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你注意兰色部分时,图 形是一只高脚酒杯,红色 部分成了背景;
而当你注意红色部分时, 图形则是双人侧面像,兰 色部分便成了背景
以上三个蓝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如图),我们不能说这不是三个蓝 点,但我们同样也不能说着只不过是三个蓝点。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 来,三角形是我们所看到的最基本的方面。三角形取决于这些蓝点的 组合方式,而不是蓝点本身。这个完整的图形的内涵,超过三个蓝点。 这就引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警言: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总和。 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总和。 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总和
如果你对着它多看一会儿,就会感到这些线 条在移动。但倘若把每条线都分开,就不会 有似动现象。
(二)整体与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整体上,这并不 意味着他们不承认分离性。事实上,格式塔 也可以是指一个分离的整体。 说明这种现象的一个经典性例子是图形与背 景交替图。(如图) 由此可见,把一个完整的图形分解成各个组 成部分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了解部分与 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苛勒(Wo1fgang Kohler,1887~1967)
他与考夫卡一起作为韦特墨似动现象实验的 被试,三人共同奠定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 柯勒在南非坦那瑞菲岛上的黑猩猩学习实验 研究发现,黑猩猩在目的受阻的情境中的学 习解决问题时,并不像桑代克所解释的要经 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由此他提出顿悟学习 (insight learning)的观点。 重要实验——顿悟实验
沃尔夫把三种记忆组织倾向称之为“水平 化”、“尖锐化”和“常态化”。
1.水平化(1eveling) 水平化是指人们在记忆中,往往趋向于减少知觉图形 小的不规则部分,使其对称;或趋向于减少知觉图形 中的具体细节。 2.尖锐化(sharpening) 尖锐化是在记忆中与水平化过程伴随而行的。尖锐化 是指在记忆中,人们往往强调知觉图形的某些特征而 忽视其它具体细节的过程。在有些心理学家看来,人 类记忆的特征之一,就是客体中最明显的特征在再现 过程中往往被夸大了。 3.常态化(normalizing) 常态化是指人们在记忆中,往往根据自己已有的记忆 痕迹对知觉图形加以修改,即一般会趋向于按照自己 认为它似乎应该是什么样子来加以修改的
5.顿悟说及对尝试错误说的批判
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是针锋 相对、势不两立的。 格式塔学派从三个方面对试误说进行了批判: 1.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桑代克所设计的实验情境迫使 动物根本不可能全面地加以考察,并且这一情境又 过于复杂,超出了动物可以理解的范畴。 2.他们反对桑代克的练习率和效果率。 3.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桑代克把学习看作 是一种渐进的量变过程是错误的。
1.水平化(1eveling)
上图是水平化的一个例子。左边是样本图形,右边三个图形是被试在 后来不同时期相继复制的图形。原来的两条不规则的曲线,最终成了 两条平行的曲线。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水平化的过程也可以用来说明 人们对比较抽象的认知材料的记忆。
2.尖锐化(sharpening)
左边样本图形是一个睁大眼睛的人像;右边三个图形逐渐发生了变化, 最后演化成一个怒发冲冠的人像了。
(三)顿悟实验
1913年至1917年,苛勒在腾涅立夫岛的大 猩猩研究站以大猩猩为被试,作了大量的学 习实验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是给大猩猩设置各种各样的问 题,并观察大猩猩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表现。 由于他做的实验太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 列举。兹仅举两项最有代表性和最有说服力 的实验,并加以说明。
1. “接竿问题”实验
二、主要代表人物
(一)韦特海墨(Max Wertheimer,1880~1943) 被公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但由于他兴趣和很广,包括写诗和谱写交响 乐曲,所以,除了设计一些重要的实验和在 讲演中阐述格式塔原理之外,他撰写的论著 不多。 他最重要的实验——似动现象 代表著作是:《创造性思维》
研究对象:主要是直接经验和行为。
研究方法:现象学的方法。
组织原则
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2.接近原则 3.相似原则。 4.闭合原则 4. 5.完形趋向原则 6.共向原则 7.简单原则。 8.连续原则
四、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实验研究
(一)似动现象
(二)整体与部分
(三)顿悟实验
(一)似动现象
指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 呈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1/10秒到1/30秒之 间,那么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 个物体在移动。 e.g.我们看到灯光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事实 上是这只灯息了,那只灯同时亮了。这种错 觉是灯光广告似动的基础。 似动现象是形成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开始 时,它主要关注的是知觉。(如图)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之格式塔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这是什么……? ? 这是什么
回顾普通心理学
知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 界的整体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 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
在认知科学中,也可以看做一组程序,包括: 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 信息。
(三)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传播者,考夫卡是 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 而且他是柏林学派中最多产的作者,这些都 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心的发展》和《格 式塔心理学原理》。
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组织原则
实验如右图所示。实验 时,大猩猩被关在笼内。 大猩猩喜欢吃的香蕉放 在笼外不远的地方(即 ( 用一根竹竿够不着,两 根竹竿接起来可以够得 着的地方)。笼内有一 根较短的竹竿,笼外有 一根较长的竹竿。
2. “叠箱问题”实验
叠箱问题实验先是 “单箱问题”实验。 香蕉挂在笼子的顶 棚上。笼内有一只 木箱可以利用。要 想够到香蕉,须将 木箱搬到香蕉下面, 然后爬上木箱,跳 一下才能够到香蕉。 这个问题对于大猩 猩来说是一个难题。
学习目标
