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题型:名词15'-20'
判断(正误,原因)20'-25'
简答30'
论述15'*2=30'
1.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1)生活水平低下
(2)生产率水平低下
(3)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沉重
(4)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严重
(5)严重依赖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
(6)市场不发育与市场体系极不健全
(7)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一般用GDP或GNP 的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发展的概念则既有量的内容,也有质的规定。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
此外,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变迁。
联系: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和复杂得多。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3.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
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经济增长的阶段与经济起飞论
经济增长的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走向成熟阶段
(5)大众高消费阶段(社会福利和社会安全;耐用消费品的消费)(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闲暇和娱乐)
经济起飞:所谓起飞是指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期(20-30年)内实现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在此剧变之后,经济将步入自我持续增长状态。
“滑行—起飞—上升—高空平稳飞行—下降—着陆”。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工业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起飞。
起飞包括社会起飞和经济起飞,社会起飞是经济起飞的前提。
起飞的条件:科学思想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
5.经济落后劣势论
发达工业社会的存在给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带来了若干重大的不利影响。
表现在:
(1)欠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获得的先进医疗技术降低死亡率,从而使欠发达国家面
临更严峻的人口问题;
(2)富国的现代技术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将使得劳动力过剩现象更为严重;
(3)先进国家的组织和制度,可能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反而会阻碍它们的发展;(4)技术进步使得依靠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前景受到损害;
(5)剩余劳动力不能流入发达国家,加剧了本国人口的压力;反而是资本及优质的人才流出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
6.后发优势论的表现
落后优势或后发优势,表现为落后国家或后发展经济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巨额资本,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
具体表现在: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优势;制度学习和制度模仿优势;结构转换优势;社会意识优势。
7.公平的内涵
公平包含机会均等、过程公平、结果均等三个方面。
机会均等的实质是竞赛应该从同一条起跑线开始;过程公平的核心是对一切合法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财产和其他权利的有效保护;结果均等是指收入
和财富的均等化分配。
8.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在经济增长初期(贫困阶段),收入分配有恶化趋势,而在以后的阶段(富裕阶段)将得到改善。
如果以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那么随着人均GNP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出倒U形轨迹。
(见图3-3,P73)
9.多维贫困:贫困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除收入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的维度,如教育、健康、住房以及公共物品的获得等。
贫困不止是“收入贫困”,更应该重视“能力贫困”。
10.收入分配战略
(1)先增长后再分配的战略:先增长,后分配。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分配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提倡把经济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在收入分配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2)先再分配后增长战略:先分配,后增长。
对物质资产、资源先进行再分配;
(3)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边增长,边分配。
对增量再分配,在增长的增量中,对额外收入进行再分配;
(4)满足基本需要战略:一种比较激进的战略,一种直接且较快地消除贫困的方式,强调资产再分配、社会变革和资源分配渠道。
主要通过公共服务部门来实施。
实施难度较大。
11.制度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制度带有“公共品”的属性,因此制度的供给方往往是一个行动团体。
制度的供给是集体行动的结果。
从而可能导致“搭便车”行为。
影响因素:宪法秩序、制度创新的成本、社会的知识存量、现有的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非正式制度)。
12.制度变迁理论
一项制度的出现,是因为它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净收益。
