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分析科技园区投融资典型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分析科技园区投融资典型案例
(一)投融资改革中的“中关村模式”
简单说来,“中关村模式”就是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投融资促进模式和方案。

详细地来说,这种具有中关村特色的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征,以企业信用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多方合作的方式,既拓宽间接融资渠道,又通过促进创业投资、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等多渠道,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制定了促进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体系,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本、技术、市场整和在一起,支持企业,然后功成身退。

中关村科技园区针对处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发展期的企业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投融资促进方案。

针对初创期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关村管委会为填补“投资空白”,解决市场失灵,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实施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政策,研究促进天使投资发展,搭建了创业投资促进工作平台;针对快速成长期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中关村管委会设立了针对重点企业群体的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组织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集合信托计划和企业债券、开展信用贷款试点,搭建了专门服务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平台;在促进稳定发展期企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实施改制上市资助政策,促进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产(股)权流动,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积极开展中关村企业股份报价转让试点,搭建产(股)权交易平台和专业化的企业改制上市服务平台。

1、针对初创企业的创投促进体系
针对初创期企业出现的“投资空白”,中关村管委会创新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投资引导放大机制,促进创业投资在园区的业务聚集和物理聚集,于2001年年底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对经认定的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园区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跟进投资资金支持。

政府虽然以股权方式出资,但不介入投资管理,而是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这样既能实现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又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化融资能力。

200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若干政策措施的会议纪要》中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根据《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相关优惠政策试点的精神,中关村管委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工作方案,加大扶持力度。

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分5年逐步扩大至5亿元,进一步拓宽资金使用方式。

引导资金采用种子资金和跟进投资方式,与经认定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了26家园区高科技企业。

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等程序,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出资1.65亿元,以参股方式分别与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联华控股有限公司、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中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起成立四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为5.5亿元。

通过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四家创业投资企业投向园区电子信息、集成电路、通讯和网络等重点产业领域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

此举有助于帮助更多创新型企业渡过“死亡谷”,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同时,采用国际通行的创业投资运作机制,委托境内外著名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这项举措引起了境内外投资机构和园区企业的热烈反响。

继与上述四家创投机构成立四家创投企业后,目前又与北极光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成立三家创投企业。

主要投资于园区数字新媒体(TM T)、清洁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

创投中心新合作的三家创投机构中,北极光与两家美国顶级创投机构——GreylockPartners和NEA是战略合作伙伴;青云创投为国内首家专业清洁技术投资公司,管理着三期中国环境基金;深圳市创新投资为国内最成功的本土创投之一,在国内拥有广泛的资源。

中关村创投引导资金参股创投企业不仅给所投资企业带来了资本、资源和资讯,而且逐步成为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细分产业领域发展的专业化平台。

另外,创投中心通过其合作的创投机构,带动了更多的境内外各种优质创投资源,改善并活跃了园区创业投资环境。

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管委会于2005年底出台《中关村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办法》,即对经认定的创业投资企业,当其投资园区处于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时,按其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创业投资企业风险补贴,引导和促进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园区初创企业。

办法自2006年1月1日实施后,已受理IDG、盈富泰克、清华创投等10多家创投机构的风险补贴项目50多个,给予风险补贴4000万元,引导社会投资总额约6亿元人民币。

该项政策大大提高了创投机构投资园区企业的积极性,投资踊跃。

2、针对成长性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园区先后成立了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和行业自律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

通过“以信用促融资”和“政策引导、信用评级、第三方担保、银行贷款”的基本运行模式,建立起由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促进会、商业银行、企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的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通过信用评级、融资担保、政府贴息、中介服务支持等措施,整合信用资源,培育信用基础,促进企业信贷融资。

针对不同群体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绿色通道:针对留学生企业群体设立了“留学生企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针对重点产业设立了“集成电路绿色担保贷款通道”和“软件出口贷款通道”;针对高成长企业群体制定了“瞪羚计划”等。

上述措施将企业信用评价、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担保贷款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构建高效、低成本的担保贷款通道,形成了多方共赢的机制。

4条绿色通道企业的贷款代偿率远远低于其他企业群体。

瞪羚计划等4条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累计为1054家重点企业提供了86亿元的担保贷款。

政府通过1元的贴息和补贴帮助园区企业获得了65元担保贷款,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效果明显。

2007年9月,为了促进金融创新,进一步缓解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科技型企业贷款难问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启动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

信用贷款试点有关政策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园区中小企业的热烈欢迎,首批参与试点工作的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分别与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瑞斯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园区中小科技企业签订了首批信用贷款合同,覆盖IT、农业、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行业,总额达到9350万元,平均放款审批时间缩短至3到4周,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3、推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促进企业改制和上市是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充实资本实力、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从而迅速做强做大,并能带动并购重组和创业投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实践证明,资本市场能给企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条件
和场所,因此,中关村管委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改制上市,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经国务院批准,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启动。

