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 .
问题2:你能用上述方法计算 + + + ⋯ + 吗?
需要对项数的奇偶进行讨论
(1)当是偶数时, 有 + = + − = ⋯ = + + ,
且 ≠ .任取若干组,,,在电子表格中计算
l
, , , , 的
值(图表示 = , = , = 的情况),观察数列{ }的特点,研究它
是一个怎样的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结论:已知数列{ }的前项和为 = + + (,,为常数
例题精讲
课本例6.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l = ,求 ;
(1)若 = ,
(2)若 = , = ,求 ;
(3)若 =
,
=
− ,
= −,求.
解(1):因为 = , = ,根据公式 =
=
×(+)
所以 = 12.
(−1)
1 +
,得
2
课本例7.已知一个等差数列 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
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吗?
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解: =310, =1220,
把它们代入公式 = +
+ =
且 ≠ ),则当 = 时,数列{ }为等差数列;当 ≠ 时,数列{ }
从第二项起为等差数列.
已知数列 { }的前项和为 = + + (,,为常数且 ≠ ),
则当 = 时,数列{ }为等差数列;当 ≠ 时,数列{ }从第二项起为
因此,第1排应安排21个座位.
课本例9 已知等差数列{}的 项和,若 =,公差 = − , 是
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 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
( − )
+ ( − )
=
当取与 接近的整数即5或6时最大,最大值为30.
情境导入
据说,二百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 + + ⋯ + =?
l
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
却用巧妙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时数列{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2)当 ≠ 时, = + + 不符合 − + ,
+ + , = ,
∴ =
此时数列{ }从第二项起为等差数列,
− + , ≥ .
且公差为.
课本例8 某校新建一个报告厅, 要求容纳800个座位,报告厅共有
两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2Sn= (a 1+a n)+(a 2+a n-1)+(a 3+a n-2)+…… +(a n +a 1)
= n (a 1+a n)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 }的前项和的公式
n(a1 an )
Sn
2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为 ,那么该等差数列的前
= .
(2)因为 = , =
可得
( + )
,可得
= ×
,∴
=
×(−)
+
.根据公式
× =
.
= +
(−)
,
课本例6.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1)若 = , = ,求 ;
4.2.2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新知探究
问题1:你能用上述方法计算 + + + ⋯ + + 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 ⋯ + =
(+)
.
问题3:上述方法能够推广到求一般的等差数列{ }的前项
和吗?
(小组合作完成)
设等差数列{ }的前项和为,公差为,即
Sn=a 1+a 2+a 3+…… + a n
将项的次序反过来,可以写成
倒序相加法
Sn=a n+a n-1+a n-2+…… +a 1
课堂小结
1.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2. 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已知
量
首项、末项与项数
首项、公差与项数
选用
( + )
=
( − )
= +
公式
l
等差数列.
证明:当 ≥ 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 时, = = + + .
(1)当 = 时, = + 符合 − + ,
一束,底阔八束.问共几束?
他的计算方法如右图所示.
{
8
层
{
l
9束
设想有另外一堆同样的草,将其倒置,并和原来的草堆拼在一起,
这就得到 8×9 的草堆,一共 72 束,因此原来的草堆共有 36 束.
追问:上述方法的妙处在哪里?这种方法能够推广到求前个
正整数的和吗?
l
= + + + ⋯ +
(2)若 = , = ,求 ;
(3)若 =
,
解(3):把1 =
1
2
−5 = +
=
− ,1源自,2(−1)2
=
= −,求.
1
− ,
6
= −5代入 =
1
6
× (− ) .
整理,得2 − 7 − 60 = 0.
解得, = 12,或 = −5(舍去).
= .
追问:为什么 ( + ) = ( + ) = ⋯ = ( + ) ?这是巧合吗?
试从数列的角度给出解释.
= + + + ⋯ + =?
设 =
则 = , = , = ⋯ =
+ = + = + = ⋯ = +
于是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
问题2:你能用上述方法计算 + + + ⋯ + 吗?
(−)
( + )
出发,你能用其他方法得到公式
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追问:还有其他方法求 + + + ⋯ + + 吗?
l
法2 原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3 原式= + + + + ⋯ + +
20排座位,从第2排起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
问第1排应安排多少个座位?
解:设报告厅的座位从第1排到第20排,各排的座位数依次排
成一列,构成数列{},其前项和为.
根据题意,数列{}是一个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且
=
× (−)
由 = +
× = ,可得 =
(2)当 是奇数时,
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倒序相加法
次序反过来
= + ( − ) + ( − ) + ⋯ + ,
将上述两式相加,可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
(+)
.
所以,对任意正整数,都有 = + + + ⋯ + =
(+)
.
思考:我们发现,在求前个正整数的和时,要对分奇数、偶数进行讨论,
比较麻烦.能否避免分类讨论?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了这样
一个问题:“今有圭垛草一堆,顶上
项和公式为
= +(-)
n(n 1)
n(a1 an )
Sn
2
Sn na1
2
d.
此公式表明,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可由首项、公差和项数唯一确定.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中,共有“, ,, ,”
五个量,故知三可求其二.
思考:不从公式 =
= +
得
+ =
=
解方程组,得
=
(−)
利用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特征:
一元二次函数 = +
( − )
= +
= + ( − )
问题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 + + ,其中,,为常数,
问题2:你能用上述方法计算 + + + ⋯ + 吗?
