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

合集下载

场地、地基和基础(简化版)资料

场地、地基和基础(简化版)资料
地基抗震验算的范围
软弱地基上采用天然地基的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 7层及以上的民用框架及荷载相应的多层厂房; 其它超过规范规定的不验算范围的建筑均需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
二、地基土抗震承载能力的调整 —— 拟静力法
§2.3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一、场地土的液化现象 这是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中被认识并备受关注的现象。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 在地震时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1.原因(机理)
n — 15(20)m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 Ni, Ncri — 实测值与临界值 di — i点代表的土层厚度(m), 一般考虑15m深。 wi — 第i层土的影响权函 数值
10m
0
Wi 10
5m
(15m)
当经过上述两步判别证实地基土确实存在液化趋势后, 应进一步定量分析、评价液化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这 一工作通常是通过计算地基液化指数来实现的。
GB50011-2010液化等级和对建筑物的相应危害程度
等级
液化指数 IlE (20m)
地面喷水 冒沙情况
对建筑的 危害情况
轻微
IlE ≤ 6
无喷水冒沙或仅 有零星点
危害性小,不引起明显震害
中等
6<IlE≤18
喷水冒沙可能性大,多数属中等
危害性大可造成不均匀沉陷开裂
场地自振周期(卓越周期)和类共振现象 地震波放大最多分量: 单一土层T=4H/Vse 多土层T=
4Hi/Vi
放大器
滤波器
地震波
基岩
T1
Tg
当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与场地自振周期接近或相等时结构的地震反应最大, 使建筑物震害加大。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基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处 理



基坑,采用支护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特别是在场地受到 限制的情况下经常被采用。 1.基坑支护事故的类型及原因 (1)结构构件失效。(2)土体失效。 2.事故实例 [例2-3]某基坑水泥土重力式挡墙整体失稳破坏。 (四)边坡滑动事故 1.边坡滑动事故产生的原因 在边坡上或土坡上方建造建(构)筑物或堆放重物,往往要 增加坡上作用荷载;土坡排水不畅或久雨地下水位上升,往 往会图2-15墙后卸载示竟图减小土坡土体抗剪强度,并增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基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处 理



渗流力作用;疏浚河道,在坡脚挖土等,会减小土坡稳定性 以及土体蠕变造成土体强度降低等。 2.边坡滑动事故处理 土坡治理可采用减小荷载、放缓坡度、支挡、护坡、排水、 土质改良、加固等措施综合治理。 3.边坡滑动事故的严重性 边坡失稳产生滑动破坏不仅危及边坡上的建(构)筑物,而 且危及坡上和坡下方附近建(构)筑物的安全。土坡滑动对 建(构)筑物的破坏是严重的。在山坡地基和江边湖边地基 上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一定要重视土坡稳定问题。 4.事故实例:[例2-4]某客运站大楼发生不均匀沉降。


四、地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实例
(一)地基沉降造成的工程事故 1.事故现象 (1)建筑物产生倾斜。长高比较小的建筑物,特别是高耸构 筑物,不均匀沉降将引起建(构)筑物倾斜。若倾斜较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地基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处 理


则影响正常使用。若倾斜不断发展,重心不断偏移,严重的 将引起建(构)筑物倒塌破坏。 (2)墙体产生裂缝。不均匀沉降使砖砌体承受弯曲而导致砌 体因受拉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若 中部沉降比两端沉降大可能产生八字裂缝,如图2-6所示;若 两端沉降比中部沉降大则可能产生倒八字裂缝,如图2-7所示。 (3)柱体断裂或压碎。不均匀沉降将使中心受压柱体产生纵 向弯曲而导致拉裂,严重的可造成压碎失稳。浙江地区某建 筑物一层为商店,2~4层为住宅,整体刚度很好,基础为独 立桩基础。建筑物一侧在市政管道挖沟期间发生建筑物不均 匀沉降,导致3根钢筋混凝土柱子压碎破坏。

建筑抗震设计-第2章-场地、地基与基础

建筑抗震设计-第2章-场地、地基与基础

中硬 土
中软
500≥ vs >250 250≥ vs >140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 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 fak

≤200的粘性土和粉土, fak ≥130的填土 ,可塑黄土
软弱 vs ≤140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
1、液化判别和处理的一般原则:

筑 抗 震 设
1)对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 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对6度区一般情况 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敏感的乙类 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2)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
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5.5m
db=2m
其下为砂土,地下水位深度
dw=6m
为dw=6m.基础埋深db=2m,该
场地为8度区。确定是否考

虑液化影响。
筑 解:按土层液化判别图确定
抗 震
du=5.5m

dw=6m
du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须进一步判别区

3
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会加重。
震 • 在软弱地基上,建筑物的破坏有时是结构破坏所造成

