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目的探讨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及50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声像图的表现。
结果子宫肌瘤与腺肌病的超声图像有不同特征性改变。
结论彩超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准确率较高,方法简单可靠,具有无创伤性,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彩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诊断;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是妇科超声检查中的常见又易混淆的两种疾病,两者的超声声像图上有许多相近表现,不易鉴别。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妇女的发生率占40.0%[1]。
子宫腺肌病系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增生,致弥漫或局限分布于子宫。
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50例子宫肌瘤及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7岁,最大56岁。
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持续性出血或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坠胀感。
1.2仪器和方法
使用西门子Acuson CV7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5.0 MHz。
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并取仰卧位,二维超声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回声、肌壁厚度及包块情况,观察并测量包块的大小、形态、部位、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衰减,子宫内膜线有无移位等情况。
然后观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情况,测量并记录血流周边及内部的检出率及阻力指数(RI)。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声像图表现
子宫肌瘤主要为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切面内见圆形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团块可在浆膜下、肌层内、黏膜下、宫颈内。
以肌壁间最多见。
后部回声多有衰
减现象。
见图1。
子宫腺肌病主要为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后壁增厚并有内膜线前移者11例,后壁有局限性团块改变21例。
见图2。
2.2彩色多普勒表现对比分析
两组周边血流率、内部血流检出率及RI值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为妇科常见疾病。
子宫肌瘤是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含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向宫肌层内在性异位所致[2]。
彩超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内部结构及其血流情况,其诊断价值日益受到重视[3]。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超声诊断仪分辨率的提高,超声检查已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本组资料显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检查最具价值的鉴别要点是假包膜以及界限是否清楚。
子宫肌瘤:界限清晰,周边为假包膜形成的暗带光环;子宫腺肌病:有时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分布较局限时,显示出与肌壁界限较清楚,但其周边无暗带光环。
二者彩色多普勒表现对比分析显示:肌瘤周边多见环状及半环状彩色血流环绕,周边血供多于内部,频谱显示RI偏低(RI<0.7);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血流稀少,见少许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局限性病灶周围未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环绕,频谱多普勒探测到低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
(下转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