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 人教版必修1(付,147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物质间转化的5个误区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 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 (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
【性质2】吸附性 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溶液中悬浮颗粒。
【应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明矾溶于水形成Al(OH)3胶体具有很好的凝聚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
【思考讨论】1.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为什么胶体有丁达尔 效应而溶液没有呢?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
典例1.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转化为乙。下列选项中,符合图示 要求的是( )

A
H2SO4
B
KCl
C
O2
D
Fe
A.A
B.B
乙 Na2SO4 K2CO3
CO CuCl2
C.C
丙 NaOH KOH CuO
Ag
丁 NaCl HCl
C HCl
D.D
物质如 何分类?
请同学们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空气、乙醇、铜、铁、碘酒、氧气、水、小苏打、盐酸溶液。
元素的种类
物质状态
混合物:空气、碘酒、盐酸溶液 纯净物:乙醇、铜、铁、氧气、水、 小苏打
固体:铜、铁、小苏打 液体:乙醇、碘酒、水、盐酸溶液 气体:空气、氧气
按物质组成分类
知识回顾
2.如何分离氯化钠溶液和淀粉胶体?
提示1: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因为胶体粒子的大小适中,光线 照射到胶体的粒子时发生散射,散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以为是胶体在发光, 所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太小,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太大, 无法发生散射。
提示2: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设计实验分离胶体 及溶液,并检验是否成功分离。
序号
反应
⑪ 金属单质+氧气→碱性氧化物
⑫ 碱性氧化物→金属单质
⑬ 非金属单质+氧气→酸性氧化物
⑯ 碱性氧化物+水→碱
⑰ 酸性氧化物+水→酸
续上
实例
点燃 2Mg O2 2MgO
点燃 2Fe2O3+3C 4Fe 3CO2
点燃
C O2
CO2
Na2O H2O 2NaOH
SO3 H2O H2SO4
非金属氧化物
MgO
酸性氧化物
物质性质
SO3
碱性氧化物
一 物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化学研究的基础:根据_元__素__组__成__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2)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同分异构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 素的同素异形体。 如:金刚石、石墨、C60
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注意▶
不同碱在组成上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取决于不同碱溶液中含 有 OH- 。
(3)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实例(化学反应方程式)
与金属反应 与碱反应 与酸的反应 与某些盐的反应
Fe CuSO4 FeSO4 Cu
2NaOH CuSO4 Cu(OH)2 Na2SO4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 酸
无氧酸
请同学们按照分类进行连线。
Na2CO3
钠盐
Na2SO3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按物质性质分类
酸性氧化物: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请同学们将下列物质利用交叉分类法进
行分类。
碱性氧化物:
Fe2O3
金属氧化物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元素组成
CO2
不均一、不透 明,久置沉淀
不稳定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 液体液滴
不均一、不透明, 久置分层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不能
胶体和浊液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目录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转化
课程目标
1.以酸、碱、盐及氧化物知识为例,认识不同类型的物质之间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关转化,形成转化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实例,了解物质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物质转化的应用价值。
点燃
C O2
CO2
点燃 2C O2 2CO
典例2.某同学要在右面五环图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 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 生反应。你认为“五 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A.稀硫酸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答案:C
解析:有“空缺”的一环中的物质必须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C反应,四个选项中只有CO2符合。 2NaOH CO2 Na2CO3 H2O
某些类别的物质 之间较易发生化 学反应,如酸性 物质(包括酸、 酸性氧化物)和 碱性物质(包括 碱、碱性氧化物) 之间较易发生反 应,其中以酸碱 中和反应最为典 型。
练一练 根据上面的转化过程,写出非金属单质S到对于盐Na2SO3的转化过程。
二 物质的转化
1.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答案:C
解析: A项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B项中
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均不能反应;D项中乙与丙、丙与丁均
不能反应,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反应可依次为
甲和乙: 乙和丙: 丙和丁: 甲和丁: 丁→乙:
点燃
2CO O2
2CO2
CO 2CuO 2Cu CO2
高温 C 2CuO 2Cu CO2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目录
物质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
课程目标
1.从基本的物质分类出发,认识分类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形成 学习化学的分类观。 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3.了解胶体和溶液、浊液的区别。 4.认识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有色玻璃、合金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分散系的分类
三 胶体分类、制备、性质
1.胶体的分类
气溶胶
烟、云、雾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
液溶胶
豆浆、牛奶、墨水

