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
一、审美与美学
1、审美
(1)追求美是人的天性
爱美、求美可谓人的天性,出于人的本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所有的人都是爱美的。
动物的求偶即以美为基础,有实验表明,刚出生的婴儿也能辨别美丑。
正因为美根基于人的天性、本能,所以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
如音乐、舞蹈、绘画在早期原始文化中的普遍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没有美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
梁启超曾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
之最要者。
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
”(《美术与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超越性需要”,其中包括人对审美的需要。
(2)美感经验的普遍性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美感经验(美感即对美的感受),这是普遍的。
大家来到春天的扬州,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美的感受,赞叹美的景色,心中有愉悦之感。
看到美景、美人,人自然会有美感。
进而,人们自动地去寻求美,欣赏美。
我们可以把人们美的经验与欣赏称作审美。
2、美学
(1)作为一般意义的美学
常人的审美是自发的,往往不知其所以然。
如一般人对音乐,只觉悦耳愉心,但问他美在何处,便说不出来。
美学作为一门学问,便要探讨美之所以然,能够自觉地欣赏美。
故一般意义的美学,是将美和审美作为学问而探讨(什么是美,为什么美,怎样才美)。
从此角度来看,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人类有文明、文化,对于美的探讨也就开始了。
约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专论美的问题,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写出了西方历史上最早的具有逻辑体系的审美学专著《诗学》。
我国的孔子以“尽善尽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而荀子写出《乐论》,可看做是我国较早的审美学专论。
(2)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代才产生的。
一般认为,美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启蒙主义思想家鲍姆嘉通(1714——1762)。
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可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与之相对应,就应有三个门类的学问。
与知相对应的逻辑学,与意相对应的伦理学早就有了,而与情相对应的学科还没有建立。
故1735年,鲍姆嘉通在他的博士论文《诗的感情: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提出应建立一门与人的情感世界相对应的学科,他命名为
A e s t h e t i c s,本义为“感性学”(美在于感性认识的完善)。
1750年鲍姆嘉通出版了《一切美的科学的基本原理》,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审美学正式诞生。
鲍姆嘉通也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
“A e s t h e t i c a的目的是感性认识就其本身来看的完满,而这就是美,并且要避免它的不完满,就是丑(或译畸形)。
”(鲍姆嘉通)
二、美学学科的发展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审美学研究的基本路线为两条:一是哲学思辩的、一是科学实证的,德国美学家费希纳分别称之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1、早期研究:倾向于哲学思辨
早期德国古典哲学家将美学看作其庞大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其哲学基本原理在美学领域的展开。
故其研究方法也以理性思辩为主。
2、19世纪下半叶以来:倾向于科学实证
由于费希纳大力倡导实验方法,人们更多地采用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审美现象,注重对审美活动的记录、问卷、统计等。
哲学家似乎从作为审美学导师的宝座上被起了下来,美学得到真正的独立。
3、20世纪:倾向于人学
20世纪西方美学流派众多,形成理论多元化的格局,这种多元化主要来自研究者视角和方法的多样化:有来自哲学不同流派的,如现象学、闻释学、分析哲学等;有来自相邻学科的,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还有来自新兴学科的,如系统论、信息论等。
归结而言,可以分为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两大思潮。
尽管如此,现代审美学仍体现了走向人学的大趋势,以人本主义美学为主流西方近代审美学本来就己明显向人学方向位移,现代的自下而上研究其实主要是人的审美心理的研究。
如里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等。
4、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
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研究,李泽厚曾将中国的美学学人分为三代:“中国近代的美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蔡元培、王国维,第二代是朱光潜、宗白华,我是属于第三代的。
”有人进一步提出第四代,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美学研究者,90年代已趋成熟,提出了“超越美学”、“生命美学”等观点。
而第一代为20世纪初至20年代,除蔡、王外,还有鲁迅、梁启超等。
第二代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除朱、宗外,还有吕澂、丰子恺、蔡仪等,此为中国美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三代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除李泽厚外,还有王朝闻、蒋孔阳等。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1、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审美学的研究对象,学界持有不尽相同的意见,一般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美本身的问题
具体包括研究美的普遍本质,即决定各种美的事物成为美的原因。
从哲学基础上研究美是主观的、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
美与真、善的关系。
(2)审美经验问题
