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合集下载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由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落日》的内容和意义。

一、引言概述《落日》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本文将从夕阳的美丽、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意义和诗歌的表达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夕阳的美丽1.1 夕阳的色彩:诗中描绘了夕阳的红、橙、黄等暖色调,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1.2 夕阳的光辉:夕阳的余辉照亮了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受。

1.3 夕阳的景象:夕阳西下的景象壮丽而美丽,给人以宏大和壮观的感觉。

三、时光的流逝2.1 诗中的时间感: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性。

2.2 时光的无情:夕阳西下象征了一天的结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3 对时间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引发了对时间的思考和珍惜当下的意识。

四、生命的短暂3.1 生命的脆弱: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3.2 生命的意义: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3.3 生命的感悟:夕阳西下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感恩拥有的每一天。

五、诗歌的表达4.1 诗歌的艺术性:《落日》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表达得淋漓尽致。

4.2 诗歌的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4.3 诗歌的意义:《落日》这首诗歌通过夕阳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传递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六、结语通过对《落日》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悟。

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天,感恩拥有的一切。

同时,诗歌作为一种表达形式,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和时光的流逝,传递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珍视。

让我们共同珍惜每一个黄昏,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落日》ppt课件

《落日》ppt课件
的语言表达,包括用词、句式和修辞手 法等。
结构美
理解文章的布局和结构,包括段落、层次和过渡 等。
意境美
感受文章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理解其情感和思 想内涵。
感悟与思考
1 2
主题思考
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意义,探讨其对社会和人生的 启示。
人生感悟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3
促进二战历史研究
该课件提供了大量关于二战末期日本投降的历史资料,为学者和研究者
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促进了二战历史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当代评价
内容详实
该课件内容详实,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充分展示 了二战末期日本投降的历史场景,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制作精良
该课件制作精良,采用了高质量的图片和动画效果,使得历史事件 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观众理解,受到了广泛赞誉。
《落日》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落日》的创作背景 • 《落日》的主题内容 • 《落日》的艺术特色 • 《落日》的影响与评价 • 《落日》的阅读与欣赏
01
《落日》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与地点
创作时间:1945年 创作地点:日本东京
创作灵感来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 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
教育意义
该课件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通过展示真实的历史事件,能够增强观 众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05
《落日》的阅读与欣赏
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
通过快速浏览全文,了解 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细读
对文章进行逐句、逐段的 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用 词、句式和表达方式。

《落日》教案8篇

《落日》教案8篇

《落日》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落日》教案8篇认真准备好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落日》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喜欢看落日的原因

喜欢看落日的原因

喜欢看落日的原因1.自然之美:落日是一种自然现象,其美丽的景色和氛围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内心的平静。

2.浪漫情怀:落日常常与浪漫、温馨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回忆和未来的憧憬。

3.放松心情:观看落日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让心灵得到释放。

4.思考人生:看着太阳缓缓落下,人们可能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宝贵。

5.创作灵感:落日常常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社交活动:观看落日也成为一种社交活动,人们可以和朋友、家人一起欣赏,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7.旅游体验:对于许多旅游者来说,观看落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可以增加旅行的意义和乐趣。

8.寻找内心平静: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观看落日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这种感觉。

9.摄影爱好:许多摄影爱好者喜欢拍摄落日的照片,记录下这一美丽的瞬间。

10.启发梦想:看着落日,人们可能会想象自己能够像太阳一样燃烧自己的热情和梦想。

11.冥想和沉思:在宁静的氛围中,人们可能会进行冥想或沉思,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意义。

12.文化影响:在一些文化中,落日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象征意义,如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等。

13.艺术灵感:落日的光线和色彩为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14.哲学思考:看着太阳落下,人们可能会思考关于时间、空间和宇宙的哲学问题。

15.个人喜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品味,有些人可能就是单纯地喜欢看落日的感觉。

总之,喜欢看落日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名词解释落日的意思

名词解释落日的意思

名词解释落日的意思落日是指太阳在日落时逐渐沉入地平线以下。

这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每天的黄昏时分发生。

落日的意义不仅仅是太阳在天空中消失的瞬间,它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

落日可以引发人们对生命、回忆和未来的思索。

落日的意义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它代表了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

