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电流和电路》同步教案

合集下载

《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3.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单电路的测量。

4. 让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一些基本的电路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2.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4. 简单电路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原因、电路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流和电路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工作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路实验器材(如灯泡、导线、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色笔。

3. 教学课件:电流和电路的相关图片、动画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3.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讲解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重要性。

4.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分组实验,亲身体验测量电流和电压的过程。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1. 请简述电流的概念。

2. 请说出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 请演示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

八、课后作业1. 请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2. 请分析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电路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灯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引出电路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并讲解其换算关系。

(3)讲解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电路问题。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验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1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1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1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原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开关、导线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电路实验套件。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会发光。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灯泡会发光呢?2. 讲解:介绍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电流的路径。

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会发光。

3. 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通过连接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和开关,观察电流的变化。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使灯泡发光?4. 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电流和电路的原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原理。

2. 活动难点: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但在实践中,部分孩子对电路的连接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电路实验。

让孩子们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探索电流和电路的奥秘,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注意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电流和电路》这一课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说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电路板、灯泡、导线等教具,同时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电池、小灯泡等,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它们是什么。

接着,我会指导孩子们进行电路连接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以检查孩子们的理解情况。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课后,我会让孩子们进行课堂小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程度。

同时,我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电流和电路的应用,以延伸他们的学习。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电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理解它可能有些困难。

因此,我需要设计一个生动形象的引入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存在。

为了引入电流的概念,我计划使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

我会准备一个电路板、灯泡、导线等教具,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通过将电池、灯泡和导线连接起来,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灯泡亮起来的现象。

我会引导他们观察到,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就会发光。

这样,孩子们就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5.教学策略:本案例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核心知识点。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案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3.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课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绘制、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的概念和单位,了解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3.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测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单位、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绘制、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计算方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电路图、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复习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

2. 讲解:讲解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3. 示例:通过示例电路图,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电阻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2. 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3.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电阻的计算方法4.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的填空题2. 电路图的绘制练习题3. 欧姆定律的应用题4.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练习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电路实验和测量练习,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欧姆定律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课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介绍一些电流和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较为基础,但学生对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组成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复习课。

复习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2. 理解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3.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分析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 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定义,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3. 电流的测量:介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测量电流。

4.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

5. 电路的连接方式:介绍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连接方式的特点。

6. 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即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 = V/R)。

7.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两种电路的区别。

8.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解释电流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例如,一个电流为2A的电路,表示每秒钟有2库仑的电荷通过导体的横截面。

2. 电流的测量:描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答案:使用电流表时,将其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认识通路、断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电路的识别与连接,树立学生安全操作的意识。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电”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转换法、引导法、类比法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

2、画电路图。

3、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

教学难点:认识电源短路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欣赏一组夜景和家用电器图片(PPT),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那你知道怎么又形成电流的吗?我们今天学习从一个简单的实验开始认识电路吧。

学生:欣赏设计意图:说明认识电路的重要性。

(二)新课一、实验探究:研究电流电路1、能不能借助桌子上的器材,让灯泡、小电动机动起来?提问:实验时可不可以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2、学生进行实验,组装简单电路。

3、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简单电路,问题一:灯泡发光说明了什么?问题二:你能看出,电路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各起什么作用?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到灯泡发光,使学生明确灯泡发光是由于电路中有了电流,为讲解电流方向打下基础。

从媒体上可看到电源外部电流的流动方向。

同时使学生知道了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加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4、学生通过实物电路在老师指导下体会通路、开路、短路。

5、出示多媒体课件,结合实物电路探究电路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通过学生操作体会电路的三种状态,能进一步使更多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我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

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掌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解决电路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产生,电路的连接和短路、断路的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路图、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形成,引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4. 讲解:讲解实验结果,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路知识。

5. 练习:给出一些电路问题,让学生现场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路,试着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电流和电路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我注意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正确使用它们对于理解电路非常重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案 第15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案 第15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方式一【实验导入】图15-1-1教师展示一束下端扯成丝状、有些向四周散开的塑料捆扎绳。

问:“为了让散开的塑料捆扎绳聚拢到一起,直接用手捋一捋能不能达到目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回答。

“事实会不会跟你想象的一样呢?”教师演示:如图15-1-1所示。

学生观察现象,验证自己给出答案的对错。

教师操作,结果散开的塑料捆扎绳不仅没有聚拢到一起,反而向四周散开得更厉害,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

