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著目录(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著目录(上)
胡耀飞整理
凡例
1、本目录分史料整理、专著、学位论文、单篇论文、书评五大部分,总括中文学界五代十国中文论著情况。

其中“史料整理”一类,所收为今人关于五代十国史料之考证、辑佚专书,并以出版时间为序。

2、单篇论文分五代、十国两大部分,皆以作者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同一作者多篇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序。

3、史料整理、专著、学位论文、书评,不再细分五代、十国之时代和地域区别,亦不细分历史和文学。

4、五代部分分政治与军事、制度与律典、文学与科举、艺术与考古、思想·哲学·宗教、经济与社会、文献整理、史学与史学史、冯道研究共九小块,少数皆有涉及的论文,以所论重点为限列入某小块。

此部分论文中,若标题以五代十国为整体论述对象而兼及十国者,亦不予归入十国部分。

6、十国部分设有总论,收纳总论五代时期“五代”以外政权者,以及活动范围跨越诸国的南方人士的研究。

然后按照地域和国别,分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王闽、马楚·荆南、南汉·交趾、秦岐·晋·燕·北汉共七小块。

凡与该地域和政权直接有关之史学、文学论文,皆予列入,而不再如五代部分那般做更细之区分。

另外,再设置十国总论,并从吴·南唐中别出南唐文学,从前蜀·后蜀中别出西蜀文学,从吴越中别出吴越佛教。

7、五代部分和十国部分从标题上或有重合的论文,重复列入各相关板块,以资比对参考;十国政权之间有重合的论文,亦重复列入各政权板块。

8、五代十国史研究,通常附着于唐史研究,故大多数唐史论文皆以“唐五代”、“隋唐五代”为题,此种情况按内容比重斟酌选录;同理,宋史研究论文也经常前溯晚唐五代史事,亦斟酌选录。

另外,以“唐宋之际”、“唐宋变革期”为题之论文,以及从宏观方面关注唐宋变革的论文也兼收并蓄;但是,单纯以“唐宋”命名之论著,因有关五代部分比重甚少,暂时略去,请自行查阅唐史或宋史领域相关论著索引。

9、为节省篇幅起见,本目录对于一些水平欠佳的论著酌情删减,不过台湾、香港方面的论著因大陆不易获知,尽量全面收录;又略去论文所在期刊页码,略去期刊具体版别,略去辑刊主编姓名。

10、本目录之编纂,为本人鉴于《二十世纪唐研究》、《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之对五代十国的忽略而发起,以便于学界检索,敬请来函批评指正!我的电邮:taishizhen1986@
一史料整理
管效先:《南唐二主全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935年。

林大椿:《唐五代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

章崇义:《李后主诗词年谱》,上海:南京书店,1933年;香港:龙门书店,1969年。

华钟彦:《〈花间集〉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唐圭璋:《南唐二主年谱》,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

吴廷燮:《五季方镇年表》,沈阳:辽海书社,1936年。

汪德振:《罗隐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陈垣:《〈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北平:辅仁大学,1937年。

钱文选:《钱氏家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李一氓:《〈花间集〉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詹泰安:《李璟李煜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夏瞿禅(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严一萍:《〈五代史记注〉校订》,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

张泽咸:《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夏承焘:《五代南唐冯延巳先生正中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

张万起:《新旧五代史人名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傅璇琮、张枕石、许逸民:《唐五代人物传记数据综合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陈敦贞:《唐韩学士偓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诸葛计:《南唐先主李昪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诸葛计、银玉珍:《吴越史事编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蓝立蓂:《刘知远诸宫调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向燕生:《隋唐五代时期幽州资料》,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

方积六、吴冬秀:《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吴汝煜:《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缪荃孙:《补五代史方镇表》,《稿本丛书》第九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萧继宗:《花间集》,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

刘孝严:《南唐二主词诗文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郑滋斌:《陆游〈南唐书·本纪〉考释及史事补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诸葛计、银玉珍:《闽国史事编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宋衍申:《两五代史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邓嘉德:《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荆浩、关仝、董源》,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8年。

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朱恒夫:《新译〈花间集〉》,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

王文才、王炎:《〈蜀梼杌〉校笺》,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

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全唐五代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郭声波、王蓉贵:《新旧五代史地名族名索引》,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

齐涛:《韩偓诗集笺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梁天瑞:《吴越书》,台北:宏文艺苑,2000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王文泰:《闽国史汇》,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继龙:《韩偓诗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张兴武:《五代十国文学编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陶礼天:《司空图年谱汇考》,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吴颖、吴二持、李来涛:《辑校汇笺集传李璟李煜全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

聂安福:《韦庄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秀梅等:《〈太平广记〉索引》,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姜汉椿:《〈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杨敏如:《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

张兴武:《五代艺文考》,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张学舒:《五代贯休十六罗汉图》,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年。

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徐蜀:《隋唐五代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张元济:《〈新五代史〉、〈金史〉校勘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二十五史补编委员会:《隋唐五代五史补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党银平:《〈桂苑笔耕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蒲向明:《〈玉堂闲话〉评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高峰:《〈花间集〉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蒋方:《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

