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②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分光光度法
一种物质呈现何种颜色,是与入射光的组成和物质本身 的结构有关。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溶液中的质点(离子 或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而引起的。 当白光通过某一有色溶液时,该溶液会选择性地吸收某 些波长 (wavelength) 的光而让未被吸收的光透射过,即溶液 呈现透射光的颜色,亦即呈现的是它吸收光的互补光的颜色。 例如: KMnO4 溶液能选择吸收了白光中的绿光,与绿 色光互补的紫色光因未被吸收而透过溶液,所以 KMnO4 溶 液呈现紫色。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4、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与桑德尔灵敏度 朗伯-比尔定律A=kbc中的系数k因浓度c所取的单位不同, 有两种表示方式: (1) 若 c 以 g· L-1 , b 以 cm 表示时,常数 k 则以 a 表示,称为 吸光系数,单位为L/(g· cm)。此时,朗伯-比耳定律为: A=abc。 (2)若c用mol · L-1,b用cm表示,则k用ε来表示,称为摩 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 mol-1· cm-1 。这时,朗伯-比耳定律为: A=εbc。 ε与入射光波长λ有关,表示ε时,应注明波长。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标准曲线向浓度轴弯曲的情况, 称为偏离朗伯 - 比耳定律。引起偏离的原因较多,有来自仪 器方面的,有来自溶液方面的。
第七章
1、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分光光度法
朗伯-比耳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但所用的入射光多是
复合光,因而导致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设检测器(光电池或光电管)对两种波长的光的灵敏度 相同,则可以证明:ε1与ε2 相差愈大,吸收池愈厚,则偏离
波谱名称 射线 X射线
分光光度法
远紫外
近紫外
波长范围 分 析 方 法 0.005~0.17 nm 中子活化分析,莫斯鲍尔谱法 0.1~10 nm X射线光谱法 10~200 nm 真空紫外光谱法 200~400 nm 紫外光谱法
可见光
近红外 中红外 远红外
400~750 nm
0.75~2.5 m 2.5~50 m 50~1000 m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KMnO4溶液的吸收曲线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吸收曲线(absorption spectrum)的讨论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 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 2)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光吸收曲线形状相似,其最 大吸收波长不变;但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溶液的浓度的增 加而增大。这个特性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在实际测 定时,只有在λmax处测定吸光度,其灵敏度最高,因此,吸 收曲线是吸光光度法中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据。 3)不同物质吸收曲线的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均不相同。光 吸收曲线与物质特性有关,故据此可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依 据。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可用吸光系数 a或ε表示。a或ε反 映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也反映用吸光光度分析法的灵 敏度。 例如,用铜试剂测定钢, ε436=12800 ;而用双硫腙测定 铜,ε495=158000,灵敏度较前者高很多。 吸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也用桑德尔灵敏度(灵敏度指数) S来表示。 桑德尔灵敏度:规定仪器的检测极限为A=0.001时,单 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测出来的吸光物质的最低含量,以 μg/cm2表示。S与ε的关系如下: S=M/ε (μg/cm2) S小灵敏度高, 相同的物质,M小则灵敏度高。
越低),光量子的能量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光
量子的能量越高。
第七章
(2)单色光和复合光
分光光度法
单色光:具有相同能量(相同波长)的光。
复合光: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例如:阳光和白炽灯 发出的光均为复合光
(3)可见光和互补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光,包括的波长范围 为:400~750nm。
吸光度与光程的关系 A = bc
吸光度
光源
0.00
检测器 吸光度
光源
0.22
b
检测器 吸光度
0.44
b
光源
检测器
吸光度与光程的关系 A = bc
吸光度
光源
0.00
检测器
吸光度
光源
0.22
b
样品 b b
检测器
吸光度
0.44
光源
检测器
样品
样品
吸光度(A)、透光率(T)与浓度(c)的关系
A
T
T = 10
红紫
紫 蓝 绿蓝 蓝绿
第七章
2、吸收光谱的产生 ①吸收光谱的分类
分光光度法
吸收光谱有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由原子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 的电磁波而引起的。原子光谱通常为线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根据原子具有选择性地吸收电磁 波的这种性质建立起来的方法。 分子吸收光谱:由分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 而引起的。分子的电子光谱通常呈带状。 分子结构多样性,导致分子吸收光谱的的复杂性。其吸 收光谱有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比色法,可见吸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微 波 射 频
1~1000 mm 1~1000 m
微波光谱法 核磁共振光谱法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波动性是指光按波动形式传播。 光的波长λ,频率ν与速度c的关系为:λν=c
粒子性是指光是由光量子或光子所组成的。
光量子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为:E=hν 短波的能量大,长波的能量小。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E=hν=hc/λ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长 ( 频率
同一物质,浓度不同时,吸收光谱的形状相同,Amax 不 同——定量分析的基础。
(Absorption spectra of Cr2O72-、MnO4- ) 350 1.0 525 545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0.8 Absorbance
0.6 0.4 0.2 300 400 500 600 700 /nm Cr2O72440 nm MnO4-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Cr2O7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350nm,CrO42-的最大吸收波 长为 375nm 。两曲线于波长 445nm 及 335nm 处相交,称为等 吸收点。此时,溶液中两吸光组分的吸光度相等。 如果在波长 350nm 处进行测量,则随着 K2Cr2O7 浓度的 增加,CrO42-的相对浓度越来越小,其结果将导致标准曲线 向下弯曲。 如果是在波长450nm处进行测量,此时由于Cr2O72-所产 生的吸光度较CrO42- 产生的吸光度为大,故使标准曲线向上 弯曲。 如果是在等吸收点波长445nm处进行测量,尽管Cr2O72离解为CrO42-,也不会发生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情况。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朗伯-比耳定律
