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讲课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讲课主要内容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第一章导论
保护人民,促进就业,建设更美好的福利社会
一、全球社会保障发展概况
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三类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以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也有人将这三类国家形象地比喻成“知识生产的头脑国家、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资源供应的手脚国家”。

当今世界格局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社会福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世界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水平。

(一)欧洲地区的社会保障
—欧洲地区的总人口接近10亿,其中5亿人生活在欧盟(EU)27个成员国中。

—大约16%的人口在14岁或以下。

—大约22%的人口在60岁或以上。

—欧盟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平均为GDP的27%,在非欧盟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平均为GDP的13%。

—在欧盟国家,社会保障基本上是通过社会缴费(59%)和税收收入(38%)来筹资的。

—大多数西欧国家已实现社会保障覆盖全体国民。

在该地区的其它国家,覆盖水平较低,常常是由于广大非正规工作部门带来的结果,以及正规经济部门瞒报工资的结果。

目前,面临的问题:高福利高赤字让欧洲骑虎难下
欧元区国家长年采取高赤字财政,债台高筑,此时曾经引以为傲的福利政策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欧洲各国纷纷削减福利:
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兰都借助当前经济
危机削减教育经费;
法国把退休年龄延后两年;
爱尔兰被迫下调最低工资;
西班牙将脱售更多国有资产和取消长期失业救济金。

与欧洲各国削减高福利的举措一直相伴相随的是,罢工潮在各国风起云涌。

(二)美洲社会保障
—美洲由35个主权国家,19个海外地区和属地组成,总人口约9亿。

—虽然美国和加拿大是高收入的经合组织成员国,但几乎所有其它美洲国家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唯一的例外是海地,它属于全世界49个低收入国家之一。

—北美人口的近17%、加勒比和拉丁美洲人口的近10%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

—北美人口的20%、加勒比和拉丁美洲人口的30%是14岁及以下的青少年。

—世界上部分最高的移民率发生在加勒比地区国家。

—平均说来,拉丁美洲的非正规就业占到城镇劳动力的47%。

—美洲国家社会保障现金津贴覆盖率差距很大:从11%到全民覆盖不等。

—卫生保健覆盖率在整个地区差别巨大。

尽管全民覆盖存在于一批国家,但拉丁美洲的平均覆盖数字只接近40%。

—在美洲,自付卫生保健费用约占全部卫生保健支出的35%左右。

目前,美国面临的问题:缺乏全民医疗加剧贫富悬殊,奥巴马医改道路困难重重。

2011年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反对给奥巴马医疗改革拨款的修正案。

拉丁美洲面临的问题:拉美陷入增长性贫困,社保体制加剧贫富差距。

(三)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该地区总人口为41 亿,或者说,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拥有13 亿人和12 亿人。

2009 年,它们的合计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37%。

—该地区还有着一些世界上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包括一批人口少于15000 人的岛国。

—人口的大约10% 为60 岁或以上。

—人口的约25% 在14 岁或以下。

—在整个地区,社会保障的覆盖水平差异大,高收入国家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社会保障覆盖全民,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大约覆盖5-10%的工薪劳动者。

—每五人中仅有一人可获取充分的卫生保健。

—在某些亚太地区国家,约10%上下的人口生活在极端饥饿和贫困中。

(四)非洲社会保障
—非洲有54个国家,总人口达8亿以上。

— 35%以上的非洲人生活在过去10年中年增长率高于4%的经济体中。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保障覆盖面为人口的5%-10%,在大多数情况下,仅限于覆盖工资挣取者。

—在13个中等收入非洲国家,社会保障覆盖面一般在人口的20%-70%之间。

—非洲国家用在社会保障上的平均支出为GDP的4.3%,相比之下欧洲为25%,北美洲为16.6%。

—非洲人口的约40-50%是18岁以下年轻人。

— 60岁或以上非洲人数估计为3500万至4000万。

—在一些非洲国家,自费现金支付的卫生保健费用占到卫生保健开支的40%。

—近年来,许多非洲国家建立了特殊机制以便将贫困家庭纳入新的或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计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传染病在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急剧提高了死亡率,这反过来又威胁到许多国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可行
性。