出于对自身利益不断增进的要求,人们会不断地寻求能够带来更高利益的制度安排,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
新增的利益可能来源于四个方面:规模经济、外部性、规避风险、信息。
新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外部利润。
而外部利润仍是一种
潜在的收入,其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具体的制度变迁过程。
13.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拉坦认为,制度变迁是由人们在响应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自发进行的一种行为,因此,这种变迁被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以法令形式推行的变迁。
主要强调国家干预在制度变迁中
的重要性。
在正式制度变迁中尤为普遍。
14.政府作用的有效性
(1)有效政府不等于规模巨大的政府;
(2)有效政府也不等于小政府;
(3)有效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不是作为增长的直接提供者,而是作为合作者、催化剂和促进者来实现的。
15.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1)在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干预;
(2)在那些不能依靠市场的领域,政府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3)政府的关键在于促进市场、引导市场来发挥其作用;
(4)市场运行的质量取决于政府的有效作用,而不是简单的自由放任市场本身;
(5)建立那些支持市场而不是反对市场的制度,促进市场和引导市场来发挥作用;(6)政府与市场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配合的,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使市场的运行达到最优;
(7)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发展初期,市场发育程度低下,需要依靠政府发挥资源配置和市场培育的作用,对一些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扶持;
(8)随着经济进入转型期,政府应该转变职能,退出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转向对市场的引导和弥补。
16.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两大职能:解决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
三个层次:基本职能、中型职能、积极职能
17.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
它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
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
经济租:亦称“租”,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
18.因为发现某一种资源而对该资源的出口激增,而其他产品出口萎缩。
一旦该资源开发殆尽,则导致经济停滞。
称为“荷兰病”。
19.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目标
内涵:就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强调厉行节约,杜绝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将生产和消费控制在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限度内。
最终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的福利最大化。
具体目标:(1)需求结构上,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协调拉动增长;
(2)产业结构上,工业、农业、服务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
(3)要素投入上,依靠科技进步增长;
(4)资源利用方式上,“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5)消费模式上,着力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
20.贫困恶性循环论
资本形成对于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具有关键作用。
(1)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
(2)需求方面: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
因此,要打破该恶性循环,关键在于资本。
21.政府储蓄与资本形成
(1)财政收入与资本形成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债务收入。
税收对资本形成有两个方面和两个方向的影响:①为公共投资筹集充足的资金(国家储蓄)——通过提高税收得以实现;②刺激企业把更多的收入用于投资(企业储蓄)——通过减少税收得以实现。
应该兼顾、平衡,因此,需要把握适度负税的原则。
(2)财政支出与资本形成
政府财政支出由公共投资支出(资本支出)和经常性支出(公共消费支出)两部分构成。
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政府经常性支出的节约,意味着可增加公共投资即生产性支出,从而增加资本形成。
因此,应该把“减少政府经常性支出,增加公共投资支出”作为政府支出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3)财政赤字与资本形成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愿储蓄水平较低,可投资资金缺乏,财政赤字成为政府强制储蓄、加速资本形成的主要手段。
当政府的财政收入满足其经常性开支之后所剩不多,又面临大量的投资任务时,即需要借助财政赤字来筹措建设性资金。
从而将民间储蓄或用于消费的收入转化为政府投资,实现资本形成。
(4)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
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是资本形成的一种特殊方式。
通货膨胀造成的强制性资本形成效应的实现途径:①国民收入在政府与民众(私人部门)之间的再分配;②收入在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再分配。
虽可以暂时刺激经济增长,但其不平衡性会降低居民的储蓄和投资意愿,使价格体系扭曲,个人收入分配状况恶化,长期看必定阻碍经济发展。
因此,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稳定物价的原则,执行稳健的财政金融政策,防止和控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