教师追问:“怎么才能让它们聚拢到一起呢?”(引导学生得出:用干燥的手捋达不到目的,蘸水后再捋就可以了。

)导入语:怎样来解释上面的奇妙现象呢?同学们学习了本节的内容,谜底自然揭开!方式二【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怒发冲冠”。

图15-1-2导入语:这是一种静电现象,“电”到底是什么,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为了揭开谜底,今天就让我们先从了解两种电荷开始。

(板书课题:两种电荷)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典型实例①干燥多风的秋季,开门或取放物品时常会被“电”到。

②化纤布料的衣服特别容易“吸”土。

③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④科技馆里,站在绝缘台上的人用手触摸静电球时会“怒发冲冠”。

2.实验改进:验证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改进改进一:用带电物体去靠近纸灰,效果更好。

改进二:把带电物体靠近用细线悬挂的小纸屑(如图15-1-3所示),效果不错。

图15-1-3改进三:用带电体吸引细小水流。

方法:①选用输液器以获得细小水流;②将水染色,增强可视性。

优点: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很明显。

3.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的对比图15-1-44.教学片断:讲解验电器的结构及原理过渡:为判断一个小球是否带电,在实验室中只要用一种仪器就可以检验出来,这就是验电器,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结构。

图15-1-5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演示1:将未经摩擦的玻璃棒直接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的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时,我会结合图片、动画和实验,生动地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电流概念。我会详细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会通过实验和模拟电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的作用。在讲解欧姆定律时,我会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深入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电流概念。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家庭电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生动地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电流的特点。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问题导向
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电流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问:“电流是什么?”、“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在讲解电路的组成时,教师可以提问:“电路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电路的构成。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思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

本次教案是我为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次教学活动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

活动以实验为主,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单电路的测量;3. 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表和电压表在实际电路中的测量技巧,电路故障的排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灯泡、电阻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问题。

2. 理论讲解:介绍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5. 电路故障排查:让学生尝试排查一个模拟电路中的故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 难点:电流表和电压表在实际电路中的测量技巧,电路故障的排查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次教学的首要任务。

电流和电路是物理中的基础概念,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教案: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2. 电路的定义: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能够让电流流动的闭合路径。

3. 电路的类型:根据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5.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定义和类型,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图。

3.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类型,欧姆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2. 电流的概念:解释电流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流是由电荷的流动产生的。

3. 电路的定义和类型:讲解电路的定义,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4. 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讲解电路图的绘制规则,让学生能够正确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6.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给定电压和电阻,求电流的大小。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类型和欧姆定律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概念 I = Q/t电路的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欧姆定律 I = U/R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电流的概念,并给出电流的计算方法。

答案: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3. 电路的类型:根据电源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4.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使用时,要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进行正确选择,并注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能够描述电流的特点。

2. 掌握电路的组成和类型,能够分析实际电路。

3.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够进行基本测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类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难点:电流的计算、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图示教具。

2.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

2. 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定义,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

3.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4. 电路的类型: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区分两种电路。

5.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测量电流和电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类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安培(A)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电路的类型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使用方法:根据量程和分度值进行选择,注意电流方向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 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3.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并能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

2. 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灯泡、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a. 电流是如何产生的?b. 电流有哪些特点?2.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的流动,电流的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理解电流的大小。

3.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引导学生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并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4. 电路的连接方式:讲解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通过示例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并能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测量电流的大小。

6.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7. 板书设计:板书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8.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题,以及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题目。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个灯泡的电阻为10Ω,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A,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R = 0.5A × 10Ω = 5V2. 判断题:答案:错误,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电流的产生和特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介绍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单位。

2.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3. 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4. 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5. 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3. 培养学生掌握电路闭合和断开的特点,能够判断电路的状态。

4. 教会学生使用电流表,能够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培养学生学会绘制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方向、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路图、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学校实验室电路等,引导他们思考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方向。

2. 讲解电流的概念:向学生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和单位,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存在和作用。

3. 讲解电路的组成: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4. 讲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5. 讲解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6. 讲解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知识与技能1.能从生活体验中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并能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5.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

●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自然界电荷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确认。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注意过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解释这些现象。

二、自研互学生成新知【自主探究】知识板块一两种电荷自主阅读教材P32~33内容,思考并独立完成: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B)A.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笔杆能吸引纸屑B.磁铁能吸引钢针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会吸附一些细微脏物D.在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劈啪”的声音2.四个绝缘轻质小球,它们相互作用如图所示,那么,D球可能(C)A.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B.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C.不带电荷D.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3.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或负电荷?答: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用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出它的正负电性。

