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鲁教版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时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等高线地形图。
2.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不同的地貌特征。
3.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不同地貌特征。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缓坡与陡坡
图中,EF等高线稀疏,是缓坡;E′F′等高线稠密,是陡坡。
2.山脊与山谷
图a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说明A处海拔较两侧的B、C、D、E高,是山脊部位。
b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说明A′处海拔较两侧的B′、C′、D′、E′低,是山谷部位。
3.鞍部与陡崖
c图M处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是鞍部;d图N处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是陡崖。
思考d图中,崖顶P地、崖底Q地的海拔范围分别是多少?
答案400<P<500; 0<Q<100。
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1.沙丘地貌:下图中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表明沙丘区域比较平坦;M侧等值线比N处稀疏,坡度比N处缓,是迎风坡,N处是背风坡。
2.冲积扇地貌:图中河流的出山口位于甲地,冲积扇顶部就在此地;图中乙地是冲积扇的边缘。
冲积扇的等高线明显与周边不同,分布稀疏,说明与周围山地相比,扇体地表起伏和缓,地势比较平坦,有利于人类活动。
3.峡谷地貌:两侧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谷地海拔最低,向两侧急剧升高,并对称分布。
思考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差?
答案可以利用公式法。
(n-1)× d<h<(n+1)× d ,公式中的n代表两点之间有效等高线的条数,d是等高距,h表示相对高度。
三、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
1.判读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
对照下面桂林市阳朔周边的分层设色图和该地3D景观图,指出图中的孤峰(上图中A_和下图中乙地)、峰林(上图中B和下图中丙地)和峰丛(上图中C_和下图中甲地)。
2.判别山岭与谷地
在下面的分层设色图中,根据高程表颜色判别图中海拔高低,颜色较深的表示海拔高,颜色浅的表示海拔低;对照分层设色图和该地区立体图,可以看出该地有三条大的谷地,相邻的两个谷地之间是平行分布的山岭。
3.黄土高原地貌类型:主要有塬、梁、峁等地貌类型。
平坦的高原平面叫塬,平面被分割成长条状后称为梁,继续被沟谷切割,形成馒头状的山丘称为峁。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等高线单位:m),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
答案鞍部南北走向
2.如果想在该地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站立的地方海拔可能是() A.750 m B.780 m C.1 100 m D.1 190 m
答案D
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
答案A
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
答案B
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支流。
答案乙
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 m,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答案图略。
(提示:画在盆地或洼地的出口最窄处、两侧的100 m等高线之间。
)
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①路线的水可以自流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
(2)一般来说,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三条相邻的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它最终是闭合的,但由于受到图幅限制,
在一幅图上等高线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能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间隔相近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7)示坡线表示降坡的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称为降坡线。
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地形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说明
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
内高
四周低
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外侧,坡度向外侧
降低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
内低
四周高
中部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
内侧,坡度向内侧
降低
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
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
麓凸起高耸
的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
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
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一对山脊等高
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
顶之间呈马
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
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
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陡崖(或悬崖)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
(1)两点或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n-1)d≤h<(n+1)d
其中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②两点的相对高度:
A.确定两点的海拔范围
B.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若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则可用公式:
(n-1)d<h<(n+1)d
其中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两地坡度=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两地间的水平距离
如下图A、B两地的坡度可表示为P=h/s
(3)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处在数值不同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其内部高度判断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下图A点的海拔低于10米,B点的海拔高于20米。
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较广,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不同地形区的水系特征不同。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凸出,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评价。
①选“点”。
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②选“线”。
如公路、铁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a.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地区。
引水线路的选“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
输
油管道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③选“面”。
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的地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
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答案 1.C 2.C 3.B
解析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5 m,东南部地势最低,海拔介于20~25 m;东北部地势最高,海拔介于80~85 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介于55~65 m,但不会是55 m或65 m。
第2题,图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线最密集,表明该处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
第3题,根据题目要求可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介于40~45 m,要使坝高达到13 m,坝顶海拔需达到55 m左右。
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 m 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35 m,选B。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图1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沿MN、XY作的地形剖面图”。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图中甲、丙点均为山脊,乙、丁两点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但乙处山谷狭长最易发育河流
2.在剖面图①②③④四点中,属于MN、XY的交点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④图中MN、XY交点处地貌为鞍部,沿MN线两边低、中间高,即图中①点,沿XY线两边高、中间低,即图中④点
3.绘制等高线图中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并说明绘制的步骤。
答案①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确定剖面线,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阴影部分是海洋。
②然后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水平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
③确定剖面图上的基准线A′B′并在两侧标出高度与深度。
④把等高线图中剖面线上各点高度转绘至下图相应的高度上,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就得到相应剖面图。
如下图: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以下图为例,分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
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4~5题。
4.画出沿XY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5.若某人位于a地,看不到的地点是()
A.b B.c C.d D.e
答案 4.
