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岩区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专业:水利工程建筑
班级:03春
学号:********
姓名:卢元均
二00四年十一月七日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三、河流水系
四、水库
五、土壤植被
六、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部分:水文资料
一、气象水文
二、降水资料
*历年来年、月降雨量、降雨天数特征值统计表第三部分:水资源状况
一、水资源分区
二、地表水资源
三、地下水资源
四、水质
*黄岩区水资源统计表
第四部分:径流
第五部分:用水调查
第六部分:初步评价结论和建议
前言
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区划,是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摸清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规律,认真分析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水利规划,提出水利化目标,途径和措施,是搞好农业区划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分析,是进一步做好取水许可制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及取水许可证的审批、发放工作提供依据。
本报告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区域概况调查,阐述我区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河流水系、水库、土壤植被、主要自然灾害概况。
第二部分水文资料调查,对我区气象水文及降雨资料的搜集调查。
第三部分水资源状况,对全区及各水资源分区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和主要河流、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
第四部分径流分析。
第五部分用水调查,阐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对全区各类供水工程供水现状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现状分析。
第六部分评价水资源调查结果及对此的评论,对我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第一部分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台州市黄岩区位于浙江中东部,靠近沿海,介于北纬28°27′~28°44′,东经120°47′~121°20′之间。
东接椒江区,路桥区,南与乐清、温岭市毗邻,西与仙居、永嘉两县接壤,北和临海市相接。
全区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25公里。
辖区面积987.2平方公里,其中山丘面积72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3.1%。
(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我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地貌西部多山、丘陵,中、东部谷地、河流并有。
境内地质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南段东侧。
中、新生代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始生侏罗纪,终于第三系,而以晚侏罗纪火山活动最为强烈。
地层出露以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和由其剥蚀风化的残积、坡积分布最广,谷地、平原为第四系陆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物。
山脉均属括苍山支脉,自西向东,山势绵延,以永宁江为界可分为南北二大支,永宁江以北自北括苍山支脉纺车岩入境,向南为白石山,柔极山、五部山。
五部山之西南为马家山,西北沿区界大孔山和白峰尖至仙居县。
五部山以东为毛角尖、白岩山、狮子岩、虎头山。
柔极山之东主要有苦竹山、五尖山、马鞍山、
杜岐山等诸山,出境至临海市。
永宁江之南又分二支山脉,一支自大寺基尖入境,有黄岩山、小莺山、英山、东岙岭、大岙岭等诸山;另一支为括苍山支干北雁荡山支脉,起自本区和永嘉交界的南正顶和仰天湖入境,有小对山、李家尖、小寺基、三桧山、下堂山、茅畲岭、佛岭山等诸山。
平原按地貌特征分为河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永宁江上游及上游支流两岸,西江上游的院桥、沙埠、高桥亦有分布,水网平原主要分布在头陀以东,包括澄江、院桥的大部分区域。
黄岩区域属于我国东南部新华厦构造体系二级隆起带临海—温州槽凹区。
火山活动始于中侏罗纪。
终于第三世纪,而以晚侏罗纪火山活动最强烈。
境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辅有平缓有褶曲及盆地构造,按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市域属小于、等于六度,震及小,强度弱,频率低,属于基本稳定区。
出露地区主要为侏罗系火山岩,在断陷盆地为白垩系陆相沉积岩,第四系分布于山麓地带及东部平原地带。
岩石主要有钾长花岗岩、流纹岩、凝灰流纹岩及经水相沉积的砂页岩、砂砾岩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一)社会概况
我区行政区域划分为8个街道,5个镇、6个乡,8个街道分别为东城、南城、西城、北城、澄江、新前、江口、高桥8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分别为宁溪、北洋、头陀、院桥、沙埠五个
镇,6个乡分别为屿头、上郑、富山、茅畲、上垟、平田六个乡。
据2001年统计显示,2001年末全区总人口为57.01万人,其中男性为29.10万人,女性为27.9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2%。
