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学习“东汉的兴亡”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开始建立——刘秀公元25年称帝
B.兴盛局面——光武中兴促进发展
C.走向衰亡——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沉重打击——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2.当你重回到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汉语向皇帝汇报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军队中存在着大量姓拓跋的士兵
3.某中学史学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南方实力相比于北方处于优势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如图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
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江南地区开发B.民族政权并立C.民族交融D.大一统政权
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
以下关于三国鼎立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
B.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6.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
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
他的医学创造有()
①望闻问切四诊法②麻沸散③五禽戏④提出“治未病”理论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7.下图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翦伯赞先生说,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无异于告诉中国的商人金银地不在海中的三岛,而在塔里木盆地,在更远的中亚。
材料表明
()
A.东西方交通非常发达B.中国商人有了新的商机
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汉朝和欧洲开始直接交往
8.“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
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
”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A.西汉B.东汉C.蜀汉D.西晋
9.“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代。
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0.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包括()
①皇帝提倡勤俭治国②提倡以农为本③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小明在假期参观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后,做如下笔记:“距今约70万﹣20万年”“周口店”“会保存火种”“能打制石器”。
他参观的是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12.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13.“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此观点认为百家争鸣
A.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D.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14.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B.去经商发财C.当兵建立军功D.参加考试
1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商业和城市的发展B.青铜器的使用
C.手工业的发展D.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
1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D.青铜或宣纸上
17.人类社会早期普遍有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我国的青铜时代是指
A.尧、舜、禹时期B.夏、商、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18.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黄部落联合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B.涿鹿C.马陵D.巨鹿
19.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0.可从下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A.汉军北击匈奴B.焚书令的实行C.丝绸之路开通D.儒学教育兴盛二、材料分析题
21.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材料二黄帝陵(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
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民主政治)
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
——《史记·五帝本纪》(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杰出首领)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
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大禹之后于杞。
……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材料二:(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材料三:“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开始于1911年……第三次开始于1949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摘自《浅谈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个地方行政制度?材料二体现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
(2)材料三中“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的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指什么?这饮“大革命”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4)运用材料四中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史实对秦始皇进行简要评价。
23.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当今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有一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它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主要有哪两种类型?材料三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见如图)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人口大迁徙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24.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
技术的进步、适当的政策、和平安定的环境以及人口的变化等众多因素深刻影响经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一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材料二大夫曰:“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善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狡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故有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奸伪息,奸伪息则民不期而妄得各务其职,不务本为何?故统一,则民不二也;币由上,则不下凝也。
”
——西汉恒宽《盐铁论·错币》材料三见图二和图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当时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文帝之时,纵民铸钱、冶铁、煮盐,使国家经济命脉控制于富商大贾。
为改变这种状况,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写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标准货币名称。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与图三之间的关系。
据图三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农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黄巾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结果被镇压,它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陈胜在公元前209年领导了大泽乡起义。
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选择D。
2.D
解析:D
【详解】
498年的北魏正值孝文帝统治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如规定改用汉姓,拓跋氏改姓元,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北魏孝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要求穿汉服、说汉语,鼓励鲜卑人与汉族人通婚等,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因此①②④项符合题意;“南方实力相比于北方处于优势”说法不符合史实,③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C
【详解】
根据图1“制作蒸馍和烙饼”、图2“食用烧烤食品”结合所学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往,他们与汉族逐渐汇聚。
图中反映当时汉人胡食生活习俗的砖画可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C正确;材料看不出江南地区开发,排除A;图示所体现的是饮食文化,不能反映民族政权并立,排除B;题干没有体现大一统政权的内容, 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识记与掌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和表现。
5.B
解析:B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选项中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对赤壁战争的观点,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为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没有观点,因此排除,选择B项。
6.A
解析: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华佗是东汉名医,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因此华佗的医学创造有②③,A 项符合题意;而①望闻问切四诊法与扁鹊有关,排除,④提出“治未病”理论与张仲景有关,排除。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7.B
解析: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无异于告诉中国的商人金银地不在海中的三岛,而在塔里木盆地,在更远的中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使中国商人有了新的商机。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史实,可排除。
故选B。
8.B
