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材第三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材第三册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材
第三册
第一课下车三句话
本课主要讲述了铁人王进喜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下了火车不问吃住,一心想着工作的故事。
王进喜初到大庆1960年的萨尔图地区,青天一顶,荒原一片,人烟稀少。
几万人的石油会战队伍一下子拥到这里,又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吃、住都很困难。
铁人王进喜奉命从玉门油田带领1205钻井队千里迢迢来到大庆油田后,一不问吃,二不问住,下车先问三句话:“钻机到了没有?”“钻井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当钻机运到后,他知道吊车和拖拉机不足,没有向上级伸手,而是带领职工,使用撬杠和棕绳,人拉肩扛,把五六十吨重的钻机部件卸下火车。
又靠人拉肩扛,装上汽车,运到现场安装设备,竖起井架。
开钻时,需要用大量的水调制泥浆,但当时既没有铺设供水管线,水罐车也很少,他不等不靠,带领职工从一里外的水坑里,用脸盆一盆盆地端水,争取时间提前开了钻。
第二课整体搬家
本课主要讲述了铁人王进喜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刻苦钻研、不断摸索,使钻机整体搬家的故事。
整体搬家
工人出身的王进喜,不但吃苦在前,雷厉风行,而且勇于革新,他带领的钻井队开创了玉门油田钻机整体搬家的先例。
20世纪50年代,钻井队搬家非常费时费事。
40来米高的井架,几十吨重的设备器材,每打完一口井都要一点一点地拆分开来搬往新井位,再重新组装。
当时最大的起重设备是一辆8吨吊车,最大的运输设备是载重11吨的拖拉机,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型钻机搬一次家最快也得六七天。
1956年11月,贝乌五队在三角湾打好765号井后,又受命在此井旁十多米处另打一井,依照以往做法得拆装搬家,为了节省时间,王进喜和大
伙冒
出一个新想法:能否实现钻机整体搬家?王进喜和技术员商量:“这儿离新井位距离近,咱们不拆,来个整体搬家行不行?”办公室里,铁人王进喜时而画图纸,时而查资料,时而凝神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们制订了钻机整体搬家方案。
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固完井后,晚上10点开始搬家,汽车全部开亮大灯,并且点燃篝火来照明。
在王进喜的指挥下,工人们各就各位,十多台大型拖拉机一起开动,仅用了10分钟就让那庞大笨重的钻机整体移动了13米,安全、平稳地搬到了新的井场。
这次整体搬家的成功,轰动了整个钻井前线,人们奔走相告,全玉门都知道了王进喜的大名。
第三课把不合格的井填上
本课主要讲述了已经离开1205队的铁人王进喜,勇于承担责任并亲自带领工人们把打斜的井填上的故事。
教训井
1961年,王进喜担任大队长时,为赶速度,一些井队出了质量问题,1205队也打了一口不合格井。
上级领导批评是“抬着棺材进坟墓”,铁人诚心诚意作了检讨,他请求上级批准把不合格的井填上。
4月19日,王进喜带领全队,让每个人都背上水泥,填掉了那口井。
当时,一些队友不同意填井,认为只是井斜大些,不影响使用,填了会给1205队队史抹黑。
铁人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这一页,队史就是假的,这一页不但要记在队史上,还要记在每个人心里。
关键要对油田负责任,不是一般地负责,要负责一辈子。
”他还说:“我们填掉的不单纯是一口废井,而是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
第四课三根白发
本课主要讲述了工人张启刚因公牺牲后,铁人王进喜一直关爱、供养着他年迈的双亲的故事。
三根白发
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1205队的年轻工人张启刚牺牲在钻台上。
这是建队以来唯一的一次伤亡事故,
死的又是铁人最喜欢的工人,王进喜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他赶到井场发疯般的对当班司钻狂吼着:“你把启刚还给我!你把启刚还给我!……”张启刚的家远在陕西,他牺牲后家中留下了年近七旬的双亲。
在处理后事时,王进喜让钻井队办好一次性抚恤金和两位老人的长期生活补助,并落实好邮寄办法。
他来到队上,含着眼泪对大家说:“张启刚连婚都没结,就这么走了。
他的父母就是咱们的父母,要把两位老人供养到百年。
”说完,从口袋里掏出30元钱、20斤粮票,交给了支部,并且嘱咐队里每月写一封信,有探亲路过的一定要去看望二老。
可没有想到的是,半年以后,张启刚的母亲在入冬前,写来了一封信,信里说:“今天收成不好,生活毫无着落,希望领导帮助解决。
”两页信纸中间还夹了三根长长的白发。
