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各个学科的建设情况也提出了很多新
的要求,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业作为一门全
新的综合性学科,其建设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更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从事高校教育多年的实际经验,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
业建设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对专业的建设
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引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实施的新增专业,随着近几年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该专业更具地方性和实用性,突出了该专业的综合特色。
我们应该对专业的发展历程与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抓
住引发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解决问题,进而促进专业学科的有效建立,推动专业
全面而系统的发展,保证了专业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多元发展,从而满足当今社
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整体综述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近几年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专业学科。它集合了人文地
理与城乡规划建设的相关管理特色,有着非常高的学科地位。人文地理是研究人
与地理之间的理论关系,也是以发展性角度探究人与地理之间如何能够更加和谐。城乡规划建设则是在人文地理的理论基础上,以各种高新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城
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有效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的专业学科。人文地理与城乡
规划专业旨在通过为学生讲解人文地理理论基础知识,将人与地之间的理论研究
成果分享给学生,将学生培养为能够将城乡规划的实践与开发应用有机融合的高
素质人才,从而使人文地理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完善,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与生
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1]。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应用性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设具有极高的实践应用性质,首先它是资源环境科学
与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体,强调了学科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同时涵盖了
地理学与规划学和信息学等诸多的专业学科,具体要求学生需要在专业学习的过
程中,掌握人文地理测绘、城乡规划实践、功能性建设参数等诸多实践应用。对
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其专业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参与实践过的项目与方案等等。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已经建立了多个项
目教学基地,以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保证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对
城乡规划建设提出宝贵的可行性意见,提升专业开设的实用性[2]。
三、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专业与硕博专业的衔接性
当前各个学校的硕博地理学专业中,虽然开设有资源开发,建设规划,环境
保护与管理等多种研究领域,然而却并没有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能够切实对口
的专业。学生在选择硕博院校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很多学生在报考
研究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应的困惑和疑虑。所以整个教育体系应该对本专业与
硕博专业的衔接性进行重视,开设相应的专业以及学科建设,完善整个专业的衔
接体系,使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能得深入重视,也使学生在选择研究生院
校上打消疑虑,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也促进该专业的长足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配备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设的专业涵盖面非常广,学生要学习的相关知识与理
论体系十分庞杂,这也就要求了专业的教师队伍需要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素质。
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建设的师资队伍,大多都是以地理学专业知识体系为主,在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上有着较高的素质与水平。然而师资队伍中缺少有着丰富
教学经验的管理学人才和数学信息类人才,导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师资
配备不够齐全,无法有效的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这要求我们高校与相关的企事
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学人才和数学信息人才与学生们进行
交流,从而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师资队伍的配备能够有效拓宽
专业知识的体系,确保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受更加专业性的指点,保证了
专业建设的完整性,从而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系统能够满足国家教
育部的具体要求[3]。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具有极高的实践应用性质,这要求专业能够提
供给大量实践教学的机会。所以院校应该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以重视,在校内实验室建设以及校外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上多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工程
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实践教学基地应该能够为学生的专业综合实习、人
文地理实习、区域环境实习、计算机操作实践以及城乡规划管理实践提供大量的
实践机会,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实践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大量的实
践锻炼。在校内,我们可以利用本校信息技术学院以及地球科学学校的相关教学
资源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校外可以找到相应的企
事业单位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要符合人文地理与
城乡规划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趋势,一般高校会与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
旅游局、城市商务局以及不动产估值中心等单位合作,共同为学生打造丰富的实
践内容,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
有效提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水平,强化专业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有相关处理问题的经验,从
而使本专业的教育更加具有社会意义,满足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于人才的
多元化需求[4]。
(四)专业体系的系统构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特色专业是归属与“资源环境”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所以在专业体系的构件上要倾向于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学。专业内要设立
相应的数学、电子信息技术、电子通讯工程、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管理学等多
种必修课程,保证学生教学体系的完整;同时还要辅以人文环境建设、生态环境
建设等相应的选修课程来提升专业体系的宽度与广度。专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
段应该接受通识教育,通过全校的公共课程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必修课
程来认识自身学科,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大学三年级时,学生应该根据自身
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兴趣选择专业方向,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专业性教育。学生专业分流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发展的综合规划,学生是否打算考研,想从事行
业的种类有哪些。教师应该深入调研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信息,并了解学生的具体
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这种两年打下理论基础,两年进行
专业方向深入研究的专业体系的构建,能够使庞杂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的倾向性,也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的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