需要对项数的奇偶进行讨论
(1)当是偶数时, 有 + = + − = ⋯ = + + ,
且 ≠ .任取若干组,,,在电子表格中计算
l
, , , , 的
值(图表示 = , = , = 的情况),观察数列{ }的特点,研究它
是一个怎样的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结论:已知数列{ }的前项和为 = + + (,,为常数
例题精讲
课本例6.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l = ,求 ;
(1)若 = ,
(2)若 = , = ,求 ;
(3)若 =
,
=
− ,
= −,求.
解(1):因为 = , = ,根据公式 =
=
×(+)
所以 = 12.
(−1)
1 +
,得
2
课本例7.已知一个等差数列 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
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吗?
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解: =310, =1220,
把它们代入公式 = +
+ =
且 ≠ ),则当 = 时,数列{ }为等差数列;当 ≠ 时,数列{ }
从第二项起为等差数列.
已知数列 { }的前项和为 = + + (,,为常数且 ≠ ),
则当 = 时,数列{ }为等差数列;当 ≠ 时,数列{ }从第二项起为
因此,第1排应安排21个座位.
课本例9 已知等差数列{}的 项和,若 =,公差 = − , 是
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 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 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
( − )
+ ( − )
=
当取与 接近的整数即5或6时最大,最大值为30.
情境导入
据说,二百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 + + ⋯ + =?
l
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
却用巧妙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时数列{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2)当 ≠ 时, = + + 不符合 − + ,
+ + , = ,
∴ =
此时数列{ }从第二项起为等差数列,
− + , ≥ .
且公差为.
课本例8 某校新建一个报告厅, 要求容纳800个座位,报告厅共有
两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2Sn= (a 1+a n)+(a 2+a n-1)+(a 3+a n-2)+…… +(a n +a 1)
= n (a 1+a n)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 }的前项和的公式
n(a1 an )
Sn
2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为 ,那么该等差数列的前
= .
(2)因为 = , =
可得
( + )
,可得
= ×
,∴
=
×(−)
+
.根据公式
× =
.
= +
(−)
,
课本例6.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1)若 = , = ,求 ;
4.2.2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新知探究
问题1:你能用上述方法计算 + + + ⋯ + + 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 ⋯ + =
(+)
.
问题3:上述方法能够推广到求一般的等差数列{ }的前项
和吗?
(小组合作完成)
设等差数列{ }的前项和为,公差为,即
Sn=a 1+a 2+a 3+…… + a n
将项的次序反过来,可以写成
倒序相加法
Sn=a n+a n-1+a n-2+…… +a 1
课堂小结
1.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2. 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已知
量
首项、末项与项数
首项、公差与项数
选用
( + )
=
( − )
= +
公式
l
等差数列.
证明:当 ≥ 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 时, = = + + .
(1)当 = 时, = + 符合 − + ,
一束,底阔八束.问共几束?
他的计算方法如右图所示.
{
8
层
{
l
9束
设想有另外一堆同样的草,将其倒置,并和原来的草堆拼在一起,
这就得到 8×9 的草堆,一共 72 束,因此原来的草堆共有 36 束.
追问:上述方法的妙处在哪里?这种方法能够推广到求前个
正整数的和吗?
l
= + + + ⋯ +
(2)若 = , = ,求 ;
(3)若 =
,
解(3):把1 =
1
2
−5 = +
=
− ,1源自,2(−1)2
=
= −,求.
1
− ,
6
= −5代入 =
1
6
× (− ) .
整理,得2 − 7 − 60 = 0.
解得, = 12,或 = −5(舍去).
= .
追问:为什么 ( + ) = ( + ) = ⋯ = ( + ) ?这是巧合吗?
试从数列的角度给出解释.
= + + + ⋯ + =?
设 =
则 = , = , = ⋯ =
+ = + = + = ⋯ = +
于是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
问题2:你能用上述方法计算 + + + ⋯ + 吗?
(−)
( + )
出发,你能用其他方法得到公式
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追问:还有其他方法求 + + + ⋯ + + 吗?
l
法2 原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3 原式= + + + + ⋯ + +
20排座位,从第2排起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
问第1排应安排多少个座位?
解:设报告厅的座位从第1排到第20排,各排的座位数依次排
成一列,构成数列{},其前项和为.
根据题意,数列{}是一个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且
=
× (−)
由 = +
× = ,可得 =
(2)当 是奇数时,
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倒序相加法
次序反过来
= + ( − ) + ( − ) + ⋯ + ,
将上述两式相加,可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
(+)
.
所以,对任意正整数,都有 = + + + ⋯ + =
(+)
.
思考:我们发现,在求前个正整数的和时,要对分奇数、偶数进行讨论,
比较麻烦.能否避免分类讨论?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了这样
一个问题:“今有圭垛草一堆,顶上
项和公式为
= +(-)
n(n 1)
n(a1 an )
Sn
2
Sn na1
2
d.
此公式表明,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可由首项、公差和项数唯一确定.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中,共有“, ,, ,”
五个量,故知三可求其二.
思考:不从公式 =
= +
得
+ =
=
解方程组,得
=
(−)
利用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特征:
一元二次函数 = +
( − )
= +
= + ( − )
问题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 + + ,其中,,为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