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记叙文中进行景物描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记叙文中进行景物描写
第一篇:如何在记叙文中进行景物描写
哪些是景物描写的对象呢?概括地说,凡环绕人的但不是对人的描写,都可以说是景物的描写。

核心提示:说明文是介绍,让你明明白白知道什么东西是什么样子或是是怎么一回事,主要让你增长见识,了解科学知识;议论文是说理,很明确地提醒你,要对你洗脑,让你懂得某个道理;记叙文(叙事散文以及抒情散文)主要是进行情感教育,让读者跟随你进行一次情感旅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灵的洗礼。

如果说写说明文是一种“推销”,写议论文是一种“注射”,那么写记叙文就是一种“催眠”!所以情境的营造尤为关键,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我们主要当追求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营造氛围上的作用,将景与人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好地让景为人物形象服务,越具备诗意,“催眠”的效果越强。

其实对景物进行描写,你们并不感到陌生,在小学的时侯,你们就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是直到现在,在你们的文章中,我却常能读到这样的话,“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了!”到底有多美、多迷人,别人却不知道,是因为你写得很空洞。

那么,怎样才能把笔下的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1、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

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节选自《看云识天气》)
大家请看,同样是写云,第一句就不如第二句的表达效果好,原因就在于,第一句话叙述表达得很直白,上面提到的我们同学文章中存在的情况与此极为相似。

但运用描写就把云的不同姿态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两个片段,看看名家是怎样描绘景物的。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节选自《春》)在这段话里,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春花图”。

在描写桃花、杏花、梨花以及遍地野花时,作者是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和其他手法来突出其特点的呢?请你们自己翻开书本,看看课堂笔记,自己复习一下吧。

这段文字,作者集中笔墨只描写一种景物--春花。

通过动静、色味、虚实、高低多个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

其实这就是景物描写的不二法门--动静、色味、虚实、高低。

不信,你再翻开书本看一看《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

我们同学对于景物描写,一直存在一个很模糊的认识,那就是将叙述加上几
个简单的概括性的修辞性的词语就当作是描写了,这是不对的,比方说:
4、天放晴了,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进来,照在身上,好像一股暖流渗入心中。

……晴天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乌云似乎在白云的美丽之下,躲到了远处,太阳伸了一个懒腰,总算还是去工作了。

(节选自《心声报》第七期第三版七(2)班赵炳君《放晴之后》)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不足之处呢?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描写的对象有哪些。

太阳、天空、乌云、白云等。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太阳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做了动态地描写,但天空的颜色并没有具体写出来,乌云、白云亦描写得极为简单。

这样一来,我们看不出天空的颜色究竟怎样,也无从形成乌云的形象感。

可见对天空的描写,缺少了表颜色的词,对乌云和白云的描写缺少了表形状的词,太阳亦是如此。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种补救的办法:一是景物描写要加修饰语,即在你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

二是景物描写要运用修辞手法,它包括比喻、拟人、对比等,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形象。

三是景物描写要融入自己的
感受,就是常说的情景交融,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

下面我们具体来讲析景物描写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写景应该抓住描写对象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抓住描写对象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举例如下:
5、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

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
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

(分析: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6、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

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分析: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7、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

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分析: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


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如例
5、例
6、例7就各有不同,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

告诉大家一个描写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动态变化等的秘诀,那就是在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

比如,云的姿态--浪花、山峦等)。

二、写景还须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

景物描写顺
序一般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或由远及近,或由内而外,或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局部等等。

再有就是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是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也叫游览顺序(或叫移步换景)。

时间顺序则是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景,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晨、午、暮、夜。

写作中选用哪一种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描写的实际需要而定。

大家请看下面景物描写的节选文段,看一看你是不是有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指出写景顺序上的错误。

8、踩着银杏叶铺成的“地毯”继续向前走,就看见不远处有一团团“火焰”熊熊燃烧着。

在寒意中,在秋风里,枫叶婆娑起舞,那“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报告秋天来临的讯息。

又像在演奏优美的秋之乐。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

我随手捡起一片枫叶,它鲜红的底色映着鹅黄色的纹路,既像小孩拍红的手掌,又像少女羞红的脸颊,还像美丽翩跹的蝴蝶。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银杏树林。

它们有的随风在树枝上荡着秋千,有的三五成群、陆陆续续地坠落到草地上,还有的跳着舞,打着旋儿落入水中随波逐流。

银杏树的叶子已开始泛黄,在飒飒秋风中摇摇欲坠。

仔细一看,银杏树的叶子更是别具一格。

它的叶片脉络清晰,既像一把小扇子,又像一只小耳朵,还像小鸭薄薄的鸭蹼,可爱极了!
我们学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

