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之内能 习题练习(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之内能习题练习(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实验室内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同一规格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一段时间(热量损失不计,且液体均未沸腾),则加热过程中甲乙两支温度计升高的温度之比为(C煤油=
2.1×103J/(kg/℃))()
A. 1∶2 B. 2∶1 C. 1∶1 D. 1∶4
2.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20 ℃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
A.Δt甲<Δt乙B.Δt甲>Δt乙C.Δt甲=Δt乙D.无法判定
3.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
A.C甲=C乙B.C甲>C乙 C.C甲<C乙D.无法确定
4.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
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
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
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5.(多选题)糖炒栗子时,栗子在翻炒一段时间后纷纷爆裂开来,透出诱人果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水分内能不变
B.栗子果肉内水分对外壳做功爆开,栗子内能减少
C.栗子主要通过与铁锅的热传递,使其内能改变
D.栗子主要通过铁锅对其碰撞做功,使其内能改变
6.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B.
C. D.
7.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A.热量 B.温度 C.比热 D.质量
二、填空题
8.质量相同的金属块甲、乙,已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3∶1,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时,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
9.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 ℃.使1.5 kg温度为10 ℃水吸收了热量6.3×105J,水温将升高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
10.如图是某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物体第4分钟时的内能是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第3分钟时的内能.
11.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用电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面,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搬运”过程是采用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冰箱内的内能.
12.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13.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__ 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
(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________.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均匀降低
(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 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你认为方式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1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_.
三、计算题
15.将质量为4 kg的冷水与质量为3 kg温度为80 ℃的热水混合后,末温度为40 ℃,不计热量损失,则
(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因为加热条件下,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即Q甲∶Q乙=1∶1,
根据题意得m甲∶m乙=1∶1,
根据Q吸=CmΔt得,Δt=,
====.
2.【答案】B
【解析】将温度为20 ℃的铁球放入温度为60 ℃的甲杯水中时,
铁球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
Q吸1=Q放1,
即c铁m铁(t-t0铁)=c水m水(t0水-t);
再将铁球放入20 ℃质量相同的乙杯水中时,
铁球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
Q吸2=Q放2,
即c水m水(t′-t0水′)=c铁m铁(t-t′);
因为甲杯中的水温和铁球的温差大于乙杯中水的温度和铁球的温差,即t-t0铁>t-t′,所以t0水-t >t′-t0水′,即Δt甲>Δt乙.
3.【答案】C
【解析】方法一:先后将甲乙两金属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升高的温度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不计热量损失,
∴Q
=Q放,
吸
∴甲乙两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
由题知,甲金属球比乙多降低了t℃,即甲金属球的末温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球,放出相同的热量,甲金属块降低的温度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
方法二:(赋值法)
设甲乙两金属块初温为50 ℃,水温为10 ℃.
投入甲,水温由10 ℃升高5 ℃变为15 ℃,甲末温15 ℃,降低了35 ℃.
投入乙,水温由15 ℃升高 5 ℃变为20 ℃,乙末温20 ℃,降低了30 ℃.
∴甲多降低了35-30=5 ℃
∴甲比热容较小.
4.【答案】D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是等效的.所以,在没有明确内能增加的过程情况下,无法判断是采取哪一种形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5.【答案】BC
【解析】栗子内水份受热膨胀对外壳做功爆开,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会减少,故A错误,B 正确;炒栗子的过程中,栗子从铁锅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故C正确,D错误.
6.【答案】C
【解析】A项,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B项,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合题意;C项,水蒸气将木塞冲出,是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D项,压缩空气,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
7.【答案】B
【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质量、热量、比热以及内能的大小无关.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说明物体间没有温度差.
8.【答案】1∶3
【解析】已知:甲、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之比c甲∶c乙=3∶1,质量之比m甲∶m乙=1∶1,吸收的热量之比Q甲∶Q乙=1∶1,
由Q=cmΔt得,Δt=,
则两金属块升高温度之比:
Δt甲∶Δt乙=∶=∶=1∶3.
9.【答案】6090
【解析】(1)已知,m甲∶m乙=2∶1,c甲∶c乙=3∶1,
甲、乙两金属吸收的热量:Q甲∶Q乙=1∶1,
由Q吸=cmΔt得,两种金属升高温度之比:
====,
已知:Δt甲=10 ℃,所以Δt乙=60 ℃;
(2)由Q吸=cmΔt得理论上水升高的温度:
Δt水===100 ℃
由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只能升高90 ℃.
10.【答案】大于
【解析】根据该晶体熔化的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第3分钟时处于熔化过程中的结束点,处于液态;温度为0 ℃;在第4分钟时为液态,温度为10 ℃,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因此物体第4分钟时的内能是大于第3分钟时的内能.
11.【答案】热传递.
【解析】电冰箱工作时,利用制冷剂把冰箱里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面,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搬运”过程中,制冷剂发生了汽化和液化现象,这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冰箱内的内能.12.【答案】做功内能热传递
【解析】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利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试管内水的内能,是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直至沸腾.
13.【答案】②14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1)B(2)②
【解析】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热奶的温度比水温高,热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则由图象可知:热奶的温度随时间降低的是曲线②.
热奶和容器中的水发生热传递时,直到二者温度相等时,热传递停止;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开始的5分钟温度极速降低,5-10分钟降低的比较缓慢,而10-15分钟内温度只降低几摄氏度,所以变化特点是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并且能从图上看出第14分钟两者的温度相同了.
(1)参考这个实验的图象,沸水放在房间里,和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应该相似,即是先快后慢的规律.
(2)一杯热奶咖啡冷却时,根据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先快后慢的规律可知:开始时温度自然降低的快,不必加冷牛奶,5 min后在温度降低比较缓慢的时候再加一匙冷牛奶,效果会比一开始就加冷牛奶到热咖啡中好一些.
14.【答案】温度增大减少
【解析】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其内能增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而温度降低时则会相反.
15.【答案】解:(1)热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2(t热-t)=4.2×103J/(kg·℃)×3kg×(80 ℃-40 ℃)=5.04×105J;
(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5.04×105J,
∵Q
=cmΔt
吸
∴Δt===30 ℃
∴冷水的初温:
t冷=t-Δt=40 ℃-30 ℃=10 ℃.
答:(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5.04×105J;
(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10 ℃.
【解析】首先根据Q放=cm(t0-t)求出热水放出的热量,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吸=Q放,根据Q吸=cm(t-t0)求出冷水的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