这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推进创业投资和股权私募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由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集合发债主体,经国务院批复和国家发改委批准,已正式对外发行了“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债券”。

本次债券发行总额3.0 5亿元、期限三年。

网上发行的3000万元份额半日售罄,深交所已启动回拨机制,由网下向网上回拨500 0万元份额。

为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发债在我国企业债券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首次通过网上网下两种发行方式同时发行债券。

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并购重组调研工作也开始启动。

拟通过此次调研,了解目前园区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并购重组投融资公共政策建议,为下一阶段园区投融资促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采取有效的投融资政策措施,促进园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和迅速做强做大。

经过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园区企业的改制上市积极性越来越高、步伐不断加快,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家。

中关村2007年在境内外新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有20家,通过IPO共融资折合人民币375亿元。

园区上市公司总数达106家,IPO总融资额近1000亿元人民币。

高科技公司一年内新上市20家,上市公司突破1 00家是中关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性的突破。

意味着中关村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果越来越多地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中关村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价值,已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产生了广泛影响,引起了高度关注。

可以看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关村的高科技公司开始进入快速和规模化发展阶段,有条件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上市速度越来越快,势头很猛。

(二)梯形融资模式的案例——成都高新区的投融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多数已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建设,通过实践探索,我国一些高新区在投融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成都高新区为例,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摸索出“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梯形融资模式,采取了有效措施尽快完善高新区融资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高新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成都高新区梯形融资模式如下:
1、用政府资金引导和扶持初创期企业成长
成都高新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业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用于支持技术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的重点科技新项目。

高新区还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07年,共有16家企业
获得立项,是54个国家高新区中最多的。

成都高新区还设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资金,对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支持的项目,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匹配扶持。

2、用风险投资支持成长期企业发展
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创业投资机构的引进、培育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完善。

先后成立了成都新兴创业投资公司、成都盈泰投资管理公司、成都博创风险投资公司和成都创新投资公司。

截至目前,各公司已有10项对外投资,投资总额
1.2亿元。

此外,高新区还成立了国有独资的成都高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并已有10多项投资,投资总额达到5000万元。

高新区吸引了深圳创新投资成都公司、新华投资、天盈投资等20余家投资机构落户园区,注册资本达到15亿元,已投资了卫士通股份、药友科技等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区还积极筹备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经过与进出口银行磋商,共同发起设立规模为15 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3、用债权融资拓宽扩张期企业融资渠道
为降低银行信贷门槛,有效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成都高新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签订中小企业贷款合作协议,并引入担保公司,共同构建了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体系。

2008年,为中小企业贷款超过10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困境。

高新区还成立了高新科技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了1亿元的贷款担保,并积极与当地信用联社协商,于2008年7月初签订了《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合作协议》,获得了2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授信额度。

此外,高新区还与进出口银行成都分行磋商合作,建立进出口银行对外向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状况,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

4、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动成熟期企业发展
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截至2008年6月底,共有15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1家企业通过发审会,上市企业数量约占成都市的一半。

为帮助企业改制上市,高新区还筛选了6 0多家企业进入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其中约20家企业为改制上市重点企业,分别瞄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海外市场。

并明确规定对进入上市后备队伍的企业,从改制到完成上市,分阶段给予高额奖励和补助。

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园区内企业积极踊跃做好上市准备。

高新区还积极申请新三板(股权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工作。

如能获得批准,将为成都高新区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独特的资源渠道。

5、用其他融资服务平台促进园区各类企业发展
(1)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高新区成立了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不断加强与沪深两地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交流合作,引导中小科技企业到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出售产权等方式筹集资金或引入投资者,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

(2)中介服务平台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引进、建立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努力完善园区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融通、改制上市等活动提供专业服务,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相关业务活动的开展。

6、案例借鉴分析
通过对案例一和案例二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针对高新区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高新区管理者应该沿循“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按照“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梯形融资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体系。

(三)天津滨海新区投融资案例分析
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改革和创新是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之
一。

而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搞好鼓励发展各类功能的产业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房地产投资信托试点,发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把天津逐步建设成中国产业基金发行、管理、交易、培训、理论研讨中心。

同时开展房地产、科技企业固定资产等资产证券化业务。

充分发挥其扩大融资和信托投资等方面的作用,为搞好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为滨海新区的更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即国外通常所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持有人按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借鉴了国际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通行模式和经验,开创了我国直接投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对于深化金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打破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由外资基金主导的局面,推动中国本土股权投资的专业化发展。

2006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只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同日基金管理公司挂牌。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由全体出资人以契约方式发起设立,总规模20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60.8亿元。

出资发起人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以封闭方式运作,存续期 15 年,对企业进行股权类投资。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围绕实现国务院对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进行投资,同时也将支持天津滨海新区以外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

投资重点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交通、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其他项目。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开创了我国资本市场直接投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渤海基金的股权投资目标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份、可转换债券等,非股权投资将按照有关规定购买政府证券、金融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债券等。