,有时是由于沙土液化、软土震陷和地基不均匀沉降

等造成的地基失效所致。
• 就地面建筑物总的破坏现象来说,在软弱地基上的比 坚硬地基上的要严重。
• 场地土的刚性一般用土的剪切波速表示。

土木工程施工——第2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第2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2. 换填材料和施工方法
换填材料要求使用砂和砂石换填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 坚硬的中砂或粗砂、角(圆)砾、碎(卵)石、石屑等, 并应除去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若用粉细砂或石粉, 应掺入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人工级配的砂砾石,应先将砂、卵石拌合均匀后再铺设。 使用粉质粘土时,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 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使用灰土时,体积配合比宜为2: 8或3:7。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筋 垫层时,作为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 受力时伸长率不大于4%~5%、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 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
根据加压系统的不同,可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 预压法两大类。排水系统,主要在于改变地基原 来的排水边界条件,增加孔隙水排出的途径,缩 短排水距离。排水系统由水平排水体和竖向排水 体构成。水平排水体一般采用砂垫层;竖向排水 体一般采用普通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
1.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是以袋装砂井为竖向排水体、砂垫 层作为水平排水体构成排水系统,在砂垫层上部堆载作 为加压系统的预压法。典型的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剖 面如图2-6所示。
开挖软弱土方法主要有挖掘机挖除法、推土机挖 除法、人工挖除法等。当土质过于软弱而挖掘机 和推土机无法作业时,可采用水力挖塘机组挖除, 即用高压水流对软粘土进行切割并冲成泥浆,然 后用泥浆泵输送到指定地点沉淀后再处理。开挖 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换填垫层的设计要求确定。
换填垫层施工应分层铺设,分遍压(振)实,填 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施工含水量范围。换填 施工过程应注意防止基坑灌水或雨水下渗。坑槽 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扰动,可保留200mm厚土 层暂不挖去,待铺设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如 有浮土必须清除。当坑底为饱和软土时,须在与 土面接触处铺一层细砂起反滤作用,其厚度不计 入地基垫层设计厚度内。

第二章 建筑基础教案

第二章 建筑基础教案

第二章基础教学目标:了解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区分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的分类和构造教学重点:刚性基础的概念和构造教学难点:刚性基础的构造教具、教学素材准备:多媒体教学、动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指导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是基础下面的土层,不是房屋建筑的组成部分。

地基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其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略不计。

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基与基础又密切相关,若地基基础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补救,从工程造价上看,一般4、5层的民用建筑,其基础工程的造价约占总造价的 10%--20%。

二、地基相关知识1、地基的分类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人工地基。

2、人工地基加固的方法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和桩基。

(1)压实法用各种机器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振动来压实松散土的方法为压实法。

在开挖基坑后,为改善土层表面的松软状况、保若上为好土,下为弱土,尽量将基础浅埋,减少对弱土的压力。

若上为好土,中为弱土,下为好土,则将基础埋在好土中,将桩基直接通入弱土打入好土中。

二、地下水位的影响若地下水位较深,尽量将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之上。

若地下水位较浅,尽量将基础埋在地下水位最下面的好土内。

三、冰冻线因素尽量将基础埋在冰冻线下至少200mm。

第三节基础的分类和构造一、按基础的形式分类基础的类型按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和联合基础。

二基础与地基

二基础与地基
箱型基础
32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
33
浇注箱型基础底板
34
壳体基础
其它类型的基础形式
35
第三节 地下室
• 建造于建筑物地下的空间——地下室。 • 一、分类 • 按使用性质分 • 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 • 按埋入地下深度分 • 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36
• 全地下室——地下室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面 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者。
6
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
• 核心内容: ✓
• 一. 地基、基础概述 • 地基——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
土层。 • 基础和地基的区别: • 基础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是
地球的一部分。
8
• 地基承受荷载是有一定限度的。 • 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容许承载力)——
膨胀土。
11
12
• (三)人工地基 • 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
打桩。 • 三、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 地基应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承载力; 1. 地基应满足变形的要求——在建筑物荷载
作用下,地基发生下沉,其总沉降量和不 均匀沉降量要限定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 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13
15
• 二. 基础的分类及构造 • (一)按所用材料分类 • 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混凝土基
础及钢筋混凝土基础。 • (二)按基础埋深分 浅基础、深基础
(桩基础)和不埋基础。
16
• 基础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 础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不小于500mm。
• 浅基础:埋深小于5米的基础。 • 深基础:埋深大于5米的基础。 1. 不埋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基础。
• 建筑工程的基本组成 • 一般由基础、墙(柱) 、楼板、楼梯、门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
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
第一节 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一、局部地形的影响
1.局部地形高差大于30~50m,高处震害重。 2.局部孤突基岩地形震害重。
二、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
局部地质构造主要指断层。 断层可分发震断层与非发震断层。 发震断层为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层。 场地选择:应尽量使建筑远离断层及其破碎带。
三、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 1.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faE s fa
fa fak b (b 3) d m (d 0.5)
式中 faE——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特征值 s——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fa——修正后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按《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采用。
2.地震作用下天然地基的抗震验算
坚硬土 中硬土 软弱土 液化土
山丘 山嘴
滑坡
地裂 泥石流
不利的场地条件
水边地的地下水位 较高,土质也较松 软,容易在地震时 产生土壤滑动或地 层液化。
山坡地在地震时会 产生土壤滑动。冲 积地的土质松软, 地震时容易塌陷, 如果此处有地下水 层,还容易发生液 化。
用另外的土石來填 补地基,常有土壤 密实度不足情形, 导致建筑物在地震 时产生倾斜、沉陷。
9.5
9.5