解析: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因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东汉,B项符合题意;A项西汉是汉高祖刘邦建立,定都长安,排除;C项蜀汉是刘备建立,定都成都,排除;D项西晋是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排除。
故选B。
9.D
解析: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期间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
各政权之间的纷争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都发生在汉帝国崩解之前,排除。
故选D。
10.D
解析: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修养生息政策。
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管理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
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ABC表述不全面,排除;故选D。
11.B
解析: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因此,他参观的是遗址是北京人遗址,故选B项;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县,排除A项;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最具代表性长江流域古人类遗址,排除C项;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排除D项。
12.B
解析:B
【详解】
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的,春秋争霸是东周时期的,秦朝建立在公元前221年;都江堰是战国时期修建的。
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
故选B 项。
13.B
解析:B
【详解】
根据题干“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可知,儒家思想、道家学说、法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故材料认为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观点是认为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C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项。
故选B项。
14.C
解析:C
【详解】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厉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因此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根据奖励军功,最好的方法是当兵建立军功。
故选C;在商鞅变法中A不能获得爵位,排除;BD不是商鞅变法中的内容,排除。
15.D
解析: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牛耕的推广,春秋
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使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地主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A
解析: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妇好是商王的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负责占卜的人在判断吉凶之后,才将卜问的内容书写、刻画在甲骨上;除了卜吉凶之外,有部分甲骨文是用来记事的。
我国有文字可教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题干的内容出现在商朝,因此最早可能记载的材料应该是龟甲和兽骨上。
故选项A符合题意;商代还没有使用竹简、木牍、丝帛、麻布和宣纸,排除BCD。
故选A。
17.B
解析: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所以,夏商西周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B项正确;尧、舜、禹时期是远古传说时期,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周时期,在东周之前青铜铸造已经进入繁荣时期,排除C项;秦汉时期属于封建社会时期,排除D项。
故选B。
18.B
解析: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相传,双方在涿鹿展开激战,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使炎帝和黄帝部落迷失了方向,后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才打败了蚩尤。
与牧野有关的战役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亡商朝的战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巨鹿之战是项羽打败秦军的战役,ACD三项均与题干无关,故选B。
19.C
解析: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的房屋,故
①③符合题意;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制作的,②排除;司母戊鼎是商朝的青铜器,④排除。
所以C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选择C。
20.D
解析:D
【详解】
依据图片“汉代讲经图”可知,这反映了儒学教育兴盛,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在长安兴办太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五经”。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
正统思想。
D正确;ABC与讲经图无关,排除;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
21.(1)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通商交换。
(2)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逐渐形成以后的华夏族,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
解析:(1)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通商交换。
(2)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逐渐形成以后的华夏族,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相传,黄帝能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另外,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等。
(3)禅让制。
推举贤德之人做继承人。
(4)顺序:图三——图一——图二。
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炎帝教人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符合材料中的“制耒耜,教民农作”,故神农氏是炎帝。
材料一中炎帝的贡献包括第一句中的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还有第二句中的“交易”,即教人们通商交换。
(2)根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的黄帝的事迹包括华夏族的形成和黄帝的发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从炎帝与黄帝的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组成部落联盟,到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奠定了华夏族的主体,后人因此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第二方面可以列举黄帝及其妻子嫘祖,部下仓颉、伶伦的发明创造。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尧没有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传给了有才德的舜,这体现的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禅让制的特点不是以宗族血缘为基础的世袭制,而是推举之法,选择德才兼备的人作为部落联盟首领。
(4)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根据材料也可知,尧年老时,推举舜作为继承人,舜年老是让位于治水有功的禹。
所以三幅图的顺序是图三、图一、图二。
第二小问,从三人的事迹可知,当今时代,作为人民公仆应像尧舜禹一样,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从禅让制的角度来看,国家在官员的选拔上应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22.(1)分封制;措施:严明法度;奖励耕织;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2)秦始皇统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郡县制。
(3)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控制不断加强
(4)一方面:秦始
解析:(1)分封制;措施:严明法度;奖励耕织;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2)秦始皇统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郡县制。
(3)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控制不断加强
(4)一方面:秦始皇统一中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长城;开凿灵渠;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秦始皇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刑罚严苛,焚书坑儒,统治残暴,为秦朝统治带来危机。
【详解】
(1)依据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可知反映的是分封制。
为巩固疆土,周王根据宣言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由材料二“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可知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措施:严明法度,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2)依据材料三“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建立由中央慧姐关系的郡县制。
全国分为36郡,郡县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任免。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依据材料一“周朝的分封制”、材料二“商鞅变法推行的县制”及材料三“秦朝的郡县制”可知,我国古代地方地方行政制度变化的趋势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度,中央对地方管理的越来越严格,控制力不断加强。
(4)依据材料四“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所以结合所学分析秦始皇对社会的积极、消极的两面性。
结合课本所学,一方面:秦始皇统一中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长城;开凿灵渠;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秦始皇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刑罚严苛,焚书坑儒,统治残暴,为秦朝统治带来危机。
23.(1)E;D
(2)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南迁
(3)促进了民族融合或民族交融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他们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
解析:(1)E;D
(2)少数民族内迁、北方人口南迁
(3)促进了民族融合或民族交融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他们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所以以上农作物中,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