非洲面临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援助,消除贫困和疾病,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趋势:全球经济向包容性增长迈进
未来倡导包容性增长,要求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发展快的国家对发展慢的国家、发展条件好的国家对发展条件差的国家,需秉承包容的心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地大力扶持和积极援助那些小、弱、慢、差的国家发展经济。

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因全球化而更加快速的发展,更多人因包容性
增长而享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成果。

二、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福利服务、福利设施和福利津贴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建立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失业、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时,给予劳动者本人或供养直系亲属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四)社会保障三项基本制度比较
1.社会福利——对全体社会成员高生活质量的保障(锦上添花),属于非缴费型社会保障。

采用“普遍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

2.社会保险——对工薪劳动者及其家属基本生活的保障(平平安
安),属于缴费型社会保障。

采用“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的手段。

3.社会救助——对贫穷无助者最低生活层次的保障(雪中送炭),属于非缴费型社会保障。

采用“选择性”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手段。

三、贯穿本课程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政策目标是什么?
(二)用何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章社会福利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识基础:君主制的“王道”和“德政”
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福利思想发展概要
(一)中国古代社会福利制度和思想
1.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制度
(1)周朝时期实行的具有一定均贫效果的“井田制”
(2)隋朝建立有助于救荒的仓储制度
(3)唐宋时代统治者注重对灾民的救济
(4)明朝时期的州县普遍设立“药局”
(5)前清时期在“育婴、养老、恤贫、宽疾”等方面有新的进展
2.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1)周文王曾提出“施仁政、善养老、薄轻税,以济鳏寡孤独四种穷民”,
周武王曾提出“六极之旨”,即“亡凶短折、疾、忧、贫、恶、弱、,以养生、送死、济贫及致富等为谋求全民福祉之道”。

(2)在先秦至汉初的诸子百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中,以“仁者爱人”为中心的民本主义和仁政思想、以“孝悌”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和以“均富”为目标的治国思想都对当时的官方和民间社会福利行动提供了支持。

(3)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老子的“无为而治”的自然主义理想
被认为与西方“自由放任”的经济与社会理念很相近。

墨家的“兼爱”和“交利”思想以及主张平等和助人的理念也符合社会福利的基本理念。

法家中的管子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思想以及“教养兼施”的治国政策。

孔子的大同社会论
在《礼记·礼运篇》,孔子用精炼的语言首先提出并描绘了“大同社会”。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中国近代社会福利制度与思想的发展
1.洪秀全的社会福利思想
洪秀全提出了“普天之下皆兄弟”的平等主义思想,强调“人人平等”的平等主义观念,他提出了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四有二无”理想社会。

2.康有为的社会福利思想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大同书》中对理想社会的政治、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家庭与婚姻等等,都有十分具体的描写。

《大同书》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将《大同书》的内容概括如下:
1.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域。

2.总政府区政府皆由民选。

3.无家族,男女同栖不得逾一年,届期须易人。

4.妇女有身者入胎教院,儿童出胎者入育婴院。

5.儿童按年入蒙养院及各级学校。

6.成年后由政府指派分任农工等生产事业。

7.病则入养病院,老则入养老院。

8.胎教、育婴、蒙养、养病、养老诸院,为各区之最高设备,入者得最高之享乐。

9.成年男女,例须以若干年服役于此诸院,若今世之兵役然。

10.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劳作所入自由享用。

11.警惰为最严之刑罚。

12.学术上有新发明者及在胎教等五院有特别劳绩者,得殊奖。

13.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

《大同书》描绘了有关养老院、教育与医疗福利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等,这些设想无疑包含了社会福利的思想。

《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

这当然是荒谬的,因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3.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
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民生主义”的思想和行动体系中。

1.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2.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3.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


