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一章 等腰三角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等腰三角形
一、知识点梳理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定义)
③等腰三角形等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地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
线合一)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①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义)
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5.反证法: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成为反证法。

6.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7.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8.作图要求:掌握尺规作图用两条已知线段做等腰三角形
二、经典题型总结
题型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角
题型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度
题型三:用反证法证明简单证明题
题型四: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题型五:动点与等腰三角形题型
题型六: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综合提升题
三、解题技巧点睛
1.在做等腰三角形类问题时可以随时“标图”,把相等的角或者相等的边用相同的小符号标注,便于我们清晰的读图。

2.若题目中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通常会想到:
①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条线短可以平移为某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
3.在图形中如果涉及到求边长问题,我们通常首先想到:根据欲求边构建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
4.在求角度的题目中,若思路不清晰,则本着两个计算原则去列式:
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特别注意几个特殊角:75°、105°、120°、135°、150°,若图形题中出现了这几个特殊角并且涉及到求线段,则很有可能需要我们做辅助线把75°角分成45°角和30°角;而把105°角分成60°角和45°角;把120°角分成90°角和30°角或两个60°角;把135°角分成90°角和45°角;把150°角分成90°角和60°角。

6.动点类问题与等腰三角形的求解方法:
分类讨论:①当点A为等腰三角形顶点时
②当点B为等腰三角形顶点时
③当点C为等腰三角形顶点时
解题方法:①若已知顶点和另外一点,则以顶点为圆心,以腰长
为半径画圆寻找第三点;
②若已知底边的两个端点求顶点,则做底边的垂直平
分线,寻找第三点。

注意事项:寻找完所有点后必须进行核对,是否有重合点
四、易错点分析
1.若题干中出现三角形的”高“,并且没有配图,则极有可能需分别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2.若题干中仅出现“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则必须讨论该角的位置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

3.在解决等腰三角形结合动点类问题时,容易出现重合点。

五、典型例题分析
题型一: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求角度题型
例题:如图,B在AC上,D在CE上,AD=BD=BC,∠ACE=25°,求∠ADE的度数。

题型二: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求边长题型
例题:如图,△ABC中,CD平分∠ACB,BE⊥CD,∠A=∠ABE.若AC=5cm,BC=3cm,则BD的长为cm.
题型三:用反证法证明简单证明题
例题: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例题:如图,△ABC中,D是AB边上一点,在AC的延长线上取CE=BD,连接DE 交BC于F,若DF=EF.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

题型五:动点与等腰三角形题型
例题:如图,∠A=30°,点E在射线AB上,且AE=10,动点C在射线AD上,求出当△AEC为等腰三角形时AC的长.
例题:△ABC的边BC在直线l上,点D,E是直线l上的两点,且BA=BD,CA =CE.
(1)如图1,若AB=AC,∠BAC=90°,求∠DAE的度数;
(2)如图2,若∠BAC=90°,求∠DAE的度数;
(3)如图3,设∠BAC=α,∠DAE=β,请写出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六、中考真题再现
(贵阳中考2018年.21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点 F 是DE 的中点,AB 与AG 关于AE 对称,AE 与AF 关于AG 对称,(1)求证:△AEF 是等边三角形;(2)若AB=2 ,求△AFD 的面积.
(2019.江西.10题)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上的点,40BAD ABC ∠=∠=︒,
将ABD ∆沿着AD 翻折得到AED ∆,则CDE ∠= ︒.
(2019.宁夏.05题)如图,在△ABC 中AC =BC ,点D 和E 分别在AB 和AC 上,
且AD =AE .连接DE ,过点A 的直线GH 与DE 平行,若∠C =40°,则∠GAD
的度数为( )
A .40°
B .45°
C .55°
D .70°
(2019.山西.15题)如图,在△ABC 中,∠BAC=90°,AB=AC=10cm ,点D 为△ABC
内一点,∠BAD=15°,AD=6cm ,连接BD ,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使
AB 与AC 重合,点D 的对应点E ,连接DE ,DE 交AC 于点F ,则CF 的长为
cm.
(2019.重庆.20题)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连结AD ,
BE 平分∠ABC 交AC 于点E ,过点E 作EF ∥BC 交AB 于点F .
(1)若∠C =36°,求∠BAD 的度数;
(2)求证:FB =FE .
(2019.吉林.24题)性质探究
如图①,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120°,则底边AB与腰AC的长度之比为.
理解运用
(1)若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4,则它的面积为;
(2)如图②,在四边形EFGH中,EF=EG=EH.
①求证:∠EFG+∠EHG=∠FGH;
②在边FG,GH上分别取中点M,N,连接MN.若∠FGH=120°,EF=10,直
接写出线段MN的长.
类比拓展
顶角为2α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一腰的长度之比为(用含α的式子表示).
七、习题巩固训练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的度数为20°,则顶角的度数是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4、9,则它的周长是。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8,则它的周长是。

5.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为,则斜边长为________.
6.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7.如图,在△ABC中,,点D在AC边上,且,则∠A的度数为________°
8.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________
9.如图,已知△ABC中∠A=43°,∠B=73°,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
且CG=CD,DF=DE,则∠E=度.
10.如图,F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的延长上一点,且FD⊥AB,垂足为D,交AC于点E,若已知∠F=35°,则∠A=.
11.如图,在△ABC中,AB=AC,∠A=36°,∠1=∠2,∠ADE=∠EDB,则∠DEB为.
12.如图,D是AB边上的中点,将△ABC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F 处,若∠B=50°,则∠BDF的度数是_____.
13.如图,P、Q是△ABC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则∠BAC= 。

14.如图,在△ABC中,BC=5 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且PD∥AB,PE∥AC,则△PDE的周长是。

15.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个
16.如图,已知点P是射线BM上一动点(P不与B重合),∠AOB=30°,∠ABM
=60°,当∠OAP

时,以A、O、B中的任意两点和P点为顶点的三
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7.如图,△ABC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3,BC=5,P是折线BAC上
动点(不与B,C重合),过P作BC的垂线l交BC于D,连接AD.当△ACD 是等腰三角形时,BD的长是.
18.如图,已知AB=2,P是线段AB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等边△AEP和等边△PFB,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连接PG,则PG的最小值是_______.
1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 a=5x﹣1,b=6﹣x,c=4,求 x 的值.
20.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 求证:AO⊥BC
21.如图,点E为△ABC边AB上一点,AC=BC=BE,AE=EC,BD⊥AC于点D,求
C A
O
B
∠CBD的度数.
22.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交于点F.
(1)求证:△ABE≌△CAD;
(2)求∠BFD的度数.
23.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
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
(1)DE,DF,CG的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D在底边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2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AE.
(1)若∠BAC=90°,∠BAD=30°,求∠EDC的度数?
(2)若∠BAC=a(a>30°),∠BAD=30°,求∠EDC的度数?
(3)猜想∠EDC与∠BAD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
25.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上任一点,∠ADE=60°,边DE与∠ACB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1)求证:AD=DE.
(2)若点D在CB的延长线上,如图2,(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