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深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深度分析

同仁堂深度分析(作者:黎⼤卫)

同仁堂深度分析(作者:黎⼤卫

同仁堂这个名字已经听了好多年,如果按知晓时间来讲,远远早于东阿阿胶、云南⽩药、贵州茅台,读书年代因为家庭⽂化⼀直信任西医所以很少接触中医,但同仁堂这个名字早早听说过,进⼊投资领域的8年⾥,同仁堂也是我观察的对象之⼀,最⼤的原因就是她的品牌,但碍于时间有限未能详尽了解,⽬前时间允许就写点东西跟⼤家分享⼀下。

同仁堂相较于茅台、⽩药确实是冷门多了,信息渠道较后两者少、消息⽼旧⽽且都不⼀定准确,鉴于个⼈分析的⽬的——模糊的正确,要求信息出处权威、准确的朋友本⽂可以忽略。⼀、⾏业分析

不同于矿业、化⼯、奢侈品,医药消费的对象是整个中国的⼈⼝,只要是⼈就会⽣病,⽽且⽣病不是⼀次性消费,可以认为像可⼝可乐⼀样是快消品,不会有⼈永远不⽣病,也没有⼈会认为⾃⼰⾜够健康不需要保健。⽽且医药⽀出绝对优先于所有其他所有消费品⽀出,医药消费具有⽆容置疑的刚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长期有需求的,市场可以说是⽆限⼤(准⼊门槛⾼)。医药也是典型的⾮周期⾏业,任何经济环境⼈跟⽣⽼病死都脱不了⼲系,所以医药股市盈率⾼于其他众多⾏业是有原因的,即使在⾹港成熟⾦融市场⽬前医药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也可以达到26倍。中医是国粹,⽇本的韩⽅也只是翻版(虽然销售势头不错),竞争程度明显弱于其他早已被西⽅所占领的西药,中医药的根本既具有治病的作⽤,同时具有保健的性质,可以同时横跨两⼤潜⼒领域,所以空间很⼤、潜⼒很⼤,就看公司本⾝的体质和管理层发挥。

中药⾏业分析其实在⽩药、阿胶的分析⾥⾯都有,但是三者各有其细分市场,阿胶主打保健品市场,⽩药主打医院系统中成药、透⽪贴、消费品市场,同仁堂主打中药材、中成药OTC,三者都在中医药⾏业⾥⾯⼜有个性。

(⼀)⾏业发展速度

中国平均的医疗⽀出⽔平相对世界平均⽔平很低,甚⾄相对部分不发达国家(泰国、马来西亚)都不如,所以随着现在健康意识的提⾼还有收⼊的增加,增加的收⼊投⼊医疗刚性需求的可能性很⼤。中国⾮处⽅药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容。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2000年中国OTC市场还只有约253亿元市场,但到了2011年,中国OTC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10年间增长近6倍,并且超过⽇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OTC市场。

2001-2011年中成药销售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20.68%以上,2011年中药销售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中成药⾏业收⼊达到3378.67亿元,与2006年相⽐复合增长率达到24%以上。(下图已经是竭尽所能找到最新的图表了,见谅)

同仁堂深度分析

在未来⼏年,仍然很可能持续⾼速增长的基本⾯条件有:

1、居民可⽀配收⼊快速增长,消费升级

医药⾏业是消费升级⼤潮流⾥⾯受益最明显的⾏业之⼀,这种潮流在消费者收⼊稳步提⾼的背景下还要维持10年以上,由于医药消费的刚性,所以随着居民收⼊的增长,最先受益的就是医药⾏业。严格上来说,保健品是⼀个独⽴的⾏业,保健品虽然没有医药刚性,但仍然是满⾜基本⽣活需求之后优先考虑的其他⽣活⽀出。同仁堂兼有两个主流⼤发展的⾏业的性质。

2、⽼龄化

从⼈⼝学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在逐步⾛⼊⽼龄化社会,《中国⽼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书指出,截⾄2012年底,我国⽼年⼈⼝数量达到1.94亿,预计到2020年,我国⽼年⼈将达2.4亿⼈,到2033年左右,⽼⼈将会达到4亿,⽽2050年则每三个⼈中有⼀位过60岁的⼈。医药保健的消费主要在40岁以上的中⽼年⼈群,⽼年⼈在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过程中,⽣活条件逐步改善,医药治疗、保健需求稳步增加。步⼊⽼年的消费者获慢性病的概率⼤⼤增加,医药⽀出明显增多,同仁堂产品类别多,既有针对治疗,也有很⼤部分产品有其保健作⽤的,⽐如在⼏⼤过亿的产品线⾥,感冒清热颗粒是治感冒的,安宫治疗脑⾎管意外,⽜黄解毒⽚则可以在上⽕燥热时服,六味地黄丸就可以作为平时保健⽤。未来⽼龄化社会,保健及治未病的理念必将深⼊⼈⼼,这是同仁堂⼤增长⼤发展的基本背景。

