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关于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作者:阿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一、传统的师生关系存在的弊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新型师生关系开始形成,但受几千年来封建文化中“师道尊严”等思想的影响,旧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且有它的顽固性,其主要表现为“一压、二包、三放弃”。
“一压”指压学生。
在教学上,用脱离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学生睡
眠锐减,为分奔命,心理压力巨大;在管理上,我说你听,我管你服,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即使脱离实际、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也要学生一一照做,稍有意见或不从,便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二包”指教师包讲、包办。
在教学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一节课讲得“风雨不透”,丝毫不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然后是烙饼式地练,一个生字让学生十遍八遍地写,一篇文章让学生无数次地读,其结果是教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练得苦不堪言,还收效甚微。
在管理上,教师越俎代庖,事无巨细,一切包办,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放弃”指教师对分数低、不听话、不顺眼的学生排挤、放弃。
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不是积极帮助查找原因,采取开“小灶”、结对子等措施弥补不足,而是认为其已无药可治,放任自流;对“不听话”的学生不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其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而是采取惩罚、侮辱等手段打击学生,挫伤学生改正错误、求实上进的积极性;对不顺眼的学生不能积极帮助其改正缺点,激发其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和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而是不断排挤、讽刺、挖苦,其结果是学生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在班级中的位置,于是烦心、厌学、辍学。
在这种主从型的师生关系中,一方面,负有社会责任的教师强制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丧失自由、被迫学
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制、侵犯。
师生关系紧张、矛盾尖锐,酿成教育的悲剧,使学生年级越高,教师的社会威望越低,对教师的不信任度越高。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学生年龄小,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
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表达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
怎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呢?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学生。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
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总是有非常大的差异。
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
能力。
处理问题时要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
其实,师生关系的一
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
一次,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故意让旁边的一个同学抄作业,便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这样做是害了那个同学。
挨批评的学生很不服气,下课后,主动找到老师说:“我知道让他抄作业不好,可是他说看看我怎么做的。
我想让他看看也没什么不对。
”听学生一说,教师意识到自己调查了解不够,没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批评他是不对的。
便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及时解决了出现的矛盾。
学生认为让同学“参考”一下自己的作业“没什么”,教师却把这类事看得很严重,这就是认识上的差异。
其实,学生实在不会做作业,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再动脑思考不是坏事,学生的学习愿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对于一点不动脑筋、完全照抄别人作业的学生还是要适当批评,绝不能听之任之。
诸如此类事情,师生双方如果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当然,学生对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理解并不深刻,有时可能还有些偏激。
如,把教师对他们的批评看成是找岔儿;教师的态度稍微严厉一点,就认为是不尊重他们、不民主等等。
孩子看待某些问题思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孩子。
社会、家庭、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责任给他们讲清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
关系。
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教师的责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善意的批语帮助和恶意的训斥指责。
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
2、尊重学生。
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
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
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
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只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教师起外号等等。
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差,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致使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学习,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有一位刚从师范毕业的青年女教师,才华出众,能言善辩,但她在上课时总喜欢批评学生,且语言偏激、过分,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加之为了提高自己所带的这门课的成绩,经常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为此,师生关系闹得很紧张,部分学生开始以不完成作业、上课玩耍、起外号等各种形式示以抗议,而
这位教师则以学生不听话为由变本加厉,以更加偏激的语言刺激学生,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惩罚学生,一段时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最终学校换了这位教师才平息了此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是不太懂事的学生呢?学生犯了错误是正常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当然,适当的批评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
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
因此,教师应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对因自己的疏忽或失误造成的矛盾,教师应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及时向学生道歉,讲清原因,以弥补学生心灵上留下的伤痕。
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使学生能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一视同仁。
一视同仁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
系的关键。
一个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成绩有好有差,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好学生因成绩优秀非常受宠,处处优待;差学生因成绩较低遭受冷落,处处碰壁;中间生则因成绩平平不闻不问,可有可无。
教师这样做,只使少数学生受到了关怀,大部分学生则有一种失落感,这些学生不但会对少数”好学生”产生厌烦感,而且对教师也很不满意。
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一是学生因教师的区别对待,无形的分成几个“阶层”,这几个“阶层”因教师的态度问题而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最终造成班级不团结;二是大部分学生因得不到教师对待好学生那样的关怀而对教师产生成见,最终从对老师的成见转化到对这位教师所任教课程的成见,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贴近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心里想着每一个学生,眼里看着每一个学生,爱心惠及每一位学生。
要多倾听学生呼声,常听取学生建议,并不断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信任学生。
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总喜欢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信任。
因此信任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只有相互信任,学生才会向教师坦吐自己的心声,及时反映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教师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往往是不信任学生造成的。
一次,一位教师发现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连续几天的作业都完成得不错,便怀疑是抄袭他人的,调查询问时,这位教师直言不讳地问道:“你是不是抄袭了别人的作业?”谁知,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这位学生在日
记中写道:“为什么老师不相信我呢?是不是我天生就是一个差学生?”原来,这个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刻苦用功,发愤学习,想用实际行动向老师和同学证明自己并不笨,自己天生不是差学生。
在老师看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在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震动。
原因何在?就在于学生觉得老师不信任他,一切辛苦都是徒劳的。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信任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全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积极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当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要“一刀切”,凭个人主观办事,要细心询问当事学生,做耐心细致的调查,在找出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讲的:“同学能管的事,班委不管;班委能管的事,班长不管;班长能管的事,老师不管。
”①老师把权力下放到各个班干部的手中,让班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让他们放手、放胆地处理班中的一般性事务,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这样做不但调动起班干部管理的积极性,获得了参与管理的机会,增长了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班干部整天和其他同学一起生活,很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维护班级的团结稳定有
重大的作用。
另外,又能把教师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省下时间,对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思考。
三、不断完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构筑,精心维护,还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及高素质的教师做保障。
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思路,大力宣传尊师重教、关爱学生的重要性,不断采取各种办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全校乃至
全社会掀起尊师爱生的高潮,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尊重教师、人人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风气。
学校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条例》,大力倡导“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求实、团结、乐学、善问”的良好学习风气,努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风、校风和教风,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教。
学校要以“一纲四法”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的遵纪守法观念,加大对教师
的管理力度,努力把教育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把学生对教师的公开评价纳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之中,逐步实现学生选择教师的良好发展格局,实行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教的有机结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和“营造发展环境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认识和师德水平,增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积极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硬、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探索,结合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把师生的各种行为都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下,避免因教师的冲动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保持。
此外,教师要时刻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积极开阔眼界,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
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
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普通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学生,并不断创新思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