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制度新中国美术的发展生态(1949-198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美术是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制度”。

从构建体制的实体看,美术机构的建立与完善,美术出版、美术教育的国有化,都是其外在形式的建设。

另一方面,美术的传播、美术会议、美术审查、美术批评等美术思想的规约,构成了美术体制的内在理路。

外在形式与内在理路共同构成了美术制度。

在美术的发展过程中,美术制度和美术家之间需要不断地适应与调整,这之中凸显了制度的复杂性。

关键词
美术制度;新中国美术;复杂性
一个国家的美术制度决定着其美术发展的走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术制度逐步确立,它推动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

或者也可以说,美术制度的发展、完善与改进,直接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中国美术史书写。

某种意义上,美术机构、美术运动、画家身份、美术政策、美术会议等“制度”性的内涵构成了中国美术生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1.“美术制度”概念厘定与其发展脉络
关于美术制度的概念,美术学界尚无统一的界定。

除尚勇的《中国美术制度与美术市场》外,几乎无人使用这个词,但尚勇也并未给美术制度下定义。

如果参考、模仿文学制度的通行解释,美术制度可界定为“在美术与社会、画家与读者、美术与生产、评价与接受之间”形成的一套体制。

这套制度主要是指“职业化画家、美术团体、报刊与出版、论证与批评,以及美术审查与奖励等等”[1],他们对美术的意义和形式起到了支配、控制和引导的作用。

这种对美术制度的解释,是从当代的美术体制中,抽取出如上的单项元素,用以说明中国美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真正的美术制度很难下一个确定的定义。

不妨先看看制度的定义。

如果从制度概念形成来说,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主要把制度看作是法令礼俗和规定、用法。

《易·节》云:“天地节,而四时成。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书·周官》有:“考制度于四岳”。

这里制度含有法令礼俗的含义。

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红云:用着几般儿生药,各有制度,我说与你。

”,“制度”主要指规定、用法。

也可以说,古代把“法令礼俗”作为制度的形态,制度是一种约束人行为的“规”与“矩”。

而我国当代的学者郑杭生认为:“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

”[2]
在西方,制度被看作是一种规则、一种组织、一种模式。

美国学者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3]。

马克思·韦伯给制度的定义为:“制度应是任何一定圈子里的行为准则。

”[4]美国的学者亨廷
顿提出:“制度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

”[5]可见,制度的答案虽然不一,但其核心含义是稳定的。

传统制度可做多种分析和解释。

当代中国的制度概念不是传统制度的延伸,而是经过了西方制度含义的改造。

各领域在运行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规则、法令等,美术也不例外。

美术制度,笔者认为,宽泛的解释应是关于美术的社会规范、必须遵守的社会准则。

狭义的美术制度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完形的制度。

但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中,美术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或者说非常整体、系统的一个制度。

这不等于没有制度,而是颇为复杂,大都是以“潜制度”形式存在。

在文学制度研究中,相关学者如丁帆等把文学制度分为“有形的文学制度”和“无形的文学制度”。

如果套用文学的分法,美术也可以分为“有形的美术制度”和“无形的美术制度”。

“有形的美术制度”,如国家管理文艺的法规条例,一些美术机构制定的各种美术制度,用来规范美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制性。

“无形的美术制度”比较模糊,但却包含了制度的规约、法令等因素,如社团、报刊、出版、传播、审查、奖励、会议等单项元素包含的制度,其暗含了一定的约定俗成性,以模糊的、潜在的规约让人遵守。

这两种制度形态笔者把它们都归属于美术制度。

晚清以降,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及其政治制度等逐步传入中国,美术的体制化过程也随之萌芽。

其时的绘画观念、画家的身份与地位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美术逐渐由自由知识分子抒发性情或作为职业工匠的生存技能转变为一种社会化的组织,被纳入新兴的教育管理中,确立了兼容个人、社会、国家和人性等价值内涵的文化品格。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又使晚清逐渐出现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艺术市场、职业画家以及不同层面的美术欣赏者。

这些在西学影响下的新兴元素的出现对美术的影响更为重大,它催生了美术走向体制化,同时又进一步把美术引到受种种社会关系制约的体制之中。

“五四”以后,传统的绘画方式、绘画教育、绘画传播等,逐渐开始被美术社团的组织机制、职业画家的创作机制、报纸杂志的传播机制、美术论争的评价机制以及美术欣赏者的消费体制等所取代。

