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2-苯基吡啶配体的中性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质
一种嘧啶铱(Ⅲ)配合物的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
一种嘧啶铱(Ⅲ)配合物的结构及光电性质研究李春艳;葛国平;梁洪泽;禹钢;刘志伟【摘要】合成了一种铱配合物[(DFPPM)2Ir(acac)](DFPPM=2-(2,4-二氟苯基)嘧啶,acac=乙酰丙酮),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FPPM)2Ir(acac)的单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4.444 4(7) nm,b =18.047 9(10) nm,c =19.220 0(9) nm,α =113.115(5)°,β=90.453(4)°,γ=90.989(4)°,V=4 607.0(4)nm3.(DFPPM)2Ir(acac)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发射峰为496 nm.以(DFPPM)2Ir(acac)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nm)/CBP∶(DFPPM)2Ir (acac)(质量分数10%,30 nm)/TPBi(15 nm) /Alq3 (50 nm)/Mg∶ Ag(150 nm,10∶1)/Ag(10 nm)的器件,器件的发射峰位于494 nm,最大亮度达到21 40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12.0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5.4 lm/W.【期刊名称】《发光学报》【年(卷),期】2014(035)005【总页数】7页(P571-577)【关键词】铱配合物;嘧啶;磷光材料;OLED【作者】李春艳;葛国平;梁洪泽;禹钢;刘志伟【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宁波31521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1.4;TN383+.11 引言有机电致发光技术以其低驱动电压、宽视角、低成本、高亮度、可大面积显示等优势而被看作是新一代的平板显示技术,成为当前人们极大关注的研究热点。
无机化学学报2019年(第35卷)1-12期总目次
细胞表面壳化的研究进展............................ 苏慧许浩张d闯徐双梦魏延杜ll 黄棣(1713) 多酸基光敏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谷易桐陈黎李建平刘 U 陈维林刘 丁 王恩波(1905)
第12期
无机化学学报总目次
1
无机化学学报2019年(第35卷)1〜12期总目次
综述
仿生无机纳米材料改造生物体的研究进展......................................... 熊 威 唐睿康 马为民 邹志+(1) 铁基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进展............................ 张-亮龙红明李家新董林(753) 二氧化钛基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 梅邱峰 张飞燕 王 宁 鲁闻生 宿新泰 王 伟 武荣兰(1321)
论文
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Cao.955TA12Si2O8:0.045Eu2c,!Mn2c的晶胞参数变化和光谱特性...............王飞田一光 张乔(25)
CoMoS*/!-A12O 3催化剂在还原 中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
...................................刘哲男耿云峰石泉黎汉生史大昕吴芹赵芸冯彩虹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中空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氧还原领域中的应用
................................................................................ 刘 虎 杨东辉 王许云 韩宝航(1921) 多酸基主客体框架材料POMs@MOFs(COFs)............................................................................................ 李季坤赵帅恒胡长文(1934)
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V ol 39N o 4 32 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L M A T ERIA L S 第39卷第4期2011年4月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2009sx15)作者简介:黄自知(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的研究。
联系人:胡云楚(1960-),男,教授,博导,材料化学研究方向。
铱配合物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黄自知 胡云楚* 李水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沙410004)摘 要 铱配合物是最重要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之一,不同结构的铱配合物可以发出绿色、红色和蓝色等颜色的磷光,甚至颜色可调,从而实现全彩色电致发光。
