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详解1
一、直击题旨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
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
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
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
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
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问:本篇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何在?
答: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
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

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意识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故都的秋》课文全解
一、课文背景知识
1.秋天是一个意蕴比较丰厚的季节,有着“比人类更古老的风光”(梁小斌语)。

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秋天作为自己抒怀的对象。

在不同的作家笔下,秋呈现着不同的脸孔。

比方说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是一种肃杀、萧瑟之秋;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是一种辽阔、豪壮之秋;又有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以及秋瑾“秋雨秋风愁煞人”的悲愁。

为什么不同作家笔下,秋有着不同的韵味?这就需要我们作具体分析。

2.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描写秋天的著名篇章。

请你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秋天?选取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哪些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请你带着感情反复诵读课文,以领会文章的独特色彩、独特韵味、独特情感,进而体会作者是如何能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情感巧妙融合在一起,做到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
二、重点难点讲解
1.基础知识
①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
说家、散文家。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

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出版有《达夫全集》(7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②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
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③衬托手法
衬托,是指在描写某一事物时,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

古典诗文中,衬托手法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有声”衬“无声”的例子。

《故都的秋》一文多处运用衬托手法,以“驯鸽的飞声”、秋蝉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反衬,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地方寂静。

④词语解析
混混沌沌:形容无知无识、稀里糊涂的样子。

落寞:寂寞、冷落。

歧韵:不同的读音。

颓废:指精神和意志颓萎、废丧。

平平仄仄起来:意即推敲起字的韵律来。

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2.鉴赏重点
1933年4月到1936年2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原因,郁达夫住
在杭州。

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

他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排遣苦闷、寂寞,写了不少游记,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杭州期间,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故都的秋“味”,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故都”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含有眷恋之意,“秋”表明写作的内容。

文章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

阅读中应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并用心感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浓浓的“秋的韵味”。

3.难点解析
(1)作者为什么对北国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只是点到为止(写面),而却着力去写普通院落的秋景(写点)?
点拨:一是由作者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他追求的是“清”、“静”,笼罩着淡淡“悲凉”的情调。

著名的风景处人多、热闹,不符合作者的心情,融情于景。

二是著名风景已为人常吟之题,虽富秋色却难出新意。

三是写普通院落突出秋意在北方的无处不在,也表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2)课文第12节议论段的作用是什么?
先写古今中外的作品写“秋”的最多,然后写对秋的感触,对于有情趣的人来说是带有普遍性的。

接着写中国古代人们对“秋”的赞美和向往,最后突出北方秋的深味。

这样写突出人们对秋的偏爱,而这一
偏爱也是由于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3)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有哪些?
一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所处的时代给他造成忧虑冷落的阴影,他想追求“清净”的生活,内心又笼罩着淡淡的“悲凉”,因此在他的笔下,秋味、秋色、秋境、秋姿,自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写景以冷色为主。

二是选材典型,布局巧妙。

作者从一般的北平名胜写起,重点突出普通院落的秋景。

用秋蝉、秋槐、秋雨、秋果作面上的描写,又集中写了院落这个点。

在结构安排上充分运用对比手法,又收放自如。

二、课文阅读指导
例1下面对《故都的秋》有关细节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用“很高很高”和“碧绿”来修饰“天色”,能给人一种清远的感觉。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色无味无声,“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寂静的那种氛围,突出了“静”。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那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静悠闲,突出了“清”,潜意识中并且还感觉到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秋蝉哀弱的残声”及“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秋天静中的喧闹,都给人一种生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具体描写的理解鉴赏,所以得首先对文章的描写脉络有个大体感知,然后再通过体悟和把握文中的景物描写,来领悟深含在景物下边的作者的感触。

A.B.C三项都紧扣文章中所说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侧面加以描绘。

A中“高阔”之天是种寂远,“碧绿”更说明高天的清澈见底;B中人物的一切感官都丧失作用,只靠感觉来证实存在,正是静到极致的体现;C中则用细腻的笔触来玩味平常的景色,抒发悲秋之感;D中蝉声和驯鸽的飞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得见它们,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而非喧闹、生机。

答案选D项。

点悟如果不能对文章的学习重点进行把握,对文章重要语句进行揣摩分析,则不容易把握题目的表述中心。

很容易误选C项。

例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 )不出门去吧,(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 )能看得到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即使就是也B.如果就就C.尽管便才D.即使不管都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虚词)的使用。