1. 朗伯-比耳定律 如图所示,当一束强度为 I0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单 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 的强度就要减弱。令通过吸光物质溶液后光的强度为I: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透光度(透射比)T: T = I / I0 溶液的透光率愈大,表示它对光的吸收愈小;相反,透 光率愈小;表示它对光的吸收愈大。 吸光度A与溶液的透光率的关系为 A = lg(1/T)= -lgT = lg(I0/I) = kbc 实验发现:溶液的浓度c愈大,液层厚度b愈厚,入射光 愈强,则光吸收得愈多,且满足 A = lg(1/T)= -lgT = lg(I0/I) = kbc 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度,T=I/I0;I0为入射光强度,I 为透射光强度;k为比例系数,k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 波长及温度等有关;c为吸光物质浓度;b为吸收层厚度。上 式就被称为朗伯-比尔定律。
第七章
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
分光光度法
1)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可
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
2)不随浓度 c 和光程长度 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 长等条件一定时, ε 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与待测
物浓度无关;
3)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ε值是不同的。在最大 吸收波长λ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εmax表示。εmax表明了 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 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
物质颜色和吸收颜色的关系
物质颜色 黄绿 黄 橙 红 紫红 紫 蓝 绿蓝 蓝绿 颜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橙 红 吸收光 波长范围/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00 600~650 650~750
第七章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4)ε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 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
ε>105:超高灵敏;
ε=(6~10)×104 :高灵敏;
ε<2×104 :不灵敏。
5)ε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
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二、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三、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1、标准曲线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确定的波长和光程 等条件下,分别测定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A,然后以吸光度为 纵坐标,以浓度 c 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条曲线,称标准曲 线,也称做工作曲线。
2、标准曲线的应用 (1)曲线的斜率为b,由于b是定值,由此可得到摩尔吸 收系数 ; (2) 根据未知液的Ax,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cx。
第七章
3、比色法与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试样中微量组分的
含量,它们的特点是:
①灵敏度高。常用于测定试样中1-10-3%的微量组分; ②准确度较高。比色法的相对误差为5-10%,分光光
度法为2-5%;
③应用广泛。大多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直 接或间接地用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④操作简便、快速。
导致实测吸光度增加,产生正偏差。 ②由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溶液中的吸光物
质常因离解、缔合、形成新化合物或互变异构等化学变化而
改变其浓度,导致偏离朗伯-比耳定律。 例如,K2Cr2O7在溶液中有下列平衡: Cr2O72- + H2O <==> 2 HCrO4- <==> 2 H+ + 2 CrO42-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也叫吸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 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分
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法等。本章重点讨论可见光区的吸光光
度法。
一、概述
1、光的基本性质 (1)光具有二象性: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排列可得到下表所示
的电磁波谱表:
第七章
互补光:将两中适当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 如果能形成白光,则这两种光称为互补光。
第七章
/nm
分光光度法
颜色 紫 蓝 互补光 黄绿 黄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绿蓝
蓝绿
橙
红
500-560
560-580 580-610 610-650 650-760
绿
黄绿 黄 橙 红
愈严重。
入射光的波长范围窄,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程度小。 选择最大吸收波长的入射光,不仅有较高的灵敏度,偏离朗 伯-比耳定律的程度较小。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2、由于溶液本身的化学和物理因素引起的偏离 ①由于介质不均匀性引起的偏离:当被测试液是胶体溶
液、乳浊液或悬浮物质时,部分入射光还因散射现象而损失,
-kbc
A=kbc
线性关系
指数关系
c
第七章
分光光度法
2、朗伯—比尔定律物理意义: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 光物质溶液时,其吸光度(A)与溶液液层厚度(b)和浓度(c)的 乘积成正比。 朗伯—比尔定律不仅适用于溶液,也适用于均匀的气体、 固体状态,是各类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也是各类分光光度法 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3、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条件: 1) 单色光:应选用max处或肩峰处测定; 2) 吸光质点形式不变:离解、络合、缔合会破坏线性关 系, 应控制条件; 3) 稀溶液: 浓度增大,分子之间作用增强。
③吸收曲线
分光光度法
用不同波长(400-720nm)的光,照射某一吸光物质的溶液;
测吸光度 (A) ,以波长 为横坐标,吸光度 A 为纵坐标得到的 一条曲线,直观地表示出物质对光的吸收特征。它反映某溶 液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 光度,则灵敏度最高。
不同物质吸收光谱的形状以及max 不同 ——定性分析的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