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统计学研究的特点: 1.范围的广泛性 2.探讨问题着重从宏观角度出发
第五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是指依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
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 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统计总体特点: 1.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 2.客观存在 3.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 性质 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
四、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体系概念
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 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 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
统计任务不同,需要考察的数量特征和 数量关系以及形成的指标体系也不同
(二)分类
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 宏观指标体系 微观指标体系 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 基本指标体系 专题指标体系
二、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
所谓实质性科学,是指这类科学的内 容及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 去改造世界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种方法科学,只 是提供人们如何从数量方面入手去认识 事物的科学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 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 导。
这种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
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
宏观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全国范围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 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体系
微观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管理状况 的指标体系
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 反映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等社会再生产过程和条件的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 是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为中心,反映社 会状况的指标体系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变化等情况 的指标体系
二、标志与变量
1.标志 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例如,性别,年龄,工龄等是工人这种 单位的标志
统计总体所包含的个别事物(总体单位) 要具有同质性,但这些个别事物(总体 单位)的种种特征或属性的表现即标志, 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按表现形式不同,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 品质标志
1.数量标志 是指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 标志,如职工的年龄,工资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的意义
一、统计的涵义
1.统计活动,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 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2.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 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 字资料。
3.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 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 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 识。
按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数量指标 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 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 平,一般用绝对值表示。如人口总数
质量指标 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 量等,如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等,一 般用平均数、相对数等
按数据的依据不同
客观指标
指其取值依据,是对统计对象的实际度量或计数, 具有具体性和客观性。多属实体指标,如产品产 量,职工人数
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 决策的依据
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 教育群众
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第二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认为,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 发展过程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一是以政治算术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社会经济统计 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 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 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
论述和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如何入 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 如何就事物内部及其与其他事物的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进行数量关系的研究, 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2.实质性科学所阐明的种种社会经济范 畴,为社会经济统计界定有关指标的内 涵,核算口径,范围,提供了依据
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有关的各门实质性 科学关系十分密切。社会经济统计学的 形成和发展,要有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 导,而各门实质性科学也需要运用社会 经济统计这一有力的认识工具去认识客 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社会经济统计学 的发展对实质性科学的充实提高,也具 有积极作用
主观指标
不可能或难以用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 的感受、评价确定其量的指标,如民意测验 主观指标虽然不是实际度量或计数得来,带有模糊 性,但通常通过一定数量的样本资料加以综合比 较,最后可确定其量的特征,因而具有一定代表 性
按计量单位
实物指标 以事物单位计量的指标。 所谓事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实物形态 及性能特点,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计量单 位,如米,公斤,吨,台 价值指标 以货币单位计量,反映事物价值量的指 标。如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
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系数
二、概率论——数理统计
以随机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最初的研 究室为赌徒找出掷骰子取胜的方法,合 理计算出取胜的机会
古典统计时期的概率论基本独立发展, 与统计学(主要指政治算术)没有太多 联系
19世纪,用概率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 学者日益增多
20世纪中期,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 经形成
一、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 代表人物: 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
1687) 《政治算术》——基础 约翰格朗特(John Graunt,1620-1674)
《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
17世纪中叶的政治算术派可看作统计学 的开端
4.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 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则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统计理论、方法和 应用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第三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与哲学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阐释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关于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惟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 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对统计 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涵义之间的关系 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 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从统计活动中提 炼出来的关于正确进行统计活动,更好 地发挥统计作用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 而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
统计活动基础,源 成果统计资料 原理 和方法统计科学
二、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基本特点
(二)统计指标的分类
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 按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 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
按反映的时间点不同
时点指标 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 常用期末数字,如2002年末我国人口数 为128453万人