190
37.8
28.3
淤泥质粘土
130
dov=63m
43.6
5.8

240
60.1
16.5
淤泥质粘土
200
(2)地面下20m以上场地土等效剪
63 69.5
2.9 6.5
细砂 砾混粗砂
310 520
切波速
vse d0 / t
d0 n di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9.5/1701.05/130
v i1 si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
例: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 土层资料如表所示,试确定 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解:
(1)确定地面下20m表层 土的场地土类型
层底深度(m) 土层厚度(m) 土的名称
9.5
9.5

37.8
28.3
淤泥质粘土
43.6
5.8
比较而言,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般重 于坚硬场地。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
场地的地震效应 地震波
场地 (放大器,滤波器)
软弱地基 坚硬地基
以长周期为主。 以短周期为主。
当建筑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周期相近时,振动会放大,
使破坏更大,相反则小。 共振效应
抗震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 场地
场地: 是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 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 km2的平面面积。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很大。
地段类别 有利地段 不利地段
危险地段
地质、地形、地貌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 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 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
场地土类型的划分
抗震规范将建筑场地划分成四个类别:坚硬、中 硬、中软及软弱。考虑因素为:场地土的坚硬程度 和土层的组成。
土层的坚硬程度可用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来确定( 根据波在坚硬物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软弱物体中的 传播速度)。

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第一节常用地基加固方法一、单选题124.(A)是利用夯实的砂垫层替换地基的一部分软土层,从而起到提高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作用。

A、砂换土垫层法125.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宜采用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B)mm,所用的砂石材料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B100 126.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采用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坡,每层宜错开(B)m距离,并应充分压实。

B、0.7127.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不少于(D)遍,其轮迹搭接不小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机夯补打密实。

D、四128.砂石桩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用(A)成桩法。

A、振动沉管129.砂石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桩工艺和(D)试验,试桩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

D、成桩挤密130.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基应(A),并宜间隔成桩。

A、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131.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淤泥质黏性土地基宜(B)。

B、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132.砂石桩施工时桩位水平偏差应不大于0.1倍套管外径,且不大于(D)mm。

D、50 133.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的固化剂可选用(A)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量一般为加固土重的7%~20%。

A、32.5134.水泥土搅拌桩湿喷搅拌法施工中固化剂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拌制,拌合时间不得少于(C)min,并应有防离析措施。

C、3135.当水泥土搅拌桩湿喷搅拌法施工作为承重桩,在开挖基坑时,基底标高以上(B)m 宜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发生桩顶与挖土机械碰撞断裂现象。

B、0.3136.CFG桩属于人工地基处理方法中(C)的一种。

C、挤密法13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若为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应根据现场条件选用(B)搅拌工艺。

B、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二、判断题138.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就是用夯(压)实的砂或砂石垫层替换地基的一部分软土层。