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值53.9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长值20.73亿元,增长13%。
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387元,比上年增长10.7%。
(二)农业经济
2001年统计,全区共有耕地面积19.803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7.3841万亩,旱地2.4189万亩。
经济园地面积13.5765万亩,其中柑桔面积8.8805万亩。
粮食种植面积15622公顷,粮食总产量为8.94万吨。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麦、豆、薯次之。
主要经济作物以柑桔为主,杨梅、桃次之。
绿化造林工作进行加强,全区完成造林面积88公顷,迹地更新面积630公顷,成林抚育面积1433公顷,封山育林6896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1年未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2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2千公顷。
(三)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01年全区共完成工业增长值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工业结构以化工、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等组成多门工业结构体系。
三、河流水系
境内山丘溪流众多,平原河川纵横交错。
主要溪流有黄岩溪、联丰溪、柔极溪、九溪、元同溪等;主要河流有永宁江水系干流永宁江和西江。
(河流详见下表)
黄岩区主要河流
四、水库
区内有大型水库:长潭水库一座;中型水库:秀岭水库和佛岭水库两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7.2522亿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9座,总蓄水为0.250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为22133亩;小(二)型水库14座,总蓄水量为0.043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为7150亩;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为113座,总蓄水量为
0.0364亿立方米。
五、土壤植被
我区土地类型主要有红壤土、黄壤土、潮土、盐土、水稻土等五个土类。
红壤土类分布于低山丘陵区;黄壤土类主要分布于500米以上的土地上;潮土土类主要分布本区山地以下平原上;盐土土类分布于永宁江沿江岸受咸潮水影响地区;水稻土土类分布以平原地区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我区气候温和多雨,植被繁茂,属亚热带植物带。
西部山地适宜于松、杉、茶、竹和经济特产的发展;少数山谷平原和山脚缓坡地,以种单季稻及蕃薯等杂粮;丘陵缓坡地,一般土层较深,土质肥沃,适种柑桔、枇杷、杨梅、桃子等亚热带水果;永宁江两岸有机质含量高,矿物质丰富,形成了柑桔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平原地区主要种植水稻。
六、主要自然灾害
我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低温阴雨、洪涝、台风。
干旱以伏旱和秋旱最为突出。
每年梅雨期过后,在7—9月
份受副热带高压气流控制,天气晴热,此间如没有台风,最易发生连续干旱。
本区受旱范围大部在西部山区半山区;西江水系和江北水系由于长潭水库建成,抗旱能力达70天以上;其它丘陵地区主要依靠水库、山塘、堰坝等小型蓄引水工程灌溉,抗旱能力较低。
低温阴雨,主要出现在春季、春末夏初和秋季三个时期。
日雨量在50—100毫米的暴雨平均每年出现5次左右;日降雨量在100—200毫米的大暴雨平均每年出现1—2次,日降雨量大于200毫米的特大暴雨也时有发生。
长潭水库兴建后造成永宁江淤积,永宁江沿岸特别是头陀、北洋一带排涝不畅,极易受涝。
每年5月至11月都有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平均每年有2—3次,最多的1961年达5次。
1962年14号台风过程降水量572.3毫米,其中日最大降水量278.4毫米,三日最大降水量518.1毫米。
据实测记录日最大降水量439.8毫米(1959年9月4日,长潭站),最大风速大于40米/秒(1961年26号台风)。
第二部分水文资料
一、气象水文
黄岩区域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总的特点是: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日照适宜、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为16.6℃~17.3℃,自北向南递增,等温线大致与纬度平行,以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0℃~6.9℃,极端气温–6℃;七月份为
最热,其多年月平均气温为26.7℃~28.5℃,极端最高气温41.7℃。
多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5336.1℃,持续天数为247.9天。
无霜期为235~300天,年日照时数为1805~2036小时,年太阳总辐射值在112~103.2千卡/平方厘米。
二、降水资料
我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2200毫米,平均径流深1170毫米。
降水日数为140~180天,降水量在面上分布不均,一般山区大于平原,南部大于北部,因四季风活动的早迟和大气环流异常等影响,致使年、月、日间的雨量变动幅度较大,一般3、4月份为春雨季节;5、6月份为梅雨季节,雨量较多;7、8、9月份既是高温干旱季节(干旱期一般为40~50天),又是台风暴雨季节;10月至翌年2月份为少雨期。
年平均相对湿度73~83%,沿海大于内陆。
