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观后感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观后感作文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观后感1
曾经有句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久前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深深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10·28日,重庆公交车上一女子刘某声称坐过了站,强烈要求司机冉某停车,两人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从言语辱骂升级到严重的人身攻击。

刘某用手机击打冉某的头部,冉某大怒,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与刘某干架。

此时公交车突然失控,径直拐弯冲向了长江,落入了滚滚江水之中。

这一幕是不可否认的人间惨剧,短短的几秒钟就有十五个鲜活的生命消散于人间,令人痛心疾首。

毫无疑问,女子刘某显然是此事的罪魁祸首。

有句话说:“冲动是魔鬼”。

不错,因她一时的冲动,牵扯了一车人与她陪葬。

这名女子身上的暴躁和戾气是显而易见的。

从黑匣子出水到人们运用黑科技使此案真相大白后,刘某便成了典型的控制情绪不妥当的反面教材,令人悟得:“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其次,司机冉某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什么?因为从客观来作文https:///说,冉某的职业素养并不合格。

不错,刘某的确不可理喻,可冉某也漠视了规则。

他是
司机,他手上的方向盘掌握着全车人的生命。

哪怕是退一万步说,冉某也先应该把车停下再去与刘某进行纷争。

说句简单明了的公道话:刘某迁怒与司机,司机却迁怒与乘客。

虽说如此,可千万不要以为那些乘客就是真的一点儿责任都没有了。

这场悲剧其实原本是可以被及时制止,扼杀在摇篮里的。

我在此很想问一句: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在刘某与冉某一开始拌嘴时出来调解一下?根本没有!说得严苛些,这些乘客其实就是一群“看客”。

他们都认为“事不关己”,而冷眼旁观。

愚昧至极!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是孤立存在的。

当你作为一个“看客”长久地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没有人见义勇为,更没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就这样,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演变成了生命的悲剧!
如今,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人世的悲凉已像一盆冷水浸透人心。

我们只能希望逝者安息,生者警醒!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观后感2
最近我看到这样一个报道:10月28号,重庆万州发生了一件重大的车祸事件!一辆公交车在长江二桥行驶中,突然变道撞向私家车后冲破护栏随后坠入江底,据统计车内一共有15人!事情一被报道就受到大量的人关注。

看到这儿,我默默地想:这些人实在是太不幸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惨状?
经过了85个小时的打捞,公交车被成功打捞上来。

车载视频揭开了事件的真相。

原来,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司机和女乘客的争执打骂造成的。

如果他们俩各退一步,就不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

生活中少一份争执,多一份理解与宽容,我想也就不会发生让人惋惜作文https:///的事情。

同样,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互不谦让、互不理解的事情发生。

记得那次我和妈妈去缝山针山下买菜,一位年轻的阿姨和一位漂亮的大姐姐在争最后的一把青菜。

她们互不相让,也不想平分,后来甚至还动起了手……直到警察来了才把她们分开。

你瞧,这是一件多么小的事情,怎么会闹到如此地步?如果她们俩互相理解,各退一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我们同学之间不也是这样吗?不会宽容和理解,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闹翻天。

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应该那么激动,冷静下来,理智解决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

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社会就多一份和谐,我们的生活就多一丝安全。

请记住,生命没有下一站!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观后感3
最近大巴坠江事件已经在媒体上传播得沸沸扬扬,没想到今天晚饭时,孩子也主动地和我聊起了这件事。

虽然成人间的讨论
已经很多了,但是和一个10岁的男孩谈这样的事情我也是第一次。

儿子:妈妈,你知道大巴坠江的事情吗?
我:知道,你怎么看这件事?或者说说你的感受?
儿子:我觉得那个女的太可恶了。

这件事情太让人恐怖了。

我:可恶、恐怖之后怎么办呢?
儿子:以后都不敢坐大巴了。

危机四伏。

我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光是评论、抱怨、讨伐只会加重孩子心中的恐惧和无奈。

我想就佛法的观点给他一些积极的引导。

于是我接着说。

我:想一想,不坐车可以解决问题吗?碰到这样的问题是我们能预料的吗?
儿子:世事无常啊!就是走在路上也会碰到别人撞你。

很多事情自己不能控制。

爸爸每次都是突然就检查我的作业做好了没有,我都是毫无准备(我觉得有些好笑,孩子对于爸爸的突击也看成一种无常,不能控制。

)
我:是的,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的第一感受是真的无常就在身边,佛法说无常就是一种真理,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也不接纳这样的真理,那么就造成更多的痛苦了。

