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2月Feb.2021
第45卷第1期Vol.45,No.1
热带农业工程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CINEERING
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①
曾广锐②
符俊优
蒙健娇
兰建新
庞巧珠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海南海口571126)


分析了2017年冬季(2月)在海口湾海域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
的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和垂直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研究。

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73属176种(包括变种),硅藻占绝对优势。

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玛氏骨条藻Skeletonema marinoi 、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小环藻未知种Cyclotella sp.和颤藻未知种Euglena sp.。

虽然存在一定的赤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和菱形海线藻,但不足以达到引发赤潮的条件。

近岸排污口附近16、17、18、19、20号站位细胞丰度较高,离岸站位丰度较低,表层细胞丰度高于底层。

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较稳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海口湾
中图分类号
Q948.1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Haikou Bay in the Winter of 2017
ZENG Guangrui
FU Junyou
MENG Jianjiao
LAN Jianxin
PANG Qiaozhu
WU Rui
(Hainan Academy of Ocean and Fisheries Sciences,Haikou,Hainan 571126)
Abstract Phytoplankto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Haikou Bay in Winter (February)in 2017were analyzed.The species composition,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cell abundance,dominant species distri ‐bution and community diversity were studied.A total of 176species which belong to 73genera of 6phyla were identified.Most of the species were diatom.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Skeletonema costatum ,Skeleto ‐nema marinoi ,Thalassiosira sp1,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Cyclotella sp.,Euglena sp.There were some dominant species of red tide phytoplankton,but they could not cause red tide.The cell abundance of near the outfalls were higher that of offshore.The abundance of cells in the surface layer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ottom.The phytoplankton diversity was high and the community was stable.Keywords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Haikou Bay
海洋浮游植物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也是重要的生物组成,其数量的丰欠决定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大小,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渔业产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1-3]。

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是研究海区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3-6]。

迄今为止,有关海南岛浮游植物的分布已有不少报道,主要集中文昌七洲列岛[7]、万宁大洲岛海域[8]、陵水黎安港[9]和新村港[10],三亚湾[11-12]、昌江[13]、澄迈[14]等海
域,对海口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特征研究较少[15]。

海口湾毗连海口市主城区,是琼州海峡南侧由陆地岸线内凹形成的海湾,是海南岛连接大陆的重要纽带。

自1991以来,该海域多次发生赤潮。

故全面了解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变化特征,对了解海口湾海洋环境变化、海洋生产力水平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具有积极意义,并可为该海域赤潮的防治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①基金项目:海南省2017年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项目“海口湾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No.HNKJHY201701-14);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9QN254)。

收稿日期:2020-10-20;编辑部E-mail :rdnygc@ 。

②曾广锐(1996~),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

③通讯作者:吴瑞(1964~),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

-
-24
曾广锐
等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7年2月对海口湾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设
置20个采样站位(见图1),利用2.5L 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水样。

海上采样按照《海洋调查规
范》[16]
执行。

1、3、5、8、9、12、15号站采集
表、底层样品,2、4、6、7、10、11、13、14、16、17、18、19、20号站采集表层海水,现场加鲁格氏液固定,带回实验室。

12
方法
样品静置、沉淀,逐步浓缩到50mL ,取0.1mL
样品于显微镜下用浮游植物计数框进行种类鉴定和计数,种类鉴定参照金德祥等研究[17-20]。

样品处理和室内分析、资料整理等均按照《海洋调查规
范》[16]
执行。

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指数计算公式[21]
如下。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 ′):H '=-∑i =1
S P i log 2P i
均匀度(J ′):
J ′=
H 'log 2S 优势度(Y ):
Y =n i
N ⋅f i
丰富度:
D =(S −1)/log2(N )
n i 为第i 种的总个体数;P i =n i /N 为第i 种在样品中的数量比率;S 为总种数;f i 为该种在各样品中出现的频率;N 为全部样品中的总个体数。