2地基与基础

2地基与基础

1:1.25 1:1.50 1:1.50 1:1.50
C7.5混凝土
C7.5~C10混凝土 M5砂浆
砖不低于MU7.5
砖基础
1:1.50 1:1.50 1:1.25 1:1.50 1:1.25
M2.5砂浆
毛石基础
M2.5~5砂浆 M1砂浆
灰土基础
体积比为3:7或2:8的灰土其最小密 度:粉土1.55t/m3;粉质粘土 1.50t/m3;粘土1.45t/m3 体积比为1:2:4~1:3:6 (石灰:砂:骨料),每层约虚铺 200mm,夯至150mm
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的地基基础
• 三、园林工程的地基基础
• 假山、置石的基础有二种做法:当荷载较大,地下水为较 高时,可用c10砼和用M5水泥砂浆MU7.5机砖砌筑;当荷 载较小,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深时,可用二步3:7灰土 和用M2.5水泥砂浆砌石。 • 纪念碑、塔的地基基础:对稳定性和倾斜度要求比较严格。 在设计时除进行地基强度计算外,还应按地基基础规范对 基础的倾斜严格要求。
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的地基基础
(二)建在土山上的建筑地基基础处理 建在土山上的建筑物,除满足造园艺术和结合地形的建筑风格外,对地 基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工土山上(指人工挖湖、河及土堆积的小山丘)建造房屋建筑,首 先对土山的成因,土的来源,土质的组成,生成年代,堆积时间长短和变异 情况等,要事先进行详尽的了解,经研究后确定出恰当的处理方法。 对于近代或近期堆积的土山,如土质极差,组成很杂的建筑垃圾、工业 废料等,必须在此建造建筑物时应采用人工地基。 对于10年左右的填粘土或填亚粘土堆积的土山,土体正在稳定中,地基 的不均匀沉降,对新建工程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设计时一方面降低地基 的容许承载力,另一方面加强上部结构抗不均匀沉降和处理。 对于古代遗留的土山,有的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土体经多年压实已基 本稳定,但在山边、边坡处土质的变异较大,因此在设计时,基础的底标高 应以未挖填的为准,防止基础座落在平整场地时新堆积的虚方上。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3.预压地基:堆载预压法是在建筑物施工前,在
( 第 四 版 )
地基表面分级堆土或其它荷重,使地基土压密、 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减少建筑物建 成后的沉降量。 4.注浆地基:注浆地基是指利用化学溶液或胶 结剂,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而将土 粒胶结起来的地基处理方法。
( 第 四 版 )
(5) 振冲桩施工时桩顶部约1m范围内的桩体密实度难 以保证,一般应予挖除,用振动碾压使之压实。 (6) 冬期施工应将表层冻土破碎后成孔。 3.振冲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1)振冲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振冲地基的质量检验标 准应符合表2-7的规定。 (2)振冲地基的质量检验方法: 施工前应检查振冲器的性能,电流表、电压表的 准确度及填料的性能; 施工中应检查密实电流、供水压力、供水量、填 料量、孔底留振时间、振冲点位置、振冲器施工参数 等;施工结束后,应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做地基强度或 地基承载力检验。
( 第 四 版 )
( 第 四 版 )
3.施工要点 (1) 铺设地基前应先验槽; (2) 地基底面如深度不同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 程序进行; (3) 人工级配的砂、石材料,应按级配拌合均匀; (4) 地基应分层铺筑夯(压)实,每层的铺筑厚度不 宜超过表2-1规定数值。施工时应对下层的密实度检 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5)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施工时,应采取 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6) 冬期施工时,不得采用夹有冰块的砂石作地基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砂石内水分冻结。
承台的作用:承台将各根桩在上端联成一体。
( 第 四 版 )
3.分类 (1)按承载性质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1) 摩擦型桩:摩擦型桩又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 桩。 2)端承型桩 端承型桩分为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 (2)按桩的使用功能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 水平受荷载桩、复合受荷载桩。 (3)按桩身材料分为:混凝土桩、钢桩、组合材料桩。 (4)按成桩方法分为: 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 桩。 (5)按桩制作工艺分为:预制桩和现场灌注桩。

习题答案-地基与基础 三版 第2章[3页]

习题答案-地基与基础 三版 第2章[3页]

复习思考题2-1.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是如何形成的?分析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而产生的应力即为土的自重应力。

而建筑物修建以后,新增的建筑物荷载将使地基中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附加应力。

如果地基应力和变形过大,不仅会使建筑物发生不能允许的过大沉降,甚至会使地基土体发生整体失稳而破坏。

2-2.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在地基中的分布规律有何不同?如何计算?自重应力分布规律:(1)自重应力分布线的斜率是该土层的重度;(2)自重应力在均质等容重地基中随深度呈直线分布;(3)自重应力在成层不同容重地基中呈折线分布;(4)自重应力在成层地基中转折点位于在土层分界面处和地下水位处。

在深度z 处土的自重应力为:(1)均质地基cz W V zA z A A Aγγσγ==== (2)成层地基 1ncz i i i h σγ==∑附加应力分布规律:(1)在竖向集中力P 作用线上(即223,23,0z P K r z ⋅===πσπ),附加应力z σ随着深度z 的增加而递减; (2)在r >0的竖直线上,在地表处的附加应力z σ=0,随着深度z 的增加,z σ从零逐渐增大,但到一定深度后,z σ又随着深度z 的增加而减小。