年均水面蒸发量900~1100毫米,陆面蒸发量为550~850毫米,多年平均风速2.7米/秒,干旱指数为0.53。
除7~8月份外,一般降雨大于蒸发。
(历年年、月降雨量及降雨天数特征值统计表如下:)
第三部分水资源状况
一、水资源分区
根据我区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水资源分为西部山丘蓄引区和东部平原蓄排区两个区:
第一区(I)西部山丘蓄引灌区
该区域位于我区西部,由宁溪镇、沙埠镇、上郑乡、富山乡、屿头乡、上洋乡、平田乡、茅畲乡及北洋镇的长潭片、潮济片、头陀镇的溪头片等组成,大部分位于长潭水库上游,水利条件较差,调畜能力低,农田易受旱,山洪影响较大。
分区内主要河流有黄岩溪、联丰溪、柔极溪、五部溪、沙埠溪、九溪、元同溪等。
主要水库、山塘有鸟山水库、英山水库、外金水库、长潭水库、十二坑水库、毛儿坑水库、下水龟水库等。
供水来源于小型水库和堰坝引水及水井等,遇干旱年份,缺水较严重。
第二区(II)为东部平原蓄排灌区
该区域位于我区东部,系长潭水库灌区,河网交织如网,水利条件好,有一定的调蓄能力。
本区又分为江北渠道亚区、西江水系亚区、金靖水系亚区三个亚区。
江北渠道亚区位于永宁江北岸,由新前、北城街道办事处、头陀镇的头陀片组成,主要由长潭水库的江北渠道供水。
区内有新江浦、龚屿浦等河流。
西江水系亚区位于永宁江以南,由东城、南城、西城办事处,院桥镇、高桥、江口和澄江办事处等组成,主要由长潭水库的江南渠道供水。
区内有西江河、西建河、永丰河、西官河、东官河、南官河、
南中泾等河流。
金清水系亚区由院桥镇的鉴湖片和江口镇的上辇片组成,属于金清水系河网。
该区主要由河网供水。
该区有佛岭水库、秀岭水库、水竹水库、黄坦水库等。
二、地表水资源
我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80毫米,降水总量为18.5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1.5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030立方米。
各分区不同保证率地表水资源量见表3—1。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主要有潜水、红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等。
潜水主要分布于长潭水库以西的溪河谷中,含水层主要为河谷冲积砂砾石层;红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长潭一带;火山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平原的残山。
地下水主要以天然降水为补给来源。
河谷平原潜水与地表水补排交替频繁,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又补给河水。
我区境内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为2.261亿立方米。
其中山区部分1.16亿立方米,平原部分1.101亿立方米,可供开发资源6479万立方米,已开采利用资源2410万立方米。
各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见表3—1。
四、水质
水源水质是供水建设的首要条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供水工程。
黄岩区环保部门在全区设有11个水质监测点,监测频率为每年三期,即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枯水期(12月)。
现根据区环保部门提供的2001处监测资料,以国家环保局颁布的《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本区的主要河流和水库进行水质评价。
评价参数:五毒为挥发性酚、砷、六价铬、总汞、氰化物;有机为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石油类。
有机、五毒污染各分五类等级评定,现状水域适用功能依据有机、五毒最高类别确定,Ⅰ—Ⅲ类功能水源水质为良好或轻度污染水质,可适用生活、鱼类养殖等用水,Ⅳ—Ⅴ类功能水源水质为污染水质。
根据2002年水质监测平均评价成果表表明,长潭水库除总氯指标为Ⅱ类以外,其余均达到Ⅰ类标准,属于二类标准,水质良好,水体清洁。
秀岭水库除总氮、总磷指标为Ⅱ类以外,其余均达到Ⅰ类标准,属于二类标准,水质良好,水体清洁。
宁溪下游所有指标都达到Ⅰ类标准,水质较好,水体清洁。
黄岩区水资源统计表
第四部分径流
年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降水很相似,不过比降水的年内分配更不均匀:多年平均5~9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0~70%,而10月至翌年4月仅占30~40%;某些年份最大月径流量可占全年径流量的40~60%;某些年份一次洪水总量可达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充分说明我区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
径流的年内分配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
梅雨主控区:径流的年内分配呈单峰型,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5月或6月,占年径流量15~25%;多年平均连续四个月径流量占全年50~65%,出现月份为3~6月或4~7月。
台风主控区:年内分配呈双峰型,第一个峰出现在5月或6月,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占年径流量16%左右,第二个峰出现在8月或9月,多年平均月径流占年径流17%左右。
多年平均最大连续四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0~55%,出现月份为5~8月或6~9月。
梅雨、台风兼容区:年内分配也呈双峰型,第一个峰出现在5月或6月,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17~20%;第二个峰出现在9月份,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13%左右。
多年平均最大连续四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百分比为50%左右,出现月份为4~7月或5~8月。