当太阳慢慢向地平线沉没时,大自然的色彩开始变幻,云彩变成橙红色、粉红色和紫色,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这时,人们往往会感到一天的疲惫,同时也感到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期待。

落日伴随着夜晚的降临,让人们知道时光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每一天的结束都是新一天的开始。

落日还可能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就像太阳在天空中渐渐凋零,人们也会经历生命的阶段,最终走向生命的尽头。

落日提醒着我们,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日落和日出之间的时刻,认真对待每一天的挑战和喜悦。

看着太阳西沉,人们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旅程,回忆曾经的光明时刻,却也忍不住思索未来的迷茫。

落日的美丽和短暂,让人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激发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望。

有些文化背景中,落日还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在一些宗教和哲学思想中,太阳的下沉是人们重新寻求平衡、内省和反思的时刻。

太阳在天空中的消失被解释为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交汇点。

同时,落日也被用作比喻人们的终极命运,代表着离别、结束和终结。

它让人们思考生命的循环、起伏和永恒。

无论是在宗教信仰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落日都成为了象征性的形象,展现了人类对人生和宇宙的探索。

总而言之,落日是一种美丽而深刻的自然现象,它不仅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而且唤起了我们对生命、回忆和未来的思考。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宗教哲学中,落日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日落和日出之间的时刻,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挑战和喜悦,同时也让我们理解生命的宝贵和不可逆转的流逝。

通过欣赏落日,我们可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和思考。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落日西下的壮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诗歌的主题、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艺术价值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诗人简介《落日》是中国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以豪放奔放的诗风和超凡脱俗的才情而闻名于世。

1.2 诗歌创作背景《落日》是李白在他的浪漫主义创作阶段所写的一首诗歌,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李白流亡期间的一段经历。

在流亡途中,他目睹了壮美的落日景象,深受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二、主题2.1 自然之美《落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落日西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2.2 浪漫主义情怀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情感和浪漫主义的思想。

《落日》正是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狂热追求。

2.3 人生哲理《落日》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呼唤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三、表现手法3.1 比喻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通过将夕阳比作铜镜、火球等来描绘其辉煌壮丽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3.2 象征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将夕阳比作霞光、红霞等,象征着美好、温暖和希望,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

3.3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夕阳的辉煌和人生的短暂,以及夕阳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展现了深刻的对比效果,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思考性。

四、意境4.1 壮丽景象《落日》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幅壮丽辉煌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之中,感受到夕阳的美丽和壮观。

4.2 忧伤情怀诗中透露出诗人的忧伤情怀,夕阳西下的景象让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4.3 情感共鸣《落日》通过诗人对夕阳的赞美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形容日落的美句

形容日落的美句

形容日落的美句1.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金黄,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盈的纱裙。

2. 落日像一只巨大的红色皮球,慢慢地下沉,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之下。

3. 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犹如万点碎金,闪闪发光。

4. 夕阳西下,天际晚霞斑斓,美不胜收。

5. 落日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一片绯红,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6. 夕阳斜照,老树枝头披上了金黄色的轻纱,宛如一位端庄的老人。

7. 落日的余晖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了一道道斑驳的阴影。

8.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如同燃烧的火焰,炽热而热烈。

9. 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令人陶醉。

10. 夕阳的余晖洒在原野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轻纱。

11. 落日渐渐沉入地平线,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色,仿佛融化了的糖果。

12. 夕阳西下,天上的云彩变成了一片绚丽的红霞,美不胜收。

13. 落日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金子一般闪闪发光。

14.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色彩浓郁,令人陶醉。

15. 落日的余晖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了一道道金黄色的光束。

16. 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红色,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

17. 落日渐渐沉入地平线,天空被染成了一片金色,显得格外壮观。

18. 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跳动的音符。

19. 落日渐渐沉入地平线,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色,显得格外温馨。

20. 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变成了一片火红的晚霞,美不胜收。

21. 落日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令人陶醉。

22. 夕阳斜照,老树枝头披上了金黄色的轻纱,宛如一位端庄的老人。

23. 落日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一片绯红,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24. 夕阳西下,地平线上露出了半个红彤彤的脸,那么鲜艳,那么美丽。