时期指标 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 如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2397.9 亿元
19世纪,威廉配第所开创的经济统计 以及约翰格朗特所开创的人口统计有 了进一步发展。
经济统计方面,出现了农业统计、工商 统计和物价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等;
人口统计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出现了保险统计,卫生统计或医疗统计 等分支。
人口调查、社会调查、道德统计等也逐 渐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试图通过社会调 查来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以揭示社 会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种经济指标是流量还是存量,是由指标所表示的 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
流量与存量的关系
1.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 流量必然有存量。
2.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 3.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
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流量来自于存量,存量越 多,流量越多;另一方面,流量又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着存量的大小。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 形成期末存量
例,我国2002年全国钢产量18155万吨, 这一指标既表明所指的产品性质是钢而 不是其他金属,又表明数量特征是 18155万吨。
同时作为一个统计指标,应包含六个要 素:空间范围(我国、全国)、时间限 制(2002年)、指标名称(钢产量)、 指标数值(18155)、计量单位(万吨) 和计算方法(即钢产量如何计算出来的)
统计反映的不是抽象的纯数量,而是具 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
2.总体性 所谓总体性,是指统计是从 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 是着眼于个别事物,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 断,个别事物由于受种种偶然因素的影 响,其数量特征并不能代表一般。
三、统计的作用
第一,从宏观来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 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离散变量 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 通常可用计数方法取得
连续变量 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
三、统计指标
(一)概念 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
现。
统计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都离 不开指标,指标在统计中占有中心地位。 统计指标既明确了总体特征的概念,即性 质,又反映了它的数量,可见指标具有定 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
2.品质标志 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现的标 志,如职工的性别
2.变量
统计中的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如职工的工资
变量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即可变数量标 志的数值,也称标志值。如工人的工龄 有1年,2年,3年,5年,10年,15年等, 1年,2年,3年,5年,10年,15年为变 量值
按其数值是否连续,变量值分为离散变 量和连续变量
动包含了生产、分配、流通、使用各个基本环节
从社会生产劳动分工状况来看,国民经济活
动既包含了货物生产部门,也包含了服务生产部 门
从实现社会产品再生产的要素看,国民经济
活动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有机组合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包括了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 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 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
三、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从数量方面入手认识 社会的武器,离开数量就不成其为统计。 统计在搜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时, 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一、国民经济的概念 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
综合。 从社会产品再生产运行过程看,国民经济活
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
基本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 所构成的指标体系
专题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某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 系
五、流量与存量
流量
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 的数量,如国内生产总值
存量
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如 资产负债表中的起初、期末的固定资产,存款
第五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是指依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
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 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统计总体特点: 1.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确定 2.客观存在 3.统计总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 性质 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
四、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体系概念
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 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 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
统计任务不同,需要考察的数量特征和 数量关系以及形成的指标体系也不同
(二)分类
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 宏观指标体系 微观指标体系 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 基本指标体系 专题指标体系
二、与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
所谓实质性科学,是指这类科学的内 容及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律,以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 去改造世界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种方法科学,只 是提供人们如何从数量方面入手去认识 事物的科学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 成和运用不能脱离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 导。
这种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这类科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
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
宏观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全国范围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 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体系
微观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管理状况 的指标体系
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 反映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等社会再生产过程和条件的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 是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为中心,反映社 会状况的指标体系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变化等情况 的指标体系
二、标志与变量
1.标志 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例如,性别,年龄,工龄等是工人这种 单位的标志
统计总体所包含的个别事物(总体单位) 要具有同质性,但这些个别事物(总体 单位)的种种特征或属性的表现即标志, 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按表现形式不同,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 品质标志
1.数量标志 是指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 标志,如职工的年龄,工资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的意义
一、统计的涵义
1.统计活动,即统计工作,是指从事统计业务活 动的机关、单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数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2.统计资料,即统计所提供的数字和分析资料, 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统计数 字资料。
3.统计科学,即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 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统计数据 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 识。
按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数量指标 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 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 平,一般用绝对值表示。如人口总数
质量指标 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 量等,如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等,一 般用平均数、相对数等
按数据的依据不同
客观指标
指其取值依据,是对统计对象的实际度量或计数, 具有具体性和客观性。多属实体指标,如产品产 量,职工人数
第二,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 决策的依据
第三,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 教育群众
