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养生原则及不同时段的养生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的养生原则及不同时段的养生
方法(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1.秋季养生大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季养生要点:夏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其意思是说秋天为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大地处于收容平定状态的季节。
为了应顺天地自然,养生者应当早睡早起,与鸡的睡起时间一致。
此时,在精神行为上要使志安宁,收敛神气,使肺气清降,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侵害。
这些都是适应秋季的养身之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将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还会发生“飨泄”的毛病,如此就“奉藏者少”了。
2.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
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等;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等;适当多饮水,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
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但不能猛吃大鱼大肉,瓜果也不能过食,以免伤及肠胃。
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
在此长春国医堂中医院的专家们提醒广大老年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这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
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后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项目。
4.立秋后别大量食用生冷食物
立秋之后,人们身体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在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
国医堂中医院的专家提醒大家切忌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如瓜类水果),另外,昼夜温差加大,要注意身体的保暖。
俗话说“秋瓜坏肚”,就是说立秋以后如果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因为夏季大量进食瓜类水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巳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类水果,势必引发胃肠道疾病。
立秋之后,不管是西瓜还是甜瓜等都不能随意多吃,尤其是性味偏寒凉的瓜类水果,食用时应当适量,以免伤害身体。
立秋之后,天气渐渐转冷,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急着添加衣服,不过,这并不是很好的养生办法。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
适当地冻一冻。
因为微寒的刺激,可提髙大脑的兴奋性,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
当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
另外,进入秋季后,早晚天气比较凉,人们在夜间睡眠时要注意保暖。
5.起居“早睡早起”,饮食"少辛多酸”
立秋时节,公众在起居和饮食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是养生的一种方法。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平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睡前可吃些养心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糖水等;睡前用温水泡脚,可助睡眠。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强。
因此,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而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
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
因此,长春国医堂中医院的专家称秋季不但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调补食疗的好季节,也是健康人进行食补的好季节。
秋季分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进补亦不同。
初秋养生清补为上
初秋是夏季刚过的第一个月,暑热的威力尚未散去。
此时,阳气浮越,汗出津津,气耗阴损,而秋季的干风有时送来一丝凉意,称为“温燥”,人们表现出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心烦少眠等症状。
此时,大补、温补会助燥伤阴,加重病情,只能清补。
此时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养心安神的莲子、清热生津的莲藕、滋阴降火的甲鱼、健脾养胃的板栗、补肾固精的核桃、健脾利湿的薏苡仁等,药物则选择养阴生津的西洋参、滋肾养肝的枸杞子、养阴清热的沙参等。
仲秋养生和中为要
仲秋是暑热散尽,冬寒未至,不冷不热,气候宜人的好季节。
这时万树结果,万叶归根,谓之“春华秋实”,可谓是养生的旺月。
因气候宜人,五谷丰登,蔬果硕多,胃口大开,心情愉悦,怎能不贪食畅饮呢!此时的饮食原则是突出一个“和”字,以防“秋膘”和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脾胃损伤。
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
另外,饮食应走中庸之道,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
俗话说“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饭吃八成饱,病痛不找我”说的就是饮食不能过饱。
晚秋养生益气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感受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加强益气散寒的食品。
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
为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除选用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
对于需要在冬季进补的人来讲,此时也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
作为底补,芡实是最好食选,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食用。
通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就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