量子化学计算对于开发高效电致磷光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子设计、配体修饰等将是提高电致磷光材料发光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电致磷光材料,铱配合物,量子化学Development of iridium complexes electrophosphorescent materialsH uang Zizhi H u Yunchu Li Shuifang(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Central South U niv ersity o f For estr y &T echnolo gy,Changsha 410004)Abstract Ir idium co mplexes is one o f the mo st impo rtant electro pho sphor escent mat erials.Ir idium complex es w ithdifferent st ruct ur es can emit g reen,red,blue and other color of pho sphor escence,ev en color tunable,w hich w as able to a chieve full co lo r electr oluminescence.Q uantum chemica l calculat ion pla yed an very impor tant r ole in dev elo ping new effi cient electr ophospho rescent mater ials.M olecular desig n,ligand mo dificatio n and other methods wer e effectiv e w ays to im pr ove the luminous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 ophospho rescent mater ials.Key words electro pho sphor escent material,iridium complex e,quantum chemist ry1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是指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激发作用下发光的现象,它是一个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发光过程。
以吡啶为配体的镍配合物[Ni(py)3(H2O)3](1,5-nds)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摘要 : 采用缓慢蒸发法 , 在水溶 剂中合成 了含氮配体单核 N i ( Ⅱ ) 配合物[ N i ( p y ) , ( H: 0 ) 3 J ( 1 , 5 一 n d s ) ( p y = p y r i d i n e1 , 5 - n d s : 1 , 5 . 萘 二磺 酸
,
根离子) 。 采 用 X射 线 单 晶衍 射 、 红外光谱 、 热 分 析 和 紫外 可 见 光 谱 等 方 法 对 配 合 物 进 行 了表 征 。X 射线 单 晶 衍 射 表 征 结 果 表
C o n ai t n i n g P y r i d i n e【 N i ( p y ) 3 ( H2 0) 3 ] ( 1 , 5 - n d s )
G U A N L e i , WA N G Y i n g  ̄ L 0 S h a n Z H A NG Z h o n g - J i n F AN We n . T i n g G AO We i
b y X- r a y c r y s t a l d i f f r a c t i o n ,I R, t h e r ma l a n a l y s i s ,UV. Vi s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 e t c .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X r a y s i n g l e c ys r t a l d i f f r a c t i o n s h o w t h a t t h e c ys r t a l o f t h e c o mp l e x c ys r t a l l i z e d i n mo n o c l i n i c s y s t e m wi t h s p a c e
新型红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与电致发光性能
Key words: electrophosphorescence; iridium complex; red-emitting; organic-light-emitting
收稿日期: 2011-11-18; 修订日期: 2011-12-06 作者简介: 张丽英( 1979 - ) ,女,河南安阳人,博士,主要从事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zhangly1103@ yahoo. com. cn
Abstract: A novel ancillary ligand ( 2-( 1-hydroxy-naphthyl) -benzothiozolato) ( HNB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d emitting phosphorescent iridium( Ⅲ) complex,Ir( ppy) 2 ( NBT) with 2-phenylphridine( ppy) as first ligand a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Saturated red-emitting electrophosphorescent devices using Ir( ppy) 2 ( NBT) as emission center are fabricated. The thermal,photophysical,and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Ir( ppy) 2 ( NBT)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emission spectrum shape of complex Ir( ppy) 2 ( NBT) is similar to Gauss,which has only one emission peak centralized 614 nm with a full-width at half-maximum of 65 nm. The optimized device exhibits a maximum brightness of 6 400 cd / m2 and the peak current efficiency is 4. 53 cd / A.
