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70 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1、商鞅立信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

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

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

”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

然后终于发布法令。

2、田登为郡守
田登为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张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田登是一郡的太守,以别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违者必定受到苔刑,于是举州百姓都称“灯”叫“火”。

正值元宵节张挂彩灯,官吏在市集上张榜,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所以有人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就是说这个。

后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处处受限。

3、书法家欧阳询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4、伊犁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汲须修绠耳。

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汲取水。

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现今城中多有老树,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

知道古时称雍州土地厚实水很深,那是明白透彻不荒谬的。

5、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


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

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

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罢了!”
6、蛇衔草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

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

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

《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遇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

另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

经过一天的时间,伤蛇跑了。

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疮,全都灵验。

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

《抱朴子》说:“蛇衔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起来,接得和原先一样。

”说的就是这回事。

7、王充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

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

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

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

8、王羲之书六角扇
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羲之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求其书之。

羲之笑而不答。

王羲之,东晋的一位大书法家。

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扇卖它们。

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人一开始有点生气。

王羲之因此就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可以卖到一百钱。

”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人人争着买扇子。

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求他再在扇子上写字,王羲之笑着不回答。

9、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凡是先生外出旅行,总是用两三骡马载着书本跟随着。

走到险要的地方,就叫他的随从人员(退役的老兵)去打听详细的情况;有时(打听来的情况)与自己以前所知道的不一致,就到住宿的客店里打开书核对矫正。

有时,行走在平原地区开阔的野外,没有值得可以留意的事情,就在马鞍上默默地背诵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发现有遗忘的(文句),就到客店中打开书本仔细认真地复习。

10、吕僧珍为官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

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国重任,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

”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

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吕僧珍当官,不徇私情。

他的侄子把贩卖葱当作生业,在吕僧珍就任到达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做官。

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重大的人物,没有什
么可以报效的。

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店去吧。

”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
11、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了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

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象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

”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虎上,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

”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苛政。

”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政比老虎还厉害!”
12、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

到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坐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

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

”他想掩盖自己吃错菱角的错误,于是狡辩道:“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
毒呀!”有人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都有),哪里没种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3、砚眼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证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二十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十分惋惜。

原因是这个砚台好的地方就在八哥眼。

14、米芾索帖
米芾(fú)诙谲好奇。

在真州,米芾尝诣蔡太保攸于舟中,攸出所藏右军《王略帖》示之。

芾惊叹,求以他画易之,攸意以为难。

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

”因大呼,据船舷欲坠。

攸遽与之。

(选自《石林燕语》米芾诙谐机智,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

在真州,米芾曾经在船上拜访蔡攸,蔡攸拿出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的《王略帖》给米芾看。

米芾惊叹这幅作品,请求用他的画来换取《王略帖》,蔡攸认为很为难。

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也)
不想再活了,就跳入这个江中死去。

”于是米芾大叫,抓住船的船舷想要跳江,蔡攸立刻将东西给他。

15、冯相与和相
冯相与和相俱为朝中重臣。

一日,和相谓冯相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其左足示之,曰:“九百钱。

”和性急,顾谓小吏云:“吾靴何以耗一千八百钱?”因诟小吏,疑其有贪。

既而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

”左右哄堂大笑。

(据《归田录》改写)
冯相和和相都是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大臣。

一天,和相对冯相说:“你新买的靴子,它值多少钱?”冯相抬起他的左脚给他看,说:“九百个铜钱。

”和相的性子比较急,回头对一个小官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要花费一千八百个铜钱?”于是责骂那个小官吏,怀疑他有所贪污。

紧接着冯相慢慢地伸起他的右脚说:“这只也是九百个铜钱。

”身边的侍臣都哄堂大笑。

16、张博嗜学
张溥(pǔ)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做动词,命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

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做名词,名气)高一时。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

继续再抄写,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泡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17、牧童指瑕
蜀中有杜某者,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斗牛图一轴,尤爱,常以身随。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抚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也!”杜某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信也。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一幅戴嵩画的牛,他尤其喜爱,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斗角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真是荒谬啊!”杜某笑了笑,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奴隶,织布应当去问婢女。

