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双种群遗传算法的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8 -
设备,引进面向绿色制造的工艺技术,如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干式切削技术等。
2)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树立低碳节能意识,如使用精益生产思想提高生产线的产能效率、提高设备和能源的利用率、使用准时化生产方式对产线进行整改并建立物料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可视化。
参考文献
[1]李聪波,崔龙国,刘飞,等.基于广义边界的机械加工系统碳排放量化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9):2229-2236.
[2]李爱平,古志勇,朱璟,等.基于低碳制造的多工步孔加工切削参数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21(6):1515-1522.[3]ZHOU G,ZHOU C,LU Q,et al.Feature-based carbon emission quantitation strategy for the part machining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7,31(4-5):406-425.
[4]黄绮煜,张妍,李涛.基于“三流合一”视角的碳中和贡献力评价研究——以传统能源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2):186-196.
[5]孙菡悦.基于改进价值流程图分析的机械制造系统碳排放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6]王晓伟,张绪龙,张东杰,等.机床切削加工碳排放计算模型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33(5):79-83.[7]汪军,程敏,陈颖雯,等.汽车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参数因子研究[J].中国汽车,2022(7):8-16.
[8]NARITA H,KAWAMURA H,CHEN L,et al.Development of Predictio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Burden for Machine Tool Oper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2006,49(4):1188-1195.
[9]ZHENG L.Carbon emission measurement method of heavy industry based on LMDI decomposition metho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2023,45(2):113-124.
[10]舒心.工程机械齿轮加工与热处理工艺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4):43-45.
[11]李先广,杨勇,李聪波,等.面向绿色制造的干式齿轮加工过程碳排放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4,25(16):2184-2190.
图5 电能碳排放结构占比图(数值单位:kgCO 2
e)
废屑,54.544 38%
外围设备 16.36311%
运输设备,1.315,1%
装配线平衡优化问题是指在装配线上的工作站间合理分配任务,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1]。
但随着产品不断创新,装配线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为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数学求解法、工业工程方法和智能算法等。
在智能算法中,最常见的是启发式算法。
田广东等人以提高拆卸效率为目标,提出一种社会工程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优化拆解线平衡率[2]。
李明等人通过改进遗传算法对多目标的装配线平衡问题进行求解,不仅考虑产线平衡率,还对平衡指数和生产节拍进行寻优[3]。
启发式算法虽然能对装配线平衡问题进行求解,但其运算速度较慢,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某一个虚假的最优解中,导致结果并不理想。
基于此,该文对传统的单种群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扩展单一种群成为双种群遗传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算子改进遗传算法中的交叉过程,避免遗传算法在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时无法精确寻优,以期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1 问题描述与模型构建
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估装配线平衡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改善,针对不同的生产需求,选择的基于改进双种群遗传算法的装配线
平衡优化研究