径流的年际变化较降水更为剧烈。
径流的变差系数一般在0.30~0.35间。
年径流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3.0~5.5之间。
采用浙江省水文图集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得黄岩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1170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0.684,多年平均年天然地表径流总量为14.76亿立方米。
境内出境水量共1.06亿立方米。
其中富山乡有4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0.65亿立方米的径流量流入永嘉县;北城办事处有3.8平方公里集雨面积,0.04亿立方米的径流量流入临海市;平田乡龙潭头有8平方公里集雨面积,0.11亿立方米的径流量流入乐清市;其他与各县市交界的零星小面积约22.3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0.26亿立方米的径流量流出县境。
第五部分用水调查
一、供水工程建设概况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区兴建了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及其它类型供水工程,建成的各类供水工程有:
(1)、蓄水工程
区内有大型水库:长潭水库一座;中型水库:秀岭水库和佛岭水库两座;在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7.2522亿立方米。
小(一)型水库9座,总蓄水量为0.2502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4座,总蓄水为0.0435亿立方米;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水库为113座,总蓄水量为0.0364亿立方米。
由水闸控制的河网正常蓄水容积0.1279亿立方米。
(2)、引水工程
黄岩区有引水堰坝总长1281米,富山乡建有外金水库,引水能力2700万立方米。
(3)、地下水及机民井工程
总眼数为2747处。
(4)、饮用水工程
至2002年,黄岩区现有供水自来水厂7个,分别为黄岩西城自来水厂、澄江自来水厂、院桥自来水厂、沙埠自来水厂、北洋自来水厂、新前自来水厂、宁溪自来水厂。
二、供水工程现状供水能力
据统计,现有全区各类供水工程现状总供水能力4.9020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4.3597亿立方米,占88.9%,引水工程
0.3283亿立方米,占6.7%,水井工程0.2140亿立方米,占4.4%。
三、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现状
根据有关资料调查、分析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实际总用水量1.86467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实际用水量为1.055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6.6%,工业实际用水量为0.569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0.6%,区镇生活实际用水量为0.1050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6%,乡村人畜实际用水量为0.134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2%。
第六部分初步评价结论和建议从上述水资源总量看,我区水资源量是比较丰富,区内水库总蓄水量为7.5823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密度较大(人口为57.01万),所以人均的标准只有0.1329万立方米/人,年平均低于全省(0.24万立方米/人)及全国(0.27万立方米/人)。
从台州地区看,我区水资源量次于临海、仙居列第三位,而人均和亩均资源量却居第五位。
现有工程在P=90%降水年份的供水量3.96亿立方米,占相应年资源量的42.4%,占多年平均资源量的24.6%。
全区现有粮食种植面积15622公顷。
位于北洋镇和宁溪境内的大型水库:“长潭水库”担负着包括黄岩区、路桥区、椒江区、温岭市大部的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业用水,被喻为台州人民的“大水缸”。
台州市中南部又是台州经济的强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由此可见长潭水库的重要地位。
由以上资源可分析,我区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溃泛。
解决我区水资源的现状,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从源头做起,进一步加强各水库上游的植被保护和培育,提高蓄水和净化水源的功能。
尤其是位于长潭水库上游的宁溪镇人畜生活垃圾的无污染处理及对污染严重厂矿企业的关闭和迁移措施。
(2)采取生物工程的手段,保护水库水质,防止水质富养化的形成。
对水库沿岸的居民进行迁移,减少人畜无经过分解粪便
的直接排入库内。
(3)在用水方面:灌溉用水在我区都采用漫灌的方式,沟渠没有经过硬化改造,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建议采取滴灌的方式对农业作物灌溉。
(4)对下游河道两岸的厂矿企业的废水排放系统进行改造,减少或消除未经处理合格的废水排放。
(5)我市的临海、仙居水资源很丰富。
建议通过北水南调的方式,把仙居或临海富余的水资源调到紧缺的台州中南部来,缓解中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
比如:仙居后岸大型水库的水通过引水工程引到长潭水库里来;也可以仿效义乌市向东阳市购水的方式,向仙居购买中南部地区所紧缺的水资源。
以上调查情况和分析解决方法有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教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