知识板块二原子及其结构自主阅读教材P33~34,完成下列问题:4.原子由位于中心的__原子核__和核外的__电子__组成,前者带__正__电荷,后者带__负__电荷,并且后者每时每刻都在绕着前者旋转。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文档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2.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与断开;3.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4.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单位;2.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3. 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能正确读取电流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难点:电流的测量及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路图示教板、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电路图绘制纸、铅笔、直尺、电流表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方向;2. 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和单位,通过示教板演示电流的流动;3. 电路的基本组成:讲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必要条件;4. 电流的测量: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实践,测量不同电路的电流;5. 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分组绘制简单的电路图;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2. 电路的基本组成;3.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七、作业设计电路:一个灯泡连接一个电池。

答案:电路图:(在此处绘制电路图)电流大小:(在此处填写电流大小)电路:一个灯泡连接一个电流表,再连接一个电池。

答案:电路是否闭合:(在此处填写答案)原因:(在此处填写原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但在电流的测量和电路图的绘制方面仍需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邀请物理实验员进行电流测量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5章《电流和电路》同步教案15.1 两种电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4.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摩擦起电现象认识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和摩擦起电的原因。

课前准备情景创设、新课引入气球放在书的下方松开手,气球会脱落;把气球与躲在讲桌下的学生头上摩擦后再次放在书下,气球好像粘在书的下方,不再脱落。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实验操作有什么特别之处?气球为什么能被吸引?进行新课一、摩擦起电◆探究活动1: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生活中的现象: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二、两种电荷◆探究活动2: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相互排斥。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相互排斥。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相互吸引。

◆探究活动3: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注意观察现象并尝试解释。

分析与总结: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结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探究活动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工具——验电器。

(1)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片。

(2)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3)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其他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不能。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能。

三、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电子能力弱的会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四、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活动5: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取两个验电器A和B。

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例如:金属、石墨、人体、酸碱盐的水溶液、大地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例如:橡胶、玻璃、陶瓷、油、纯水、干燥的空气、干燥的木棒等。

板书设计两种电荷一、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二、两种电荷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

4.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

三、原子及其结构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四、导体和绝缘体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随堂练习1.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A吸引B,B排斥C,C排斥D,A带正电。

则B、C、D 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A.正电,负电,负电B.负电,正电,正电C.负电,负电,负电D.正电,负电,正电(答案:C)2.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答案:D)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如果把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

A.不变B.变大一些C.变为零D.变小一些,但不为零(答案:C)4.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答案:D)5.物体带电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有了____________而带负电,缺少了____________就带正电,因此,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实质是电子____________的过程。

(电子转移电子电子转移)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B.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C.铁、冰、玻璃是导体D.蜡、食盐、水银是绝缘体(答案:B )15.2 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在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2.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

2.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如图,演示板上有一个小灯泡,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小灯泡能持续发光?怎样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新课教学一、电流1.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必须有电源;(2)闭合电路。

2.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在电源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3.电流方向的规定: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讨论:金属导体中大量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结论:在金属导体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因此电子的移动方向正好与规定的电流方向相反。

讨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结论:电源有正、负两个极,在闭合电路的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而在电源内部,则是由负极流向正极,如图所示。

【拓展延伸】能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电荷都叫自由电荷,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

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一致,根据此规定,在酸碱盐水溶液中电流的方向是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则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就与自由电子(带负电荷)的实际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在闭合电路中,电池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在电池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想想做做: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1)如图所示,把电池对调后观察灯泡是否发光?观察回答:仍然会发光。

(2)如图所示,有一种叫做半导体二极管的电子元件,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即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二、电路的构成讨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小结: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1.电路的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比如干电池、学生电源等。

(2)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在电路中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比如日光灯、电视机、电脑等。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比如闸刀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是电流流通的路径。

一般是铜芯的。

三、电路图1.定义: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电池、开关、灯泡、电动机、电铃、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等,如图所示。

3.画电路图画电路图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线路简洁,不能出现交叉;(2)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实物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负极;(4)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例题:请画出如下实物的电路图:开关断开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用电器不能工作;开关闭合时,电路处于连通状态,用电器工作。

实物图如图所示:电路图如图所示:四、通路、断路和短路1.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器,如图甲所示。

2.断路(开路):电路中如果某处被切断,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流过,这种情况叫做断路,如图乙所示。

3.短路(1)定义: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做短路,如图所示。

(2)危害:电路中电流很大,温度升高,可能会把电源烧坏。

【拓展延伸】短路分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两种。

电源短路是指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不经过任何用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