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要有条理。

那上一个例子应该怎样调整其写景的顺序呢?分析如下:
一、由“踩着银杏叶铺成的'地毯'继续向前走”可知,作者观景顺序应是“银杏”在前,所以应先写“银杏”这一景物。

二、“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应放在第二句的位置。

三、“它们有的随风在树枝上荡着秋千,有的三五成群、陆陆续
续地坠落到草地上,还有的跳着舞,打着旋儿落入水中随波逐流。

银杏树的叶子已开始泛黄,在飒飒秋风中摇摇欲坠。

”前一句描写银杏叶坠落到草地上,后一句描写银杏叶摇摇欲坠,很明显,这两句顺序颠倒了,应交换。

三、写景定要做到融入感情,即写景要言情。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自然之景,虽千态万状,周而复始,且人类对其的描摹不知多少,但流传之名句却少有雷同。

原因就在于作者笔下的景传出了作者个人的情。

自然万物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我们写下的景乃人眼中之景。

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

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以上我所讲的景物描写其实只是景物描写中的一类,对了,就是“独立成文”的景物描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诸如游记散文、抒情散文之类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一般性的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对于刻画人物:或烘托人物性格,或烘托人物心情;对于情节开展:或交待天气、环境,或揭示活动背景,或为后文情节做铺垫,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借以抒发情感;对于表现主题:或揭示中心,或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往往在文章结尾处)。

具体的例子,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以前讲的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其实质是一样的。


二、注意景物与上下文的联系,不为写景而写景。

先讲一个故事吧。

据说,从前有个八股先生为新落成的“二郎神庙”写庙颂。

二郎神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建庙,他一概不知晓,可是如果不写又怕人笑
话,于是他拿起笔来做开了文字游戏:“夫二郎神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老郎之次子也。

庙前有树而树在庙前……”就这样洋洋洒洒,居然也凑成了一篇庙颂。

然而我们试看如此文章又有何价值可言呢?在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上,我们不能闹这样类似的笑话。

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点: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写作的目的,尤其是记人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用到景物描写,写山啊、水啊、花啊什么的,只是一个次要的内容,往往是为人物形象或为叙述事件服务的。

所以在记人写事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都是应该经过慎重考虑的,要有所寓意,要“别有用心”。

比如,我们同学很知道“借景抒情”这个词语。

游记一类的文章,在此我就不说了,单说记人写事的记叙文写作时,应该怎样处理景与情的关系。

我认为,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情是第一位的。

要学会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选景、写景,而不是根据写景的需要去抒情,这一点大家要明确。

面对相同的景物,因为感情不同,描写出来的景物特征就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运用不同情感色彩的字词句去写景,景中含情。

比如同样是“雨”的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文章的感情基调、情节发展、人物形象,或喜悦,或忧伤。

另外,写人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应该像散落在草原上的小花一样,分布在文章各处,不宜出现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而且也不宜像“独立成文”的景物描写那样地细致,要注意考虑景物与上下文的联系。

如《斑羚飞渡》的开头,就用三两句话,点出了戛洛山山高崖险的特点,而不像一般游记里写山的记叙文那样去展开来描写。

因为本文的重心不是表现戛洛山的风景如何,而是表现被逼入险境的斑羚群是如何摆脱困境,获得种群的生存的。

换一句话来区分二者的话,那就是写人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粗略的,而游记、写景状物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精细的。

游记、写景状物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有人,因为有了人,景物才会有灵性;而要能让读者被你的景物所打动,你必须要用到联想和想象将自己所写之景做到具体而带有你个性体悟。

而写人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讲求一个恰到好处,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

举个例子吧:
9、筐中的苹果已经没有了。

这时表哥来了,似乎想看我的笑话。

当他看到空空的筐时,不禁惊奇地对我说:“行啊,你这丫头,居然卖出去了。

”我骄傲地仰起头--不仅因为卖掉了苹果,也因为自己今天的勇敢。

天边,夕阳正红。

(分析:这里的景物描写,尽管只有六个字,但是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玩味的空白。

大家不妨自己琢磨一下。

)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我真想有“七十二变”
晚上,我躺在床上遐想,要是我能像孙悟空一样拥有“七十二般变化之功”的法力,那该有多好啊!
迷迷糊糊,我真的拥有了“七十二般变化之功”。

我的身体轻轻一起,就飞出了窗外,我在天上遨游,与白云嬉戏,与小鸟竞技,与风云打滚。

我在天上遨游了一天,却发现河水非常污浊。

我想:小河的水为什么这么污浊呢?一看,才知道,小河的旁边全是造纸厂、炼钢厂……“我得把河水变清澈啊,怎样才能呢?”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忽然,“有了”,我拍了拍大腿,高兴地喊着。

