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老子》四章课件(49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
断臂的维纳斯 大气层
(1)完美人格:不在外形上显露,而为内在生命含藏;重内藏无外见,内藏
胜于外见。
(2)不追求圆满无缺,否则物极必反。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状态,才不
走向极端。
(3)凡事要适可而止,做事要留有余地,要允许缺。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 久 ,死而不亡者寿。
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得出了什么观点?(道理)
●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
●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
【探究内涵】
『学习任务』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 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 明什么看法?
有道者不处
【探究内涵】
(1)完美人格:不在外形上显露,而为内在生命含藏;重内藏无 外见,内藏胜于外见。
(2)不追求圆满无缺,否则物极必反。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状态,才不走向极端。
(3)凡事要适可而止,做事要留有余地。
【练习思考】
思考:现实中,有的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在人多的场合去自我 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
【解说大意】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há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 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不能走远,自我炫耀 的人得不到显露,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 能建功,自我吹嘘的人不能长久。用道的观点来看,(这些 行为)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 人不会这样做。
【探究内涵】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者——用脚尖直立身体,无法支撑身体平衡,违背人体自然规律。 跨者——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才最适合
【以经解经】
『第四十五章(节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天下最完满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欠缺,但是它的作
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德道经》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学识渊博,曾担任周王室主 管图书典籍的官职。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 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钓鱼 用的线),飞者可以为矰(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至于龙,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①企者: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②跨者不行:跨,跃,加大步伐。不行,不能走远。 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彰,明显,彰显。 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和“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⑥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企者、跨者等行 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物:人;众人,这里指常人。 或:常常。 ⑧处:为,做。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 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经典之用】
『学习任务』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 你说说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 和“无” 呢?
【经典之用】
• 我们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吗? 我们白天学习,晚上休息。睡觉休息恰恰是积蓄力量,是为了第
二天更好地学习。 • 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地读书,把头脑塞得满满
老子的很多根本思想就在这舌头和牙齿的启发下产生了……
【《老子》其书】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传承,形成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 想,为当时社会开出了一剂与儒家截然相反的“药方”—— 主张以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作为法则,以“天道” 驾驭“人道”,用“无为”实现“有为”。
道家无为而治的学说主张,对中国哲学、中国社会乃至 中国人都具有深刻影响。道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构成中 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老子》四章
学习目标
1. 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 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
2. 知人论世,了解老子及《道德经》,理解文中老子的 思想和道家的观点;
3. 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老子其人】
老子: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典故:紫气东来 传说 老子 过 函谷关 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 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旧时比喻 吉祥 的征兆。
第24章全是否定,那在《老子》里,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第四十五章(节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
若讷。
天下最完满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欠缺,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天
下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空虚没有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笔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拙的,最卓
【疏通词句】 『学习任务』朗读第十一章,读准字音。
三十辐共一毂(ɡ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 (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 以为用。(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ɡ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
……
任继愈《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 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 为强,以不争为争。
“不要把‘无’的地位、作用过分夸大。……没有墙壁、梁柱、 砖木的‘有’,也就没有供起居的空间,只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虽 有空间(‘无’),却不能居住。有与无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孔子听了老子的话,回去对自己的学生们说:“鸟,我知道 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者可用网 对付,会游者可以用钓丝对付,会飞者可以用弓箭对付。至于龙我 却无法了解,它乘风驾云直上青天。我今天见的这位老子,大约就 是像龙一样的人物了。”)
【《老子》其书】
《老子》一书共81章,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 篇,又叫《道德经》。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四章(第二课时)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
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
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大步的人不能走远,自我炫
[注释] ①企者:踮起脚的人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⑥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 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⑧处:为,做。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
为利,无之以为用。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 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 车轴。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
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 自己的人才算明智。战胜别人
[注释]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 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 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无中生有,无有大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器皿没有中间“空虚”部分,就不能盛东 西。房屋没有凿出门窗的“空处”,供人出入、 采光,人就无法居住。
没有“空”和“无”,就不能发挥“有” 的作用。事物之所以有用能给人便利,是借助 了“无”才发挥了价值和作用。所以老子说有 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用是不会衰竭的。天下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空虚 没有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笔直的东西看 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拙的, 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
【探究内涵】
企立、跨行 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
恶果
根源
本质 余食赘行 令人厌恶
急于求成 内心焦躁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的,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空间和消化吸收的余地,读书的效果如何 能好? • 日本的“断舍离”
任继愈《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
“《老子》这部书从各个方面提醒人们重视‘无’的地位和作用。 不但认识‘无’,而且用‘无’的原则来指导日常生活、社会生活 以及政治生活。”
把“无”的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 “以无事取天下。”(五十七章) “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急于求成 内心焦躁
追逐显相 看重我“有”
有道者不处
6.怎样理解第二十四章中“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意?
答案 (1)“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 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 (2)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范围和狭隘的 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探究内涵】
『学习任务』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明什么看法?
【探究内涵】
企者——用脚尖直立身体,违背人体自然规律。 跨者——迈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才最适合
【探究内涵】
企立、跨行 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
恶果
根源
本质 余食赘行 令人厌恶
“有”和“无”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探究章旨】
『学习任务』1、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世俗常见有何不同?
一般人: 只看到眼前事物“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 “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 造就而成。
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用生活中三个常见的器物,形象 论述了“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 就无所谓“有”,有无相生相成,才构成了可供人使用的世间万物。
【疏通词句】 『学习任务』朗读第二十四章,读准字音。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 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háng)。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 (chǔ)。(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 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车毂的中空处。中空、空无。 ④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
了作用。
古代马车结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根辐条聚合在毂上。“毂”中间是 空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如果是实心的车 轮,就无法转动。 正因为车轮有中间的 “空”“无”,车轮才可转动,才有了车 子载人运货的用处。
耀的人得不到显露,自以为 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 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吹嘘的 人不能长久。用道的观点来 看,(这些行为)就叫做剩 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 们,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 做。
本章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
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并列举了四种人生态度(“自 见”、“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表明“有道者不会彰 显自我”。
有人认为《道德经》《易经》和《论语》是对中国人 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舌存齿亡
老子问疾。 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 老子曰:“然 。” “吾齿存乎?” 老子曰:“亡 。” “子知之乎?” 老子曰:“夫舌之存乎,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乎,岂非以其刚 耶?” 常枞曰:“喜!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何以复语子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