2结果与分析2
1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2017年冬季海口湾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6门
73属175种(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55属155种,约占88.6%;绿藻门3属3种,约占1.7%;蓝藻门3属3种,占1.7%,裸藻门3属3种,占1.7%,甲藻门6属9种,占5.1%,金藻门2属2种,占1.1%。

菱形藻属的种类最多,共17种,其次为圆筛藻属,共15种,舟形藻属有11种。

调查期间,20个站点浮游植物种类分布不均匀,其中15号底层种类丰富达44种,而7号表层低,仅19种(表1)。

表1
2017年海口湾冬季水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硅藻门曲壳藻未知种八幅辐环藻星杆藻未知种
长辐杆藻钟形中鼓藻锤状中鼓藻网状盒形藻盒形藻未知种双角角管藻大洋角管藻深环沟角毛藻丹麦角毛藻
Bacillariophyta
Achnanthes sp.
Actinocyclus octonarius Asterionellopsis sp.Bacteriastrum elongatum Bellerochea horologicalis B.malleus
Biddulphia reticulata B.sp.
Cerataulina bicornis C.pelagica
Chaetoceros constrictus C.danicus
显喙舟形藻瞳孔舟形藻放射舟形藻喙头舟形藻舟形藻未知种1舟形藻未知种2针形菱形藻尖菱形藻新月菱形藻缢缩菱形藻长菱形藻洛氏菱形藻谷皮菱形藻
N.perrostrata N.pupula N.radiosa N.rhynchocephala N.sp1.N.sp2.
Nitzschia acicularis N.acula N.closterium N.constricta N.longissima N.lorenziana N.palea
中文名拉丁种名
中文名拉丁种名
图1
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采样站位
-
-25
2021年2月第45卷第1期
热带农业工程
并基角毛藻劳氏角毛藻海洋角毛藻扭链角毛藻角毛藻未知种扁圆卵形藻豪猪棘冠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中心圆筛藻弓束圆筛藻减小圆筛藻
巨圆筛藻
琼氏圆筛藻具边线形圆筛藻高圆筛藻
虹彩圆筛藻辐射列圆筛藻细弱圆筛藻威氏圆筛藻圆筛藻未知种
筛链藻
链形小环藻梅尼小环藻小环藻未知种草鞋波缘藻箱形桥弯藻近箱形桥弯藻桥弯藻未知种矮小短棘藻中型等片藻纤细等片藻普通等片藻蜂腰双壁藻椭圆双壁藻长圆双壁藻双壁藻未知种1双壁藻未知种2布氏双尾藻太阳双尾藻唐氏藻未知种光亮窗纹藻弧形短缝藻C.decipiens
C.lorenzianus
C.pelagicus
C.tortissimus
C.sp.
Cocconeis placentula
Corethron hystrlx
C.argus
C.asteromphalus
C.centralis
C.curvatulus
C.decrescens
C.gigas
C.jonesianus
C.Marginato-lineatus
C.nobilis
C.oculus-iridis
C.radiatus
C.subtilis
C.wailesii
C.sp.
Coscinosira polychorda
Cyclotella catenata
C.meneghiniana
C.sp.
Cymatopleura solea
Cymbella cistula
C.subcistula
C.sp.
Detonula pumila
Diatoma mesodon
D.tenue
D.vulgare
Diploneis bombus
D.elliptica
D.oblongella
D.sp1.
D.sp2.
Ditylum brightwellii
D.sol
Donkinia sp.
Epithemia argus
Eunotia arcus
奇异菱形藻
放射菱形藻
类S菱形藻
近粘连菱形藻
土生菱形藻
盘状菱形藻
粗条菱形藻
菱形藻未知种1
菱形藻未知种2
菱形藻未知种3
活动齿状藻
高齿状藻
哈德掌状藻
羽纹藻
仰光羽纹藻
绿色羽纹藻
羽纹藻未知种
具翼漂流藻
宽带鼓藻
端尖曲舟藻
海洋曲舟藻
曲舟藻未知种1
曲舟藻未知种2
柔弱伪菱形藻
尖刺伪菱形藻
脆根管藻
刚毛根管藻
笔尖形根管藻
根管藻未知种
优美旭氏藻
半舟藻未知种
中肋骨条藻
多恩骨条藻
玛氏骨条藻
热带骨条藻
墨列雷双菱藻
螺旋双菱藻
尖针杆藻
肘状针杆藻
针杆藻未知种
佛氏海线藻
菱形海线藻
海线藻未知种
N.paradoxa
N.radiosa
N.sigmoidea
N.subcohaerens
N.terrestris
N.tryblionella
N.valdestriata
N.sp1.
N.sp2.
N.sp3.
Odontella mobitiensis
O.regia
Palmeria hardmaniana
