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轴对称、平移、旋转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2013-03-14 20:24:39)
转载▼
分类:教学设计2012-2013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桑涛涛
教学目标:
1.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简单图形及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能描绘出简单图形及平移后的图形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生活情境中的变换现象,从变换的角度欣赏图形、设计图案,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部分内容学习的主要目标,这对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感受与欣赏图形美都是重要的。
要充分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摆一摆”“画一画”和“做一做”等,并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和想象。要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认识——在操作中体会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特征(辨别、作图、想象)”的过程。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第二课“镜子中的数学”,向学生呈现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不能只是“看图说话”。最好,每人都准备一面小镜子,按照教材中创设的活动要求进行操作,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的实验活动。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建议课时数
轴对称图形 1
镜子中的数学 1
平移和旋转 2
欣赏与设计 1
机动 1
轴对称图形
桑涛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
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
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纸,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猜一猜,剪一剪。(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
4.看一看,说一说。
考察学生是否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把图形分为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两类。
出示图形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3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课文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和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
2.选用作业。
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折纸。
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说说折纸后自己的发现。
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课本第13页的上半部分内容。
除琴外,其他都是对称图形,因为琴把上4个把儿不对称。所以不能算是对称图形。
2.判断并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寻找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放手让同学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的活动,最后让同学汇报、争论。二是通过师生的互动,利用开放性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在争论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环节里,同学思维的火花在迸发,师生的对话是那样的自然,平等。教师的欣赏犹如催化剂,使探究活动走向高潮,生成性的精彩不时在课堂出现。
镜子中的数学
桑涛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镜面对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
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问题:“这是什么原因?” “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试一试。
结合课本练习题。
三、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2题:
2.实践活动。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学生活动
(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2.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
外图形的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