25. 落日渐渐沉入地平线,天空被染成了一片金色,显得格外壮观。

26. 夕阳斜照,老树枝头披上了金黄色的轻纱,宛如一位端庄的老人。

27. 落日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令人陶醉。

《落日》教案公开课

《落日》教案公开课

《落日》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落日》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分析并解读《落日》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特色。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落日》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落日》所传达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落日》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简述《落日》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2 课文解读分析《落日》的文学特点和艺术特色。

从语言、形象、情感等角度深入解读《落日》。

2.3 文学鉴赏方法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去鉴赏《落日》。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问题或情景引入《落日》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落日》。

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和问题。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教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3.4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作、表演等。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成果。

4.2 评价方法通过考试、测验、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评价。

4.3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落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如《落日》原文、文学鉴赏书籍等。

5.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落日》。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文学网站、在线阅读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第六章:教学计划6.1 第一课时介绍《落日》的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学生自主阅读《落日》的第一部分。

《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落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咏春日暮景。

首句天然晚景,“春事幽”领起中四句。

芳菲、樵爨,溪前幽事。

啅雀、飞虫,堂前幽事。

皆承落日言。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落日》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原文落日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愁。

古诗简介《落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咏春日暮景。

首句天然晚景,“春事幽”领起中四句。

芳菲、樵爨,溪前幽事。

啅雀、飞虫,堂前幽事。

皆承落日言。

注释①庾信诗:“帘钩银蒜条。

”②《楚辞》:“芳菲满堂。

”庾信诗:“园苑足芳菲。

”③《史记》:樵苏后爨。

赵曰:樵爨之舟,倚滩而泊。

④张远注:北齐张子信,善风角。

奚永落与子信坐,鹊鸣庭树,斗而坠,子信曰:“有口舌事,虽敕唤亦不可往。

”是夜琅琊王五使召,辞之,诘朝难作。

⑤东方朔曰:“积忧者得酒而解。

”谢茂秦曰:五律首句用韵,宜突然而起,如“落日在帘钩”是也。

创作背景此诗大抵皆上元、宝应年间所作,仇兆鳌依蔡氏附在上元二年之春。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

鉴赏《四溟诗话》:五言律首句用韵,宜突然而起,势不可遏,若子美“落日在帘钩”是也。

若许浑“天晚日沉沉”,便无力矣。

逊轩子曰:……唐人中识锋犯者,莫如子美。

其“落日在帘钩”之作,亦难以句匹者也,故置之首句,俊丽可爱;使束于联中,未必若首句之妙。

学者观其全篇起结雄健,颈、颔微弱可见矣。

《唐诗归》:钟云:“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

”此舟行幽境。

二语是舟泊幽境,非老于舟楫不知(“芳菲”二句下)。

谭云:杜五言律,每首中必有一、二语妙绝者,多或至五、六语;竟以结句味短使人气闷。

今作诗者何可止言对偶,而不留心于此也(末句下)。

《杜臆》:草堂中卷帘独酌,忽见落日正照帘钩,因用发兴,遂有此作。

……情与景会,乐以忘忧,融融泄泄,不自知其乐之所自,而归功于酒曰:是谁造汝,一酌而千忧俱散乎。

不同时刻的落日景象描述

不同时刻的落日景象描述

1. 黎明时分的落日:此刻的落日,如同一个害羞的少女,羞涩地躲在云层后面,只露出半边脸颊。

天空中的云朵被染上了淡淡的粉红色,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家用画笔轻轻描绘出的一幅美丽画卷。

2. 黄昏时刻的落日:此时的落日,已经从害羞的少女变成了热情奔放的少妇,她毫不掩饰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太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天空中的云朵被染成了火红、橙黄、紫罗兰等各种颜色,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

3. 夜晚临近的落日:此刻的落日,已经渐渐失去了光芒,变得黯淡无光。

太阳像一个即将熄灭的火球,慢慢地沉入地平线。

天空中的云朵被染成了深蓝色,与黑暗的天空融为一体。

此刻的落日,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4. 深夜时分的落日:此时的落日已经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只留下一片漆黑的天空。