主要研究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美的形象如何形成,美感与其他认识不同的特点。
(3)艺术问题
艺术是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但美学不是研究艺术的一般问题,而是研究艺术美的问题,研究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问题。
2、三个组成部分
相应地.审美学原理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美的本体论、审美心理论和一般艺术论。
由此容易看出,与审美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哲学、心理学、艺术学三个相邻学科。
艺术学包括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它们为审美提供具体实例和具体现念的支持;审美学则给子艺术学以原理性质的指导。
哲学以其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对审美学进行提升,其观念和方法常常在这一研究领域发挥统率作用;而哲学的很多基本问题又需要在审美学中获得解决(谢林甚至将这门学科看做是整个哲学大厦的拱顶石)。
审美是(至少首先是)心理现象,审美学迫切需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审美学研究也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四、学习美学的意义
和方法
1、意义
(1)自觉地寻求美,更好地欣赏美
通过美学基本原理的学习,使大家对美的本质、美的构成、审美心理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便于大家认识美的现象和事物。
(2)使人免俗,使人格趋于完满,使人生达到艺术化
人应常领略免俗的趣味,超脱现实的利害关系,使人的心灵得到自由、平静,进而实现人格的完满。
应使生活富于情趣,人生达到诗意境界。
(3)启迪人的智慧
美学属于哲学范畴,易中天说“美学就是用哲学之剑解艺术之谜。
”这就既要有智慧,又要有体验。
智慧来自哲学,体验来自艺术,它们集中在美学。
2、方法
如何学好这门学科呢?李泽厚先生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告诫说,一是要学些哲学,最好多读点欧洲哲学史;二是至少懂得或了解一门文艺,如自己有创作经验则更好;三是要看心理学和艺术史的书籍。
这三条讲的是学习条件,它们实际上是由审美学的学科位置所决定的。
至于学习方法,一般认为最根本的是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审美现象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生着,重要的是用白
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并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二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这其实是第一条原则的延伸,理论体系是共时性的,实际生活则还是历时性的,共时性的理论体系应该能解释艺术和审美观念的历时性演变,前者从后者中产生又当接受后者的检验。
第一章美的本质
第一节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历史回顾
一、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
两千多年的西方美学思想史,有关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存在三个阶段。
1、从客观事物的本原上探讨美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这种倾向居于上风。
(1)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美的看法最为著名,他们把宇宇宙的本原是“数”、数的比例、和谐便是美。
如音乐,他发现音的高度与弦的长度成整齐的比例(音越高,弦越短。
如律数,宫81,商72,角64,徵54,羽48),音乐的和谐在于音调数量的配合是否匀称。
他发现了所谓“宇宙谐音”:各种天体随距离的不同发出不同的音调,从而组成和谐的声音。
再提出“黄金分割比”,即1:0.618。
(2)柏拉图(前429——前347)
柏拉图在著名的《大希庇阿斯》中,(小姐、马、陶罐)柏拉图区分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并追问“美本身”。
他说:“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这种追问,被称为天才的追问。
柏拉图认为有美本身,他以为是美的理式。
与毕达哥拉斯相比,更注重构成宇宙本原的结构图式,传说他创办的学园门口张挂一块牌子,上写“不通院几何者勿进”。
柏拉图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理式”,事物分享了美的理式才有美。
(3)奥古斯丁(354——430)
中世纪的奥古斯丁虽然承认感性美,但他由事物外形而追根于“数”,由数溯源于上帝——绝对美之所在。
将“数”与“神”等同。
认为最高、真正的美在上帝,只能通过“信仰”来感受。
上帝之外的其他事物只有“次要的美”,不信仰上帝而追求“次要的美”就是犯罪,应该忏悔。
总体看来,这是一种偏于唯理主义的倾向。
它首先有—个设定,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演绎,美学观成为宇宙观的直接延伸。
这类观点也许很难证伪,却同样难于证实,称之为有“神秘色彩”是不为过的。
2、从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探讨美
这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言论中已见先声,不过,这种倾向真正占上风的是文艺复兴时代。
(1)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与柏拉图不同,他认为理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故他强调在事物本身寻找美。
他认为,美在事物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形式方面,主要依靠体积与安排,即体积要大小适中,材料安排要达到秩序、匀称与明确。
亚里士多德从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寻求美的倾向,对艺术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一直为许多美学家、艺术家所信奉。
(2)达·芬奇(1452——1519)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似乎不太重视玄思,更多专注于实践创造。
达芬奇在《画论》中指出,人的美除了精神方面外,还在于形体的比例和谐,他主张象数学那样研究人体比例。
他由此认为,美感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在他看来,人体是自然界最完美的东西,人体的比例必须符合数学的法则。
(3)荷迦兹(1679——1764)
常有论者将荷迦兹的名字同作为几何图形、作为最高审美标准的蛇形线联系在一起。
荷迦兹是英国著名的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认为美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了美。