Pinnularia platycephala
P.rangoonensis
P.viridis
P.sp.
Planktoniella blanda
Platrotaenium trabecula
Pleurosigma acutum
P.pelagicum
P.sp1.
P.sp2.
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
P.pungens
Rhizosolenia fragilissima
R.setigera
R.styliformis
R.sp.
Schroderella delicatula
Seminavis sp.
Skeletonema costatum
S.dohrnii
S.marinoi
S.tropicum
Surirella moelleriana
S.spiralis
Synedra acus
S.ulna
S.sp.
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
T.nitzschioides
T.sp.
续表12017年海口湾冬季水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中文名拉丁种名中文名拉丁种名-
-26
曾广锐等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月形短缝藻柔弱井字藻二头脆杆藻中型脆杆藻脆杆藻未知种缢缩异极藻缠结异极藻偏肿异极藻异极藻未知种海生斑条藻斯氏几内亚藻
尖布纹藻
渐狭布纹藻波罗的海布纹藻锉刀布纹藻布纹藻未知种环纹娄氏藻丹麦细柱藻细柱藻未知种
短楔形藻
易变石丝藻叉纹胸隔藻颗粒直链藻念珠直链藻具槽直链藻变异直链藻直链藻未知种环状扇形藻扇形藻未知种辐头舟形藻瑞卡德提舟形藻燕麦舟形藻系带舟形藻琐细舟形藻E.lunaris
Eunotogramma debile
Fragilaria biceps
F.intermedia
F.sp.
Gomphonema constrictum
G.intricatum
G.ventricosum
G.sp.
Grammatophora marine
Guinardia striata
Gyrosigma acuminatum
G.attenuatum
G.balticum
G.scalproides
G.sp.
Lauderia annulata
Leptocylindrus danicus
Leptocylindrus sp.
Licmophora abbreviata
Lithodesmium variable
Mastoglia decussata
Melosira granulata
M.moniliformis
M.sulcata
M.varians
M.sp.
Meridion circule
Meridion sp.
N.capitatoradiata
N.reichardtiana
Navicula avenacea
N.cincta
N.digitoradiata
离心列海链藻
细长列海链藻
诺氏海链藻
太平洋海链藻
圆海链藻
细弱海链藻
海链藻未知种1
海链藻未知种2
长海毛藻
蜂窝三角藻
甲藻门
飞燕角甲藻
三角角藻
具尾鳍藻
长角弯角藻
短角弯角藻
微小多甲藻
埃尔多甲藻
锥状斯氏藻
蓝藻门
隐杆藻未知种
颤藻未知种
螺旋藻未知种
绿藻门
新月藻未知种
双棘栅藻
顶接鼓藻未知种
金藻门
小等刺硅鞭藻
黄群藻未知种
裸藻门
裸藻未知种
卡克藻未知种
囊裸藻未知种
Thalassiosira excentrica
T.leptopus
T.nordenskioldi
T.pacifica
T.rotula
T.subtilis
T.sp1.
T.sp2.
Thalassiothrix longissima
Triceratium favus
Pyrrophyta
Ceratium hirundinella
Ceratium tripos
Dinophysis caudata
Eucampia cornuta
Eucampia zodiacus
Peridinium pusillum
Perinidium elpatiewskyi
Scrippsiella trochoidea
Euglenophyta
Aphanothece sp.
Oscillatoria sp.
Spirulina sp.
Chlorophyta
Closterium sp.
Scenedesmus bicaudatus
Spondylosium sp.
Chrysophyta
Dictyocha fibula
Synura sp.
Euglenophyta
Euglena sp.
Khawkinea sp.
Trachelomonas sp.
续表12017年海口湾冬季水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中文名拉丁种名中文名拉丁种名
22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
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介于0.40×104~18.35×104cells/L,平均为3.32×104cells/L。

