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的指导意见(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的指导意见(定稿)
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的指导意见
课程教学标准是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基本内容、性质、任务及该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课程教学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和选编教材的直接依据,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监督、评估学院教学质量,配置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证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统一,规范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制订课程教学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制订课程教学标准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l、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体现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应处的位置。

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处理好课程体系与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关系,防止单纯追求自身局部体系的完善,要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需要,并注意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和衔接,防止疏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2、努力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课程教学标准要准确体现本专业的基本内容、内在规律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反映最新技术成果。

应能指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向学生传授必需够用的知识和技术技能,给教师一定的灵活性,鼓励教师在保证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特长,教出特色。

3、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因材施教。

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以中等程度的学生通过正常努力可以达到的限度为准,同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明确教学的基本内容、选修内容(提高内容)及其不同要求,以利于因材施教。

二、课程教学标准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概述
1、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型(A:纯理论课/B:理论+实践/C:纯实践)、课程属性、课程学分、课程学时、适用专业等。

2、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3、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明确、具体要求
(三)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主要说明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课程教学模块或单元的划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安排,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四)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对课程设计中的每一个模块或单元进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议学时、主要内容进行详细地说明。

(五)课程教学资源建议
主要说明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的要求、教材的选用与开发、教师方面的要求。

(六)参考资源
参考教材、文献、网络资源的使用建议。

(七)其他
三、修订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课程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指导和监督,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

2、课程教学标准分专业组织编制,由开课系部负责,建议要求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共同参加,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多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力求科学、规范、适用。

3、所有课程内含实验实训等教学应编制实验实训指导书;单独开设的集中性实践性教学或技能训练,其教学标准或训练标准单独制订。

四、格式要求
课程教学标准统一在WORD下编排,标题用黑体字居中、标题2,正文首行缩进两个字,采用宋体四号,行距采用“固定值25”,表格中文字部分采用宋体小四号。

附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主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基本知识,理解……原理或理论,掌握……知识、原理或理论;能够做……工作,获取……资格证书;培养……精神或意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应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模块/单元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建议学时:
主要内容:
考核评价:
教学方法建议:
(二)模块/单元二:
………………..
五、课程教学资源
(一)硬件条件
对课程教学的校内教室条件准备、实验实训室准备的要求、校外实训条件准备、网络资源准备的建议
(二)师资条件
对主讲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对教学团队成员构成等的建议
(三)教材选择
教材选择的建议
六、参考书和其他参考文献
(格式参考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
八、其他说明
(本标准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情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