老娘想儿,白发揪心。
铁人读完来信,手捧白发,潸然泪下。
他立刻让大队工会去调查,最后弄清了真相:原来,每月寄去的钱被另一个人领走了,根本没交给张启刚的母亲。
铁人在全队大会上,手捧着信和三根白发,哽咽着说:“人世间最悲痛的事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启刚走了,我们连老娘都养不好,怎么对得起为石油牺牲的同志呀!三根白发揪我心哪!以后这事我负责,从我的工资里每月扣除15元钱,按时寄去。
”快过年了,铁人派副队长前去探望,给老人捎去二十斤芸豆,还叫他路过北京时买些糖果、点心,还嘱咐前去探望的人,一定要告诉老人:“启刚不在了,我王进喜就是他儿子!替我给老娘磕个头,拜个年,就说我实在脱不开身,不能前去尽孝。
”此后,张启刚的父母一直由铁人供养,直到铁人王进喜逝世。
第五课永不卷刃的尖刀
本课主要讲述了队长马德仁带领1202钻井队,在石油会战中取得了赫赫战功,被誉为“永不卷刃的尖刀”的故事。
永不卷刃的尖刀
1959年秋,松辽盆地发现大油田。
1960年3月,队长马德仁、支部书记韩荣华带队参加石油大会战。
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4月1日凌晨到达新的战场。
当时天还没亮,几十号人下了火车就一下子挤到萨尔图火车站小小的候车室,由于天气寒冷,他们人挨人、人靠人地互相取暖。
8点钟左右,会战指挥部派来3 辆卡车把他们拉到星火
牛场。
全队职工卸下行李后,马德仁分配大家打扫牛棚,用马车去拉羊草,然后把羊草铺在地上,搭起一个大通铺。
按1、2、3、4 班顺序,一个个排号就位,住了下来。
在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的艰苦环境里,全体职工没一个人有怨言,然而,几十号人吃饭成了大问题。
开始队里没有食堂,在老百姓家里搭伙,每顿是苞米面、窝窝头加咸菜,非常艰苦。
马德仁看到职工大都是年轻
小伙儿,饭量大,就千方百计想办法自己建食堂。
他带领职工首先把一个猪圈打扫干净,砌上炉灶,接着找星火牛场的两名家属帮助做饭,把队上食堂建了起来。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常常几天几夜不离井场,每一口井从搬家、开钻、完钻、再搬家,寸步不离。
在打1958号井时,井场离驻地很远,需送饭到井场。
有时饭少了,他就紧紧腰带宁肯自己挨饿,也要让工人们先吃饱。
为抢钻井进尺,他从未好好休息过,疲倦得不行了,就把头伏在膝盖上闭闭眼。
在他的带领下,1202钻井队创造了月钻井“五开四完”“六开五完”等新纪录,用 8 个半月的时间打井22口。
1961年,他带领全队职工用 9 个半月时间打井28口,实现了钻井进尺31700米,超过了苏联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的水平,刷新了世界钻井进尺纪录;他所带领的1202钻井队先后被授予“卫星钻井队”“钢铁钻井队”“永不卷刃的尖刀”等称号。
1202钻井队真是个传奇的队伍,就像一把在烈火中淬炼出的尖刀,面对困难,永不卷刃。
智勇双全的尖刀队长
大庆油田会战之初,树了五面红旗,这五面旗帜各有各的光辉。
马德仁作为其中之一,他率领的1202钻井队8个半月打井22口,首次在大庆油田创出“六开五完”,实现年钻井进尺上双万米目标,被誉为我国石油战线上一把“永不卷刃的尖刀”。
“永不卷刃的尖刀”——这是“马”字大旗的光辉。
马德仁真猛。
一次,泥浆泵上的水管冻了,他砸开冰就跳进了泥浆池,去清理上水管线的莲蓬头,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马德仁脾气挺爆,但也很会动心眼。
大庆会战,聚集了各路标杆队,不用号召就是一个“比”,1202钻井队的工人个个
摩拳擦掌,第一口井就要争个开门红。
这时的马德仁非常沉稳,他布置任务,第一条就是各班在钻井时,边钻边记住各段地层情况。
钻完这口井,大家从头到尾认真地把情况弄清,并把下一口井的钻井技术措施列好。
从这以后,1202钻井队连创月“三开三完”“四开四完”直至“六开四完”的纪录,并在第三探区第二届生产运动会上,夺得第一名。
1202钻井队能夺冠,其实队里有几样高招。
第一招是“敢用清水”。
马德仁领着几位司钻解决了用清水这个难题。
最后,他们队打井在标准层以上全用清水,那速度比别的钻井队快多了。
第二招是“二二制”。
钻井队搬家时,人员不全上,两班干,两班休。
由于安排得当,井队照样是当天搬,当天开钻,大家都得到了休息。
第三招是“巧用钻头”。
他们不同地层改用不同的钻头,大大减少事故率,提高了钻井速度。
这就是智勇双全的尖刀队长——马德仁。
第六课孪生神枪手——李双红、李对红
本课主要讲述了孪生神枪手——李双红、李对红在铁人精神的感召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
姐妹俩的射击情结7月的沈阳,闷热难耐,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为了备战第五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李对红强扭着脖子,坚持每天加量训练6小时以上。
41岁,对绝大多数运动员而言,早到了该离开赛场的年龄。
“参加‘五军’会,主要是舍不得放下枪。