”确实是这样啊。

18、唐太宗吞蝗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二年,京师大旱,蝗虫四起。

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蝗虫念念有辞道:“百姓把粮食当做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是害了百姓。

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降罪百姓了”,将要吞下去。

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逃避?”(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19、食粥心安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

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每天做一锅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

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他的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

但是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之后食物全腐烂了。

留守的儿子(对范仲淹)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意,而是因为我吃粥心里安定已久,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安心的吃这粥呢?”
20、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堕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陆绩怀橘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学者。

他曾经担任过太守,他对天文和历法精通。

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

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怀中,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

不料这三个橘子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为什么怀里藏了主人的橘子?”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藏在怀里留给
母亲吃。

”袁术说:“陆绩,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

”袁术认为这孩子与众不同,后来常称赞他。

21、陈遗至孝
陈遗至孝。

母好食釜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机馁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陈遗非常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郡守的属官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十分孝顺的人报答。

22、晏子答梁丘据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矣。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您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

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罢了。


2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
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无知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果然奉命出使西域,立功封侯。

24、顾荣施灸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之炙而施焉。

同坐嗤之。

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烤之而不知其味者乎?”而入后晋遭乱,顾荣渡江而南,每经历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

顾荣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

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说:“他是仆人,怎么能给他吃呢?”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道它的味道的人呢?”后来战乱四起,顾荣渡长江南流,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

顾荣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25、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

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一日,中夜闻鸡鸣,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

后渡江,募士踌宾,欲扫清中原。

祖逖是东晋人,心里常常有光复中原的伟大志向,后来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两个人感情很好,连睡觉都睡在一张床上。

祖狄一天午夜听见荒野上有鸡鸣叫,祖踢了琨一下,使他醒来,说:“此非恶声也!”因此起来在庭中学习剑法。

后来渡过长江后,祖逖招募士兵铸造兵器,准备扫清中原。

26、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

熟视之,乃鹜也。

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

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捡柴时,隐隐约约(不经意间)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呻吟声),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

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

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伤口痊愈,(野鸭)临去之时,频频向农妇点头,好像是在感谢。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到集市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

到了第两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原来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

27、闵子骞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

子骞为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

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

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闵子骞兄弟共二人,母亲死后,他们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
个儿子。

闵子骞给他的父亲驾马,丢失了马的辔头,他的父亲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很冷,穿的衣服也很单薄。

父亲回去后,把后母生的儿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

就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儿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儿子受冷,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

”子骞上前说:“如果母亲留在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儿子受寒;如果母亲离我们而去,四个儿子就都会受寒啊。

”他的父亲一句话也不说,沉默了好久,而他的后母也很后悔自己的做法。

28、义士赵良
赵良者,燕人也。

漂泊江湖,疾恶如仇。

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

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辱也,痛不欲生。

义士怒不可遏(è,控制),径自诣(yì)某村,索二恶少,责之曰:“汝等何故凌辱无辜少女?”一恶少虎视眈眈曰:“何预尔事?”义士瞋(chēn)目(瞪大眼睛)斥之:“汝非人也,但(只是)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

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士斩其耳以示众,儆(jǐng,警告)其不得为非作歹也。

赵良,是河北一带的人。

漂泊在江湖上,疾恶如仇。

一天,路过谢庄,听到哭声,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看见一个女孩蓬头垢面,看起来非常悲伤。

赵良问她怎么了,才得知她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负侮辱,痛不欲生。

赵良愤怒地控制不住,径直到了那个村庄,寻找到了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侮辱没有过错的女孩?”一个恶少虎视眈眈地说:“关你什么事?”赵良瞪大眼睛骂道:“你不是人,只是只禽兽。

”还没等恶少拔出剑来,赵良的锋利的刀刃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倒地了。

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

赵良割下恶少的耳朵以警戒众人,并警告他不能再为非作歹了!
29、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

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30、欧阳修苦学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修四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

祖母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用这个方法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

还没抄完,就已经能背诵下来了。

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只是致力于学习。

他从小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