”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如果从一座优秀的古代雕像上除去它的弯弯曲曲的蛇形线,它就会从精美的艺术作品,变成一个轮廓平淡、内容单调的形体。
”
他提出美的六条原则:适宜(大小比例适当)、变化(有规律的变化)、一致(整齐、对称)、单纯(免于杂乱)、错杂(曲折)、一定的量(避免过大过小)。
比较而言,这是一种偏于经验主义的倾向。
它的确在捕捉美的事物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性,然而,要从事物的外观找到美的法则是很团难的。
克罗齐曾批评“替美找出自然科学规律者”是“江湖骗子”,并且遗憾艺术家们也往往采用经验的教条。
3、从人的身上探讨美的根据
从美学思想史的角度看,也许可以说,启蒙运动才是人的真正觉醒,很多思想家相继抛弃了从外在自然找美的根源的思想路线,转而将视线移向人自身来探索美的奥秘。
(1)斯宾诺莎(1632——1677)
斯宾诺莎,这位17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美的根据在人的观点,他认为美与丑是事物在观察者身上所发现的一种印象。
他说:“外物接于服帘,触动我们的神经.能使我们得舒适之感,我们便称该物为美;反之,那引起相反的感触的对象,我们便说它丑。
”
(2)休谟(1713——1784)
休谟坚持认为美的根据在人心中。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
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他并未否认对象“有某些属性”适宜于形成美,但坚持美
的根据在人心中,就圆形来说,“美只是圆形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这人心的特殊构造使它可感受这种情感。
如果你要在这圆上去找美,无论用感官还是用数学报理在这回的一切属性上去找美,你都是白费气力”。
由此他明确地指出,快感和痛感构成美和丑的真正本质。
(3)康德(1724——1804)
易中天认为鲍姆嘉通只是美学的“教父”,康德才是真正的“近代美学之父”。
他把美学的基本问题由传统的“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从而开启了近代审美心理学的先河。
在《判断力批判》中有关于美的分析。
他指出审美判断是一种趣味判断,与逻辑判断不同,它只涉及对象形式引起的快感,而不涉及事物的实际存在本身,这种快感,是无功利性的愉快。
“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所以审美快感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快感。
”。
正因为无利害,所以审美判断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功利性、生理性的快感不具有普遍性),普遍性一般只有概念具有(如桌子、1+1=2),但审美判断是“非概念而具有普遍性”。
因为美及审美都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
正因为审美无功利性,故审美又是无目的的,但审美本身即为目的。
所以,审美是“没有具体目的的一般目的”,也叫“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而这种普遍必然性只是心理上的“范式”,是“一切人对于一个判断的赞同的必然性”。
这种普遍的赞同又称做“共通感”(共同感觉力),即人性中共通的东西。
但这种共通感只是一个“先验假设前提”,是一个“主观性原理”
康德想解决审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他说,鉴赏判断要求每个人都同意,好像是客观的;但鉴赏判断又完全不能通过论证来规定,又好像是主观的。
这就是康德所谓“鉴赏的二律背反”。
主观论者以为审美只是一种个人主观的趣味,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标准。
客观论者认为必然有个客观的标准,我们才能形成审美判断。
康德的解释是:审美是又标准的,也是具有普遍性,但这个标准和普遍性,又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审美是“主观而又普遍性”,审美在经验事实上无法证明普遍性,只是一种“先验假设前提”。
总之,美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
完整地说,是“在鉴赏判断里假设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它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作为客观的东西被表象着。
”。
美的最本质的特征,是“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4)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
对我国当代美学颇有影响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断定“美是生活”,是我们在事物里面看出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
“任何东西,凡是显现出生活或使我们想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他认为美具有两个特点:①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所宝贵
的东西。
②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对象。
而生活就具有上述特点。
可以说,近代以来,审美尺度存在于人身上这一点已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界的共识。
这种共识超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对立,因而更见其基础的广泛性与牢固性。
当代西方美学竭力回避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但是这一问题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些扬言美的本质的讨论已变得毫无意义的西方美学家,实际上也仍然不断地在对美的本质发表意见”。
”并且,西方当代美学界在这——问题上总的倾向很明确,那就是走向人,走向人的心灵。
二、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
的探讨
1、在道德评价中论美
许慎的《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
羊主六畜,主给膳也。
美与善同意。
”的确,先秦时二者通用情况明显。
(1)伍举论美
有次,楚灵王与伍举一道登上章华台,问这台是否美,伍举否定了以声色娱人的东西为美,却将政治和伦理道德上的善说成美。
“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雕镂为美”,“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国语·楚语上》)这是我国见之于文献记载的关于美的最早定义。
美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不能伤害“民之利”。
此指出了审美与功利的统一。
如人们喜欢春雨,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2)先秦儒家