了解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掌握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 组织原则及其主要实验研究、学习理论等
了解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及其贡献和局限性
内容概要
【格式塔】系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 “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 整体,意思是指“能动的整体”。
这种整体特性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由于是 韦特海默发起的这场运动关注的是这类完形 或格式塔,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格式塔或完 形心理学”。
1.接近律(law of proximity)
(a)中的线条被组合成5对;(b)中的线条组合发生了变化,现在看 上去是4个方框,两边各多一条边。
2.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
上图中的40个字母,各字母间纵横的距离是相等的,但在知觉中看上 去是4列同样字母的横列,而不是10行不同字母的纵行。
五、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 于迁移。 3.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4.顿语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自我奖励) 5.顿悟说及对尝试错误说的批判 6.创造性思维
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
如图,它们看上去好像是 完全没有意义的一些不规 则的黑点。
一幅画中某种颜色的鲜明性,是根据它与其它部分的关系,即根据周围的 色彩与图案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它本身固有的特性来确定的.画面中的几 个小正方形的颜色实际上是一样深,但在不同的背景里,有的看上去深一 些,有些浅些。
(二)记忆律
格式塔心理学家沃尔夫(Wulf,1922, 1938)对遗忘问题所作的经典性研究,是关 于视觉图形——简单线条画——的遗忘。
六、格式塔心理学论
(一)知觉律或学习律 在韦特墨看来,学习即知觉重组 学习即知觉重组,因此,知 学习即知觉重组 觉与学习几乎是同义词。他提出的一条最基 最基 本的知觉律是蘊涵律(law of pragnanz, 本的知觉律是蘊涵律 又译包含律)。
这个过程,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知觉重组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五条知觉律 五条知觉律: 五条知觉律
八、评价
贡献 1.对冯特元素主义的反击具有进步意义 2.格式塔学派引发了知觉心理学的革新 3.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独具特色 4.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较大 5.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
局限 1.过分强调顿误,而全面否定尝试错误,犯了以偏概全 的偏激性错误。 2.顿悟似乎是一个神秘的概念,它的心理活动机制没有 揭示清楚。 3.顿悟说还缺乏对其他与学习有关问题的研究。 4.其理论观点和术语含糊不清。 5.对其他学派的批评过于苛刻。
理论核心:整体
决定
部分
部分
依从
整体
通过实验方式证明,感知运动不等于实际 运动,也不等于若干的单一刺激。 而是与交互作用的刺激网络相关,整体不 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
一、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迅速崛起的 德国妄图称霸全球,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 国的整体。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 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 理学也不例外。 (二)哲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 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 (三)自然科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许多思想潮流, 对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物理学 界和心理学界本身。
1.接近律(law of proximity) 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近的程 度而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越是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 2.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 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扰,会 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换言之,相似的部分在知觉中会形成若干 组。 3.闭合律(law of closure) 闭合是指一种完成某种图形(完形)的行动。 4.连续律(law of continuity)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 继续成为曲线。 5.成员特性律(law of membership character) 在格式定的特性,个 别部分的特性是从它与其他部分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但是,如果把它颠倒过来一看, 可能会突然明白它是什么,就 好像事情突然都到位了。原来 无意义的一组东西被知觉重组 后,使其有了意义。
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 有助于迁移。
韦特墨所举的学生学习如何求平行 四边形面积的例子
3.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所学习的内容,都是有意义的。无意义音节的遗忘 曲线在人类学习中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恰恰相反,通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 旦掌握后,永远也不会遗忘。
3.闭合律(law of closure)
我们在知觉中往往趋向于把上图中不完整的图形看成是完整的图形—— 三角形和正方形。
4.连续律(law of continuity)
在看图(a)时,很容易在知觉上把它看作是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几乎 不会有人把它看作是像图(b)那样的7个半圆形。
5.成员特性律(law of membership character)
3.常态化(normalizing)
样本图形——一个空心的Y大写字母,最终成了一个牛头骨。
七、发展
一、初步接纳时期(1921~1930年),考夫卡于 1922年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文章阐 述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苛勒的《格式塔心理学》也 于1929年先期用英文出版,他们对行为主义的批 评也受到不少心理学工作者的赞同。 二、迁移时期(1927~1945年),这一时期三位格 式塔学派的创立者相继移居美国 三、艰难的综合阶段(1945年至今),尽管美国心 理学家对格式塔学派的接纳是很缓慢的,不过它最 终还是吸收了众多美国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