5.A
解析第4题,根据定线、描点、建坐标、作垂线、连线等步骤可以完成。
第5题,b点位于a地山脊的另一侧,故看不到。
观察下面等高线图所示的地貌形态(单位:米),回答1~3题。
1.图中主要地貌类型是()
A.三角洲B.冲积扇
C.“U”形谷D.移动沙丘
2.图示范围内,坡地的倾斜方向是()
A.向南B.向西
C.向东北D.向西南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坡度最大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1.B 2.C 3.C
解析第1题,图中地貌呈扇形,是冲积扇,选B。
第2题,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和疏密分布可知,图中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地向东北倾斜,故选C。
第3题,坡度大小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丙地等高线很稠密,甲、乙、丁三地等高线都比较稀疏,所以丙地坡度最大,选C。
(2019·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期中)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该地形各部位名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鞍部B.B为山峰
C.EF为山脊D.G为悬崖
5.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A.1.2℃B.1.2℃~2.4℃
C.2.4℃~4.8℃D.0℃~2.4℃
答案 4.C 5.D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A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为鞍部,A对。
B为闭合等高线中心,为山峰,B对。
EF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为山谷,C错。
G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D对。
第5题,读图可知,左侧山峰海拔为1 200~1 400米之间,右侧山峰海拔在1 000~1 200米之间,计算可得相对高差为0~400米,根据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则两山峰气温相差0~2.4℃,故选D。
6.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____米。
(2)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3)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大致为________走向。
(4)若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a处地形为______;若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____。
答案(1)400 1 000~1 100
(2)图示区域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势从南部和西部向东北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3)山脊东西(4)小丘洼地
解析第(1)题,P处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陡崖相对高度在200~400米之间,最大攀爬高度不超过400米。
由标注的600米等高线,判断陡崖最高处等高线为1 000米,陡崖顶部高度在1 000~1 100米之间。
第(2)题,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组合及地势特征等方面来阐述。
第(3)题,a处附近等高线凸向数值较低处,其地形为山脊;走向依据经纬网来判断,为东西走向。
第(4)题,地形依据其与周边等高线的关系来判断,如果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地势较高,为小丘;如果b处等高线数值为400,则比周围地势低,为洼地。
(2019·宁夏银川一中期中)下图中的铁路为新疆铁路的一段,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倾覆及设备损毁。
读图,回答1~2题。
1.该段铁路没有沿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
A.风沙危害大B.修建成本高
C.洪涝灾害多D.占用耕地多
2.图中铁路沿线经过的地形主要是()
A.狭窄的平原B.和缓的坡地
C.山间谷地D.鞍部
答案 1.B 2.B
解析第1题,图中虚线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地势起伏大,修建成本高,B正确。
第2题,图中铁路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沿线地区海拔500~1 000 m,等高线较为稀疏,为和缓的坡地,B正确。
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的数值为500米,L为河流,对角线ab为经线。
据此回答3~4题。
3.沿图中经线a到b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4.图中A处的海拔可能为()
A.450米B.489米
C.555米D.605米
答案 3.C 4.C
解析第3题,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出地势高低,结合材料判断Y是400米。
图中a点海拔介于500~600米,b点海拔介于300~400米。
选项中B、D错。
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A点的海拔范围介于500~600米,即沿图中经线a到b地形剖面图海拔先是降低,在A附近海拔升高,然后又降低,一直到b点,C对。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图中A处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可能为555米,C对。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
5.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
①因里海海平面不断下降,增速越来越快②向东南方向扩展③面积不断变小④坡度逐渐增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答案 5.D 6.B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三角洲位置变化,1900~1978 年,增速减慢,①错。
三角洲向东南方向扩展,②对。
面积不断变大,③错。
三角洲范围等值线逐渐密集,说明坡度逐渐增大,④对。
D对,A、B、C错。
第6题,2000年里海海平面水位升高,水位高度达到1920~1940年间的水平,故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应位于1920年与1940年三角洲位置之间,可能位于乙处,B对。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7~8题。
7.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8.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严重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答案7.B8.C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河流向东注入海洋,在①河段河流的流向应当为自西北向东南流动,该段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所以在①河段等高线应向西北凸出。