新型吡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a :R=CH
b :R=H
图 1 铱 (I I) I 配合物 I p y2 P ) )P rpy2 P () r t )( ( p MS D ( ¥ (p )( D) 的合成路线 a I MS b
收 稿 日期 :2 1一 1o 0 1 l_ 8 宁波 大学 学报 ( 工版 )网址 :t :3bnueuc 理 ht/ x . . . p/ b d n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0 00 4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 目 ( 2 1 124) 2 8 52 ) Y 0 06 8 ;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 ( 0 0 4 5 6 ) 2 1R 0 0 2 ;宁波市 自然科学 基 金 ( 00 1 16) 2 1A60 4 ;宁波 市应 用型 专业 人才 培 养基地 建 设项 目 (D0 0 0 ;宁波 大学 科研 基金 ( 17 ). J 9 14) XK0 1 第一作者:王清琪 ( 98 18 一), 女,黑龙江阿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 i wag i qho 6 . r Ema : n qn ia@13 o l g cn + 通讯作者:徐 清 ( 96一) 17 ,男, 湖北武汉人,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博5/ 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 i xqn @nueuc Emal uig b . - : d n
有 机高 分子 电致发 光 器 件 O E s( rai L D O gnc
Lgt m tn ei s ih E iig vc ) t D e 具有亮度大 、效率高、驱动 电压低 、能耗低 、超薄等优点, 成为 能优异的新
一
D二酮有机 配体的铱(I 一 I) I 配合物 则鲜见文 献报道 . 由于金属配合物 中有机 配体 的结构对器件 的发光 效率和发射波长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采 用不 同 4 ’
一种新的偶氮苯吡唑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5 — y ) h n 1 d a e e wa y t e ie y h d o y l e y ec n e s t n o 。 a e y p rd n n ir — — 1 p e y ) iz n s s n h sz d b y r x l d h d o d n a i f2 — c t l y i i e a d n t o — a o —
应 得 到一 种 含 吡啶 基 取 代 偶 氮 苯 化合 物. 过 红 外 光 谱 、H NMR 及元 素分 析对 其 结 构 进 行 了表 征 . 通 过 紫 外 可 通 并
见 光 谱 测 试 了其 对 不 同类 型 金 属 离 子 的 配 位 能力 , 果 表 明 , 化 合 物 与镁 仅 形 成 1: 结 该 1型 配 合 物 , 与 C 。 成 而 u 形 1: 1与 1: 2型 配 合 物. 其 可 能 的 配位 机理 进 行 了讨 论 。 对
cn 。
第 3期
李 明 等 : 种 新 的 偶 氮 苯 吡 唑 衍 生 物 的合 成 与 表 征 一
谱仪( 日本 S i d uUV2 0 hma z 3 0型 ) 傅里 叶转换 红外 ,
物 5和 1 2mL水合 肼 溶于 5 . OmL乙醇 中并 加入催 化量 冰醋 酸 回流反应 6小 时 , 旋蒸 除去 溶剂 , 于圆 置 底烧 瓶 中 , 加入 4 OmL冰 醋 酸和 几 滴 浓 硫 酸 , 温 室
光谱 仪 ( 国 P 公 司) 核 磁 共 振 仪 ( 国 Vai 美 E , 美 rn a
4 0 M Hz 。 0 )
试剂 : 一 乙酰 基 吡 啶 , 硝基 苯 甲醛 , 合肼 , 2 对 水 无水 乙醇 , 锌粉 。以上试剂 均为分 析纯 , 于 国药 集 购 团化 学试 剂 有 限公 司 。反 应 中使 用 的溶 剂 为 分 析 纯 , 于光 谱测 试 的 乙腈 溶 剂使 用 前 用 C l 用 a 回流 除水 , 所用 阳离 子均 为高氯 酸盐 , 英 国 Al sr 从 f Aee a
高效绿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 ol eo cec , n nU i ri f eh o g ,H nnZ eghu4 0 0 ; e aoa r o E c e t e 1C l g f i e Hea n esyo T c nl y e a hn zo 5 0 2 K yL b rt y f xi dSa e S n v t o 1 o t t
4 2 a d4 6 n 0 n 4 m,r s ciey.I loe h b td b g tg e n—e ti g a 9 e pe tv l tas x i ie r h r e i mi n t 2 nm,a d h g h tl mi e c n f ce y a d t 4 n ih p o ou n s e te inc n i
掺 杂 电致 发 光 器 件 发 面具 有 潜 在 应 用 。
人们在分 子设计上对环金属配体 , 特别是 在 2一苯基 吡啶配 体上进行 各种修 饰和 功能化 , 在提 高器件 性能 和简化器 件结 构 等方面取 得了~定 的进展 。然 而 , 由于 大多数 的有 机 电致 磷光材料 在超 过一定 浓度 时, 尤其 是 同态时 , 会存在 自猝 灭 、 发 射 峰 变 宽 或 是 产 生 红 移 等 问题 , 以 在 电 致 磷 光 器 件 中 一 般 会 所 以低 浓 度 的方 式 将 它 们 掺 杂 在 具 有 电 荷 传 输 能 力 的 主 体 材 料 中 作 为 客体 材 料 , 过 直 接 捕 获 电荷 形 成 客 体 激 子 或 由 主 体 材 料 通 的激 子经 能量传递 的方式形成客体 激子从而发 光。在高掺杂 时 由 于 双分 子 问强 相 互 作 用 导 致 浓 度 猝 灭 作 刚 增 强 , 以 有 必 要 所
一种环金属化铱配合物光电性质的研究
1 1 实验 仪 器和试 剂 .
