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本次试验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60例母婴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母婴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母婴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母婴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试验组母婴在新生儿护理机能掌握效果、健康育儿知识的正确率以及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率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母婴的试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应用于产科病房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使产妇掌握正确的新生儿护理方法,提高产妇育儿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标签:母婴床旁护理;产科病房;母婴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8—0079—02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护理模式的逐渐转变,产科护理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渐树立了以健康为导向的产科护理模式。

孕产妇在住院待产期间,护理人员除了要为其提供正常的照顾以外,还要注意为产妇及其家属提供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提高其育儿能力,使其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照顾,学会承担全新的家庭角色。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临床护理模式,并逐渐成为了产科护理的核心内容。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起,在产科病房实施了母婴床旁护理,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60例母婴患者为试验对象,产妇年龄23~33岁,平均(28.3±0.5)岁。

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且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并对护理过程完全知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试验组母婴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包括臀部护理、换尿布、脐部护理、早期预防接种、抚触和新生儿沐浴等护理过程均在病房内完成,进行“一对一”形式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即护理人员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并由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学习。

护理人员讲授的内容包括:更换尿布、新生儿脐带护理、新生儿抚触、避孕及产后复查、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常见生理状况的表现及其处理方法、产褥期多发症的处理、产后营养活动、乳房护理方法、母乳喂养的技巧和优势等。

试验组母婴在住院过程中每天接受一次床旁护理,每次护理持续约30 min[1]。

对照组母婴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即护理人员每天将新生儿送到专门的婴儿沐浴间进行新生儿抚触、脐带消毒、集中沐浴,同时在集中治疗室接受预防接种。

每天通过集体讲解和播放10 min录像的方式进行集中的健康教育,两组产妇讲解的内容相同。

1.3 观察指标
使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调查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对产妇进行调查。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包括以下调查项目:新生儿预防接种、
产后避孕及复查、新生儿常见乳房护理方法、生理问题的临床表现和对策、产褥期多发症的处理措施、产后营养活动、母乳喂养的特点等15道调查题,评价指标为正确率;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以下调查项目: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技术、护士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每一调查项目都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三个基本选项。

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包括抚触、脐部护理和沐浴三个方面,每项操作的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未掌握,60~79分为部分掌握,80分以上为掌握[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试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25%(77/80),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60/80),两组产妇的试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正确率为93.75%(75/80),对照组产妇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正确率为71.25%(57/80),两组产妇的试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

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产科临床护理主要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分阶段护理,护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和产妇,对新生儿的治疗、脐部护理、抚触和沐浴等护理操作需要母婴分离,这种分离分段的产科护理模式会在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产生较大的隔阂与沟通障碍,护理过程存在较大的中断性,因而无法体现人性化服务与整体化护理理念。

施行母婴床旁护理后,新生儿护理的整个过程都不需要将母婴相互分离,从而打消了产妇的各种担心和顾虑。

现阶段,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产妇及其家属越来越多地希望获得更多的隐私、监护、参与、选择、知情权,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完全符合了上述的各项权益需要,从而满足了不同家庭和不同产妇对于产科护理的需求,受到了广大产妇及其家属的欢迎[3]。

另一方面,“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健康教育和产科护理的质量,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树立接纳和护理新生儿的信心,消除产妇的各种担心,在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实现了良好的沟通。

护理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和周到的服务充分赢得了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4]。

参考文献
[1]高涛.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VIP病房床旁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021.
[2]任晓燕.浅谈产科病房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345.
[3]叶朝.新生儿床旁护理在产科母婴同室的实施[J].天津护理,2010,18(6):394.
[4]程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VIP病房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21(11):3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