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自学张老师精讲第十四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导学
目录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由肿瘤移至本单元)
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
血液组成及血细胞功能
小儿血液特点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由于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较高。

生后2~3个月出现“生理性贫血”,约至12岁达成人水平。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两次交叉(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出现在生后4~6天;第二次交叉出现在4~6岁,6岁后逐渐与成人相似。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小儿贫血概述
(一)小儿贫血的分度
(二)贫血的病因学分类
补:贫血类型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缺铁贫——摄入不足
成人缺铁贫——慢性失血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

注:巨幼贫红细胞下降比HB下降更明显。

2.骨髓象 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四)治疗原则
祛除病因和铁剂治疗
,必要时输血。

常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疗程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左右停药。

(五)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铁的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及年长儿缺乏本病的防护知识
4.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七)健康指导
向家长及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指导正确应用铁剂。

强调贫血纠正后,仍要坚持合理安排饮食。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
由于缺乏维生素B 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原则
祛除病因、补充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是治疗的关键。

五、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有关
3.生长发育改变与营养不足、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影响生长发育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七、健康教育
介绍本病的表现和预防措施,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提供营养指导。

积极治疗和祛除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吸收的因素。

合理用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补:发病机制
造血干祖细胞缺陷;(种子缺陷)
-造血干细胞移植(<40岁患者)
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祖细胞;(虫子)
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Th1:Th2↑;血清/BM中INF、TNF↑ →抑制造血。

免疫抑制剂(CSA、ATG/ALG、甲泼)
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土壤异常)
-骨髓脂肪化、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常人
安雄(慢性首选)、EPO、GSF、GM等刺激造血药物
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续表
三、治疗原则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续表
六、健康教育
1.对长期接触有害骨髓造血物质的工作者,加强宣教,提高对工作环境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病人不可随便用药,滥用药物常是引起再障的重要原因,如氯霉素、磺胺药、保泰松、阿司匹林等,需要时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病人出院后要坚持治疗,预防出血、感染,定期门诊复查。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一、概 述
二、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一)临床表现
续表
(二)辅助检查
(三)治疗原则
续表
(四)护理问题
(五)护理措施
续表
(六)健康教育
1.长期接触放射核素或苯类等化学物质的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制度,不可忽略防护措施。

2.坚持巩固治疗、建立养病生活方式,坚持每月巩固强化治疗是争取长期缓解或治愈的重要手段,树立信心。

3.出院后要安排适宜养病的生活方式,保证休息和营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乐观情绪,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定期门诊复查血象,有出血、发热及骨骼疼痛要及时就诊。

向家属说明给予病人精神、物质支持是极重要的。

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本质
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实验室检查
90%以上的患者在受累细胞系中可找到Ph+及出现BcR/abl融合基因。

典型临表
明显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及由于脾大自觉左上腹坠胀或疼痛。

(一)分期
——2013年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二)辅助检查
(三)治疗原则
药物——白消安(首选)教材错误羟基脲首选
放疗——脾大明显但化疗效果不佳时
注意——水化碱化尿液(别嘌醇片)
(四)护理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与慢粒正常粒细胞减少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慢粒贫血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慢粒疾病知识
4.潜在并发症:加速期至急变期
(五)护理措施
(六)健康教育
1.慢性期缓解后病人的指导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争取缓解时间延长;出现贫血、出血加重、发热、脾脏增大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防急性变发生。

2.饮食指导病人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尽量给予易消化吸收、易于氧化分解的糖类食物以补充消耗的热量,防止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

3.定期门诊复查出现贫血加重、发热、脾大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出血性疾病导学
发病机理:
微血管壁异常
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
凝血功能的障碍
三大疾病的代表作(补)
续表
小结
出血时间延长
血小板数正常或减少血管壁功能异常和(或)血小板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凝血象正常者
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主要为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凝血时间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PCT )不良及简易凝血酶生成试验(STGT )异常。

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四、治疗原则
血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且需终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替代治疗,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预防性治疗。

替代治疗的目的是将病人缺乏的凝血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以预防或治疗出血。

其原则是尽早、足量和维持足够时间。

五、护理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与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2.疼痛:肌肉、关节疼痛与深部组织血肿或关节腔积血有关
3.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反复多次关节腔出血有关
4.焦虑与终身出血倾向、丧失劳动能力有关
六、护理措施
续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及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导学
ITP与过敏性紫癜
续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因素(病毒如麻疹、水痘病毒等,细菌)、免疫因素、肝、脾因素、雌激素水平增高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原则
小结:SEL,肾病综合征及ITP均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首选都是激素
五、护理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皮肤、黏膜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3.焦虑与反复发作血小板减少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与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脑出血与血小板过低<20×109/L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七、健康教育
1.慢性病人适当限制活动;血小板<50×109/L,勿做较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预防各种外伤。

2.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3.指导病人预防损伤。

4.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护,服药期间不与感染病人接触,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避免感冒以防加重病情或复发。

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病因
1.感染:包括细菌、病毒以及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2.食物:主要是机体对异性蛋白质过敏,如鱼、虾、蟹、蛋及乳类等。

3.药物
4.其他,如花粉、尘埃、昆虫咬伤、寒冷刺激及疫苗接种等。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部分病人束臂试验阳性,毛细血管镜检查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及渗出性炎症。

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及凝血各项试验均正常。

(四)治疗原则
1.可选用抗组胺药,如异丙嗪、阿司咪唑、氯苯那敏(扑尔敏)及静注钙剂等。

2.增加血管壁抵抗力,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如大剂量维生素C、芦丁。

3.糖皮质激素,对腹型和关节型疗效好,常用泼尼松,重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疗效不佳用免疫抑制剂。

4.肾型可用免疫抑制剂。

(五)护理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有关。

2.疼痛腹痛、关节痛与过敏性紫癜累及胃肠道和关节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肾功能损害。

(六)护理措施
(七)健康教育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花粉季节,过敏体质者宜减少外出,外出时应戴口罩。

2.指导病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轻松愉快。

3.饮食宜清淡,主食以大米、面食、玉米面为主,多食瓜果蔬菜,鸡蛋、牛奶、鱼、虾、蟹及其他海产品等应绝对禁忌。

4.不慎接触过敏原,仔细观察反应,及时就诊。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减低、3P试验阳性等。

治疗原则
护理问题
1.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