(3)当z=常数的水平面上的,附加应力z σ随着r 的增大而减小。

如果地面上有几个竖向集中力作用时,则地基中任意点M 处的附加应力z σ可以分别求出各集中力对该点所引起的附加应力,然后进行叠加。

(4)若在空间将z σ相同点连成曲面,其空间曲面的形状如泡状,故称为应力泡。

在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表面作用一竖向集中荷载P 时,半无限体内任意点M (x 、y 、z )的竖向正应力σz (不考虑弹性体的体积力)可由布西奈斯克(J .V .Boussinesq ,1885)解计算:3552222331221()z P z P P K R z z r z σππ===⎡⎤+⎣⎦如果地面上有几个竖向集中力作用时,则地基中任意点M 处的附加应力z σ可以分别求出各集中力对该点所引起的附加应力,然后进行叠加。

地基与基础

地基与基础

基础:建筑物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 扩大部分。 地基: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 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岩、土体。 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 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 荷载传递: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基 础——地基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基础底面积A的确定:A≥FN/f 公式中:FN—建筑物的总荷载 f—地基承载力 A—基础的底面积 当地基承载力不变时,建筑总荷载越大,基础底面积 也越大;当建筑物总荷载不变时,地基承载力越小, 基础底面积越大。
地基的分类
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
天然地基: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放置 基础的天然土层。 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土质过于软弱或不良的地质 条件,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的地基。
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
一、换填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 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 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 至密实。 二、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 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 荷载,使土体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 力和稳定性。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度一般达10m左右,真空预压法处理深 度可达15m左右。 三、强夯法:强夯法是法国L· 梅纳(Menard)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 方法,即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 力夯实。实践证明,经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2~5倍,压缩性可降 低200~500%,影响深度在10m以上。
四、振冲法:振冲法是振动水冲击法的简称,按不同土类可分为振冲置 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振冲法在粘性土中主要起振冲置换作用,置 换后填料形成的桩体与土组成复合地基;在砂土中主要起振动挤密和 振动液化作用。振冲法的处理深度可达10m左右。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2016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2016

三、设备管线对基础的影响
(1)设备管线穿越基础需在基础上预 留孔槽
(2)基础沉降不得将设备管线剪断
第四节、常用刚性基础构造 一、砖基础 砖基础取材容易、价格较低、施工 简便,是常用的类型之一。但由于强度、 耐久性、抗冻性较差,多用于干燥而温暖 地区的中小型建筑,在建筑物防潮层以下 部分,砖的等级不得低于MU10;非承重空 心砖、硅酸盐砖和硅酸盐砌块,不得用于 做基础材料。
当建筑 设有地下 室,且基 础埋深较 大时,可 将地下室 做成整浇 的钢筋混 凝土箱形 基础,它 能承受很 大的弯矩, 可用于特 大荷载的 建筑。
片筏基础
箱形基础
(二)按基础的传力情况不同可分为:刚性基础 和柔性基础两种。 1、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 由于地基承载力在一般情况下低于墙或柱 等上部结构的抗压强度,故基础底面宽度要大 于墙或柱的宽度,当宽度很大时,往往挑出部 分也很大,从基础的受力方面分析,挑出的基 础相当于一悬臂梁,它的底面将受拉,当拉应 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基础底面将出现裂 缝,以至破坏。
桩 基
按桩柱的材料不同 可分:混凝土桩、钢筋 混凝土桩、土桩、木桩、 砂桩等。较多的为钢筋 混凝土桩。 钢筋混凝土桩,按 施工方法不同又分为: 预制桩(断面200350mm,长<12m)、灌 注桩和爆扩桩(φ300400mm)三种。
第三节 基础
一、基础的埋臵深度 (一)概念: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叫基础的埋臵深度。 基础的埋深小于等于5m者为浅基础,大于 5m者为深基础。单从经济条件看,基础的埋臵 深度愈小,工程造价愈低,如基础没有足够的 土层包围,基础底面的土层受到压力后会把基 础四周的土挤出,基础将产生滑移而失去稳定; 同时,基础埋臵过浅,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损坏, 所以基础的埋臵深度一般不应小于500mm。另 外基础顶面应低于室外地面100mm以上,避免 基础外露,遭到破坏。

地基与基础工程习题

地基与基础工程习题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无需采用桩基础:( B )A.高大建筑物,深部土层软弱B.普通低层住宅C.上部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D.变形和稳定要求严格的特殊建筑物2.按桩的受力情况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按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B.摩擦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承受C.端承桩的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D.摩擦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3.预制桩制作时,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必须载下层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A )方可进行:A.30%B.50%C.70%D.100%4.预制混凝土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B )方可起吊,达到()方可运输和打桩:()A.70%,90%B.70%,100%C.90%,90%D.90%,100%5.用锤击沉桩时,为防止桩受冲击应力过大而损坏,应力要求:( D )A.轻锤重击B.轻锤轻击C.重锤重击D.重锤轻击6.大面积高密度打桩不易采用的打桩顺序是:(A)A.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B.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C.自中间向四周进行D.分区域进行7.关于打桩质量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B.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C.桩尖所在土层较硬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参考D.桩尖所在土层较软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静力压桩是利用无振动、无噪音的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主要用于软弱土层和邻近怕振动的建筑物(构筑物)。

