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式教学的三个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3三垂线定理
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复习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其判定定理、斜线的概念、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概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的作法等知识后,依次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教(学)具的演示进行探索.
问题1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和平面的垂线垂直.那么,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是否也都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呢?
接着我又启发道:“问题是能不能在复数集内找到一个数,
其平方等于i,随即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单位圆,很快就有
学生举手,指出第一象限A的位置是所求复数,并说出它
就是cos 45°+isin45°即z= i”.我再问“是否只有这
一个数呢?”学生的思维被带入一个新的境地。随后,我又
提出“-i能否开平方”,“1的三次方根有几个,并求之.”,“1开四次方呢?”等问题,……最后找到复数方根按正多边形顶点分布的规律,得出复数开方法则.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探索之中.
为了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数学教学应当把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景当中.问题的情景如何创设,是教师组织教学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关于问题情景的创设,案例有三点是成功的:
1.问题情景创设的情感性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是在启发式基础之上,又进一步的教学状态,而学生能否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卷入度”的目的.案例1,通过寻找“新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置于“愤”与“悱”的情境;案例2通过分步设置障碍,让学生尝试成功等做法,均体现了这一点.
课后,学生们评议道:老师开始提出的问题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都很想找到答案,但又一时没有充足的理由。按照老师的提示,终于找到了i的平方根,只可惜没有产生“新数”.随着一连串问题的解决,得到了复数开方的法则,我们有一种成功感.
案例2一类递推公式给出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
这节课旨在对高中代数课本的一道习题进行探讨。这道习题是:
已知数列{an}满足 ,其中c≠1,证明: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首先,我抛出一个实例:
“例1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1,且an+1=2an+1,求an.”
学生一时找不到好办法,我便提示可以先求出a2,a3,a4,…
根据计算结果,我要求学生猜测答案(第一次障碍),学生猜想:an=2n-1.
到此,我进行启发性设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有关性质我们熟悉,可否设法通过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弄或等比数列,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呢?”(第二次障碍)
主体参与式教学的三个案例
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主体参与式教学,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为此,应当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当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操作、思考过程,完成学生自己的建构,按照这样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以下三个案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随后学生开展了相互间的讨论与交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技巧”:在递推公式两边同时加上1.
这个问题解决后,我又抛出一个实例:
“例2数列{an}中,a1=60,an+1= an+60,求an.”(第三次障碍)
这时绝大部分学生仿照例1的解法,有的在等式an+1= an+60两端同时加上15,有的同时加上30,也有的同时加上50,……结果,大部分学生的亲身实践未获成功,此时,我出面解围:“你们在递推公式两边同时加上-75,再试一试”,大家顺利地完成了例2.题目虽然解决了,-75从何而来却还是悬念!如果递推公式中系数再变化,又该加上什么数呢?……借势,我把这个悬念引到前述课本习题的一般情形,提出“在递推式两边加上怎样的一个数y?能使得数列{an+y}构成一个等比数列,从而求得{an}的通项公式.”(第四次障碍)
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与平面的斜线垂直的直线.
问题3在平面上有几条直线和这条斜线垂直?
演示:调整课面上竹竿的位置,使其平行于三角板在平面内的直角边,然后平行移动.学生认识到:平面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
问题4平面内具备什么条件的直线,才能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
重新演示:调整教(学)具,将三角板的斜边当作平面的斜线,构成垂线、斜线和射影的立体模型,仍然用一根竹竿摆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不同的直线,观察、探索、猜想竹竿与斜线的垂直和竹竿与桌面内的某直线垂直间的因果关系.
这节课,学生发现而不是教师给出了三垂线定理.对四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学生被自然卷入其中主动探索,问题的序列既具有“云梯”的特点,又拴住了学生.特别是在问题4的探索过程中,学生成功地提出了猜想,发现了定理,展示了强烈的创新意识.
三个案例,均来自我个人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数学课堂教学能像这三个案例那样去组织,教学效果将非常好.其中的成功之处,值得反思.
案例1复数开方
上课伊始,我组织学生复习了复数的乘法,特别是乘法的几何意义后,提出问题:“我们研究-1开平方,出现了新数i,那么i开平方,是否会出现更新的数,比如j,k呢?”对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估计可能,希望马上有“新数”出现;有的学生又似乎觉得不可能,但又说不出来.整个班级进入了“愤”“悱”的境地.
教(学)具演示: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当平面(桌面)的斜线,一根竹竿摆放在桌面的不同的位置当作平面内的不同直线.
学生对此问题暂时没有很明确的答案.
问题2是否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不和这条平面的斜线垂直呢?
演示:将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平放在桌面上,并确认这条直角边与平面的关系——在平面上,与斜线(还是问题1中的那条直角边)的关系——垂直.
……由an+1=can+d与an+1+y=c(an+y)的等价性,知y= ,至此,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这节课,我既把过于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又通过分步设置障碍,让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此举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达到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目的,问题的序列好像攀登的云梯,学生的学习拾级而上,收效甚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