我摇身一变,就变出发几台排污机械人。

没过几分钟,它们就把污水排得干干净净的,同晨也把河里已经污染了的河水也排放得一干二净。

这时的小河,清澈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静得听不到一点声音。

于是,我把沙漠变成了森林。

森林里还有一大片果树。

这些果树一年四季都开着鲜艳的花,还散发出那诱人的甜香。

过路的行人可以随手摘下水果解渴、饱肚。

这些水果个个都又大又饱满。

我把沙果变成甜果,让人们可以尝到又香又可口的果子。

我变出了一种自动杀敌的武器,那么警察叔叔再也不会为追捕坏人而受伤甚至于牺牲了。

我会把天空变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我要让春天变得鲜花遍地,让人们享受生活的美好;我要让夏天变成水一样的色彩,让人们不再觉得炎热;我要让秋天变成片片树叶……
这是某位同学升入初中期中考试的考场作文。

评分标准如下:
一类卷(36-40分):紧扣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符合文体要求。

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30-35分):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通顺,符合文体要求,以3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24-29分):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以2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17-23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比较明确,内容比较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言通顺,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0-16分):文不对题,立意不当,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病多,不符合文体要求,不足200字。

1、请参照以上评分标准给这篇作文评分并写出评语。

(要求:对一篇作文的评议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应该中肯地评价出其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足之处是什么。

不希望仅仅是在评语栏中堆砌一些空洞的词藻,诸如:评卷标准里的“明确”、“严谨”、“通顺”等。

必须独立完成。


2、如果感兴趣,你可以将此文改写。

第二篇: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一、明确定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二、为什么要运用自然环境描写?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自然环境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

我们应该学会能够恰当地进行自然环境描写,好的自然环境描写能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心情;
3、推动情节发展;
4、衬托人物形象;5、深化作品主题。

材料一去年暑假,我又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

那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

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

(优美的环境描写形象地传达出了我的愉快心情)
材料二: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

不仅写天气,而且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渲染气氛
材料三: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深冬季节、阴晦的天气、沉寂、荒凉的故乡景象更衬托出了“我”悲凉的心情。

烘托人物心情材料四:夏天的一个夜晚,天气阴沉沉的,没有月光。

……
耳边的风越来越大了……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
过了很久很久,他感觉风小了,雨也小了。

……
风停了,雨停了,天晴了。

月亮出来了。

今天的月亮特别亮。

——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材料五:早晨起来,我推开窗,只见漫天的雪花翩然起舞。

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
来,就像跳舞一样。

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

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

妈妈说,今天送煤师傅答应送煤来的。

可是,这么大的雪天,这么冷的天气,这么难行的路面,谁肯走那么远的路来送煤呢?——为了写景而写景,脱离了文章的中心。

注意要点:一定要为文章中心服务。

材料六:来到公园的假山上,我依然很郁闷,并觉得有点累,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举目四望,天上漂浮几朵悠悠的白云,阳光虽不太热情,却也因此更明媚。

一阵风吹来,竹叶轻吟,杨叶欢唱。

我苦恼极了,于是闭上了双眼。

这时妈妈的叮嘱声在耳边回响起来:“竞争的年代,英语至关重要,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你一定要‥‥‥” 可现在,我这66分的成绩,怎么有脸见父母呢?——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不相符合。

注意要点:情与景要和谐统一。

材料七:那天,爸爸带我去野外踏青。

车开得很快,但我却觉得很慢,我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那里。

一到那里,我就挣脱爸爸拉着我的手,兴奋的冲进四野。

春天的田野很迷人。

树绿了,花开了,蝴蝶飞来飞去,小鸟不停的叫着。

我被陶醉了。

—语言过于平实,不够生动注意要点:描写要抓住特征,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五、怎样使自然环境描写生动?
方法有:
1、运用修辞
2、动用各种感官
3、展开联想和想象等
(一)、运用修辞
例1天的夜,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天空蓝的透明透亮。

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升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

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例2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
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

(二)、动用各种感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展开联想和想象
一场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子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六、牛刀小试:
1、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在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这是《羚羊木雕》中的一个语段,在语段中,我们能体会到这时的“我”的心情是很伤心难过的,试着插入几句环境描写的句子,以强化表达效果。

2、造句:运用下列一两种景物表现自己的心情。

例1心情或感受:烦燥、苦恼、昏昏欲睡、悲伤无助、温暖、感动、快乐、欢喜
……
景、物:太阳(阳光)、星星(星光)、月亮(月色)、云、树(树叶)、小草、花、路、小鸟、蝴蝶、蜜蜂、虫子、猫、乌鸦……
例: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似乎在嘲笑我的天真无知,我的心冷到了极点。

3、树绿了,花开了,蝴蝶飞来飞去,小鸟不停的叫着。

(巧用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