第四,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第二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认为,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 发展过程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一是以政治算术派为开端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以社会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社会经济统计 二是以概率论的研究为开端并以概率论 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方法和应用 研究为主的数理统计
论述和剖析,为统计核算和分析如何入 手,如何抓住主要方面描述其数量特征, 如何就事物内部及其与其他事物的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进行数量关系的研究, 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2.实质性科学所阐明的种种社会经济范 畴,为社会经济统计界定有关指标的内 涵,核算口径,范围,提供了依据
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有关的各门实质性 科学关系十分密切。社会经济统计学的 形成和发展,要有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 导,而各门实质性科学也需要运用社会 经济统计这一有力的认识工具去认识客 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社会经济统计学 的发展对实质性科学的充实提高,也具 有积极作用
主观指标
不可能或难以用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而只能凭人们 的感受、评价确定其量的指标,如民意测验 主观指标虽然不是实际度量或计数得来,带有模糊 性,但通常通过一定数量的样本资料加以综合比 较,最后可确定其量的特征,因而具有一定代表 性
按计量单位
实物指标 以事物单位计量的指标。 所谓事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实物形态 及性能特点,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计量单 位,如米,公斤,吨,台 价值指标 以货币单位计量,反映事物价值量的指 标。如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
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系数
二、概率论——数理统计
以随机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最初的研 究室为赌徒找出掷骰子取胜的方法,合 理计算出取胜的机会
古典统计时期的概率论基本独立发展, 与统计学(主要指政治算术)没有太多 联系
19世纪,用概率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 学者日益增多
20世纪中期,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 经形成
一、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 代表人物: 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
1687) 《政治算术》——基础 约翰格朗特(John Graunt,1620-1674)
《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
17世纪中叶的政治算术派可看作统计学 的开端
4.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 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则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统计理论、方法和 应用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第三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与哲学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阐释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关于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惟一标准,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质和量的辩证 关系,事物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对统计 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涵义之间的关系 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 活动的成果;统计学是从统计活动中提 炼出来的关于正确进行统计活动,更好 地发挥统计作用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 而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
统计活动基础,源 成果统计资料 原理 和方法统计科学
二、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基本特点
(二)统计指标的分类
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 按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 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
按反映的时间点不同
时点指标 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 常用期末数字,如2002年末我国人口数 为128453万人
时期指标 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 如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2397.9 亿元
19世纪,威廉配第所开创的经济统计 以及约翰格朗特所开创的人口统计有 了进一步发展。
经济统计方面,出现了农业统计、工商 统计和物价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等;
人口统计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出现了保险统计,卫生统计或医疗统计 等分支。
人口调查、社会调查、道德统计等也逐 渐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试图通过社会调 查来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以揭示社 会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种经济指标是流量还是存量,是由指标所表示的 事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的
流量与存量的关系
1.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 流量必然有存量。
2.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 3.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
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流量来自于存量,存量越 多,流量越多;另一方面,流量又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着存量的大小。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 形成期末存量
例,我国2002年全国钢产量18155万吨, 这一指标既表明所指的产品性质是钢而 不是其他金属,又表明数量特征是 18155万吨。
同时作为一个统计指标,应包含六个要 素:空间范围(我国、全国)、时间限 制(2002年)、指标名称(钢产量)、 指标数值(18155)、计量单位(万吨) 和计算方法(即钢产量如何计算出来的)
统计反映的不是抽象的纯数量,而是具 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
2.总体性 所谓总体性,是指统计是从 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而不 是着眼于个别事物,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只有从整体上观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判 断,个别事物由于受种种偶然因素的影 响,其数量特征并不能代表一般。
三、统计的作用
第一,从宏观来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 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离散变量 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 通常可用计数方法取得
连续变量 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
三、统计指标
(一)概念 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
现。
统计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都离 不开指标,指标在统计中占有中心地位。 统计指标既明确了总体特征的概念,即性 质,又反映了它的数量,可见指标具有定 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双重作用。
2.品质标志 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现的标 志,如职工的性别
2.变量
统计中的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如职工的工资
变量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即可变数量标 志的数值,也称标志值。如工人的工龄 有1年,2年,3年,5年,10年,15年等, 1年,2年,3年,5年,10年,15年为变 量值
按其数值是否连续,变量值分为离散变 量和连续变量
动包含了生产、分配、流通、使用各个基本环节
从社会生产劳动分工状况来看,国民经济活
动既包含了货物生产部门,也包含了服务生产部 门
从实现社会产品再生产的要素看,国民经济
活动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有机组合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包括了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 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 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
三、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从数量方面入手认识 社会的武器,离开数量就不成其为统计。 统计在搜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时, 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一、国民经济的概念 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
综合。 从社会产品再生产运行过程看,国民经济活
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
基本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 所构成的指标体系
专题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某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 系
五、流量与存量
流量
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 的数量,如国内生产总值
存量
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如 资产负债表中的起初、期末的固定资产,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