为控制投资风险,渤海基金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和担保金额,不超过基金资产总值的10%;对单个投资企业的占股比例,控制在10%-49%,投资期拟为3-7年。

作为我国首只中资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对于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与运作将推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尽快出台和不断完善,并将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备注: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至今还未出台。

2、资产证券化
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中国资产证券化的专业公司,于2006年12月2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5亿元。

公司主要发行管理物业增值基金,为物业所有权人(或称业主)提供
专业的增值服务。

领锐公司对科技、基础设施开发建设、金融、房地产业、物流业、酒店等物业资产进行投资,将符合证券化条件的物业资产组合成资产池,发行基金,为拓宽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进行有益探索。

3、案例借鉴分析
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是我国资本市场直接投融资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对深化我国金融改革、促进我国科技园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有关产业投资基金法律还没制定,且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也不健全,地方政府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还无章可循,应慎重选择。

(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介绍及案例
1、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介绍
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

引导基金的宗旨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克服单纯通过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的市场失灵问题。

特别是通过鼓励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弥补一般创业投资企业主要投资于成长期、成熟期和重建企业的不足。

2、浦东引导基金的案例分析
2006年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设立政策性专项资金——“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资金规模为10亿元。

目的是引导海内外创业投资资本、管理机构和高水平的人才集聚。

具体情况如下:
(1)浦东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规模
(a)新区财政投入10亿元,并积极争取其它来源,形成规模达20亿元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b)引导基金的其它来源。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市有关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入引导基金。

(c)引导基金的业务板块。

引导基金分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新能源与新材料、科技农业等5大业务板块,按照统一的运行和管理规则,与该产业领域内的若干家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浦东引导基金的运作
引导基金参照委托管理的模式运作,政府原则上不直接进行项目投资决策。

浦东科技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浦东科投”)作为引导基金的操作主体。

引导基金通过以下方式与优选的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a)与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契约合作关系。

以此作为引导基金运行的主要方式,对于有意到浦东新区开展业务的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由引导基金与其签订合作投资协议,确定投资比例与合作关系,由其管理机构决策,共同向浦东的高科技企业及项目投资。

(b)作为专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出资人。

依据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申请,引导基金以一定的比例关系,与海内外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优先投向浦东企业的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并共同委托该管理机构(应具有国际基金运作管理的经验,有优良业绩的管理团队)进行该投资基金的管理,该基金的法律形态可以是公司制的(国内),也有可能是合伙制的(离岸)。

此为引导基金运行的可选择模式,,采用此模式须获得新区政府的批准。

引导基金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与专业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该基金管理机构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以创业投资为主营业务,具有较强管理团队和资金募集能力,具有在海外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在相关产业领域取得过优良管理业绩,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度,无任何不良记录。

引导基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投资的损益等,比照国际惯例和行业规范处理。

(3)浦东引导基金的管理
(一)设立浦东引导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引导基金的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决定浦东引导基金资金计划、管理制度、运行方式、绩效奖惩等重大事项。

目前,暂由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理事会履行管委会的职责。

(二)设立浦东引导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

由国际知名风险投资管理专家、新区以外的引导基金出资者代表、新区政府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引导基金涉及政府层面的日常管理决策,主要包括选择合作方、监督合作方的运作绩效、协调解决运作中的有关问题等,并定期向管委会报告年度运作情况。

(三)引导基金操作主体的职责。

由浦东科投承担浦东引导基金出资主体和理事会常设机构的职能,具体负责引导基金运行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加强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运行的规范性监察。

(四)合作方选择主要程序。

在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表明与引导基金合作的意向后,由浦东科投对该机构的资信进行评估,并就与其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提出建议,提交理事会审定,其中涉及引导基金作为风险投资基金出资人的,须经管委会审核并报区政府批准后,由浦东科投与对方磋商合同或合作协议,提交理事会批准后执行。

(4)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估
按照引导基金功能定位明确“集聚创业风险资本和投资管理机构、激活创业风险投资市场、推动浦东高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以引导基金及其相关管理机构的实际运作效果,作为对其绩效评估的基本依据。

(a)对合作对象的评估。

主要内容:一是其履行双方合作协议的状况;二是其投资于浦东的资金数量和项目数量;三是其项目识别的水平,如投资成功率、被投资企业的成长情况等;四是其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

由浦东科投牵头进行评估,原则上每年1次,评估结果报理事会审定。

对评估合格的,按照协议支付管理费并进行投资收益分配;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解除合作关系;对未尽到管理义务而导致损失的,按协议和相关法规追究责任。

在协议有效履行的前提下,投资项目出现风险时,引导基金按照协议应该承担的损失,经理事会审议并报管委会批准后,按有关规定核销。

(b)对引导基金整体绩效的评估。

新区科委负责协调和指导引导基金整体框架的健康运行,每年向新区政府提交引导基金运行的情况报告,包括运行规范性、项目投资情况及重大事项等内容;每2-3年组织一次对引导基金整体绩效的评估,并对引导基金运作的整体绩效承担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