B.振动法在砂土中施工效率较高。

C.水冲法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有时对于特别长的预制桩,单靠锤击有一定困难时,亦可采用水冲法辅助之。

D.打桩时,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井点降水。

9.下列关于灌注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

B.灌注桩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无需接桩。

4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1,2,3)

4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1,2,3)

(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vse d0 / t

d0 n di

20.7
192m/s
2.2 / 150 5.8 / 200 47.5 / 200 7.5 / 200
v i1 si
平均值
计算深度内的土层厚度
(3)确定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覆盖层厚度:d0v 20.7m 等效剪切波速: vse 192m/s 故属于Ⅱ类场地
(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vse
d0 n di

4.90 2.50 1.50
0.9
236m / s
v i1 si 200 280 310
场地覆盖层厚度 d0v 4.90m 等效剪切波速 vse 236m / s 查表得,250 vse 236m / s 150, 3 d0v 4.90m 50
该层以上各土层的2.5倍,而第④层和第⑤层土的剪切波速均
大于400m/s,所以覆盖层厚度取地面至第④层土顶面的距离,
即取8m。
2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场地 2.1.1场地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 2.1.2场地类别
2.2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2.2.1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验算的建筑 2.2.2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土层厚度 (m) 2.20 5.80 4.50 8.20 4.30
岩土名称
杂填土 粉质黏土
黏土 中密的细砂
基岩
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 (kPa)
130 140 150 180 700
解:(1)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d0v 20.7m 场地计算深度: d0 20m (取覆盖层厚度与20m两者较小值)
(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

1.构造要求
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对称,以减少荷载的偏心距,防止 基础过度倾斜。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基础高度一般取建筑物高 度的1/12~1/8,不宜小于箱形基础长度的1/18~1/16,且不 小于3m。
除按受力计算外,底板厚一般取隔墙间距的1/10~1/8, 约为300~1000mm,顶板厚约为200~400mm,内墙厚不宜小于 200mm,外墙厚不应小于250mm。
%
≤5
焙烧法
%
≤5
水洗法
mm
≤100 筛分法
4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 %
±2
烘干法
5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 mm
±50 水准仪
二、振冲法(挤密桩施工法)
原理: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土体的方法。
又称振冲桩复合地基,是以起重机吊起振冲器,启动 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 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然后分批填以砂石骨 料形成一根根桩体,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 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沉降差的一种快速、经 济有效的加固方法。
灌水泥粉煤灰碎石 振动拔管
成桩
2.2 浅埋式基础施工
2.2.1刚性基础
由砖、石、素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刚性材料建造 的无筋基础。 施工:挖完基槽(坑)后,清除浮土、杂物、积水等,进 行验槽。在垫层施工完毕后,放出轴线和基础的外边线, 并用墨斗弹出。然后进行基础砌筑或浇注。 质量检查:轴线、标高、断面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具体 见书中各基础的质量检查要求。
特点:技术可靠,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施 工简便,节省三材,加固速度快,地基承载力高。
类型:振冲地基按加固机理和效果不同,可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 冲密实法两类。

第二章 基础与地基

第二章 基础与地基

基础与地下室地基与基础的关系一、基本概念1、基础:是建筑物的墙或柱深入土中的扩大部分,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与基础自身荷载一起传给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土层,承受着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

地基不属于房屋组成部分。

(1)人工地基——经人工处理的地基.如: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打桩法。

(2)天然地基——天然土层,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

3、地基承载力—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地基基础的投资一般占整个建筑物总投资的10%-20%。

A ≥N /ƒA—基础底面积;N—上部荷载;ƒ—地基承载力;如果由基础传到地基的荷载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土就会出现超过允许值的沉降变形或失稳,威胁建筑物的安全。

1、建筑物的建造地址应尽可能选择在地基情况好或较好的地段;2、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均匀,以保证建筑物的基础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不致失稳,否则极易引起墙身开裂、倾斜甚至破坏;3、地基应有较好的持力层和下卧层;4、尽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改善或加固便可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

岩石、碎石、砂土、粘土。

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不能满足承受上部荷载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加固,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地基。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和打桩。

-可选换土的材料有:砂、碎石、矿碴、石屑、灰土、三合土等(从应力状态属垫层)。

打桩法三、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深基础埋深: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深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浅基础:础埋深介于0.5m-5m之间。

基础埋深愈小,基础造价愈低,但基础若没有足够的土层包围,基底土层受到压力后,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基础将产生滑移而失稳,故同时规定基础埋深不应小于0.5m。

三、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深——从设计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基与基础2.1 概述一、基本概念1、基础: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2、地基:承受由基础传下来的全部荷载的土层或岩层。