然而,在这片黑暗中,星星开始闪烁起来,仿佛是太阳离去后留下的璀璨宝石。

此刻的落日,虽然不再可见,但它的美丽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

《落日》说课稿《落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由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落日》的内容和意义。

一、引言概述《落日》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量。

本文将从夕阳的漂亮、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意义和诗歌的表达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夕阳的漂亮1.1 夕阳的色采:诗中描绘了夕阳的红、橙、黄等暖色调,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1.2 夕阳的光辉:夕阳的余辉照亮了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受。

1.3 夕阳的景象:夕阳西下的景象壮丽而漂亮,给人以宏大和壮观的感觉。

三、时光的流逝2.1 诗中的时间感: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性。

2.2 时光的无情:夕阳西下象征了一天的结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3 对时间的思量: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引起了对时间的思量和珍惜当下的意识。

四、生命的短暂3.1 生命的脆弱: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量。

3.2 生命的意义: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量。

3.3 生命的感悟:夕阳西下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感恩拥有的每一天。

五、诗歌的表达4.1 诗歌的艺术性:《落日》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表达得淋漓尽致。

4.2 诗歌的感染力: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引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量和情感的共鸣。

4.3 诗歌的意义:《落日》这首诗歌通过夕阳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量,传递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六、结语通过对《落日》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量和感悟。

夕阳西下的景象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天,感恩拥有的一切。

同时,诗歌作为一种表达形式,通过描绘夕阳的漂亮和时光的流逝,传递了对生命的思量和珍视。

让我们共同珍惜每一个黄昏,感受生命的夸姣和意义。

关于落日的唯美句子

关于落日的唯美句子

关于落日的唯美句子
1. 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将整个世界染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温暖。

2. 当夕阳西下,天空中的云彩被染成了橙红色,整个世界仿佛被笼罩在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中。

3. 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一幅水墨画,让人心旷神怡。

4. 站在山巅,远眺落日,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5. 落日的余晖洒在田野上,金黄色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为落日演奏一曲美妙的乐曲。

6. 落日的余辉洒在城市的建筑上,映照出一片金色的光芒,让人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和生机。

7. 沿着海滩漫步,看着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海面上,波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仿佛在述说着大海的故事。

8. 坐在山顶,看着落日渐渐落下,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向往。

9. 落日的美丽让人陶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10. 落日的余晖洒在树林中,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仿佛在为落日送行。

落日的美丽是如此的令人心醉神迷,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思想的抒发。

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
一点时间,去欣赏落日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和安宁。

愿我们都能在落日的余晖中,找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描写落日的古诗

描写落日的古诗

篇目一:落日
(唐)杜甫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篇目二:落日
(宋)孔武仲
光彩沉沉万木西,青空围出酿胭脂。

家园正对荒陂望,恰似腾波出海时。

篇目三:落日
(明)岳岱
读书竟日衡门中,起眺落日西南峰。

鸟趋返照向东岭,雁急暮寒鸣北风。

修竹浮浮结暝翠,疏花瑟瑟馀小红。

秋山钟磬清耳目,石林隐约青莲宫。

篇目四:落日
(宋)张耒
落日西风急,空山客独惊。

夕云寒不动,秋水暮多声。

粟厌周人饭,莼思故国羹。

南飞有征雁,羡尔羽毛轻。

篇目五:落日
(唐)齐己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

描写盛夏落日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盛夏落日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盛夏落日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盛夏,是阳光灿烂、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而落日则是盛夏中最美的时刻之一。

当夕阳西下,映照在大地上时,一切都被染上了金黄的色彩,给人以温馨、浪漫和宁静的感觉。

下面是我为您精心创作的,描写盛夏落日的唯美句子,希望您喜欢:1. 在盛夏的黄昏,夕阳低垂,像一颗恒久的明珠挂在天空中。

2. 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犹如黄金的涟漪,美得让人心醉。

3. 夕阳西下,云霞璀璨,仿佛置身仙境般的美景,让人沉醉。

4. 盛夏的落日,将大地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仿佛给大地送上了一份美好的祝福。

5. 落日如画,晚霞如绸,无不营造出一个完美的夏日画卷。

6. 橙红的夕阳,在天空中舞动,映射在湖面上,美得令人窒息。

7. 盛夏的落日,给大地带来了最后一丝温暖,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8. 橘黄色的太阳渐渐沉入地平线,余辉在天空中溶解,宛如仙境一般。