”刚结束训练的李对红说话时歪着脖子,像落枕一样。
因为长年练习射击,李对红的颈椎和腰椎都落下了伤病,严重的时候,她躺在床上不能动,穿衣服也要人帮忙。
可即使如此,李对红也一直不想放下手中的枪。
“我有时问自己,是不是该退了,因为身边的运动员实在是年轻。
我感觉自己像个老太太,留给自己的时间和机会也在一次次减少。
更主要的是,我练习射击30多年,手枪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训练场里,李双红一直在李对红身后的不远处,注视着她每一次扣动扳机。
很久以来,姐姐李双红一直是李对红的教练。
李对红的运动生涯和人生道路经历了不少磨难,但每次她都咬牙挺了过来。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李对红获得女子运动手枪个人金牌,品尝了人生最辉煌的幸福与快乐。
但命运弄人,之后李对红的丈夫和父
亲相继去世,情感世界的坍塌几乎将李对红推向生活的深渊。
就在她好不容易走出困境,再次入选悉尼奥运会阵容之际,却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被临时换掉……可正是这些起起伏伏,让她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并由此变得更加坚强,“在对红的眼里,你永远看不到失败的懊丧,甚至是一点点的心理波动。
”姐姐李双红如是说。
乒乓国手——丁宁
丁宁,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
2011年5月,丁宁获得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冠军。
2011年10月30日,丁宁在女乒世界杯中夺得冠军。
2012年,获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单亚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丁宁与李晓霞、郭跃携手在乒乓球女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第七课调来火车头救伤号
本课主要讲述了人们克服各种困难,为救助受伤的石油工人,调来火车头把伤号送往省城医院的故事。
调来火车头救伤号
1960年5月,陈久顺从38军转业来到大庆。
在部队时,陈久顺是军医,来大庆他就去了“牛棚医院”,负责外科门诊工作。
10月的一天,门诊抬来一个已经深度昏迷的伤者,他是在井场受的伤,伤在头部。
跟随来医院的工友情绪很低落。
医院非常重视这个伤号,但因医
疗条件有限,医院决定立即将伤号送往安达医院。
但是据陈久顺对安达医院医疗水平的了解,送到那里,伤者转危为安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于是决定马上送伤者到医疗水平更高的省医院进行抢救。
陈久顺立即背上药箱,和工人们一起把伤号抬到了火车站。
那时候的萨尔图火车站非常小,每天去哈尔滨的火车也很少,而且路上要耽搁四五个小时。
情况危急,陈久顺当即联系到了火车站站长,请他尽快想办法,越快越好。
站长了解完情况后,马上向齐齐哈尔铁路局求援,很快从安达调来了一个火车头。
伤者刚被抬上火车头,火车就开动了。
从萨尔图到哈尔滨,途经十几个车站。
那时候的铁路是单向路,南来北往的车都得在小站停靠,相互让路才能通行。
这个运伤号的火车头,却逢站必过,一路绿灯,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哈尔滨。
伤者送进医院
后马上进行了手术,很快就转危为安了。
当时的条件有限,可大庆人没有忘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
工人们拼尽全力工作,医生们也应当随时随地准备救死扶伤,哪有退缩的道理。
只能上,不能等,要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健康留给患者。
第八课美丽大庆我的家——神奇的石油
本课是小学学段五个知识专题之三,主要介绍了石油的形成、开采以及利用的相关知识。
石油是大庆引以为豪的天然资源,也是大庆特有的课程资源。
石油小知识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的尸体分解、转化形成的。
中国人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时间为世界最早。
始于何时,据稽考,至迟在三千多年前就已开始。
最早钻油的是中国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
中国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钻头钻井,其深度可达约1000米。
他们焚烧石油来蒸发盐卤制食盐,10世纪时他们使用竹竿做的管道来连接油井和盐井。
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其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