3、其它:持力层、下卧层、基础埋深、基底宽度、大放脚(基础呈阶梯形逐级加宽)、灰土垫层等。

基础的组成(见图)基础大放脚: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常把基础底面做的比墙身宽而使基础呈阶梯形逐级加宽的形式,得名“基础大放脚”。

二、基本要求基础底面传给地基的平均压力必须小于地基承载力(地耐力)。

地耐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每平方米地基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地基的允许承载力,也叫地耐力。

A≥N k/f a问:在上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上述要求?2.2 地基一、地基的要求1、建筑物的建造地址应尽可能选择在地基情况好或较好的地段;2、地基的承载力要力求均匀,以保证建筑物的基础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3、地基应有较好的持力层和下卧层;4、尽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二、地基的类型1、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经过人工加固,可直接在其上建造房屋的称为天然地基。

(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土、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1)岩土:根据其坚固性可分为硬质岩石(花岗岩、玄武岩等)和软质岩石(页岩、黏土岩等);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微风化岩石、中等风华岩石、和强风华岩石等。

岩石承载力的标准值在200—4000kPa之间。

(2)碎石土:根据颗粒形状和粒组含量分为漂石、块石(粒径大于200mm);卵石、碎石(粒径大于20mm);圆砾、角砾(粒径大于2mm)。

碎石土承载力的标准值在200—1000 kPa 之间。

(3)砂土:根据粒径大小和占全重的百分率不同,砂土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五种,其承载力标准值在140—500 kPa之间。

(4)粉土:性质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承载力标准值为105—410 kPa。

(5)黏性土:按其塑性指数的大小分为黏土和粉质黏土两大类,承载力标准值为105—475 kPa。

(6)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组成的填土)、杂填土(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冲填土(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土)。

承载力标准值为65—160 kPa。

2、人工地基(1)含义: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较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可以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这种经人工处理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

(2)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压实法、换土法和桩基⏹压实法:用各种机械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振动来压实松散土的方法为压实法。

⏹换土法:当基础下土层比较软弱,或地基有部分较弱的土层,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可将较弱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去,换成其他较坚硬的材料,这种方法叫换土法。

换土法所用材料一般选用压缩性低的无侵蚀性材料,如砂、碎石、矿渣、石屑等松散材料,这些材料被基槽侧面土壁约束,借助互相咬合而获得强度和稳定性,从应力状态上看属于垫层,通常称为砂垫层或砂石垫层。

如垫层中石料较多,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则常称为砂石基础。

⏹桩基:当建筑物荷载很大,地基土层很弱.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桩基。

桩基由承台和桩柱两部分组成。

承台的厚度一般不小于300mm,桩顶嵌入承台的深度不宜小于5—100mm。

按桩柱的材料不同分为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土桩、木桩、砂桩等,我国采用较多的是钢筋混凝土桩。

钢筋混凝土桩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预制桩(断面一般为200—350mm见方,现场预制桩一般在30m以内,工厂预制桩分节长度一般不超过12m)、灌注桩和爆扩桩(孔径一般为300—400mm,桩长为5—7m)。

⏹水泥搅拌法和挤密法:用水泥搅拌法和挤密法形成的地基称复合地基。

水泥搅拌法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把地基土与水泥(或其他固化剂)强行拌和固化,形成具有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形成桩体、墙体和块体等。

水泥深层搅拌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和低强度的黏性土地基。

挤密法是以振动或冲击方法成孔,然后在孔中填入砂、石、石灰、灰土或其他材料,并加以捣实,成为桩体。

按材料不同分为砂桩、碎石桩、石灰桩、灰土桩等。

⏹化学注浆法:利用高压射流技术,喷射化学浆液,破坏地基土体,并强制土与化学液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固体来处理软基的一种方法。

2.3 基础课堂提问:能否将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墙或柱)直接放到地基上而不设基础呢?一、基础的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便有效地传递荷载和保证使用年限。

2、基础的施工和验收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和验收规范进行。

3、一般四、五层的民用建筑,基础工程约占建筑总价的10%—20%,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同时降低基础工程造价。

二、基础的埋置深度1、含义: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地基土层质量的影响(2)地下水位的影响(3)冻结深度对基础埋深的影响(4)相邻建筑物基础对基础埋深的影响(5)建筑物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筑物的特点:如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一般为建筑物地上总高度的1/15—1/10左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如建筑物设置地下室、地下设施或有特殊设备基础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基础埋深。

三、基底宽度的确定课堂提问:以墙下条形基础为例,说明影响基底宽度的因素有哪些?(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F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Gk,地基承载力f a)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p k。

P k=Fk+G k≤f a四、基础的类型1、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1)独立式基础适用范围:独立式基础主要用于柱下。

