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7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教案 沪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3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进一步在数射线上建构加减法运算,并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数射线上建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
建构一个关于加法和减法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跳远比赛。看!青蛙先生在练习跳远。
二、合作探究
(一)在数射线上建构加法运算
1. 出示题1的第1幅图
问: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前跳了几格,跳到了几?小组讨论
(青蛙先生从3开始跳,往前跳了4格,跳到了7)
问:谁会用算式表示?
3+4=7
2. 出示题1的第2幅图
问:这次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前跳了几格,跳到了几?算式是……?两个两个相互说
一说。
(青蛙先生从4开始跳,往前跳了5格,跳到了9)
4+5=9
3. 小结:“加”就是往前跳,起跳点是第一加数,跳几格就是加几,跳落点就是加法运算
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第一个内容“在数射线上做加法”。 4.
反馈。
(1)看图意说算式
教师媒体演示青蛙往前跳的过程。(題2的第1、2组)请学生说出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
前跳了几格,跳到了几?算式是……?
1+7=8 4+4=8
0+8=8 3+1=4
2+5=7 0+4=4
(2)看算式说图意。
教师媒体出示算式(题2的第3、4组)请学生说出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前跳了几格,跳
到了几?算式是……?
5+3=8 3+3=6
7+2=9 6+1=7
9+0=9 5+2=7
(二)在数射线上建构减法运算
师:天黑了,青蛙先生要回家了。
1. 出示题3的第1幅图
问: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回跳了几格,跳到了几?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青蛙先生从6开始跳,往回跳了4格,跳到了2)
问:谁会用算式表示?
6-4=2
2. 出示题3的第2幅图
问:这次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回跳了几格,跳到了几?算式是……?说说悄悄话。
(青蛙先生从5开始跳,往前跳了3格,跳到了2)
5-3=2
3. 小结:“减”就是往回跳,起跳点是被减数,跳几格就是减几,跳落点就是减法运算的
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第二个内容“在数射线上做减法”。
4. 反馈。
(1)看图意说算式
教师媒体演示青蛙往回跳的过程。(题4的第1、2组)请学生说出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
回跳了几格,跳到了几?算式是……?
5-4=1 9-5=4
7-0=7 6-6=0
8-1=7 5-2=3
(2)看算式说图意。
教师媒体出示算式(题4的第3、4组)请学生说出青蛙先生从几开始跳,往回跳了几格,跳
到了几?算式是……?
4-0=4 4-1=3
9-3=6 9-7=2
7-2=5 0-0=0
三、比较辨析:
7+2= 5+3=
7-2= 5-3=
1. 叙述青蛙先生是怎么跳的?
2. 比较。
问:青蛙先生两次在数射线上跳,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总结:
在数射线上跳的箭头方向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它们的列式也是不同的。
《认识6、7、8》同步练习3
1.数一数,写一写。


2.看数补图。


3.按顺序填数。


4.在○填上“>”、“<”或“=”。
7○10 10○9 8○9 2○10
0○10 10○10 7○8 9○9
5○5 8○10 5○7 4○6

5.填一填,圈一圈。
先填数,再将合适的答案圈出来。

9更接近(5,10)。 2更接近(1,5)。

5前面一个数是(4,6)。 7后面一个数是(6,8)。
6.下面的□ 最大能填几?
4>□ 10>□ 6>□ 7>□
7.排一排。
(1)把10,5,8,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
(2)从大到小排一排6,5,10,8,3,9是:
( )>( )>( )>( )>( )>( )。
8.数一数,涂一涂。


(1)图中一共有( )朵花。
(2)把从左边数第3朵花涂上颜色,从右边数前4朵花圈起来。
(3)涂颜色的花的左面有( )朵花。
(4)涂颜色的花的右面比左面多( )朵花。
9.填一填。


(1)上面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比7大的数有( ),比5小的数有( )。
(3)从左数第10个数是( ),从右数第10个数是( )。
(4)从左数数字10排在第( )位
答案
1. 6 10 3 8 9 4 0 5 2 7
2.

3. 2 4 5 6 8 10
8 7 6 5 3 2
6 10 7 3
4. < > < < < = < = = < < <
5. 1 3 4 6 7 8 10
10 1 4 8
6. 3 9 5 6
7. 0 4 5 8 10
10 9 8 6 5 3
8.

⑴ 10 ⑶ 2 ⑷ 5
9. ⑴ 10 1 ⑵10 9 8 0 1 2 3 4 ⑶ 6 9 ⑷ 5
7

信息窗1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人民币,纸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入。
师: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小华)拿一枚一元的
硬币投到存钱罐里)
师:你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吗?
学生看主题图,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板书课题:人民币的认识
活动二、解决问题 怎么数?
师:听听小华还说了什么?
课件:“我想数数存钱罐里有多少钱,大家说我应该怎么数呢?”
师:快来一起整理一下吧。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所想的数钱方法还真多,我们来看第三种方法: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认识人民币
师:除了存钱罐里的这些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面值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兑换。
师:听听小华又说了什么?
8

“我们这里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票价是1元,可是我只带了成角的钱,大家说我该怎么
办呢?”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小结:1元等于10角,5元是多少角?80角是多少元?
及时达标:
1元 = ( ) 角 1角 = ( ) 分
5元 = ( ) 角 3角 = ( ) 分
师:拿起一张1角的纸币或者硬币,谁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
师:现在大家能准确地数出存钱罐里到底有多少钱了吗?快点来数一数吧!
活动三:实践
出示文具超市(橡皮3角、铅笔4角、练习本3角5分、笔记本7角,铅笔盒2元)
(1)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要找回多少钱?
(2)我有5角钱,能正好买些什么呢?
2、买东西
你能拿出正好的钱吗?(根据屏幕上商品的价格,学生拿出正好的钱)
当堂达标:
1、7元 = ( ) 角 2元8角 = ( ) 元
50角 = ( ) 元 16角 =( )元( )角
2、一本练习本1元钱,一支铅笔5角钱,买一个本和一支笔共花( )角钱。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钱有什么用途?
作业布置:
必做题:58页自主练习1、2、3、4、5题。
选做题:59页自主练习6题。
板书设计:
小小存钱罐
——人民币的认识
1 角 = 10 分
1 元 = 10 角
教学反思:
9

第4课时 练习一
教材第32~33页
1.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及其应用,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重点: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关于加法、减法的意义及计
算方法、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等,你们都掌握了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
吧。(板书课题:练习一)

第1题引导学生将两幅图对比观察、思考,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情境图要列加法算
式,什么样的情境图要列减法算式。
第2题看图根据算式说出图意,明确一个加法或减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第3题引导学生看图讲出数学故事,并列出加、减法算式。
第4题是单纯的计算练习,要求计算正确。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5题找规律填数,巩固数的顺序。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并
组织小组交流。
第6题学生先独立观察并填空,再说一说图中的规律,感受数的递增与递减。
第7题以小动物找家连线的形式练习加减法。
第8题以课件动画演示桃被小猴吃掉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并写出减法算式。
第9题是开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再汇总统计,在练习本上写出得数
分别是1、2、3、4、5的算式。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对写得较全的组给予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