20 0 0—14型红 外光谱 仪 ( 0 加拿 大 F L ; ai LI 元 素分 析仪 ( 国艾乐曼 元 素分析 系统 )T T A) V r E I o I 德 ;U
一
10 型双光束紫外 一 91 可见分光光度计 ( 北京普析通用) R 50P ; F 3 1C型荧光光谱 ( 日本 岛津 Sia— h d m
4 O O 2 O
' 1 l t ‘ | 棚 h ・
图 2 铱配合物 的紫外 吸收光谱 图
图 3 铱配合物 的荧光发射光谱 图
荧 光光谱 测 定 的溶 剂 体 系 为二 氯 甲烷 , 测试 光
谱类型 : mso ; E i i 激发波波长 : 0r 发射波检测 sn 2 m; 6 i 波 长 :9 m; 50n 检测 发射 波长 范 围 :8 m 一 5 m。 20a 70n 将 配合 物溶解 在分 子筛 干燥 后 的二 氯 甲烷溶液
关键词 :铱(I 配合物 ; I) 1 配体 ; 吡啶; 循环伏安法 中图分类号 :0 1 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6 (0 2 0 0 8 一 3 0 7— 20 2 1 )2— 0 1 O
0 引 言
近年来 , 环金属化铱配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发光量子效率高、 磷光寿命较短和发射波长位置 可调等特点 , 使其成为在 O E L D器件研发大潮 中最具潜力的磷光材料。环金属化铱配合 中, 铱和配体之 间自 旋轨道耦合作用较强 , 三线态激子跃迁效率较高 , 磷光发射效率也较高。也 由于金属铱和配体同时 存在 , 配合物的吸收谱带 可 以很宽。同时 , 属铱 的三 价离子与 配体更容 易形成 I( 。 ( 金 r C N) 或 c
2-苯基吡啶铱(Ⅲ)配合物及其衍生物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化 学 学 院 ,功能 材料 化 学 研 究 所 , 春 10 2 ; 1 长 30 4
2 .首都师范大学化 学系 , 北京 10 4 ) 00 8 摘要 采用密度泛 函理论 B P 1和 U 3 W9 方法 , 3 W9 BP 1 分别对 4种 I( 配合 物 ( P ) I( cc 1 P Y r Ⅲ) P Y r aa )( , P =
量 子效 率在 室 温下达 到 0 1 0 4 . ~ . .随后 , ad 等 将 ( P )I( cc ( , P =2苯基 吡啶 , cc=乙 B lo P Y r aa ) 1 P Y 一 aa 酰 丙酮 ) 杂在 3 苯基-一 1一 基 )5苯 基一 , , . 唑 ( A ) , 备 了最大 外量 子效率 为 1 % 和功 掺 一 4 ( 萘 .一 1 2 4三 TZ 中 制 9 率 效率 为 6 1Ⅱ w 的高效 绿 光器件 .该器 件 的 内量 子效 率几 乎达 到 10 , 电致发 光效 率 提 高到 了 5 l / 0% 将
Vo . 1 31
21 0 0年 4月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CHE CAL J MI OURNAL OF CHI NES I E UN VERSTI I ES
No 4 .
7 7~7 1 7 8
2苯 基 吡 啶 铱 ( ) 合 物 及 其 衍 生 物 - Ⅲ 配 光 谱 性 质 的 理 论 研 究
采用 密度 泛 函理 论 ( F D T) 在 B P 1L N 2 Z 3 W9 / A L D 和 U 3 W9 / A L D B P 1 L N 2 Z水 平 上 分 别 对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导论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导论1. 电致发光(EL):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是一个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一种发光过程(非热转换即不是通过热辐射实现的)。
2. FED,PDP,LCD都存在问题,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所以研究更为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OLED特点:材料选择有机物,高分子,因而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发光视角宽,相应速度快;器件可弯曲,不受尺寸限制,分辨率高等。
3. 基态:分子的稳定态即能量最低状态;激发态:被激发后,分子的电子排布不遵循构造原理。
激发态分子内的物理失活: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而辐射跃迁:释放光子而从高能激发态失活到低能基态的过程。
导致电子运动轨道界面减少;在势能面上跃迁是垂直发生的。
4. 有机半导体: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在LUMO和HOMO间的跳跃产生电流。
而掺杂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大于本征半导体(电子和空穴浓度相同),所以导电性更好5. 直流注入式有机电致发光:在有机EL器件的两端电机上加上直流电源,通电后发光器件受电激发的作用而发光的现象。
过程:载流子注入,载流子传输,电子和空穴碰撞形成激子(激子是彼此束缚在一起的电子和空穴对),激子辐射退激发发出光子。
6. 单线态激子是总自旋为0的激发状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形成的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比例正比于其状态数,有机电致发光的量子效率最大为25%;Forster能量转移:能量从主体向掺杂材料的传递方式,能在较远距离内实现,为单线态激子;Dexter能量转移:只能在紧邻分子间实现,为三线态激子。
7. 单层器件:单层有机薄膜被夹在ITO阴极和金属极之间,形成的是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但是单层器件的载流子的注入不平衡,器件发光效率低。
三层器件是目前OLED中最常用的一种。
在实际的器件中,在发光层往往采用掺杂的方式提高器件性能8. 器件制备过程:刻蚀好的ITO玻璃—清洗—臭氧/氧等离子体处理—基片置于真空腔体—抽真空—蒸发沉积有机薄测试表征膜和阴极—取出器件并封装—9. 有机小分子发光器件通常用真空蒸发沉积的方法制备构成器件的薄膜,整个过程要在真空腔内完成(真空度高于10^-4Pa)。
一种新型铱配合物的固相电致化学发光性能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170 0 。 2 15 6 ) 作者简介 : 张慧慧 (9 5 ) 女 , 18 一 , 江苏徐州人 , 分析化 学专 业硕士研 究生。 通信作者 : 宋启军 (9 5 ) 男 , 16 一 , 陕西吴堡人 , 教授 , 博士 生导 师。 主要从事电致发光分析研究。
(
、
K
.