2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市场”
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不发达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方面是有组织的金融当局能控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以低利率向大中型企业提供资金;另一方面是无组织的金融当局不能控制的民间信贷的资金市
场,向那些被正规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当地小农场主、农户、小企业主、小商人提供资金。
23.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内容
(1)两个公理——食欲和情欲是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人口增长纯粹是自然现象;(2)两个级数——人口增长是几何级数,生活资料增长最多只能是自然级数;
(3)三个命题——限制原理、增殖原理、均衡原理,合称为“人口原理”;
(4)两种抑制——积极的抑制:通过贫困、饥饿、战争、灾荒等手段妨碍人口增长;预防抑制:通过禁欲、晚婚、不生育等预防人口增长,又称“道德抑制”。
24.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
从教育的个人决策(需求)和国家决策(供给)两方面看,个人通过追求较高的教育程度来提高预期收入,国家因为教育具有正的(而且相当大)外部性而扩大供给,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是教育深化。
教育深化不仅带来资源浪费,还导致“知识失业”,还可能伴随产生“智力外流”现象。
知识失业又会导致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由于这些职位都要求由学历越来越高的人获得,
因此人们不得不努力去追求更高级别的教育。
这种受过教育者的失业就是“知识失业”。
知识失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那些受过教育的人不愿意接受低级工作。
但是,即使他们接受了那种无须那么多教育就能胜任的工作,这也说明教育过度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25.智力外流:受过技术和职业培训的人在本国接受教育后到收入更高的国家工作的现象。
26.索洛余值法:是早期对技术进步进行测度的基本方法。
⊿Q/Q= ⊿A/A+Wk⊿
K/K+Wl⊿L/L,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等于产出增长率减去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这一差额又被称为索洛余值(残值)。
27.一揽子交易与非一揽子交易
一揽子交易:
①优点:技术提供方作为总承包人行事,负责转移与该技术有关的全部要素总和,包括服务、软件、硬件等;
②缺点:有可能延长接受方的技术依赖时间,不利于促进当地技术能力的开发;有可能形成转移价格,即由于在利润的分配上给予技术供给方很大的机动余地而增加的技术转移成本。
非一揽子交易:
①优点:技术接受方与多个供应方打交道,向它们分别购买所需技术中的各种不同要素;
②缺点:由于本地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验而延长了工程竣工所需的时间;或者是已完工的工厂仅能以较低的效率运行,或仅能生产较低等级的产品。
28.中间技术与适用技术
中间技术:是指介于初级与高级、原始与现代之间的一种技术。
适用技术:是指既能满足技术引进国发展经济的技术需要,又考虑到了引进国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目前的技术状态以及技术的吸收创新能力等因素,能够使得引进国能从中获得最大效益的那类技术。
一般认为,与劳动力充裕、资本匮乏的资源结构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应优先选择和引进中间技术或适用技术。
29.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与政策: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促进战略
(1)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
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通过一些保护性措施排斥来自国外的竞争,建立起本国的工业体系——是一种内向型的工业化战略。
进口替代的实施手段:保护性关税、进口配额、补贴和外汇管制。
主要理由:初级产品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和幼年工业。
进口替代的发展阶段:①初级进口替代(主要是消费品的进口替代);②高级进口替代(范围扩大到消费品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建立原材料工业和资本品工业,或者扩展到耐用消费品)。
缺陷:①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
②不利于出口发展,造成国际收支恶化;
③不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2)出口促进战略:是利用进口替代时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来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工业消费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以此来促进发展,实现工业化。
措施:①取消不利于出口的措施:降低出口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取消数量限制;降低其它最终产品的关税;降低汇率;②采取有利于出口的措施:给出
口企业减免税收;设立自由贸易区;发放出口补贴(常常遭到报复,被征收反倾销税)。
发展阶段:①初级阶段(生产和出口普通消费品为主,如食品加工、服装、鞋帽、玩具等);②高级阶段(转为以机器设备、电子仪器、汽车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
缺陷:①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限制;
②使一国经济的开放度大大提高,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
③需要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也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不是相互排斥互相对立的。
一个国家在对某些行业实行出口促进政策的同时可以对另一些行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也可以对某些行业先实行进口替代政策而后实行出口促进政策。
如何进行协调?