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黑金”“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至于“石油炼制”,起始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北魏时所著的《水经注》,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
英国科学家约瑟在有关论文中指出:“在公元
10世纪,中国就已经有石油而且大量使用。
由此可见,在这以前中国人就对石油进行蒸馏加工了。
”说明早在公元6世纪,我国就萌发了石油炼制工艺。
第九课万里测温
本课主要讲述了油田设计院技术员蔡升冒着严寒,随着飞驰的油槽列车,行程1万多千米,测得了运输途中油温的变化规律,给原油加温提供了科学数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和钢材的故事。
测温的原因
大庆是高寒地区,大庆原油凝固点又高,要把原油运出去就得在油库给原油加温。
大庆石油会战初期,是靠铁路用罐车(也叫油槽车)往外运油。
如果加热温度不够,原油在途中就会凝固,冻结在罐里;如果加热温度太高又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为了弄清原油在长途运输中油温的变化和沿途风速、气温的关系,给原油加温提供更科学的数据,设计院把随油罐列车测温的任务交给了助理技术员蔡升和实习员张孔法。
筑起石油科技大厦的基石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石油科技工作者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丰硕的科研成果,筑起了一座巍峨的“石油科技大厦”,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高产、为新中国石油工业提供了智力支撑。
走进这座耀眼的“石油科技大厦”,会听到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看到了一块块不平凡的基石。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获国家级奖励120多项、省部级奖励890多项、国家专利2500多项,累计取得了1万多项科技成果,令人赞叹。
“然而,没有哪一项研究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
一道道课题就像一根根接力棒,在一代代石油科技工作者手中无声传递,每一项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总地质师隋新光说,“拿聚合物驱油技术来说,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到1999年投入工业化生产,经过了30多年的攻关。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油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在不断完善和革新之中。
”在被誉为油田“大脑中枢”的勘探开发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杨振宇和技术专家伍晓林曾被并称为“三元复合驱研究领域的双子星”,如今只剩下伍晓林一人。
谈起因病英年早逝的杨振宇,曾经一道工作的同事们脸上无不
充满敬意。
“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自开发建设以来,大庆油田坚持把科技进步放在主导地位,坚持“科技超前15年储备、超前10年攻关、超前5年配套”,使科技始终走在生产的前面。
第十课缝补厂精神
本课主要讲述了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缝补厂职工勤俭节约做工服,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为油田做好后勤保障的故事。
英雄的缝补厂
缝补厂精神,指大庆职工和家属勤俭节约办企业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一。
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国家财力物力比较紧张,职工的劳保用品一时供应不上,再加上会战时工人们白天黑夜苦干,工作服坏得快,换新的又有困难,当时会战工委领导看到钻井工人在零下30多度严寒中光着手,扶刹把打钻,便决定抽调3名工人和4名家属,在2个破牛棚里组成一个缝补组。
缝补组的同志轮流
上前线,为工人缝补衣服,把工人不能穿的油工作服、不能用的旧手套回收在一起,放到两口大锅里用碱水煮,洗干净后,缝制成手套,发给工人们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1963年,会战工委决定把缝补组扩建为缝补厂,从外地调来10多名专业裁缝师傅,配备了200多名职工家属,缝补厂的生产能力也不断加强,从原来的缝缝补补发展到翻新补旧,制作新工服、工帽、工鞋等17种劳保用品。