总体上,近岸排污口附近的16、17、18、19、20号站位丰度较高,平均为9.64×104cells/L,离岸的站位丰度值较低,平均为1.94×104cells/L。

18号表层浮游植物丰度最高,为18.35×104cells/L,其次是17号表层,15.40×104cells/L。

根据对海口湾海域陆源污染物的研究,这2个站位受陆源排污的影响比较大,17号站位位于龙昆沟排污口附近,龙昆沟是海口市一条重要的穿过主城区的排水、分洪和排涝水系,是海口市城区汇入海口湾的主要污染源,年径流量为1.1826×108m³/a,水体类型主要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超标率高。

18号站位在受污水排放影响的丘海大道泄洪沟附近,丘海大道泄洪沟是海秀片区东侧地块、金牛岭片
-
-27
2021年2月第45卷第1期
热带农业工程
区西侧地块及金贸填海片区的泄洪河道,该水道是市区汇入海口湾的较大污染源来源,污水类型主要为市政污水和雨水,每年有7331.68×104m3废水被排放入海[22-23]。

17号、18号站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与陆源输入营养盐含量高有关。

表层浮游植物的丰度介于5.92×104~18.35×104cells/L,平均为4.16×104cells/L。

底层浮游植物的丰度介于0.40×104~1.83×104cells/L,平均1.20×104cells/L,表层高于底层。

23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及分布特征
优势种的确定由优势度决定,规定当优势度达到≥0.02时为优势种,冬季海区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玛氏骨条藻、海链藻未知种1、菱形海线藻、小环藻未知种和颤藻未知种等(表2)。

冬季中肋骨条藻细胞18站表层细胞丰度达到7.82×104cells/L,细胞丰度占总细胞丰度的25.09%,优势度大,为0.224,在该海域出现频率达89.29%,分布面积较广,基本涵盖整个海域。

以往研究显示,中肋骨条藻是该海域的优势种[15]。

玛氏骨条藻细胞丰度占总细胞丰度的30.09%,优势度为0.182,出现频率较高为30.04%。

海链藻未知种1高值区集中分布在位于龙昆沟排污口附近的17号站位,细胞丰度达到4.99×104cells/L,菱形海线藻在所有站位都有分布,且分布较均匀。

小环藻未知种分布较广,在17号站表层细胞丰度较高,为0.93×104cells/L。

颤藻未知种丰度高值区在8号站底层,为0.8×104cells/L。

中肋骨条藻和菱形海线藻为赤潮生物,虽然丰度未达到形成赤潮的基准密度(>50×104cells/L)[24],但也表明海口湾海域具有较强的赤潮发生的内因。

24浮游植物多样性分布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是表征群落稳定性的指标,通常多样性水平越高,群落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25]。

结果显示,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整体较高(表3)。

浮游植物丰富度介于1.93~4.45,平均为2.97,低值区位于9号站底层,是由于海链藻未知种2的大量繁殖,抑制了其他种类的生长。

多样性指数介于2.10~4.43,平均为3.34,在18号站表层,相应有一个底值。

均匀度介于0.40~ 0.90,平均为0.69,底值区位于18号站表层。

3结论
2017年冬季海口湾水样共鉴定浮游植物6个门73属176种(包括变种),以硅藻为主,还有少数甲藻、蓝藻、绿藻、裸藻和金藻。

其中,硅藻门中菱形属的种类多,共17种,其次为圆筛藻属,共15种。

各站位细胞丰度变化较大,介于0.40×104~ 18.35×104cells/L,平均值3.32×104cells/L,细胞丰度表层高于底层,近岸高于离岸。

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玛氏骨条藻、海链藻未知种1、菱形海线藻、小环藻未知种和颤藻未知种。