①对幼年工业的概念应该有一个严格的限定,并作为贸易政策的指导原则;
②针对那些预计能够实现预定出口目标的企业提供广泛的关税保护和信贷补贴;
③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不应受到保护,应鼓励其出口。
30.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以及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生产要素和市场都在全球范围内融为一体。
31.工业化的含义
狭义的工业化——主要指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广义的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32.工业化的经验模式
(1)演进式工业化模式
工业化的发动主体是民间力量,即个人或私人;起步和进程大多数以消费品发展为导向;进程相对缓慢。
代表:美国、英国、法国。
(2)革命型工业化模式
发动主体是政府,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资源,迅速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
但个人激励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过度剥夺农业积累,阻碍农业发展;优先和偏重重化工业发展,消费品发展不足,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改善。
代表:前苏联、东欧、中国。
(3)混合型工业化模式
由政府和私人共同发动,政府在工业化发动和演进中起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政府和市场相互协调。
政府优先投资重工业,民间发展消费品工业,轻工业。
代表:德国、日本。
33.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转移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收入的相对差异。
34.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是主要的工业部门,比资本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加速增长,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但消费品工业仍然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
段,资本品工业比消费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逐渐占优势。
35.产业结构演变的机制:主导产业转换
主导产业的特性:①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
②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
③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6.第三产业的特点与作用
第三产业主要不是对有形产品进行加工,而是以其为条件,生产非实物形态的产品,而且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最近。
①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阶段密切相关,即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第三产业一定要相应地发展起来;
②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大推动和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③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
37.增长极:指能够拉动区域发展的先进城市。
其具有两个功能:
①极化效应。
吸引该地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向“极”流动,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②扩散效应。
这些城市将自身的商品、技术、资金向周边地区释放,提升周边的经济发展能力。
注意在促进增长极成长的同时,努力加强周边地区与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集中投资、重点建设、聚集发展,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重点推进,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38.人口流动模型(三个)
(1)刘易斯模型
1954,刘易斯提出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开创了人口流动的部门分析的先河。
刘易斯认为,既然工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农业部门又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足够廉价的劳动力,那么,对经济发展而言,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在于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而这种扩张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便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被视为经济发
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
工业生产在支付了工资之后,还有利润,如果全部利润用于投资,则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资本家雇用工人的总量上升,开始发挥转移劳动力的作用。
(2)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农业部门除了能够为工业部门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之外,还可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产品的支持。
因此建立了包含工、农业两部门共同发展的人口流动模型。
在农业部门中,凡是边际生产率小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劳动力,都可以算是一种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转移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劳动边际生产率为0的那部分劳动者先转移出来; 第二阶段是将边际生产率大于0但小于平均收入部分的劳动力转移出来;第三阶段是对农业中边际生产率大于平均收入的劳动力进行转移。
从第二阶段开始,劳动力的转移开始影响农产品的供给。
他们还认为,如果排斥农业部门的发展,则工业部门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因为粮食的短缺将阻碍这种进程。
肯定了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透彻地分析了农业部门是如何决定和影响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劳动力的转移的。
(3)托达罗模型
提出预期收入的模型,来解释城市失业与乡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两者并存的现象。
由于预期收入差距的存在,产生了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驱动力,而涌入城市的人口并不一定都能就业,从而出现城市失业。
结论:①对迁移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是人口流动的决策基础;
②乡-城预期收益的差异是决定人们迁移决策的关键变量。
而这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③就业概率取决于传统部门的就业人数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职位数;
④当乡-城收入存在巨大差异时,就业概率对迁移决策行为的影响减弱,迁移的速度可能会大幅度加快。
39.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指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
产生的原因:初期都大致相等,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使某些地区发展比其他地区快,又由于积累型因果循环,使地区差距扩大,形成二元结构。
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
回波效应: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因收益率差异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扩散效应:倾向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效应。
政策建议:允许具有领先优势的地区先发展,带动不发达地区;差距不宜过大。
40.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
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与传统经济地理的结合,促进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
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假设为基础。
41.两区域模型:核心-周边模型
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
该模型展示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的。
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
模型显示,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
因此,经济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出一种核心-周边结构。
核心占世界产业的份额大于其占世界要素禀赋的份额,由于制造业报酬递增,它将成为制成品的净出口者。
42.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含义
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产业集聚和长期增长依运输成本而呈非线性变化,演化的轨迹表现为典型的倒U型构造。
在全球化过程的中间段,产业结构表现为高度集聚,国家间的经济差异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的不平衡发展乃是经济发展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