先秦儒家普遍主张美善相乐。
①孔子
有人统计,《论语》个“美”字几十四见,其中十次是“善”、“好”的意思。
例如孔子提倡“尊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明显指的是五种德行,义与“屏四恶”相对((论语·尧曰))。
另外,如“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害”。
在美与善的比较中,孔子更注重善。
如“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
②孟子
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
所谓“充实”是指道德修养的充实,如朱熹所解释的;“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也。
”(《孟子集注》卷十四)这里“美”与“大”之分联系着人格的品值,“大”所以比“美”更高,在于它更接近于成圣(“大而化之之谓圣”)。
③荀子
荀子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劝学》),“全”与“粹”都由道德修养形成,而道德修养在荀子看来是化性起伪,因此他又说,“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
儒家美善统一的观点,运用到文艺批评上,就有“诗言志”、“文以载道”、“思无邪”等观念。
2、在自然欣赏中论美
这里的自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及天地万物,一是指人的自然属性。
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主要是道家。
(1)、先秦道家
①美与大美
道家论美有层次之分。
一般世俗所谓的美是相对的。
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美之为美,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
庄子也认为世人只是各美其美,并将之推类万物。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
毛嫱、骊姬都是人们公认的美人,但鱼、鸟看见她们都躲得远远的。
对此相对之美,道家是不欣赏的,甚至要摒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道家所欣赏的是“大美”。
而大美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道”。
道本身即为大美。
道无声无象,或为大声、大象,老子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即朴素、混沌之美。
庄子于此有更深入的说明。
如认为“天地”才最合乎“道”,也为至美、大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故大美是绝对的,至高的。
②自然为美
道家主张合乎“道”的方为真美、大美。
而“道”的本质特征在于“自然”,所谓“道法自然”。
自然主要相对于“人为”而言,人为的依据在于心知与欲望,这是虚伪和有害的,是与美对立的。
自然的表现就是“真率”、“朴素”、“混沌”等。
③空灵之美
自然表现在审美人的心灵上,要去除物欲及是非观念,如庄子所说,要听“天籁”,必须“吾丧我”,即心要虚。
只有虚心,才能灵(灵台),才能欣赏天地之大美,
道家的美学思想影响极大,尤其是魏晋以后。
如对自然美的欣赏(山水画、山水诗、散文的兴起),如对人物的品藻(从品德转向形貌、神情)。
另外,“无形之美”、“空灵之美”成为中国人审美的至高境界。
故儒家崇尚的是心灵中道德的充实,以充实为美;道家注重心灵的自由虚灵,以空灵为美。
(2)魏晋风流
道家的审美思想,充分体现在魏晋时期士人身上。
庄子追求艺术化的人生,而魏晋时人有了艺术的自觉,魏晋时期,才有所谓纯艺术的产生,所谓为艺术而艺术。
而此之前,文艺是为道德、
政治服务的。
如《诗经》为外交的讽谏,汉赋为取悦帝王。
汉末五言诗开始抒情,也开始寄情山水。
山水画也取代人物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所谓“山水方滋”。
(中国的山水画,比西方早出现一千三四百年。
)
①对自然的欣赏
魏晋时期,人们主动地去追寻山水自然,如著名的谢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登蹑。
”,并创制了登山的木屐。
追寻山水,是要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得到慰籍与安顿。
“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若秋冬之季,尤难为怀。
”(《世说新语》),陶渊明《游斜川序》“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
临长流,望曾城。
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
②对人物的品藻
与儒家注重人物的道德不同,魏晋时期人们更注重对人物的容貌、才情、个性的欣赏。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才情主要指聪明才智,表现为能清谈、玄谈。
这种谈话的特点是简短有深意,观点有新意。
所谓“才藻新奇,花烂映发。
”如开正始玄风的王弼。
个性,即要真率地体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虚伪矫饰。
当时人所欣赏的只是自然、真率。
3、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论美
与西方不同,中国人论美很少有纯理论的探讨,而多是经验的总结,在具体的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论美。
其中,基本的原则是生命性(从人自身论美),故中国美学的术语根源于人的生命表现。
宗白华在《艺境》中指出:“中国美学竟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
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欣赏。
……中国艺术和文学批评的名著,谢赫的《画品》,袁昂、庾肩吾的《画品》,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都产生在这热闹的品藻人物的空气中。
”,徐复观也指出:“魏晋时代对于美的自觉,和古希腊时代有相似之点,即是由人自身形相之美,然后再延展到文学及书法绘画方面去。
”(《中国艺术精神》)
如人的生命表现为形与神两方面,健康的生命应是形神的和谐统一。
在中医里,形为阴,神为阳,范缜所谓“形质神用”,形神不离,但神为主导方面,是生命健康灵动最明显的表现。
嵇康《养生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
”。
延展到美学上则为形神兼备,传神为上。
这是我国古代美学的主导观念。
“传神”成为评价艺术水平与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志。
如何“传神”?元代杨维桢《图绘宝鉴》序:“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神”通过气与韵表现出来。
其中“气”是力量的体现,如所谓“气力”、“气势”。
相当于阳刚之美。
而“韵”本音乐的律动,刘勰说:“异言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文心雕龙》)以“清远”为内容,如所谓“清韵”、“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