9. 落日如血,既壮丽又凄美,让人心动不已。

10.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延绵至天际。

11. 金色的夕阳洒在草原上,草地犹如铺满黄金的毯子,美得无法言尽。

12. 落日余晖透过云间,点亮了整个天空,犹如天使洒下的光辉。

13. 满天红霞,夕阳如血,给夏日画上了一个幽幽的梦境。

14. 夕阳下,大地的一切都被温暖的颜色包裹,仿佛爱的力量伸展开来。

15. 落日的余晖洒遍林间,让丛林中的生物们都散发着一份宁静的美。

16. 夜幕悄悄降临,夕阳静静躲藏在地平线后,留下一抹淡淡的微光。

17. 盛夏的落日,映照在水面上,美得仿佛天与地相接的画卷。

18. 落日如金,晚风轻拂,给人一种无尽的宁静和安逸。

19. 红霞映照,夕阳彷佛岁月沉淀在天空,美得让人倾心。

20. 夕阳如火,余晖萦绕,让我们感到内心的喜悦和愉悦。

21. 橙红色的夕阳,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22. 落日残辉染红了远山,映照在湖泊上,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

23. 夕阳余晖洒满天空,风吹起一片金黄的麦浪,美得无与伦比。

《落日》(优秀5篇)

《落日》(优秀5篇)

《落日》(优秀5篇)《落日》篇一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

2.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3.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重点: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不同。

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

难点: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地表现落日美景。

教具准备:了解并收集、整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制作好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事先观察落日,拍摄落日,收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以及准备好水粉画工具和颜料。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怎样把落日的美景,用颜料表现出来,特别是过渡的地方。

教学建议天空中大量的红、黄色和紫色,染红了树,染红了湖水,呈现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启发学生能更加全面地去了解、认识落日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落日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对用颜料表现要加以示范。

课后反思学生运用颜料不够熟练,特别是过渡的地方不够自然。

教学过程本人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讲故事):“夸父逐日”的传说。

教师:夸父能追到太阳吗?为什么他追不到太阳?学生:因为落日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演示)太阳在这边落下,就是相当于在另一边升起。

教师:虽然我们无法追逐到太阳,但我们可以把落日时最美的瞬间,用我们的画笔永远地保留在我们的画纸上。

(引出课题——落日)2.欣赏落日,丰富体验。

(1)启发学生回忆原先积累的落日印象。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闭上眼),落日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情景?再请个别学生说说——得出落日给人的一般印象。

(2)组织学生交流落日的图片资料。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欣赏交流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再选个别学生上台展示(在实物投影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落日的丰富与美丽。

《落日》优秀教案共3篇

《落日》优秀教案共3篇

《落日》优秀教案共3篇《落日》优秀教案1《落日》优秀教案一、教案简介《落日》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以一个女孩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以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细致入微的情感描写为特点,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悲哀。

本教案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通过教学《落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目标1.了解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能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把握作品的主旨和情感倾向。

3.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文本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张爱玲及其作品1.介绍张爱玲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介绍《落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张爱玲的写作风格和主题,以及她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3.讨论张爱玲的作品中通常涉及的主题,其中包括爱情、婚姻、人类性格等。

第二课时:文本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逐段阅读《落日》,结合背景资料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包括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时间与空间的设置、语言运用等。

3.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分析文本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1.讲解小说的结构、篇章安排以及语言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的艺术特征。

2.让学生重读文本中的重要段落,欣赏语言的音律、意象、修辞等美学特征。

3.提供多种文学鉴赏角度,如情感分析、结构分析、语言分析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课时:批评性思维与写作1.让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批评性分析。

2.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某一细节或情节进行深入思考,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要求从小说中的某一元素出发,自行构思故事,并进行写作。

四、教学评估1.考核学生对《落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评价学生在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表现。

3.评价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落日原文

高中语文落日原文

高中语文落日原文《落日》是在那天朱启平经历了那场投降仪式后,有感而发写成的!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落日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落日原文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

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

走动不开。

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卡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