美术的这种现代性运作机制已经呈现出相对完整的特征,美术创作也有了相当完善的生产场所。

它们在对美术的意义和美术制度的诞生起着引导、支配作用的同时,又借助在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美术制度把美术推向社会的公共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美术制度,其历史来源除了“五四”以来逐渐形成的美术体制外,最主要的是以延安解放区的美术实践模式为中心,借鉴苏联的一套体制建立起新兴的美术制度。

延安解放区的文艺政策、“为工农服务”的世界观、文艺机构运作体制、美术创作方法及形式等都为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的发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延安文艺的模式在组织管理方面还不完善,这就需要向外借鉴成熟的文艺管理模式,苏联文艺管理遂成为我国参照的榜样。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在文艺管理方向上,受到列宁提出的“文艺的党性原则”的方针影响,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在文艺体制的管理上,参照苏联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一定的规则和章程;在教育体制上,从课程设置、思想体系、教学要求等方面,几乎全盘模仿苏联,后又逐渐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做了调整和改进。

可以说,延安模式与苏联文艺体制成为新中国美术制度的两大主要来源。

2.秩序与管理:美术制度的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美术所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及延安文艺与苏联体制的影响,使新中国美术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同时,形成了颇为复杂的美术运行制度。

美术的制度性不是整齐划一的,主要表现在多个层面上。

首先,设立美术的管理机构。

文艺思想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文艺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政治在文艺上的反映。

在美术领域里,只有通过设立创作、研究、收藏、教育等的专门机构来实施美术的教育与文艺思想。

因此,党和政府把大部分美术工作者都编进了文学艺术联合会(文联)、美术家协会、博物馆、美术馆、美术学院、画院等这样的体制机构中,按照党对文艺的要求,制定管理层级制度,实施一定的文艺方针。

画家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创作出美术作品,繁荣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美术工作者和机构之间,是相互依存
的关系,画家、理论家被组织进单位,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单位的保障,同时,他们的创作也要受到制度的规约和监督。

除了设立美术收藏、创作、研究等机构外,国家把美术出版和美术教育转向国有化。

作为传播媒介的出版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经历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造,原有的私营出版社被收归国有,并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出版机构得到了结构上的重组,实现了“出版、发行、印刷的计划、管理和统一领导,克服了‘自流’状态”,为出版事业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组织空间。

美术传播的另一媒介刊物,由政府统一管理,主办方主要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其他几个专项协会。

刊物以传播社会的主流思想为主,刊物既是美术传播的载体,也是美术与社会的联络阵地。

它引导着美术向国家规定的方向走,哪些道路走歪了,要及时纠正。

同时,它也是政治的风向标,是美术家探索美术的园地,肩负着多项功能。

在美术人才的培养制度上,国家对美术院校实行整顿和调整,在院系调整中“有步骤有计划”地全部改为公立,同时设立各大区的美术学院,实现了中央和地方各个区域的兼顾和平衡。

另外,教学及工作人员都被编进学校体制,学制、教材使用、教学主导思想等都由国家统一进行规定与规划。

这种培养制度极大地保障了党领导美术的人才接续性,保障了美术教育的方向性。

美术一系列机构的设立和国有化过程,展开了国家美术秩序的建构。

美术刊物和出版负责美术的传播任务,美术院校担负着美术人才的培养职能,美术家协会等担负着美术事业的管理任务,美术馆、画院等以美术的展览、创作、研究兼及人才培养为职能,这样就形成一个美术生产和接受的链条,既有人才的培养,也有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在实践的准则和过程中催生了美术体制的相关问题。

美术审查制度是当代美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美术》杂志等刊物中可以看到经常性的被检查:刊登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倡导的精神,画家的作品内容有无错误,画家的思想是否显示了资产阶级倾向等。

在审查中,被检查者往往虚心地承认错误,及时纠正偏差。

和美术审查相对应,国家也会制定美术奖励制度,开展竞赛,用以奖励美术活动,奖励对画家和理论家会产生一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在新中国美术的发展中,各级各类的美术会议,已然成为美术的方针、政策或某些具体的美术问题而传播的政治仪式,它往往能对美术的方向、性质、功能等做出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当代的美术会议既是美术体制化的一种产物,又催生了美术体制,通过它,国家和政党来完成对美术政策的传达和指导。