第8题,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说明②处海水逐渐变浅,是泥沙淤积导致海岸线向海洋推进造成的。
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及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都会导致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读下图,回答9~11题。
9.甲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B.是溶蚀洼地
C.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
D.地形平坦开阔
10.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地适宜发展()
A.水稻种植B.小麦种植
C.放牧D.植树造林
11.适宜发展水产品养殖业的地点是()
A.甲、乙B.丙、丁
C.乙、丙D.甲、丁
答案9.B10.A11.C
解析第9题,根据经纬网和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图示范围是喀斯特地貌区;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海拔比周围低,在众多山峰之间,是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选B。
第10题,溶蚀洼地是喀斯特地貌区难得的平坦土地,结合其地理位置可知,甲地是发展水稻种植的理想区域,选A。
第11题,水产品养殖业需要水域,水域位于地势低洼处,图中乙、丙两地等高线封闭,有示坡线显示是中心部位低,四周高,适宜发展水产品养殖业,丁地是山峰,甲处地形平坦,在人多地少的西南地区更应发展水稻种植,以保证粮食供应,故选C。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
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12~13题。
12.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甲、乙①B.乙、甲②
C.甲、乙②D.乙、甲①
13.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A.③④B.④⑤
C.⑤⑥D.③⑥
答案12.C13.D
解析第12题,对比两条剖面线和两幅剖面图可知,M→N剖面线与甲剖面图相吻合,P→Q 剖面线与乙剖面图相吻合。
判读时要注意抓住每条剖面线起止点和经过地区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海拔,并注意等高距为10米,将之与剖面图相对照即可。
推算可知,①②两座水库与自来水厂的相对高度都大于10米,都能自流引水,但②水库距离自来水厂更近些、沿途地势起伏更小些,因此在②水库修建引水工程建设费用小。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第13题,据图可知,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过Z村,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流经Z村的河流下游,即⑥处;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势平坦、采光条件好的地方,比较四处位置,③处最好,因为③处等高线稀疏,
地势平坦且面积大,再加上位于朝南的山坡上,采光条件好。
故玻璃温室大棚建在③处最好。
因此本题选D。
14.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估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规模的影响。
(4)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
答案(1)1 000~1 200米之间。
250~350米之间。
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4)暴雨山洪(洪涝、洪水)、滑坡及泥石流。
解析第(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围,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
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
第(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路径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
第(3)题,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
第(4)题,暑假期间华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在青山和幽谷间可能形成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加以防范。
15.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为______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
(4)小河干流流向________方。
计划把水从河流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___,为什么?
答案(1)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峰
⑥鞍部(2)11 4.6(3)1∶100 000(4)东AC。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 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
(5)甲处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可能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解析第(1)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不同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如图中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
当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峰(如图中的⑤⑦);由内向外增高为洼地、盆地(如图中的①)。
等高线的曲线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河谷(如图中的③);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如图中的④)。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较低的部位,形似马鞍,为鞍部(如图中的⑥)。
第(2)题,⑤和⑦两个山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际上是两个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第(3)题,根据要求计算即可。
第(4)题,小河流向应注意地势和指向标,这里是指干流流向。
AC和BC的引水问题,应选择水从高处向低处流的路线。
第(5)题,开辟梯田,应考虑平缓的坡度、灌溉水源和大坝修建后可能被淹没等条件,所以选择在甲处开辟梯田,要比乙处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