解答本题关键在搞清句间关系,整体上看句间关系的第一层是让步假设关系。

答案A
点悟做此类题目,除有语境意识外,语感非常重要,平时要加强诵读,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一句中。

加线字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描写语句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考虑秋晨的环境,也要考虑作者的主观情感。

答案既逼真地描摹出了故都秋晨日光透过树叶照下来的自然的“客观色彩”,又使本来属于“暖色”的色调变“冷”了,融进了作者的主观色彩。

点悟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有语境意识。

既要将词语放在句子中看,更要将句子放在原文中去体会、领悟。

同时还要考虑外部语境——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

《故都的秋》详解3
(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洗练含情)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先赞一笔,意在衬托北国的秋。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再赞一笔,进一步渲染情感)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是文章之骨。

)我的不远千里,(伏下三地的辗转。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理由”伏下“饱尝”。

)也不过想饱尝(强烈之情溢于言表)一尝这“秋”,(“尝”字伏下“味”字。

)这故都的秋味。

(入题。

“秋味”是文眼。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与北方的秋对比。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与上文“清”、“静”、“悲凉”形成对比。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夹”字点出在南方大城市生活十分压抑,暗示出作者的沉郁心境。

)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一点点清凉”与下文“赏玩不到十足”相呼应。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味、秋色、秋意、秋姿伏下“看”,“尝”,“赏玩”。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以名花和美酒喻秋旨在说明“秋”不过是大自然普通的季节更替。

“名花”总是具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和姿态,其开放时总是处于一种柔和内敛的状
态;美酒,首先是不能过“烈”,当以品为主,“品”到半醉便是恰到好处。

作者认为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正是说“秋”是普通的花、普通的酒。

秋是开放在原野的野花,开放时是那样的泼辣和肆无忌惮;秋是北方的“二锅头”,烈辣十足,要一饮而尽,大醉之后,还喊着痛快——这才过瘾。

因此,要想饱尝这野花白干酒似的秋,必须处于一种“全开全醉”的状态,这样才能领略真正的秋。

而北国的秋,那才是秋味十足的秋。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回忆,伏下“想起”。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是总写故都名胜的秋景、秋意。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与名胜相对,更有秋味。

)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一碗”、“一坐”点出悠然观秋。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视觉、听觉写。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细数”照应着上文的“赏玩”,点出悠然自得的心情。

)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静”字与开头的“静”照应。

)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描述。

)的秋草,使作陪衬。

(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点缀”领起下文。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字伏下“踏”字)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从听觉写,从味觉写,两个“也没有”极写静。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从触觉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用“丝纹”写“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落寞”点出“悲凉”。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特产”暗示南方没有。

)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唱”字生情。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养”字生情。


还有秋雨哩,(呼一声提起。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连用三个“下得”,突出它的特点。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来也匆匆。

一奇。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去也匆匆,二奇,。

)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这个句子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斜桥影”又给我们暗示了夕阳的存在,而夕阳又更加增添了秋天傍晚快来时的清冷和悲凉。

“斜桥
影”不仅是桥的整体轮廓,还仿佛看到了桥上的栏杆投射在桥面形成的斑驳的阴影。

不仅如此,它还暗示了桥下潺潺的秋水,使我们想起了“秋水日潺湲”“秋水浅平沙”这样的诗句。

三奇。

)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闲笔不闲。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有味。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

(“也是”承上。

)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生长的地方奇。

)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描写。

)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作者欣赏的是“七、八月之交”的“全盛时期”的秋,那时的枣子是“淡绿微黄”,不是“枣树叶落,枣子红完”,其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写古代诗
文赞秋,为下文“秋士”铺垫。

)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联想到外国诗人。

)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

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两个“最”字见出外国诗人对秋的赞颂。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联想到“囚犯”。

)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反问,突出秋对于人类的影响普遍而深刻。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联想到欧阳修和苏东坡。

“特别深”照应上文的“特别的多”。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突出北方的秋味。

这段议论,既呼应了开头,有把赏秋之情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特异”伏下“廿四桥的明月”等。

)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不浓”、“不永”照应前文的“看不饱”、“尝不够”。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
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连用四组形象的比喻,对比强烈,大妙)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照应开头。

)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折去”二字伏下“换得”,一折一换,写尽对故都秋的深爱之情。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饱含着作者对生命、对真实生活的的真情与呼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