美术批评也是美术生产和秩序建立的重要手段。

美术标准的设定,要求它对符合意识形态和艺术规律的作品进行赞扬,对背离美术规范的画家作品或言论进行批评,以确保美术秩序不被芜杂美术现象所干扰。

探讨美术批评,还必须涉及的,是美术的评价体制问题,由此引发的对美术经典作品的审定和确立。

“经典”包含了权威性、典范性和价值性,某个时期确立哪一种美术“经典”,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时期的审美风尚和政治导向。

同时,作品的价值地位也不言自明,如《开国大典》《血衣》《地道战》《八女投江》等诸多作品的认定和示范作用。

3.美术制度凸显的复杂性
新中国美术制度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呈现出反复多变的色彩。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的微妙与复杂,在党的领导下文艺政策等规范都在随着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美术领域,并非制度、规范都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各种美术主张在制度面前的适应、不适应等现象。

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产成立后有许多所谓的规范与反规范、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冲突。

当然,在党负责管理下的美术体制内,有一些人因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在制度框架下,命运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如美术界的领导人江丰;也有对体制的不适应,画风与所提倡的现实主义不同而被边缘化,如林风眠。

这些人物的命运随着制度、规范的变迁而沉浮。

因此,在探讨美术制度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政治或美术力量出于何种目的制定某种公开体制,公开体制又在运作过程中遭受到了怎样的具体解释与调整,最后又被作用到怎样的对象之上,达到了怎样的功能。

制度的设立有国家管理的一面,也就是统一化的特
征,但也要看到制度的设立并非全然是控制和规约,主要有建立为人民服务的美术的动机。

如画院的设立,与新中国计划经济模式的选择有关,与解决老画家的生活问题有关。

许多史料、回忆的书写者大都是把50-70年代的美术视为“人”的权力的“对立面”,而把社会主义美术体制贴上“一体化”标签。

在研究中,防止以往的过于强调制度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防止把美术制度简约为与国家权力、主导意识形态完全“一体”的体制,而要注意到制度自身形成与运作的“内部逻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术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一部分,制度自身的内部逻辑存在于当时的政治经济语境之中,要考察政府建设制度的目的,以及落实制度使用的方法。

因此,研究美术制度,不宜将其简单认为是“国家权力的简单体现,也不可停留于公开体制”[6]。

要考察在实际绘画、出版、评论和评价体系中,党的文艺领导人、评论家、画家、读者和出版社等的因素,在遵从体制要求的大前提下,尽量观审到多角度、多层面的美术观念和利益,最后才形成事实上的美术制度。

公开的美术体制不过是冷冰冰的生硬的规定,在制度的运作过程中,对制度的补充、解释和使用却不断变化。

在某些不同的时期,随着领导人的变化、政治事件的发生,对美术体制的认识会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会出现美术体制形成、完善与变革的阶段性反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艺从“为工农兵服务”到新时期转向“为社会主义服务”。

因为制度随着社会形态和结构的转变而转变,如1949—1978年时段和1978—1989时段,这两个时段形态还有所不同。

经济体制的变化影响到这两个时段美术的特征,总体上,1949—1978年国家化美术特征明显。

1978年后体制逐渐松动,呈现出市场经济给美术带来的某些特征。

当然,这里不乏复杂性和多层性。

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刊物及出版社、美术院校、画院等都归国家所有,画家由政府供养,画家干部身份定位明确,各种待遇由国家保障。

正是这种制度保证了中国美术的繁荣,但是这样的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政府该不该养画家,画院、美术家协会是否应该取消等问题,成为制度与美术发展如何相协调日益凸显的问题。

整个中国美术的发展就在“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制度”之间运行。

为了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国家政权需要对美术进行管理和调节,规约着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作品产出的内容和形式。

美术家们在遵循管理体制的同时,也显示了自身的活力和思考。

美术和制度之间存在着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关系:当制度适应美术的发展时,美术不断散发出活力;当制度不适合美术的发展时,就会有画家自身的调节,如何与制度相适应。

当然也有制度本身的调节,如文艺政策的调整,就是为了根据时代和美术自身需要而做出的变动。

美术的发展,就是不断适应制度和制度不断调整更好地管理美术的过程。

文学制度的研究在文学界如火如荼,但美术制度的研究刚刚起步,以此文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学者能把目光聚焦到美术制度的研究中来。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美术制度研究(1949-1989)”(编号:16BF087)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王本朝:《文学制度与文学的现代性》,《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

[3]道格拉斯·G.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26页。

[4]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5页。

[5]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2页。

[6]张均:《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页。

李朝霞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梁海霞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