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

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

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签字场所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签字用的桌子,原来准备向英舰“乔治五世”号借一张古色古香的木案,因为太小,临时换用本舰士官室一张吃饭用的长方桌子,上面铺着绿呢?布。

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

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门,如同装饰着织绵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十三花条、三十一颗星、长六十五英寸、阔六十二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

这面旗还是九十二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

现在,旗的位置正下视签字桌。

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

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

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日朱启平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侧记的相关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3、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日本投降56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一位80岁老翁写了这样一封信给北京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总编辑: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

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当我看完这封信后,深受感动。

这简单的言语凝聚了一个八旬老人深深的爱国之情,也寄托了一个普通老人对每个中华儿女的希望——铭记历史,爱我中华,我们——尤其是你们这些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更应该读一读这篇56年前发表在《大公报》上的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落日》。

(二)作者介绍朱启平,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学高才生。

据唐振常先生在《川上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中介绍,“一二·九运动”中,燕大“洋气冲天,红光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

太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

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

老新闻人严秀(曾彦修)先生1997年读到迟来结集出版的《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就发自内心地赞许说: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两个字:眼光。

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

后经廖承志先生提名,朱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

(三)文体介绍新闻侧记,又叫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

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怎样写好新闻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需注意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

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彩“镜头”。

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彩的新闻特写。

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

(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

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彩最有特征的部位。

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

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

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彩的片段、精彩的场面或精彩的表演、动作等。

(四)解题本文为何用《落日》为题?有何深意?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五)内容分析 1本文结构如何划分?依据签字的经过,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第二部分:“仪式开始”,签字的经过。

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签字后的余波。

2哪部分是重点?前后有何关联?重点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其作了铺垫,呈渐进式,第三部分是其延续,又给人一波即平一波又起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3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4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选材应围绕中心。

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

5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插叙。

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

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

(六)艺术手法分析1、细节描写: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环境和人物),体会其妙处。

(讨论)环境(1)开头第3段:“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

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

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舰着新衣,国旗飘扬,摩托欢歌,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2)关于乐队:“白马故事”:“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

“代表到来”:“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乐队寂然”。

欢快的乐声只为胜利者而奏起,属于侵略者的只有沉默,而这沉默也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和冷漠。

(3)关于“九点十八分”:“看表是九点十八分。

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这里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但作者巧妙抓住了这一点来借题发挥,追述历史,确实打动人心。

(4)代表到来:“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以静衬动,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5)“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

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

隆隆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

”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窘态毕露灰溜溜逃跑的敌人,一边是胜利者的雄姿。

人物(1)神态:人物的“笑”在文中多次闪现:“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笑笑”,“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军舰上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

笑是内心的喜悦,是胜利者的自豪,是对侵略者的蔑视与嘲笑。

(2)外貌:“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短袖、短裤制服,并穿着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着雨衣,携一根手杖,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咔叽制服;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胜利者盛装而来,可见对这一时刻的重视;侵略者肢体残缺,害人之人也在害着自己。

动作“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昔日趾高气昂的侵略者,现在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二)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还是报告文学,一般都不出现记者的身份“我”,而本文不仅出现了“我”,而且不断写出“我”的感受,甚至评述。

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

“我”出现在文中,成为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

这样,将“我”于当时当地所见、所闻、所感与报道融为一体,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反而更增强了真实性。

四、作业就开篇所提及的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事,结合日本在二战中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带来伤害的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评论。

通讯:较为详细地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

从种类上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写作要求与消息不同的是:要详细具体地报道前因后果,展示情节;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表现生动形象;时间跨度较大,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开情节,注意细节描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一般来说,通讯有五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弱的时间性。

(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

(5)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特征概括如下:1.报道详细深入。

这是区别于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要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背景做具体描写。

2.注重思想意义。

报道那些人们普遍关心的。

有现实意义的题材,还讲究主题的开掘。

3.强调形象说话。

不仅用事实说话,还要有情节、有联想,用形象说话。

4.凸出评论性。

思想观点,一目了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4基本种类说明: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等,解说清楚;或者把人物的经历、特征等表述明白的一种写作方法。

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主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是指用来表现和抒发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感情的表达方法。

议论:即讲道理。

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和刻画的一种写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