林大椿等:《全唐五代词汇编》,世界书局,2009年。

周世伟:《韦庄词汇释别解》,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鸿钧、黄兆辉:《〈南汉金石志〉补征·〈南汉丛录〉补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社,2010年。

邓星亮、邬守玲、杨梅:《〈鉴诫录〉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

潘慧惠:《罗隐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张仲裁:《唐五代文人入蜀编年史稿》,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

张国风:《〈太平广记〉会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周阿根:《五代墓志汇考》,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

二研究专著
安秀玲:《洗尽铅华看南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五代史解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蔡厚示、黄拔荆:《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蔡涉:《钱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蔡堂根:《道门领袖——杜光庭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曹书杰:《后梁太祖朱温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常征:《杨家将史事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陈葆真:《李后主和他的时代:南唐艺术与历史论文集》,台北:石头出版社,2007年。

陈葆真:《李后主和他的时代:南唐艺术与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长征:《唐宋地方政治体制转型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陈继龙:《韩偓事迹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陈金凤:《江西通史·4·隋唐五代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陈明光:《唐懿宗·唐僖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2004年。

陈全新:《永明延寿圆融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

陈香:《晚唐诗人韩偓》,台北:国家出版社,2002年。

陈欣:《南汉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陈信雄:《越窑在澎湖:五代十国时期大量越窑精品的发现》,云林:文山书局,1994年。

陈源、姚世铎、蒋其祥:《隋唐五代十国货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程光裕:《宋太宗对辽战争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

戴建国:《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戴仁柱:《伶人·武士·猎手:后唐庄宗李存勖传》,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杜文玉:《南唐史略》,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文玉:《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杜文玉:《五代十国经济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

杜文玉、曾志华、白玉林:《五代史解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年。

段双喜:《唐末五代江南西道诗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范纯甫:《帝王词人李后主》,台北:庄严出版社,1979年。

方积六:《黄巢起义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方积六:《五代十国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方晓伟:《崔致远思想和作品研究》,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

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冯巧英:《永明延寿大师传》,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冯晓庭:《宋初经学发展述论》,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傅飞岚:《道教视野中的社会史:杜光庭(850-933)论晚唐和五代社会》,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1年。

高兰、孟祥鲁:《李后主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葛焕礼:《尊经重义: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的〈春秋〉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龚延明:《宋太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顾宏义:《细说宋太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顾宏义:《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为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顾立诚:《走向南方——唐宋之际自北向南的移民与其影响》,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4年。

郭武雄:《五代史辑本证补》,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

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郭延成:《永明延寿“一心”与中观思想的交涉》,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

韩国盘:《柴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郝树侯:《杨业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何灿浩:《唐末政治变化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何逞锋:《永隆通宝钱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何剑明:《沉浮:一江春水——李氏南唐国史论稿》,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五代王处直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赫广霖:《宋初诗派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

洪华穗:《〈花间集〉的主题与感觉》,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胡如雷:《唐末农民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胡顺萍:《永明延寿“一心”思想之内涵要义与理论建构》,台北:万卷楼,2004年。

胡嗣坤:《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黄公元:《一代巨匠,两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及其影响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黄敬家:《赞宁〈宋高僧传〉叙事研究》,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

黄志高:《罗隐诗风究析》,台北:学海出版社,1981年。

黄致远:《唐末五代讽刺诗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

霍明琨:《唐人的神仙世界——〈太平广记〉唐五代神仙小说的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季灏:《李后主著作考》,上海:民治出版社,1947年。

贾晋华:《古典禅研究:中唐至五代禅宗发展新探》,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江国贞:《司空表圣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姜尚贤:《温韦词研究》,台南:著者自刊,1971年。

姜维公:《唐昭宗·唐哀帝》,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蒋君章:《宋初风云人物》,台北:三民书局,1975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蒋励材:《词王李后主》,香港:光华书店,1957年。

蒋武雄:《辽与五代政权转移关系始末》,台北:新化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

金兑勇:《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

孔六庆:《徐熙画派》,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

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赖建成:《晚唐暨五代禅宗的发展——以与会昌法难有关的僧侣和禅门五宗为重心》(上、下),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赖建成:《吴越佛教之发展》,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

赖玉树:《晚唐五代咏史诗之美学意识》,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李炳泉:《朱温传》,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全德:《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李唐:《五代十国》,香港:宏业书店,1963年。

李小树、黄崇岳:《周世宗柴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奕定:《五代王朝史话》,台北:正中书局,1968年。

李永瑜:《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李玉、熊秋良:《罗衾哀怨——李后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裕民:《北汉简史》,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年。

李最欣:《钱氏吴越国文献和文学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林瑞翰:《五代史》,台北:民智出版社,1963年。

林文勋:《唐宋社会变革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林烨卿:《黄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林永钦:《四朝宰相冯道》,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9年。

刘谨胜:《南唐二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刘军社:《李茂贞与秦王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以元白之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刘维崇:《李后主评传》,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罗根泽:《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

