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豆腐颂
【文本导读】
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

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

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对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

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

本文是作者借小小的豆腐来表现中国文化。

【作者卡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在东渡日本经商时生下了她,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曾就读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

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兼任《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婚姻的故事》等,长篇小说《春风》等。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见于台
湾报刊。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佳肴.
( ) ②烹.饪( ) ③鲥.鱼( ) ④竹笋.
( ) ⑤香椿.( ) ⑥佐.餐( ) ⑦豆渣.
( ) ⑧盐卤.( ) ⑨觐.见( ) ⑩臊.子( ) ⑪白梗.( ) ⑫熨.
帖( ) ⑬矫.
揉造作( ) ⑭焖.煮( ) ⑮摩顶放踵.(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渣( )楂( ) ②⎩⎨⎧ 攸( )优( ) ③⎩
⎨⎧ 销( )消( ) ④⎩⎨⎧ 遐( )暇( ) ⑤⎩⎨⎧ 帖( )贴( ) ⑥⎩⎨⎧
矫( )姣( )
3.近义词辨析
①奇异·奇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枯萎·萎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③遗憾·遗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要点突破】
1.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
点拨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

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

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

“豆腐”名称的沿革(第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第10节)
“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

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及其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与同学交流你读完本课后对豆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点拨历史悠久,制作简易外形白净,容易配菜
物美价廉,受人欢迎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3.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
点拨《豆腐颂》可算是饮食小品散文,写的是豆腐,但却依托豆腐言志,即认同和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特质——平易而脱俗,平和而宽厚,朴素而隽永。

4.文章说:“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

朋友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

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

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点拨豆腐是柔软、平和的,那么人与人相处也应相互体谅,这正是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特质,突出一种豆腐式的阴柔之美。

而该特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

豆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载体,它寄予了我们现代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应具备谦和、宽容、容忍的“豆腐素养”。

5.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与豆腐的故事?
点拨 苏东坡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金圣叹是清朝才子,他临死前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
同嚼,有火腿味。


瞿秋白自始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
东西,世界第一。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详细地描写豆腐的作用、做法、沿革等内容,赞颂了豆腐具有中国
文化精神中的平易脱俗、平和宽厚、朴素隽永的特质。

二、结构图解
豆腐颂⎩⎪⎨⎪⎧⎭
⎪⎬⎪⎫作用
做法变迁沿革勤劳的象征平易脱俗
平和宽厚朴素隽永
三、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

以豆腐见中国文化。

2.托物言情。

以小小的豆腐见中国文化来表现作者灼灼的赤子心和浓浓的中国情。

【文苑天地】
1.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胡济苍《咏豆腐》
2.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

——汉《乐府诗》
3.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

——唐诗
4.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
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王食勿与传。

——元·郑允端《豆腐》
【素材积累】
80后、90后共建山寨版搜索引擎
敢于跟百度、谷歌、雅虎等大型搜索引擎叫板,号称是“全宇宙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度歌虎网站创办。

打开首页,该网站列出了“百度+谷歌”“度歌虎”“搜狗”、114等13种中文搜索方式及三种英文搜索方式(英文搜索方式暂时无法使用)。

2009年2月9日,网易论坛转发了一个名为《度歌虎创始人投资人大曝光》的帖子,有网友报料,度歌虎的创始人是“90后”宋健,投资人是“80后”王赛,两人的职业均为集装箱驾驶员,学历则为初中。

谈到创办度歌虎的初衷,在上海宝山工作的宋健说是受到百谷虎等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启发。

网站开办成功后,宋健把这个消息第一个告诉给了自己的同事兼好友王赛。

王赛很赞同他的想法,为了表示支持,王赛给网站提供了第一笔投资——2 000元。

目前,王赛已去北京打工,不再和宋健做同事,但他们还通过网络和电话保持着密切联系。

感悟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一代都满足于生活在父辈的光芒笼罩之下,这两个创业的年轻人便是最好的例证,敢想敢做,才不愧为祖国的希望。

适用范围 1.草根文化 2.成功 3.创业 4.抓住机遇
5.希望 6.年轻一代……
【美文珍藏】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
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

S 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

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

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

我渐渐地快睡着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

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

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

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

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

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

我们住在山脚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

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

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

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

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

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

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原载1933年12月1日《中学生》第40号) 赏析三幅画面,蕴含着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夫妻之爱,讴歌了人性之美。

这三幅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境地里的画面,从不同角度强化着同一感受,即人间的温暖之情。

这温暖之情就成了串联三幅画面的轴心,也是照亮三件事的凝光点。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这独具匠心
的结束语,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题旨。

由此不难看出,朱自清的善于立意、工于构思、巧于谋篇的大家风范。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yáo②pēnɡ③shí④sǔn⑤chūn⑥zuǒ⑦zhā⑧lǔ⑨jìn ⑩sào⑪ɡěnɡ⑫yù⑬jiǎo⑭mèn⑮zhǒnɡ
2.①渣滓、山楂②生死攸关、优秀③形销骨立、消瘦
④遐迩、闲暇⑤熨帖、贴切⑥矫健、姣好
3.①“奇异”指奇特,惊异。

例:路上的行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奇幻”指奇异而虚幻,强调变幻多端。

例:奇幻的遐想。

②“枯萎”指干枯萎缩。

“萎缩”不仅指干枯,还可以形容经济衰退。

③“遗憾”指不称心,大可惋惜。

“遗恨”指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