(三)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1.民本主义:中国传统社会福利的政治理念基础
2.仁爱精神与仁政理念: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伦理基础
3.大同思想: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理想基础
4.整体主义: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价值目标
5.孝道: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家庭伦理基础
二、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社会福利体制的建立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系始建于建国之初。

在其30年左
右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以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初步覆盖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和伤残等领域的社会福利体制。

1.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社会福利体制
(1)平均得到粮油棉布等基本生活用品
(2)计划安置就业和充分就业制度
(3)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建立了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公共教育体系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2.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社会福利体制
(1)集体土地保障模式
(2)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五保户制度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1.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2.国家——企业(集体)的运行模式
3.普遍主义的福利模式和福利供给的梯次差异
(三)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要点
1.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1)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2)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3)社会主义理想与福利现实主义的结合
2.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理论
(2)家庭保障责任和社会互助精神
(3)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福利理论
(4)社会分配中“必要扣除”理论
(5)平等主义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公平观和社会主义福利分配理论
(6)自力更生与无私奉献的理想境界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思想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
1.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判断
2.关于社会平等的价值倾向
3.整体主义与个人责任观念的变化
4.关于社会福利主体和对象的观念
5.关于社会福利运行机制观念的变化
(二)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的要点
1.关于社会福利价值目标的理论探讨
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
社会福利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
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理论
2.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
关于社会福利主体社会化的理论
关于社会福利对象社会化的理论
关于社会福利资源社会化的理论
3.社会福利与市场机制的理论
4.社会政策转型理论
我国社会保障战略蓝图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阶段(2008—2012年),初步构建“两免除一解除”的基本保障制度支架(覆盖全民的社会救助、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险体系);
第二阶段(2013—2020年),实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定型、稳定发展;
第三阶段(2021年—本世纪中叶),全方位地满足国民社会保障需求并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

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2015年)能够初步形成社会福利体系制度框架;
第二阶段(2016—2020年),实现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定型、稳定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2021—2049年),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与社会服务质量,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的重要制度支撑。

第二节西方社会福利的思想基础
一、早期福利思想——柏拉图《理想国》
《理想国》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乌托邦方案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代表作《理想国》,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1. 政治。

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

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

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2. 正义。

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

正义来源于严格技术:当每个人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发挥其所具有的技术时,才可实现最大公益即正义。

“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3.教育。

柏拉图认为虽然人的品质来自于天赋,但是缺少适当的教育,优秀的人一样会堕落。

柏拉图就提出要对国家的护卫者施以优良的教育,即“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4. 优生优育。

柏拉图从国家利益出发,柏拉图提出妇女和儿童的公有设想。

5.人口。

“结婚人数的多寡,要考虑到战争、疾病以及其他因素,由治理者们斟酌决定;要保持适当的公民人口,尽量使城邦不至于过大或过小。

”而如果男女未按照统治者意图而结合甚至产下孩子,是“不合法的,亵渎神明的”。

6.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柏拉图显然认为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

他明确说:“国家的统治者,为了
国家的利益,有理由用它来对付敌人,甚至应付公民。


“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不是支离破碎地铸造一个为了少数人幸福的国家,而是铸造一个整体的幸福国家。


7.男女平等。

柏拉图论证了生理的差别不应被看作是一种天赋品质的差异。

提出女性也可以担任护卫者、官员。

这种观点无疑是十分先进的。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托马斯.莫尔的社会福利思想
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乌托邦》一书中,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即乌托邦。

1.家庭福利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年轻人应该赡养老年人,大家应该关心儿童福利。

2.身体健康作为快乐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特别重视卫生福利。

3.实行公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均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则按需分配;
4.人人都从事生产劳动,并有充足的时间供科学研究和娱乐;主张一天24小时中劳动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

5.把快乐当作普通的道德准则。

他说∶“我们的全部行为,包括甚至道德行为,最后都是把快乐当作目标和幸福的。


(二)康帕内拉的社会福利思想
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抨击了由私有制产生的各种弊病和罪恶,并主张公有制,幻想建立一个美好、和谐自然、人人享有社会福利的社会制度。