罗庆康:《马楚史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罗婉薇:《逍遥一卷轻:五代诗人与诗风》,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罗争鸣:《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吕武志:《唐末五代散文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吕兴昌:《司空图诗论研究》,台北:宏大出版社,1980年。

毛元佑、雷家宏:《宋太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北京:民族知识出版社,2000年。

南京博物馆:《南唐二陵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

宁可:《黄巢起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潘相陈:《冯道传》,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

潘运告:《中晚唐五代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彭武文:《溪州铜柱及其铭文考辨》,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彭武一:《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钱济鄂:《吴越国武肃王纪事》,新加坡:新加坡木屋学社,1993年。

秦方瑜:《王建墓之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邱添生:《唐宋变革期的政经与社会》,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冉云华:《永明延寿》,台北:东大出版公司,1999年。

任崇岳:《李后主:帝业兴衰话南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任海天:《韦庄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任爽:《南唐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五代黄堡窑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佘雪曼:《一代词圣李后主》,台南:大同书局,1968年;台北:泰华堂出版社,1975年。

沈起炜:《五代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沈起炜:《五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

苏庆彬:《两汉迄五代入居中国之蕃人氏族研究:两汉至五代蕃姓录》,香港:新亚研究所,1967年。

孙康宜:《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

孙亦平:《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孙亦平:《杜光庭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十册《第十三卷五代》,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

唐文德:《李后主词的创作与风格》,台中:光启出版社,1975年。

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田居俭:《李后主新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田居俭:《乱世风云——五代十国卷》,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

田居俭:《李煜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

田青青:《永明延寿心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王柏铛:《闽国的太阳:王审知》,云林:神农广播杂志社,2003年。

王步高:《司空图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翠玲:《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台南:妙心出版社,2007年。

王德忠:《中国历史统一趋势研究——从唐末五代分裂到元朝大一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王凤翔:《晚唐五代秦岐政权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

王凤珠:《永明禅师禅凈融合思想研究》,台北:学生书局,2007年。

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

王建华:《钱镠与西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年。

王茂福:《皮陆诗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润华:《司空图新论》,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王小兰:《晚唐五代江浙隐逸诗人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王雅轩:《宋太祖本传》,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瑛:《仙乐飘起的殿堂:图说前蜀永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温廷宽:《王建墓石刻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晓璋:《乱世明君周世宗》,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翁大草:《黄巢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再版修订本,1951年。

吴法:《黄巢传》,香港:文教出版社,1974年。

吴树国:《唐宋之际田税制度变迁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武建国:《五代十国土地所有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五代冯晖墓》,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相菊潭:《〈说文〉二徐异训辨》,台北:正中书局,1964年。

萧庆伟:《飘风急雨——新旧五代史随笔》,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谢重光:《李后主传》,台北: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谢世涯:《南唐李后主词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年。

谢学钦:《南唐二主新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

徐红:《北宋初期进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徐晓望:《闽国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二卷·隋唐五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许祖良:《张彦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薛政超:《五代金陵史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杨海明:《李璟、李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杨军:《南唐后主李煜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杨军、方正己:《后唐庄宗李存勖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杨伟立:《前蜀后蜀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杨文斌:《一心与圆教——永明延寿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

杨新:《五代贯休罗汉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杨荫深:《五代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姚江波:《晚唐五代古玩鉴定》,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姚兆胜:《纷乱的五代十国》,上海:民众书店,1942年。

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1·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俞兆鹏:《黄巢起义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曾严奭:《南唐先主李昪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查明昊:《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

张翠云:《〈说文系传〉版本源流考辨》,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

张美丽:《韦庄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张其凡:《赵普评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张其凡:《经世谋臣:宋朝名相赵普》,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张其凡:《宋太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张其凡、曾育荣、陶懋炳:《中国历史·五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张意霞:《〈说文系传〉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

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张泽咸:《五代十国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

赵国华:《黄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赵剑敏:《五代史》,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

赵俪生:《王仙芝和黄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

赵雨乐:《唐宋变革期军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赵雨乐:《唐宋变革期之军政制度——官僚机构与等级之编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郑滋斌:《〈五代史记〉之古文》,香港:粤雅出版社,1986年。

钟大全:《王建与王建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周腊生:《五代状元奇谈·五代状元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周维林、夏仁琴:《南唐二陵史话》,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

周祝伟:《7-10世纪杭州的崛起与钱塘江地区结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周(上次下吉):《吴越释氏考》,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年。

诸葛计:《唐末农民战争战略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邹劲风:《南唐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

邹劲风:《南唐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

三学位论文(附博士后出站报告)
艾炬:《唐末文人心态与创作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包勇:《大山堂堂——浅识五代至宋初水墨山水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毕琳琳:《郑文宝及所著南唐二史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蔡淑卿:《谭峭〈化书〉研究》,中正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蔡子林:《李煜的词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曹流:《契丹与五代十国政治关系诸问题》,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巢晶晶:《孙光宪词作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陈本源:《李煜词研究》,香港能仁书院硕士论文,199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