欧阳飞羽 王 巍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装配线平衡问题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需要用有效的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构建基于生产平衡率和平滑指数的装配线平衡优化模型,并改进双种群遗传算法。
在算法交叉和变异环节引入自适应算子,提升搜索的全局性和局部性。
通过试验,发现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能很好地解决装配线优化问题,比未改进的算法更具优势。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遗传算法;工业工程中图分类号:TP 39 文献标志码:A
- 119 -
评估指标也不同[4]。
生产平衡率为实际生产时间与总可用时间的比率,表示任务在各工作站间的分配效率。
生产平衡率越高,说明资源分配越有效,闲置时间越少,生产率越高,如公式(1)所示。
q
C t P T n i i ∑==
1 (1)式中:
P 为生产平衡率;t i 为完成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q 为工作站的个数;C T 为节拍时间,是每个工作站完成一个单位产品需要的最长时间。
减少节拍时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瓶颈,提高生产平衡率。
生产平衡率可以反映装配线的平衡状态。
当生产平衡率低于60%时,说明整条装配线均未采用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必须进行改进。
当生产平衡率在60%~80%时,说明整条装配线采用了一定的科学管理方式,但平衡状态并不好。
当生产平衡率在80%~90%时,整条产线的平衡状态已经有很大的改善,当生产平衡率大于90%时,说明装配线的平衡状态较好,能以最高的生产效率完成生产。
平滑指数可以量化不同工作站间周期时间的差异,通过工作站间工作时间的差异程度衡量平衡性。
平滑指数越小,说明装配线越平衡;平滑指数越大说明装配线不平衡,工作站间的工作负载不均衡。
平滑指数能帮助识别装配线上的瓶颈工作站或不平衡因素,从而引导制定优化策略;通过调整工作任务分配,使平滑指数变小,可以让工作站间负载均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通过监控和调整平滑指数可以促进装配线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效
益。
计算平滑指数如公式(2)所示。
SI
(2)式中:
q 为工作站数目;i 为完成每个工作站内所有工序需要的标准时间;
C T 为节拍时间。
生产平衡率P 为问题模型中对生产效率进行评估的指
标,平滑指数SI 用于评估负荷状态。
为最大化生产平衡率且不损失生产效率,保证各作业工作站间生产负荷均衡,该文将生产平衡率和平滑指数2个指标相结合,提出多目标的装配线平衡问题模型。
该模型的目标函数如公式(3)所示。
max F P P SI SI 00
(3)式中:
P 0为未改进前的生产平衡率;SI 0为未改进前的平滑指数。
通过多目标的装配线平衡问题模型,可以兼顾装配线的平衡状态和各工位的作业负荷,提高生产率。
2 描述双种群遗传算法2.1 遗传算法改进策略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思想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搜索最优解。
最早由John Holland 于1975年提出,后来经过研究者们改进和扩
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全局优化工具。
遗传算法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处理高维复杂问题,还可以并行计算,加速求解过程。
然而,遗传算法也有缺点,其算法的性能高度依赖参数设置和编码方式,因此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无法保证找到全局最优解[5]。
为改进遗传算法,研究者们提出许多改进策略。
其中,双种群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版本,引入2个种群,分别用于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同时兼顾全局和局部搜索的能力,有效地平衡了搜索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双种群遗传算法在2个并行的种群间进行交叉、突变和选择操作,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持种群多样性,从而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在2个种群中搜索最优解,很大程度提高了计算效率。
双种群遗传算法使用了2个并行的种群,即
使其中一个种群出现问题(例如丧失多样性)
,另一个种群也可以继续搜索。
双种群遗传算法通过引入双种群结构和相应的搜索策略,利用一种有效的方式改进标准的遗传算法,可以处理复杂、非线性、离散以及含有许多局部最优解的问题。
该文采用双种群遗传算法求解装配线平衡问题,同时在交叉和变异环节引入自适应算子,进一步对双种群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更好地求解线平衡问题。
2.2 双种群遗传算法改进策略
为在搜索过程中更好地适应问题空间的特性,该文在双种群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自适应算子,对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操作进行动态调整。
