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通过日本实施产业政策的原与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两个角度的论述,回顾了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日本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得出了产业政策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的结论,说明产业政策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处于增长阶段,但产业政策却存在不少缺陷,不能与时俱进。
应当借鉴日本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富有本国特色的产业政策,对症下药推动经济发展。
标签:产业政策;市场失败;技术立国;规模效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国内一篇废墟,满目疮痍,基础设施毁于一旦。
然而仅仅经历20余年的发展,日本就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战后日本为了振兴经济,在不同时段分别采取了侧重点不同的产业政策。
虽然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爆发让日本的经济走向了低谷,当时的产业政策也遭到了抨击。
但笔者认为,产业政策本身是没有错的,错误在于政府没能将其灵活运用。
所以,具有特色的产业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日本实施产业政策的原因以及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得出有益启示。
一、日本实施产业政策的原因
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认为,“产业政策的中心课题,是针对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的‘市场失败’采取的对策”。
意思是在具备一定条件之下,价格机制或者市场是可以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作用的。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不是万能的,其力量也是有限的,资源配置失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市场失败”。
西方经济学家也普遍认为市场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虽然市场可以使微观经济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但是在宏观优化配置上难免力不从心。
这就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在全局上让资源有效分配,产业政策应运而生,其作用就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正因为如此,产业政策成为了日本政府战后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日本产业政策基本内容
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对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加以协调,使日本企业在世界竞争中更有优势而实行的产业结构政策;其二,对每个产业内部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它们即可以合作互补、又可以保持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
这两个政策都是通过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手段,不同点在于,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针对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针对每个产业的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
所以两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日本产业结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长期处于军国主义的道路上,军工是当时的核心产业,二战结束之后,在美国占领军当局的督导下,日本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开始进行改革,加大了对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力度,该政策一直持续到1952年末。
到1953年,为保持二战之前已有的重化学工业,并进一步使其发展,经济稳定总部采纳了有泽广已的建议,实施了“倾斜生产方式”的政策,重点发展煤炭业和钢铁业。
在此期间,日本其他个别产业也开始制定相应的产业激励政策。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重化学工业的的生产效率,经济也取得了快速的增长。
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科技人员的不足,导致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社会基础设施的落后影响了经济进一步的发展等等。
日本政府在1960年又制定了一个十年计划,用于克服上述问题。
可以说,这一计划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日本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重化学工业比重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占据首位,但是环境的污染开始严重,追求重工业中体现出的规模经济效益导致“东京圈”的形成。
因此,日本政府又提出了“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发展重点转向了集成电路、飞机、信息产业等,降低内需,从而减缓内需产业的投资。
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基本完成了“追赶型现代化”的任务,但是原油能源危机的出现使得政府再一次调整了产业结构政策,转向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化”,提出“科技立国”的政策,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汽车等产业,既要避免出口增长带来的国际摩擦,也要保证日本整体经济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2.日本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关于市场秩序,特别是处理好垄断和竞争的关系以及规模效率两方面的相关政策。
具体包含三点:第一,在推动公平竞争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竞争不足和垄断,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無序竞争过度化,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第二,保护涉及公益事业领域的企业,弥补市场机制不足,加快技术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转变;第三,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的经济恢复较快,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大量新企业涌入市场,政府通过引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能有效地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利益。
但随后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国内市场上,短时间内引入的先进技术没有形成技术垄断,国际资本也尚未对日本形成垄断威胁,大量新企业的进入,导致了企业生产重复率较高,生产能力过剩。
为了争夺市场,各个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互相竞争,导致了资源配置开始走向不合理。
在国际市场上,日本企业并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所以远远落后欧美发达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低下,同时欧美国家又要求日本实行“经济自由化”,这给日本政府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于是日本政府通过产业组织政策,力图加强本国企业规模化和集团化,比如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汽车工业集团化”理念,对化学工业的新建企业实施限制等,这些政策推动了企业的合并和实力的提升,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快速成长,并开始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带动了产品竞争力的增强。
与此同时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定了适当的保护措施,包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各方面提供优惠措施与服务支持,加快中小企业现代化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其目的是为了不让垄断再次产生,保持竞争经济的活力。
这两项产业组织措施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达到了政府的预期,一方面使大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得机会,
另一方面也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实现生产的专业化,中小企业也具备了发展的空间,在总体上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历经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产业集约化。
3.对日本产业政策的评价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产业政策虽然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但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产业政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第一,为修补市场机制造成的不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商品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和竞争活力的共存提供了重要思路;第二,很好地协调了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在社会生产力合理组织方面发挥了作用;第三,促进了高新技术和科技的进步,使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占得一席之地。
当然,日本的产业政策并非无懈可击,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正如上文所说,产业政策是推动日本经济告诉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日本产业政策的主导机制并非资源分配,政策机制一般只具有补充性质,是政府间接控制经济的一种手段,却不能使资源分配成为主导机制,所有就有可能导致商业欺诈、资金与技术投入短期化等弊端。
另外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并没有审时度势,调整产业政策,而是依然延续原有的套路,没有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为随后的泡沫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三、日本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与企业没有任何区别,企业完全依附于政府,是政府的一个部分,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企业,政府权力垄断,直接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没有自主权。
直到20世纪80年代,产业政策这一概念才被我国政府正式提起,所以与日本相比,我国的产业政策起步较晚,经验也不足,政府灵活调整产业政策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通过对日本产业政策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启示:
1.结合宏观经济政策
产业政策的实施应当结合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步调应当与产业政策相对应,双管齐下,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比如产业规模化与就业必须相互兼顾,重化学工业与环境保护要齐头并进等,如此才能确保社会整体经济稳定运行,和谐发展。
2.加大对农业的扶持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据不小的比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哪个国家,对农业的发展都应当给与高度重视,中国也不例外,日本在战后初期就先对农业进行了扶持,这为后来产业政策在其他领域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我国政府应当在多方面对农业进行扶持,这样既可以稳定经济,还能使社会保持安定,其他产业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能够减少阻力,提高效率,顺利实行。
3.重视基础产业建设
基础产业主要包括能源、原料、交通运输等方面。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基础产业的发展是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
日本在发展基础产业方面,没有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也没有依靠企业自身积累,而是对其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
我国政府应重视基础产业,对个别基础产业可以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基础产业发展的平稳过渡。
4.正确运用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归根结底只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要引导企业向政府预期的方向上靠拢。
这就要求政府的预期目标必须符合国家当前实际情况和经济客观规律,还需要对未来有准确的预判能力,否则,一旦判断出现失误,产业政策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还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阻碍,造成经济发展停滞。
另外,当产业政策确实出现失误的时候,能够迅速制定出应急对策与方案。
显然,这些都是目前我国政府尚不具备的能力,所以有待加強。
四、结束语
中国的产业政策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将近30个年头,可以说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不合理的地方还有很多,急需政府加以完善。
日本的产业政策从二战后到现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有过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也有过泡沫经济带来的阵痛。
但不可否认的是产业政策在这一历程中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日两国作为近邻,历史上的交流非常频繁,文化理念也很接近,所以研究日本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借鉴日本,可以使我国的产业政策发展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小明.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J].教学与研究,2001(7).
[2]苏明吾.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障碍[J].中州学刊,2001(3).
[3]并木信义.日美产业政策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4]陈瑾玫.中国产业政策效应研究[D].博士毕业论文,辽宁大学,2007.
[5]陈建安.日本的产业政策与企业的行为方式[J].日本学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