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研究进展
左蕾;王在义
【摘要】近年来,胸阻抗法(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临床,有效地指导了临床救治工作。本文针对其起源、与其它监测方法比较的优点、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32)004
【总页数】3页(P493-495)
【作者】左蕾;王在义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RICU,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RICU,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近年来, 胸阻抗法(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oninvasive Hemodynamic Monitoring)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临床,有效地指导了临床救治工作。本文针对其起源、与其它监测方法比较的优点、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1 TEB的原理和发展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各种血液动力学监测(Hemodynamic Monitoring)方法运用而生。20世纪60年代人们利用胸阻抗的原理[1]:即人体中血液、骨骼、脂肪、肌肉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血液和体液阻抗最小,骨骼和空气阻抗最大,随着心脏收缩、舒张,主动脉内的血流量发生着变化,电流通过胸部的阻抗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原理发明了TEB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改进。20世纪90年代末期,TEB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阻抗信号波动通过创新的ZMARCTM算法(调整主动脉顺应性算法),1998年该算法通过美国FDA认证,处理后可提供多个血液动力学参数: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Index,SV/SVI)、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ardiac Output/Index,CO/CI)、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Index,SVR/SVRI)、胸液成份(Thoracic Fluid Content,TFC)、速度指数(Velocity Index,VI)、加速度指数(Acceleration Index,ACI)、射血前期(Pre-Ejection Period,PEP)、左室射血时间(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LVET)、收缩时间比率(Systolic Time Ratio,STR)、左室作功/左室作功指数(Left Cardiac Work/Index,LCW/ LCWI)。而且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操作简便,完全无创,界面操作简单,各种参数一目了然,普通护士稍加培训便可进行操作,每例患者检查只需5~10 min,尤其适合不宜或不能接受有创性检查的病人。TEB无创血液动力监测是以阻抗微分心动图(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为基础实现的,被称为ICG监测系统。
2 TEB与其它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的比较
2.1 与Swan-Ganz导管法比较热稀释法连续测定心排量是公认的金标准,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与TEB测定的CO二者相关系数(r=0.86,P< 0.001)[2],尽管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10%~20%),但连续的非侵入性监测动态观察监测参数的变化趋势, 足以弥补这一缺陷[3],但Swan-Ganz导管监测的有创性和对设备技术
的要求, 限制了它的使用, 在放置导管过程中还有心律失常、肺梗塞、肺小动脉破裂和出血、气囊破裂、导管打结等并发症的隐患[4]。临床应用ICG监测系统操作简便、无创伤,检测准确可靠,费用不到Swan-Ganz导管的百分之一;尽管ICG 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准确性、重复性已被证实[5],但ICG系统对右心功能监测是个盲区,所以ICG系统还不能完全替代Swan-Ganz导管。
2.2 与超声多普勒法进行比较超声多普勒法操作费时且技术要求较高,而ICG系统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连续测定, ICG系统可以提供16组血流动力学参数,使心脏功能评价更趋完善,同时可以专门评价心肌收缩能力,心脏泵血功能,较射血分数更准确,反映更灵敏,可以弥补超声检查的不足[6-7]。而超声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心脏结构做出准确判断,是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不能代替的。
2.3 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法(TEE)进行比较 TEE 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在术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测的影像诊断技术,TEE测量的心输出量结果与热稀释法相关良好
(r=0.74~0.98)[8],但同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法操作费时且技术要求较高,且探头位置不固定,获得的信号不稳而影响心输出量的测定值,还有心律失常、食管损伤或穿孔等并发症。TEB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连续测定且病人无任何并发症。但TEE 可通过对左心室射血进行定量估计,而且TEE可清楚地观察到每次心搏的降主动脉血流情况及心脏血管形态,TEE对呼吸困难和引起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多种病因的诊断和及时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TEB无法实现的。
2.4 与二氧化碳无创心排血量测定法比较均为无创的方法,二氧化碳无创心排血量测定法主要用呼出、部分重吸入气体中CO2测量CO(RBCO);RBCO与温度稀释法的相关系数为0.7~0.94[9],且操作简便,但必需在有气管导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条件下进行。而且由于RBCO是建立在假设混合静脉血CO2浓度不变的基础之上的,故凡影响混合静脉血CO2、解剖无效腔/潮气量(VD/VT)及肺内的情况有可能影响RBCO结果的准确性,NaHCO3可影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故
在给完NaHCO3立即测量RBCO的结果常不可靠[9]。
2.5 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iCCO)法比较 PiCCO采用的方法是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形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该监测技术既可测量单次的CO,又可获得PiCCO[10],同时还可计算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11],ITBV已被证明是一项可重复、敏感、更能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来预测扩容
的效能,PiCCO所测CO与温度稀释法的相关系数为0.91[11]。PiCCO能直接提供前负荷数据(确切的毫升数)及肺水情况,这是TEB无法测量的。但PiCCO法是
微创方法,需放置中心静脉置管及PULSIONCATH动脉导管且测定前需校零,如果校零不准确、病人体位、呼吸方式或导管放置技术及位置都会影响测量结果,而TEB不受以上因素影响。
3 临床应用
3.1 早期诊断休克急危重症休克一期患者意识尚清醒,血压还未下降,易漏诊。
当休克进展到二期、三期诊断就较容易,但在此期纠正治疗变得困难或无效,应用了ICG系统,在急诊室、手术室或院前现场利用数分钟内即可进行检测。如休克
早期可通过ICG系统监测出SV减小、SVR增加诊断休克,即开始治疗。
3.2 指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救治 CO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不仅可判别病人的危险程度还可检测病人对治疗的反应。ICG系统可提供心梗后准确、连续的CO值。有报道用ICG监测系统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成功的患者进行监测,发现溶栓
再通后ACI明显提高,CI和VI迅速升高,SVRI 明显下降,表明溶栓再通后心脏收缩
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循环改善; 溶栓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和下后壁合并右室
心肌梗死血液动力学指标有一定差异, 前壁心肌梗死TFC高, 心率(HR) 较快, 平均
动脉压(MAP) 较高。快速大量补液患者CI 和TFC 明显提高[12]。ICG系统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时血液动力学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重要客观指标。
3.3 指导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ICG监测系统的SVR、CO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