交叉是一种模拟生物繁殖的操作,通过从父母染色体中选取部分基因来产生新的后代。
将自适应算子引入双种群遗传算法后,交叉概率不再固定,而是动态调整的,即自适应交叉率。
自适应交叉率通常利用种群的平均适应度或最优个体的适应度。
当种群的平均适应度较高时,可能需要降低交叉率保持当前的优解;反之,如果种群的平均适应度较低,可能就需要提高交叉率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变异是通过随机改变染色体上的一个或多个基因产生新的解。
引入自适应算子,变异率也会变成动态调整。
自适应突变率通常利用种群的多样性。
当种群有较高多样性时,可能需要降低突变率保证搜索的稳定性;反之,如果种群的多样性较低,可能需要提高突变率增加种群的多样性。
在遗传算法中,常用方法是基于种群的适应度值,引入自适应算子对交叉率和突变率进行动态更新[6]。
关于染色体,该文采用公式(4)更新每个染色体的交叉率和突变率。
()()min max max
min max min f f f f c c c c i i −−−+= (4)式中:
c i 为染色体的交叉率;c min 和c max 分别为交叉率的最小和最大允许值,一般来说为预先设定的常数,染色体变异率如公式(5)所示。
()()min max max min max
min f f f f m m m m i i −−−+=
(5)式中:
m i 为染色体的变异率;m min 和m max 分别为允许变
- 120 -
异率动态调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同样也是预先设定的常数。
公式(4)和公式(5)中的f 1是染色体i 的适应度值,
用适应度函数直接计算得出;
f min 和f max 分别为当前种群中的最小和最大适应度值。
高适应度值染色体为优秀解,为确保有效传递给后代,采用较低的交叉率和变异率,有助于保留优秀解,提高算法性能。
相反,适应度较低的染色体可能需要更高的交叉率和变异率,增加多样性和搜索空间探索,提高发现更优解的概率。
这样的策略平衡了保留优质解与探索搜索空间的需求,优化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
同时,在问题求解初期,可以增加自适应算子的调节系数,以便能更好地提高算法的求解能力,在后期可以适当降低调节系数,增加收敛速度,提高算法的求解效率。
综上所述,引入自适应算子的遗传算法能更好地平衡搜索的全局性和局部性,从而提升搜索性能。
2.3 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
双种群遗传算法是遗传算法的一种改进形式,设置2
个并行的种群,在这2个种群间进行交叉、突变和选择操
作,提高搜索性能[8]。
双种群遗传算法的具体运行过程如下:1)初始化。
生成种群1和种群2,对这2个种群进行初始化,每个种群都由若干个染色体组成,这些染色体为可能的解决方案。
该文采用顺序编码的方式,对装配线平衡问题进行种群初始化,将装配线的加工顺序初始化为种群中的染色体。
2)适应度评估。
计算2个种群中的每个染色体对应的适应度值。
适应度函数通常取决于特定的问题域,度量了一个染色体(或解决方案)的质量或优越性。
该文采用复合的目标函数作为适应度值,如公式(3)所示。
3)选择。
根据染色体的适应度选择2个种群中的染色体。
该文采用轮盘赌作为选择策略,模拟自然界中适者生存的原则。
在轮盘赌选择过程中,每个染色体被选中的概率与其适应度函数值成正比。
计算染色体i 被选中的概率P i ,如公式(6)所示。
∑=j i i f f P
(6)
式中:
f i 是染色体i 的适应度值;∑f j 是种群中所有染色体的适应度之和。
每个染色体占据的“轮盘”面积与其适应度值成正比。
因此,适应度值较高的染色体有更大被选中的概率。
图1 改进后双种群遗传算法流程图
图2 作业优先顺序关系图
开始
结束
初始化种群1
轮盘赌选择轮盘赌选择
自适应交叉、变异
最优保留
最优保留新一代种群1'新一代种群2'
种群间最优个体交换自适应交叉、变异初始化种群2
计算适应度计算适应度
满足
条件
满足 条件
是
是
1
56789101112132122232526272831
24
20
19
18
14
15
16
17
3334353736
32
2930
2
3
4
该方式既能保证遗传优良基因,又能为低适应度的染色体提供生存机会,从而保证种群的多样性,避免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
4)交叉和变异。
从2个种群中选择的染色体经过交叉和变异操作生成新的染色体。
该文引入自适应算子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更好地提升了算法的性能[9]。
5)替换。
在新一代中,使用新产生的染色体替换原来种群中一些适应度较低的染色体,达到不断优化种群的目的。
6)迁移。
在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后,其中一个种群中适应度值最大的染色体会复制到另一个种群中,该群间染色体交换的过程被称为迁移。
在种群1中选取适应度值最高的染色体,染色体包括种群1最好的基因信息,将选定的染色体从种群1复制到种群2,使种群2获得种群1的优秀基因信息,同时,删除种群2中适应度值最低的染色体,并计算种群2中所有染色体的适应度值,更新种群状态。
该文采用种群1、2间的双向迁移,更好地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信息交流,加快全局优化的进程。
双种群遗传算法的迁移环节明显优于传统遗传算法,其目标是在2个并行执行搜索过程的种群间进行基因信息的交流,以提高全局搜索能力,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困局中。
7)终止条件检查。
如果满足终止条件,即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满意解后,算法结束。