在墙承式建筑中,当地基承载力较弱或埋深较大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亦可采用独立式基础。

2)条形基础(带形基础)类型及适用范围墙下条形基础:当地基条件较好、基础埋置深度较浅时,墙承式的建筑多采用带形基础,以便传递连续的条形荷载。

柱下条形基础:常用于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当建筑物荷载较大或地基承载力偏低,为增加基底面积或增强整体刚度,可将各柱下独立基础沿某一方向联成一体形成柱下条形基础。

3)井格基础(十字条形基础)适用范围:当地基较弱,而上部框架结构或部分框架结构对基底的整体性要求较高时,为了防止各柱子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可将各柱下的基础沿纵横2个方向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柱下十字交叉井格基础,也称为十字交叉带形基础。

4)片筏基础(筏形基础或满堂基础)含义:建筑物的基础由整片的钢筋混凝土板组成,板直接由地基土承担,称为片筏基础。

类型:根据使用条件和断面形式可以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

特点及使用范围:整体性好,可跨越基础下局部软弱土,适合于上部建筑物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力较差的情况。

5)箱形基础含义:当建筑物为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大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为增加基础刚度,可将基础做成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子状整体结构,称为箱形基础。

(顶板、底板、隔墙板)特点及适用范围:整体空间刚度大,对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有利,常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重型建筑。

课堂提问:请比较下列基础承载力的大小?柱下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2、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含义:凡由刚性材料建造、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特点及使用范围: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

常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型建筑物。

刚性角:是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用α表示。

砖、石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26º一33º之间,混凝土基础应控制在45º以内。

用于5层以下的砌体结构建筑。

课堂提问:如果建筑物的荷载较大、地耐力较小,仍然采用刚性基础,会出现什么情况?怎么办?柔性基础指钢筋混凝土基础,它是在基础的底部配置钢筋承受拉力,使基础的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距,基础底面宽度的加大可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在同样的条件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较混凝土基础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和土方的工作量,挖方少、埋置浅,但耗用钢材、水泥和模板量大,且技术要求较高。

钢筋混凝土的浇筑需在基础底下均匀浇灌一层素混凝土垫层作为保护层,目的是防止基础钢筋锈蚀,垫层一般采用C10混凝土,厚度70—100mm,垫层两边应伸出底板各70mm以上。

3、基础按使用的材料可分为灰土基础(石灰:黏性土=3:7或2:8)、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三合土基础(石灰:砂:石子或石灰:炉渣:碎石或碎砖=1:2:4或1:3:6)应分层夯实,每层夯实前虚铺220mm,夯实后净剩150mm。

铺至设计标高后,在最后一遍夯打时,宜浇灌石灰浆,待表面灰浆略为风干后,再铺上一层砂子,最后整平夯实,其强度低,只能用于四层以下建筑的基础,宽度可按计算决定,但一般不小于600mm。

混凝土基础(刚性角可达45°。

矩形、阶梯形、锥形。

高度小于350mm时,常做成矩形;高度大于350mm时,多做成踏步形,且每级踏步高为300—350mm;当基础踏步超过三级或基础宽度大于2000mm或高度大于1000mm时,基础应做成锥形。

)4、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和不埋基础。

2.4 常用刚性基础构造一、特点砖基础取材容易、价格较低、施工简便,是常用的类型之一。

但由于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较差,多用于干燥而温暖地区的中小型建筑的基础。

二、要求要求1:材料在建筑物防潮层以下部分,砖的等级不得低于Mu10;非承重空心砖、硅酸盐砖和硅酸盐砌块,不得用做基础材料。

要求2:构造做法由于刚性角限制,并考虑砌筑方便,常采用每隔二皮砖厚收进1/4砖的断面形式(等高式)。

在基础底宽较大时,也可采取二皮一级与一皮一级间隔的收进的断面形式(间隔式),但其最底下一级必须用二皮砖厚。

要求3:垫层一般在大放脚下铺30一50mm厚水泥砂浆起找平作用的垫层。

若上部荷载较大或地基较弱,北方地区多用450mm厚三七灰土(石灰:黄土为3:7)做传力垫层;在南方潮湿地区多采用1:3:6(石灰:炉渣:碎石或碎砖)三合土做传力垫层,厚度不小于300mm。

思考题: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有哪些?一、按地基容许变形来控制设计二、提高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三、设沉降缝四、地基局部处理作业一:绘制基础详图某工程采用条形砖基础,砖墙厚240 mm,基础埋深1200 mm,底宽l 240 mm,室内外高差450 mm ,素混凝土垫层厚100厚。

试绘制等高式和间隔式基础详图各一,标注尺寸、材料及标高。

(砖基础的刚性角b/h=1: 1.5;混凝土基础b/h = 1:1)A4白图纸,铅笔作图,比例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