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较稳定。

表22017年海口湾冬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及优势度
优势种
中肋骨条藻玛氏骨条藻海链藻未知种1菱形海线藻小环藻未知种颤藻未知种占总细胞丰度
的比例/%
25.09
30.04
9.00
5.97
3.92
5.46
出现频
率/%
89.29
60.71
82.14
100
92.86
57.14
优势度
0.224
0.182
0.074
0.060
0.036
0.031
表3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
站位
1表
1底
2表
3表
3底
4表
4底
5表
5底
6表
7表
8表
8底
9表
丰富

2.76
2.68
3.7
3.5
2.3
3.99
3.59
3.28
2.65
3.12
2.02
3.04
2.61
3.52
均匀

0.82
0.79
0.7
0.76
0.64
0.78
0.86
0.76
0.66
0.72
0.81
0.59
0.56
0.7
多样

3.8
3.68
3.72
3.78
2.86
4.06
4.33
3.79
3.14
3.52
3.43
2.94
2.62
3.7
站位
9底
10表
11表
12表
12底
13表
14表
15表
15底
16表
17表
18表
19表
20表
丰富

1.93
3
3.33
2.52
2.29
3.05
3.61
2.56
4.45
2.35
3.01
3.05
3.06
2.18
均匀

0.67
0.51
0.62
0.78
0.9
0.61
0.77
0.77
0.69
0.53
0.54
0.4
0.73
0.55
多样

2.88
2.65
3.23
3.57
3.89
3.04
3.97
3.51
3.75
2.55
2.8
2.1
3.63
2.5
--28
曾广锐等2017年冬季海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参考文献
[1]孙军,刘东艳.中国海区常见浮游植物种名更改初步意见[J].海洋与湖沼,2002,33(3):271-286.[2]李扬,李欢,吕颂辉,等.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J].水生生物学报,2010,34(3):618-627.
[3]王弢,蒋霞敏,孙元,等.北仑港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J].海洋环境科学,2012,31(4):538-541.
[4]孙军,刘东艳,宁修仁,等.2001/200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J].海洋与湖沼,2003,34(5):519-532.
[5]孙军,刘东艳,杨世民,等.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2,33(5):461-471.
[6]孙松,张永山,吴玉霖,等.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周年变化[J].海洋与湖沼,2005,36(6):481-486.[7]吴瑞,陈丹丹,林国尧.七洲列岛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热带农业科学,2019,39(9):58-67.
[8]钱军,李洪武,王晓航,等.海南大洲岛珊瑚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5(4):111-119.
[9]王超超,陈新,班贵媛,等.海南黎安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热带生物学报,2016,7(2):177-184.
[10]韩涛生,万莉,许小贝.海南陵水新村港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J].热带生物学报,2012,3(2):180-185.
[11]杨志浩,董俊德,吴梅林,等.三亚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7,26
(6):62-66.
[12]周伟华,王汉奎,董俊德,等.海南岛三亚湾浮游植物
和细菌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制约因素研究[J].
海洋学报,2007,29(6):110-119.
[13]王雨,林茂,陈兴群,等.海南西部近岸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化及主要关联因素[J].水生生物学报,2012,36(4):724-734.
[14]岑竞仪,吕淑果,张华,等.海南澄迈湾浮游植物群落生态位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4,33
(5):709-713.
[15]郭璐璐,李仕平,黄镜波,等.2010-2011年海口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26(1):54-59.
[16]金德祥,陈金环,黄凯歌.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
[17]郭玉洁,钱树本.中国海藻志·第五卷·硅藻门·第一册·中心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8]胡鸿钧,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9]郭皓.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12763.6-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1]沈国英,施并章.海洋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2]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口湾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研究报告[R].中国
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13.
[23]刘红晨,吴瑞.海口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石油类分布与评价[J].热带农业工程,2018,42(5):30-34.[24]国家海洋局.赤潮监测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25]孙军,刘东艳.多样性指数在海洋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学报,2004,26(1):62-75.
-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