3、政策⽀持

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意见》提出“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中药⼯业和商业体系和加强中药管理三个⽅⾯提升中药产业的发展⽔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五”规划》指出“⼗⼆五”主要发展⽬标包括:1 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发展,2确保基本药物供应,3技术创新能⼒增强4质量安全⽔平提⾼5产业集中度提⾼6国际竞争⼒提升等。

《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录》分为化学药品和⽣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共计520种。相⽐2009版的307个品种,数量新增60%,中药⽐例明显增⼤。

4、保健意识加深

中医注重治本,重调理、重改善患者的⽣活状态及各项⾝体机能,中药取材天然,毒副作⽤及耐药性⼩,尤其适⽤于慢性疾病及专科⽤药,并且诊治费⽤相对低廉。⼈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国家预防为主的观念导向,治未病的观念的深⼊⼈⼼,对保健品的需求也将进⼀步扩⼤。

5、城镇化

《⼗⼆五规划纲要》预计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51.5%,根据历史经验,城镇居民卫⽣费⽤⽀出是农村居民的3-4倍,城镇化进程有助于扩⼤城镇⼈⼝卫⽣需求的规模,促进医药⾏业发展。

其他诸如中医药现代化、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等都为中医药持续发展提供⽀持。

(⼆)⾏业集中度

中药制造⾏业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2011年中药制造⾏业企业数达到1900多家,⾏业集中度低,⽣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常多。中成药制造业80%以上都是⼩规模企业,⽣产与经营分

散,同质化现象严重,只有注重品牌建设的企业才能从中脱颖⽽出,但⾏业乱象也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提⾼进⼊壁垒,淘汰达不到规范标准的中药⽣产企业,提⾼⾏业集中度。强势品牌在竞争中有⽆可⽐拟的竞争优势。

(三)⾏业进⼊壁垒

壁垒限制竞争者进⼊,是保护利润的重要屏障,中医⾏业的进⼊壁垒还是⽐较⾼的。

1、歧异化:品牌效应

医药产品是⼀种特殊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们往往会选择知名度较⾼、质量较好的产品,因⽽医药⽣产企业的品牌、信誉度、客户基础是医药企业销售坚实基础。

中药⾏业较化学药有更⼤的歧异化特性。消费者对⽇化产品都更愿意使⽤知名品牌,药品更是如此。中药⾏业在我国已经有千年历史,历史的沉淀使某些企业在起步的时候就具有强⼤的品牌,垄断性品牌是汇聚⽂化、环境、品质等众多资源历经沧桑形成的,不是可简单复制的,因此是稀缺的和难以超越的。中药服⽤者的⽤药习惯⽐较稳定,对已使⽤产品忠诚度⾼。

新建的医药企业要想从现有企业⼿中争夺客户,就必须在品牌营销、市场推⼴等⽅⾯⼤规模投资,并经历较长的品牌培育期,因此,⾏业的新进⼊者较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品牌影响⼒。

2、政策壁垒

药品直接关系到⼈民的⽣命和健康,世界各国政府对药品⽣产、流通的各环节有严格的标准。医药⾏业的政策壁垒很⾼。主要的规定有:

(1)开办中药⽣产企业,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达到《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具备⼀定的⽣产规模和资⾦。

(2)⽣产品种符合中药制造⾏业产业政策,符合⾏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要求。

(3)必须具有新药或者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药品种。

(4)中成药半成品机器制成品限制外商投资,中成药秘⽅产品禁⽌外商投资。

医药规范化管理:包括药材种植⽣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五⼤管理规范的实施,从原料、⽣产、销售等各种环节作出了严格规定,提⾼了⾏业的进⼊壁垒。

3、技术和秘⽅壁垒

⽚仔癀和云南⽩药都有国家绝密秘⽅,但同仁堂没有独家药,同仁堂公私合营后,秘⽅⼤部分公开了,很多炮制的⼯艺还是留在同仁堂⾥⾯,但不构成品类差异。

(四)退出壁垒

中药企业绝⼤部分是专⽤资产,当企业退出中药⾏业时,原来的设备或资产折现率低,成本较难收回。某些涉及国家统⼀定点、特许⽣产的企业的退出还会受到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形成政策法规退出壁垒。

(五)中药材的供应

随着中药⾏业⼤发展,上游中药材逐渐变得稀缺⽽议价空间加⼤,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增加了中药制造⾏业的⽣产成本,从⽽挤压中药制造⾏业的利润空间,⽬前国内常⽤药材有600多种,以来野⽣药材资源的400多种,⼈⼯种养的只有200多种,⼈⼯种养的产量不⾜也使得供应更加紧缺,野⽣动植物资源更显⽇益稀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