为了方便高空作业的职工,他们还专门制作了皮大衣、皮背心、皮裤、皮护膝、猴式皮帽、垫肩等,使油田职工的劳保用品基本上达到了自给。
缝补厂被石油工业部誉为“勤俭办厂模范”。
1966年5月14日,周总理来缝补厂视察,肯定了这种“缝补精神”,对厂里的职工说:“你们做得好,要继续艰苦奋斗。
”后来,厂房扩大了,设备增加了,财富创造多了,但他们仍然发扬“一厘钱精神”,为国家节约一寸布、一两棉花、一个纽扣。
他们做的棉衣,面子是新的,里子则是用拆下来的旧布拼成,棉花也是新旧参半,一件棉袄里子,一般要用40多块碎布拼成,拆100套旧工服,最多时能拼到90套工服里子,实在不能拼用的布条,也攒起来送给工人用来擦机器。
截至1977年年底,共拆
旧翻新工服等各种劳保用品40万件,累计节约棉布92万多米,棉花46万多千克,纽扣200多万个,折合人民币350多万元。
这一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传统的重要内容,它所体现的勤俭节约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值得发扬光大。
六个传家宝
在大庆石油会战以及后来的油田开发建设中,大庆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不畏重重困难,艰苦奋斗,逐步形成的“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是大庆艰苦创业传统的重要内容,这六种精神被誉为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
第十一课深深工友情
本课主要讲述了1261队司钻陈国安在岗位上突发疾病,铁人王进喜先后三次帮他联系医院救治,并帮助其家人解决生活困难的故事。
深深工友情
王进喜的一腔真爱,洒向每一个人。
他为干部、职工、家属解决困难时,特别注意那些容易被忘记的人、想不到的人,他总是告诉大家:“越是容易忘记的,我们越是要想到。
”1261队司钻陈国安在岗位上工作时,突然感到下肢无力,双腿一软坐在了钻台上,送进职工医院一时看不出什么病,不能确诊。
这时,有人说他无病装病,铁人不仅严厉地批评了这些人,还一心一意地帮助陈国安求医问诊。
他借到哈尔滨开会之机,多方联系把陈国安转到了省城医院,经过一年治疗,效果不好。
王进喜又趁到北京开全国人代会的机会,求人帮忙,帮陈国安住进了北京宣武医院。
陈国安长期住院治疗,爱人领着三个孩子,生活越来越困难。
王进喜叫人事部门把陈国安的爱人从农村生产队调到大队机关后勤服务队;让后勤组把他家从远离大队的陈家大院搬到解放村,住进了红砖房;让工会经常去了解情况,定期给予补助,使母子四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在陈国安住院治疗期间,王进喜每次到北京开会,都要抽出时间去看望他。
长期的住院,疗效又不明显,陈国安有些着急,甚至灰心,王进喜鼓励他说:“治病也会像大会战
一样,需要坚持,大家都有信心帮你治好,你自己可不能松了劲儿。
”经过精心治疗,四年后陈国安病愈出院,但行动还是有些不便。
王进喜又把他安排在大队修鞋组工作,这些活虽然脏些累些,但稳定安全。
陈国安一家五口,两个人工作,小日子过得很美满。
第十二课焊花朵朵
本课主要讲述了油建公司女焊工于晓红苦练技术,成为油田年龄最小的高级女焊工,以及她勇争第一,为国争光的故事。
焊接女工于晓红
于晓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66年生,1984年参加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晓红从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油田前线当一名电焊工。
她刻苦钻研焊接技术,参加工作4 个月就通过了4 级电焊工标准测试,8个月就获得由中国焊接学会签发的DI8506标准焊接工操作证,成为油田年龄最小的高级女焊工。
加入石油建设大军后的两年中,于晓红先后参加了154座大型容器的焊接,累计焊缝达
16848延长米,两年时间完成了相当于常人4年的工作量,并创出焊接质量点合格率100%,工作效率100%的成绩,还参加了多项国外引进工程施工。
在从日本引进的国内第一批大型储油罐施工中,她手工焊接“T”形接头质量,经X光片检查全部达到标准。
于晓红还成功焊接了被日本石井铁工称为专利的储油罐地板伸缩缝两毫米特殊钢板,被日本专家称为“掌握了手工焊接世界通行证的焊工”,为国争了光。
于晓红参加工作以后,她多次被评为石油工业部“新长征突击手”、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第十三课铁人的钥匙链
本课讲述了小孙对铁人那把破旧的、看起来又很笨拙的钥匙链感到很奇怪,后来在工作中终于发现了它的特殊功用的故事。
铁人的钥匙链
一天晚上开碰头会,技师李志明在指挥部开会回来晚了,就端着一盘菜,用筷子串着两个馒头走进会议室,坐下来边吃边听。
大队长王进喜这时对我说:“你去给李技师拿开水。
”说着把他的钥匙扔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