1.经济生产:主张公有制与和谐的劳动分工,每天工作四小时,其余时间用于读书娱乐。

2.国民教育:强调儿童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3.福利保障:互助共济与共享较高的医疗、母婴及老年福利待遇。

(三)圣西门的社会福利思想
1.完美社会制度思想;
2.社会进步的四个标准;
3.政府的职能;
4.社会改革重要内容是改进精神和物质福利。

(四)傅立叶的社会福利思想
1.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的弊端;
2.克服这些弊端,需要社会向前发展,进入社会保障时期;
3.保障不仅要保障穷人的基本生活,也要保障富人经济利害关系上的安全和诚信。

三、国家干预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所谓国家干预主义,是指一种主张削弱私人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多种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职能的思想和政策。

它主要强调自由市场机制的缺陷必须通过国家干预来弥补,表现在社会政策方面,国家必须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肯定政府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一)德国新历史学派
19世纪末,面对德国社会中存在的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一些学者提出了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立法,实行某些社会政策,提高工人的物质生活待遇,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德国新历史学派就是由这样一批以鼓吹劳资合作、实行社会政策的经济社会学者所组成的。

新历史学派又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施穆勒、布伦坦诺等人。

1.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政策有两个支撑点
一是他们的劳资问题观。

只要对工人进行教育,改变其心理和伦理道德的观点,便可以解决劳资问题,不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

二是他们的国家观。

该学派主张国家至上,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

(胡萝卜)
2.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
一是国家的经济治理的职能。

二是国家的法令、法规、法律至上,决定经济发展的进程。

三是经济问题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

四是劳工问题是德意志帝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劳工问题比经济上的问题更危险。

五是国家应通过立法,实行包括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以及工厂监督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措施,自上而下地实行经济和社会改革。

3.实践情况
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被俾斯麦政府所接受,从而成为德国率先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胡萝卜+大棒)。

新历史学派的主张后来经过制度学派而得以在美国发展,并得到欧洲一些国家的认可,这是西方国家初级的社会福利的思想基础。

(二)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费边社会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的阶级矛盾急剧尖锐化的产物,它试图用暖和的、渐进的改良政策实现它所向往的“社会主义”。

其价值观念是英国在二战后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有著名文学家萧伯纳和韦伯夫妇第。

1.费边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
费边社会主义有三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平等、自由和互相关怀。

平等有利于社会的整合。

自由可以使公民实现自己的生活价值和目标。

互相关怀能够弘扬利他主义,促进社会和谐。

2.费边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
一是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出发,认为社会中的人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持协作关系,贫富收入不宜过分悬殊,贫困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社会的事,因为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遭到削弱,势必损害整个有机体的效率。

二是从平等、自由、民主、协作与人道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出发,推论出每个公民都应该享受最基本的文明生活,摆脱贫困,过上具有人的尊严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必须保证每个国民的最低生活标准;
三是认为政府是一种理想的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工具,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各种社会服务,采取各种手段改善国民的社会福利。

3.实践情况
费边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影响的主张,如国家最低生活标准、资源的社会治理、以累进税缩小贫富差别、整顿教育等,这些措施在费边社的努力下,通过一个一个的法案落实到国家立法中。

费边主义者还参与协助了英国工党的成立,并成为工党中颇具影响力的会员,为后来英国工党的社会政策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三)凯恩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1.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
2.提出消除贫民窟,实行最低工资法,限制工时立法等主张。

3.倡导积极国家,反对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强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实践情况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占绝对主导地位,成为建立国家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资本主义各国制定公共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其国家干预理论是美国罗斯福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方面,凯恩斯主义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直接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

(四)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
贝弗里奇报告是一个关于全方位福利问题的报告,基本宗旨是消除贫困。

它从人们的需要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福利体系。

报告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提出国家将为每个公民提供9种社会保险待遇,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并根据本人经济状况提供国民救助。

1.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内容
(1)计划覆盖所有公民。

(2)把所有的人群被划分为六大类,其中四类在工作年龄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