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浅谈写作“删”的妙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篇•方法展示
一、删开头——
—开门见山,简单明了
一位学生写作的题目是激励之花悄悄绽放,开头只有一句“激励之花,又叫杏花”。
仅用八个字就写出了文章主题以及写作对象。
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和莫怀戚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样。
这种开头真的太少了,而其他学生的普遍问题就是开头太长。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写作前无规划。
没有对自己的文章做一定的构思,不清楚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没有做选材的思考,都写了两三百字还没有进入主题。
这个问题在叙事类习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写春游,学生就会用很大篇幅写要玩什么,买什么零食……导致后文压缩字数,草草了事。
第二,开头直接摘抄语料。
这些学生平时写作就有很大障碍,为了应付600字用语料来凑齐字数,这是考试大忌。
第三,开头惯用套路。
有的学生喜欢用一组排比句、用修辞增加文采没有错误,可是千篇一律的排比就显得模式化,有的排比句还可成为万能开头,有的学生写了这么一段排比后,又写了一段可以做开头的,显得重复。
第四,开头渲染太多。
这类学生平时写作较好,他们想迫切地展示自己的文字功底,就用了大段大段的景物渲染,殊不知这样也会让人审美疲劳。
二、删中间——
—大刀阔斧,突显重心
很多学生叙事也显空洞没有突显重心。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第一,根据写作重心确立选材。
和中心无关的敢于舍弃,对于和中心一般关系的就概括略写。
如《背影》重心放在了父亲送别时为我买橘子,我和父亲同行的直接原因就用了一句话带过:“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这样略写就自然流畅。
第二,点面叙述,重点突出。
朱自清的三次背影中,最核心的就是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而正是这次背影让朱自清长期因家庭隔阂而对父亲产生的疏离感轰然倒塌,感知了父亲的不易与艰辛,这样的见微知著最能打动人。
张同学在她的《乐之花悄悄绽放》中写道:“女教师总是背着或深红或墨绿的琴包,在那个琴包里有令我心驰神往的乐器——
—古琴;古琴是以木头为底,上面有一根根纤细的琴弦,整体呈深红色,末端还挂了一个穗,正因为古琴和诗歌密不可分,当我们吟诵经典时,老师的古琴总是伴随着我们,声声吟诵,声声古琴;每次练习的间隙,总会有几个同学围绕着老师,静静听她弹奏。
听多了,听久了,心里会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恬静。
”初识古琴—细观古琴—聆听古琴,逐层递进,让古琴与诗歌悄悄走进她的心田。
第三,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抒情。
初中阶段学生习作仍以写人记事类为主,因而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记叙、描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
我们以部编教材八下第一单元为例,设计了一篇关于民俗
的作文,有的学生写端午,600字的作文,光平淡无奇地介绍端午的历史就占了大篇,这样的历史感没有厚重的根基,就显得空洞如浮云。
三、删结尾——
—去掉套话,首尾呼应
一些学生知道文章结尾是需要扬的,扬的方式是什么,扬的度是多少,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首先,是不是每篇文章结尾都需要赞歌式的扬法?不一定,如《紫藤萝瀑布》,宗璞写道:“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为什么要加快脚步,她未明说也不需要明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已经点明主旨。
所以用“加快脚步”和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呼应,所以在文章中间已经写明主旨的,就不必刻意地重复点题了。
其次,如果结尾需要点题,怎么点?学生易犯套话空话、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问题,不如删掉这些,学学教材里的经典点题法。
方法一,高度提炼主旨。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毁灭了自己”是悲剧,“心灵变得无比高尚”点出伟大。
方法二,哲理问句引人深思。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个结尾用反问点明做事不能据理臆断,魏煜杰同学的结尾“此时,英雄格萨尔征战的马蹄声,在这片粗犷豪放的土地上,依旧没有停止。
只是为何,这场征战要持续千年之久?”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方法三,注意定格描写。
情到深处,往往无语凝噎。
韩麦尔先生在下课时无力的动作和语言给人无尽的压抑感,包含了多少心酸。
方法四,通过想象,寄寓情思。
贾平凹写道:“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是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
”这个想象就是对主旨小桃树坚持的写照。
方法五,直抒胸臆,呐喊抒情。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是直抒胸臆的句子,可是这种句子读来却不感虚假,这些都是时代的号角,用真挚的情感才能抒发这种磅礴的爱国之情!
习作是需要修改的,只有敢删、会删就能让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显出不一样风采。
参考文献:
[1]朱娟.删繁就简三秋树:浅谈经典长文之短教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5(21).
[2]王建君.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长文短教和文本细读: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5).
•编辑张珍珍
删繁就简三秋树
——
—浅谈写作“删”的妙处
张薇
(四川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四川成都)
摘要:“删繁就简三秋树”,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这在写作中是最凝练的一笔。
结合学生习作,谈谈写作中“删”的妙处。
关键词:删繁就简;学生习作;删改;修改
49--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