固溶胶
有色玻璃、玛瑙

根据胶体粒子的组成分类
粒子胶体
Fe(OH)3胶体
分子胶体
淀粉胶体
2.胶体的制备
操作
现象
实验1 实验2
取100mL烧杯,加入40mL蒸馏水,将烧杯中 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腾的水中滴加5~6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褐。色
滴FeCl3的饱和溶液。
取100mL烧杯,加入40mL硫酸铜溶液
溶液为蓝色 。
注意事项:①实验中必须使用FeCl3饱和溶液和沸水。 ②当液体呈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因为过度加热会破坏胶体,
生成Fe(OH)3沉淀。 ③制备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OH)3胶体粒子碰
撞形成大颗粒,最后形成沉淀。
一 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与指示剂反应 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酸与碱的反应 酸与某些盐的反应
实例(化学反应方程式)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Fe 2HCl FeCl2+H2 CaO 2HCl CaCl2+H2O NaOH HCl NaCl+H2O AgNO3 HCl AgCl +HNO3
2.能溶于水的碱 (NH3•H2O除外), 对应的碱性氧化物 一般都能与H2O反应 生成相应的碱,如 NaOH: Na2O+H2O=2NaOH。
3.有盐和水生成的反 应不一定是中和反 应,如酸性氧化物 与碱性氧化物、碱 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均有盐和水生成, 但不是中和反应。
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红磷、白磷 O2、O3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进行如下分类:
按强弱强 弱酸 酸( (HCHC3l、 COHONHO、3、HH2C2SOO3) 4)

一元酸(如HCl) 按电离出的H+数二元酸(如H2SO4)
多元酸(如三元酸H3PO4)
按强弱强 弱碱 碱( (如 如KNHO3H·H、2ON) aOH)
Ca CaO Ca(OH)2 CaSO4 C CO2 H2CO3 CaCO3
讨论3 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单质、氧化物的性质
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单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H2O)
化合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1.能溶于水的含氧酸, 对应的酸性氧化物 一般都能与H2O反应 生成相应的含氧酸, 如H2SO4: SO3+H2O=H2SO4。
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吸附性
操作
现象
实验3 用激光笔照射实验1、实验2得到的液体 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实验4 在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铁胶体
烧杯中浑浊现象消失并出现沉淀。
【性质1】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 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 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 达尔效应。
分散系 及其分 类
二 分散系
1、分散系的含义与组成
2、分散系的组合方式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可将分散系分为9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肥皂泡 酒精的水溶液
氢氧化铁胶体 泡沫塑料 珍珠
图示解读:
序号
反应
①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盐 ② 金属单质+盐→新盐+新金属单质 ③ 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④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⑤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⑥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⑦ 酸+碱→盐+水 ⑧ 碱+盐→新盐+新碱 ⑨ 酸+盐→新盐+新酸 ⑩ 盐+盐→新盐+新盐
实例
点燃 2Fe 3Cl2 2FeCl3 Fe CuSO4 FeSO4 Cu Fe H2SO4 FeSO4 H2 CaO SO2 CaSO3 CaO 2HCl CaCl2 H2O Ca(OH)2 CO2 CaCO3 H2O Ca(OH)2 2HCl CaCl2 2H2O 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2HCl Na2CO3 2NaCl CO2 H2O CaCl2 Na2CO3 2NaCl CaCO3
1.钙转化为硫酸钙的流程
O2
H2O
H2SO4
Ca CaO Ca(OH)2 CaSO4
氧气


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
碱盐Leabharlann 2.碳转化为碳酸钠的流程O2
H2O
NaOH
C CO2 H2CO3 Na2CO3
氧气


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物质可以依据其 组成进行分类, 而组成相似的物 质在性质上也有 相似性。可以基 于这种规律预测 物质间的转化关 系。

一元碱(如NaOH) 按电离出的OH-数二元碱[如Ba(OH)2]
多元碱[如三元碱Fe(OH)3]
正盐(如Na2CO3) 盐酸式盐(如NaHCO3)
碱式盐[如Cu2(OH)2CO3)]
3.物质的_结__构__和_用___途_也是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4.常见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
总结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 直径大小
分散质粒子 结构
特点
稳定性 能否透 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
透膜 鉴别方法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浊液 乳浊液
<1 nm
1~100 nm
>100 nm
>100 nm
分子、离 子
均一、透 明
稳定
较多分子的集 合体或大分子
多数均一、透 明,较稳定
介稳性
大量分子聚集 成的固体颗粒
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注意▶
不同酸在组成上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取决于不同酸溶液中含
有 H+

(2)碱的化学性质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实例(化学反应方程式)
与指示剂反应 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 碱与酸的反应 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
2NaOH CO2 Na2CO3+H2O NaOH HCl NaCl+H2O 2NaOH MgCl2 Mg(OH)2 +2NaCl
Na2CO3 CaCl2=CaCO3 2NaCl
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注意▶
不同碳酸盐在组成上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取决于不同碳酸盐 溶液中含有 CO32- 。
讨论1 单质、氧化物有哪些化学性质?
思考讨论
讨论2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方程式,体会由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单质 到盐的转化关系。
高温 C CO2 2CO
典例3.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D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生成物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生成物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