儿子:为什么会有无常发生呢?
我:相信因果吗?
儿子:当然,有因必有果,科学也是这么说的。

我:那么看看这件事情发生的因是什么?
儿子:那个打人的女的太不道德了。

嗔心很重。

造成如此后果。

我:错误的认知、混乱的情绪、狭隘的心灵。

这些是引起这次灾难的原因。

佛法所说的业力也就是我们的长期以来的习惯、行为将牵引着我们的生命方向。

善的习惯和行为导致善的结果,反之就导致恶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不善的行为,小心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自己招感不善业。

儿子:嗯,可惜他们都没有学习佛法,不知道这些道理。

(儿子若有所思的回答)
我:那么你觉得学了佛法有什么用呢?
儿子:可以改变我们的生命。

我觉得你就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

(儿子非常自豪地说,好像在给我鼓励)
我:你说的真棒,不愧是小师兄,很有慧根啊!不过佛法是怎么改变我们的生命的呢?
儿子有些懵懵的答不上来了。

我解释道,佛法是告诉我们真理。

也就是一个正确的观念,而后通过改变我们原有错误的观念来调整我们的心态,从而达到改变生命的目的。

现在明白了吗?
儿子:佛法真的很厉害啊,妈妈要精进修学!
我:感恩小师兄的鼓励,我们一起加油,学习佛法,学习真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美好。

就这样和孩子的一问一答中,这顿饭吃的特别有哲理。

也把孩子从恐惧抱怨中拉回到了思考无常和因果的正见上。

我告诉孩子以后遇到问题不要消极地看待问题,而是可以用佛法的智慧来处理,看看自己能获得是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如何更好的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一切的问题,都可以从佛法中找到对应的智慧方法来解决。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观后感4
我们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每天都会有铺面而来的信息砸向我们,稍有不慎就会被时代抛弃。

我们的心是焦虑不安的,生怕自己因为遗漏了某个重大事件,从而无法和其他人进行正常的社交。

这两天大家一直关注着的“重庆公交坠江事故”,时不时就会扔出几颗重磅炸弹。

有一个媒体发声说: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坠江,然后立刻紧接着各路媒体纷纷站队,一天时间全网黑女司机。

女司机何其无辜,成了众多新闻媒体的标题里最关键的那个字,只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争夺点击量。

可悲可叹,新闻媒体沦落到争分夺秒抢头条,哗众取宠,全然不顾新闻背后的真相,只为了引导舆论导向。

我们需要深思的是什么时候女司机已经成了一个衡量驾驶技术的指标,而且我们全信了。

今天看到又有一个媒体发声:公布了那位公交司机k歌的时间记录,我仔细研读了司机师傅的k歌时间,与发生事故并无直接联系,司机师傅并未在上班时间k歌。

在这个信息更迭异常快的时代,网友匆匆一瞥,又会放言说:公交师傅上班k歌导致坠江事故。

以讹传讹,道听途说却变成了有板有眼的新闻。

我们更想知道70米下冰冷的深渊里,那些可怜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回到地面,入土为安。

我们也希望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让悲剧不要重演。

新闻,务必求新,但也请求实。

不要把太多的主观意淫装到新闻陈述事实的使命里面,那样会导致老百姓产生信任危机。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观后感5
人的精神或者说国民性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源动力。

人的现代化问题不跟上来,诸如重庆大巴坠江事故之类的事就可能还会发生。

从这一事件出发,我们是不是需要一场从每个人做
起的文明革命?是不是需要把人的现代化重视起来?答案自然不
言自明。

有人讲,“照耀人的唯一的灯是理性”。

凡是情绪失控之处,理性之花就容易枯萎。

无论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多一分理性与忍耐、包容与大度,人与人之间就会增进一分共识与合力。

反之,如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理性匍匐于任性,行动被情绪牵着走,一言不合即大打出手,社会戾气只会越来越多,再多再牢靠的制度“笼子”,也关不住暴戾的洪水。

讲文明革命与人的现代化,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进而言之,国民公共意识强和敢于维护公共规矩,是文明革命与人的现代化更重要的内涵。

西哲约翰·多恩有言,“没有人是孤岛,也没有人能够退守孤岛。


在现代社会,如若每个人对公共生活中的事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别人头上的厄运难免不会降在自己头上。

很浅显的道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为普通公众,遵守规则非常必要,独善其身无可厚非,但在一些时刻,我们是不是不自觉地充当了鲁迅笔下“冷漠的看客”、龙应台笔下“沉默的大多数”呢?这值得扪心自问。

应该看到,很多时候,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冷漠、束手、围观,催生了悲剧的降临。

虽然,孤立地看,每一个具体人的冷漠与旁观可能确实无伤大体,甚至微不足道。

这个问题虽无关道德、无关人品,但却关乎中国国民性的现代化进程。

历史地看,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就一直在为此苦苦探寻、高声疾呼,无一例外对旁观之举、围观行动、看客心理进行了抨击与揭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