否则,返回步骤2,并在新的种群重复上述过程。
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
3 装配线平衡优化验证
3.1 案例描述
装配线平衡优化问题的目标是使各工作站的负荷尽可能均衡,减少空闲时间和过载情况,从而提高整个装配线的生产效率[7]。
通过改进双种群遗传算法对装配线问题进行求解,该文以某公司手机装配线为案例,验证改进后算法是否有效。
某公司手机装配线将现有的37个作业任务分配在4个工位中,通过作业标准时间研究,得到37个工位的标准工作时间。
某公司手机装配线的作业优先顺序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作业优先关系顺序图,通过顺序编码的方式将各工序编码成为初始化种群,并通过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代入公式(1)和公式(2)可以计算得出,目前手机装配线的平衡率为388s,生产平衡率为68.81%,生产平滑指数为163.83。
目前,生产平衡率在60%~70%,表示虽然该装配线现在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能力,但是装配线平衡状况不乐观,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以达到产线平衡的状态。
同时,生产平滑指数略高,表示目前产线中,4个工作站间的作业负荷不均衡,容易对生产效率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3.2 案例求解
对某公司手机装配线进行分析,需要进一步优化产线平衡。
该文采用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并与未改进的算法进行对比。
所有试验均在Matlab 2021b中运行,每次试验独立运行30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通过遗传算法对手机装配线进行平衡优化后,提升了生产平衡率。
通过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对装配线进行进一步优化,装配线的平衡率为92.86%,说明此时产线平衡状态较好,与传统的双种群遗传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更能提升生产平衡率。
平滑指数下降说明装配线中各工作站间的工作负荷更均衡,与未改进的算法相比,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使平滑指数下降更多。
表1 改进后算法结果对比
生产平衡率P平滑指数SI 未优化68.81%163.83双种群遗传算法86.34%93.45
改进后双种群遗传算法92.86%56.28因此,通过对某公司手机装配线平衡状况进行分析,验证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能较好地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比未改进的算法性能更强。
4 结语
装配线平衡问题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能更好地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该文对装配线平衡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以产线平衡率和平滑指数为共同导向的问题模型,并通过改进双种群遗传算法,提高遗传算法的求解能力。
通过对案例进行求解,与未改进的算法相比,改进后的双种群遗传算法能更好地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啟明,李伟伟.电子液压制动控制单元的混流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J].机电工程,2022,39(1):77-86.
[2]田广东,张志峰,张诚,等.基于改进社会工程算法的拆解线平衡多目标优化设计[J].包装工程,2022,43(12):52-58.
[3]李明,包建军,袁逸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多目标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4):204-207.
[4]岳志春,韩玥.基于工业工程方法的H公司插线板装配线平衡优化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3,52(8):129-133.
[5]朱远东,王共冬,邹爱丽,等.面向成本的装配线平衡改进遗传算法[J].河南科技,2022,41(8):34-38.
[6]伍智强,陆远,汪雷.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装配线平衡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0(10):159-162,167.
[7]姜晨光,严广乐.基于Lingo的发动机装配线建模优化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10(8):202-205,211. [8]何国强,李斌成,王东先.基于改进双种群混合遗传算法的车辆路径问题研究[J].供应链管理,2020,1(7):108-118.
[9]王豪,赵学军,袁修久.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J].电光与控制,2022,29(5):72-76.
-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