“
( S
m 坩 "髓 m 一
e ●
(
电致 化 学 发 光 ( lcrg n rtd c e lmi— Ee t e eae h mi n o u
析成本增高 。 因此将 R ( p ) uby: 固定在电极表面,
制备 出可 重 复 利 用 的修 饰 电极 成 为 近 年 来 研 究 的
S p .
中图分 类号 :Q 10 1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6 1—7 4 (0 1 0 T 5 . 17 17 2 1 )5—0 8 5 8—0 4
S l -tt lcr c e lmiec n eB sdo v l rdu II o lx oi SaeE eto h mi n se c a e n aNo e Iiim(I)C mpe d u
定 , 电致化 学发 光领域 具有 潜在 的分析 应 用价值 。 在 关键 词 :电致 化学发 光 ; 配合 物 ; 铱 多壁碳 纳米 管
一 一㈨ ~ 一至 .星 一 ^ ~ MⅢ 一-. ~ 瓶 一 h∞ _~ 一 z ~ 一
一 川’一 . 一 . Ⅱ { 曲 U l I 一 ~ ( ) 一 l 叩 M k 础 一 ( . . 枷 I 呲 1 一 ( a 洲一 = 一 1 w au1m Cn日~ _ ( 薹 耋 x
\ / 1 1 2 仪 器 I . . M6型 电化 学 工作 站 , 国 Z h e 德 a nr
激发态能量转移能量转移既可以发生...
新型磷光材料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摘 要 为了调制铱金属配合物的发光颜色,本文以1-苯基吡唑(ppz)为第一配体,通过选择第二配体合成了四种新型红色磷光材料;以2-(2, 4-二氟苯基)吡啶(dfppy)为第一配体,2-吡啶甲酸(pic)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种典型的蓝色磷光材料。
本文研究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光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并对其化学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合成配体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BTZ)及其衍生物2-(3-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3-MeBTZ)、2-(4-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MeBTZ)、2-(4-三氟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tfmBTZ),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时间,提高了配体的产率;以上述合成的化合物为第二配体,以1-苯基吡唑为第一配体,合成了一组铱金属配合物(ppz)2Ir (LX)(LX= BTZ、3-MeBTZ、4-MeBTZ 、4-tfmBTZ)。
通过1HNMR和红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2、合成了一种以2-(2, 4-二氟苯基)吡啶为第一配体,2-吡啶甲酸为第二配体的蓝色磷光铱金属配合物(dfppy)2Ir(pic)。
通过1HNMR和红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3、经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发现以1-苯基吡唑为第一配体的四种配合物有着基本相同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光谱,四种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也类似,最大发光峰分布在583nm—615nm,都在400nm 左右存在一个弱的光发射,而且发射主要来源于配体的光吸收,而不是3MLCT及3p-p*跃迁。
与Ir(ppz)相比,不仅实现了室温磷光,也通过对第3二配体的修饰实现了对发光颜色的调制,表明配合物内存在着环金属化配体到辅助配体的能量转移。
400nm的弱发射被认为是金属离子微扰的辅助配体BTZ的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而长波段的光发射被认为是Ir(BTZ)的3MLCT的三重态激子的辐射跃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 ta rdu m C mpe a e n2P e yp rdn ia d u r l iim() o lxB sd o - h n ly iieL g n I
S E u n HU X uH a WA G F n —ig S N F n Y N uQ X n Z u — u H NX a i— u N e gLn U e g A G Y — i U Ya HU D nR
