explanations. The naming conventions forthese are the same as for standards, except TR prepended instead of IS in thereport's name.For example:•ISO/IEC TR 17799:2000 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Management•ISO/TR 19033:2000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 Metadata for 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Technical and 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s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may be produced when "the subject in question is stillunder development or where for any other reason there is the future but notimmediate possibility of an agreement to publish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 is usually "an intermediate specification, published pri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full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 in IEC may be a 'dual logo' publication publish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 external organization".[18] Byconvention, both types of specification are named in a manner similar to theorganization's technical reports.For example:•ISO/TS 16952-1:2006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 Reference designation system — Part 1: General application rules•ISO/PAS 11154:2006 Road vehicles — Roof load carriersTechnical corrigendaISO also sometimes issues "technical corrigenda" (where "corrigenda" is the plural of corrigendum). These are amendments made to existing standards due to minor technical flaws, usability improvements, or limited-applicability extensions. They are generally issued with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 affected standard will be updated or withdrawn at its next scheduled review.[18]ISO guidesThese are meta-standards covering "matters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18] They are named using the format "ISO[/IEC] Guide N:yyyy: Title".For example:•ISO/IEC Guide 2:2004 Standardization and related activities —General vocabulary•ISO/IEC Guide 65:1996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odiesoperating product certificationDocument copyright[edit]ISO documents are copyright and ISO charges for most copies. Itdoes not, however, charge for most draft copies of documents inelectronic format. Although they are useful, care must be taken usingthese drafts as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substantial change beforethey become finalized as standards. Some standards by ISO and itsofficial U.S. representative (and, via the U.S. National Committee,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are made freelyavailable.[20][21]A standard published by ISO/IEC is the last stage of a long processthat commonly starts with the proposal of new work within acommittee. Some abbreviations used for marking a standard with itsstatus are:[22][23][24][25][26][27][28]•PWI – Preliminary Work Item•NP or NWIP – New Proposal / New Work Item Proposal (e.g., ISO/IEC NP 23007)•AWI – Approved new Work Item (e.g., ISO/IEC AWI 15444-14) •WD – Working Draft (e.g., ISO/IEC WD 27032)•CD – Committee Draft (e.g., ISO/IEC CD 23000-5)•FCD – Final Committee Draft (e.g., ISO/IEC FCD 23000-12) •DIS –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g., ISO/IEC DIS 14297) •FDIS – 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g., ISO/IEC FDIS 27003)•PRF – Proof of a new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g., ISO/IEC PRF 18018)•IS –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g., ISO/IEC 13818-1:2007)•NP Amd – New Proposal Amendment (e.g., ISO/IEC 15444-2:2004/NP Amd 3)•AWI Amd – Approved new Work Item Amendment (e.g., ISO/IEC 14492:2001/AWI Amd 4)•WD Amd – Working Draft Amendment (e.g., ISO11092:1993/WD Amd 1)•CD Amd / PDAmd – Committee Draft Amendment / Proposed Draft Amendment (e.g., ISO/IEC 13818-1:2007/CD Amd 6) •FPDAmd / DAM (DAmd) – Final Proposed Draft Amendment / Draft Amendment (e.g., ISO/IEC 14496-14:2003/FPDAmd 1) •FDAM (FDAmd) – Final Draft Amendment (e.g., ISO/IEC 13818-1:2007/FDAmd 4)•PRF Amd – (e.g., ISO 12639:2004/PRF Amd 1)•Amd – Amendment (e.g., ISO/IEC 13818-1:2007/Amd 1:2007)•TR – Technical Report (e.g., ISO/IEC TR 19791:2006)•DTR – Draft Technical Report (e.g., ISO/IEC DTR 19791)•T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e.g., ISO/TS 16949:2009)•DTS – Draf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e.g., ISO/DTS 11602-1) •PAS – 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TTA – Technology Trends Assessment (e.g., ISO/TTA 1:1994) •IWA – International Workshop Agreement (e.g., IWA 1:2005) •Cor – Technical Corrigendum (e.g., ISO/IEC 13818-1:2007/Cor 1:2008)•Guide – a guidance to technical committe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tandards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re developed by ISO technical committees (TC) and subcommittees (SC) by a process with six steps:[24][31]•Stage 1: Proposal stage •Stage 2: Preparatory stage •Stage 3: Committee stage •Stage 4: Enquiry stage •Stage 5: Approval stage • Stage 6: Publication stageIt is possible to omit certain stages, if there is a document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maturity at the start of a standardization project, for example, a standard developed by another organization. ISO/IEC directives also allow the so-called "Fast-track procedure". In this procedure a document is submitted directly for approval as a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IS) to the ISO member bodies or as a 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DIS), if the document was developed by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ing body recognized by the ISO Council.[24]The first step—a proposal of work (New Proposal) is approved at the relevant subcommittee or technical committee (e.g., SC29 and JTC1 respectively in the case of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ISO/IEC JTC1/SC29/WG11). A working group (WG) of experts is set up by the TC/SC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working draft. When the scope of a new work is sufficiently clarified, some of the working groups (e.g., MPEG) usually make open request for proposals—known as a "call for proposals". The first document that is produced, for example, for 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s is called a verificationmodel (VM) (previously also called a "simulation and test model"). When a sufficient confidenc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tandard under development is reached, a working draft (WD) is produced. This is in the form of a standard, but is kept internal to working group for revision. When a working draft is sufficiently solid and the working group is satisfied that it has developed the best technic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being addressed, it becomes a committee draft (CD). If it is required, it is then sent to the P-members of the TC/SC (national bodies) for ballot.The committee draft becomes final committee draft (FCD) if the number of positive votes exceeds the quorum. Successive committee drafts may be considered until consensus is reached on the technical content. When consensus is reached, the text is finalized for submission as a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IS). Then the text is submitted to national bodies for voting and comment within a period of five months. It is approved for submission as a 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DIS) if a two-thirds majority of theP-members of the TC/SC are in favour and if not more thanone-quarter of the total number of votes cast are negative. ISO will then hold a ballot with National Bodies where no technical changes are allowed (yes/no ballot), within a period of two months. It is approved a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 if a two-thirds majority of the P-members of the TC/SC is in favour and not more thanone-quarter of the total number of votes cast are negative. After approval, only minor editorial chang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final text. The final text is sent to the ISO central secretariat, which publishes it a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22][24]On occasion,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 ISO-created standards are ubiquitous, has led to common use of "ISO" to describe the product that conforms to a standard. Some examples of this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