沈 旋 胡 秀华 王凤 玲 孙 峰 杨 玉琦 许 岩 朱 敦如
( 京工 业 大 学化 学化 工学 院 , 南 材料 化 学 工程 国家重 点 实验 室 , 南京 2 0 0 ) 1 0 9
摘 要 :本 文 合 成 了一 种 中性 的 铱 配 合 物 [ ( y (P 3N O]并 通 过 红 外 、 磁 、 喷 雾 离 子 质 谱 和 元 素 分 析 等 对 其 进 行 了 I p )P h (C ), rp 。 ) 核 电
(ol eo hmir dC e cl nier g Sa e aoao Ma r l oin d C l g C e sya hmi gnei , teK yL br r o t i s r t e f t n aE n t t yf ea . e e C e c E gne n , aj gU i ri f T cnl y N j g2 00 ) hmi l i i a n er g N i nv syo eh oo , a i 10 9 n n e t g n n
w 2O0 87( 2 - . h h t u iecn e(L s et f h o pe ihoo ta e c lIfr n R = .9 I o > ) T ep o0 m n se c P ) p cr o e cm l i dc l meh n , h0l0n a d l a t xn r 0 1 dme yf mie D ) h w e sinm xm t 8 , 8 n m rset e , orso dn obu . i t l ma d ( MF so mi o a i aa 4 5 4 4a d 5 n , ep ci 1 cr p n igt le h o s 1 5 vv e
表征 。通 过 X 射 线衍 射 确 定 了 该 配 合 物 的 晶 体 结 构 , 配 合 物 晶 体 属 于 单 斜 晶 系 空 间群 为 P 。其 中 a O9 4 74 n 6 该 2I c = . 4 () m,: 9
,
1 8 26 n c 2 4 31) m,= 0 .8 (), = .4 42 n = , 1 4 -m- F00= 9 , = . 2 ,R = . 8 . 08 () m,= . 71 (1 n f 1 1132。 V 3 6 () m3 4 D = . 7g c 3 (0 )I 2R100 w 200 4 2 l 2 Z 6 5 38 97 ( ∽) 光致 发 光 光 谱 表 明 , 配 合 物 在 二 氯 甲烷 、 仿 和 D , > 。 该 氯 MF中 的最 大 发 射 波 长 分 别 为 4 54 4和 5 5 n 即 在二 氯 甲烷 8 8 1 m,
H NMR,ES s pe ta a l me a n l ss T e c y t ls u t r ft e c mp e a e n d t r n d b Ima s s c r nd e e ntla ay i h r sa t c u e o o l x h s b e ee mi e v r h
第2 6卷 第 4期 21 0 0年 4月
无
机
化
Hale Waihona Puke 学 学 报
Vo .6 No4 12 .
CHI S 0U NE E J RNAL OF I RGANI N0 C CHEMI T S RY
6 16 6 5 -5
含 2苯 基 吡 啶配体 的 中性铱 配合 物 的合 成 , . 晶体 结 构及 发 光 性质
文 章 编 号 :10 —8 1 000 —6 1 6 0 14 6 ( 1)40 5 — 2 0
S t ss yn he i,Cr t lSt uc ur nd Pho o um i s e e Pr pe te fa ysa r t e a tl ne c nc o r i s o
A src:A n urlI du I o pe I(p ) P h ( C ) a e n snh s e n hrc r e v I , b ta t e t r im()cm l rp y2 P 3 N O】h sb e y tei d a d c aat i d b R a i Ⅱ x[ ( ) z ez
.
和 氯 仿 中发蓝 绿 光 , D 在 MF 中发 绿 光 。在 强 极 性 溶 剂 中 , 合 物 的 磷 光 最 大 发 射波 长发 生 了红 移 化
。
关 键 词 : 性 铱 配合 物 ;晶体 结 构 ;磷光 ; 绿 光 中 蓝
中图 分 类 号 : 6 48+ 0 1. 5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
X—a n lss Th o o d c y t lie n mo o lni r y a ay i . e c mp un r sa lz s i n ci c
,
s aegopP 1 i = .9 74 n : .8 (1 p c ru 2 cwt a 09 4 () m 6 1 0 26 / h 4 4 8 n c 22 71 (1 n f 1 1132。 V 32 6 () m , = , 。 1 4 ・m- FO 0: 9 , l0 3 a d m, = .4 31) m, = 0 .8 () = . 42 n Z 4 D = . 7g c 3 (0 ) 1 2 R = . 28 n l , 4 6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