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下学期地区联考模拟试题 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一模检测题(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C(A“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错。

B“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特点是由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错。

D“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与“我群和他群”的概念,都是为区别自己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的表达,有相似的地方;但“我们”与“他们”具体指“中华民族”和“外族”,在这一点上含义又有不同)
2.A(“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只是形成社会认同感的微观层面的路径,此外还有其他路径)
3.A(材料一第四段的核心观点是权力或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引导,形成社会认同。

A项内容符合中心论点的意思。

B谈的是了解能促成团体的稳定。

C.说的是机构、组织自身的改变。

D没有重新建构的意思)
4.材料—侧重从理论上论述社会认同形成的一般规律。

材料二侧重从实践层面论述如何建构中国国家认同。

(4分。

每点2分,言之成理亦可)
5.武汉网友泪奔,是个体记忆鲜活性和冲击力的体现,视频被大量转发说明其影响并形成了社会认同。

“90后”的心声体现了担当的社会记忆,符合外部期望和本身需要,收获大量点赞说明实现了社会认同。

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是国家层面对人们进行思想引导,形成共同的社会记忆,引发广泛共鸣体现国民认同。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6.B(“说明王德贵比刘强对此次运送任务有着更清醒的认识”,理解错误)
7.B(“形象刻画出王德贵恼羞成怒的心理”,理解错误)
8.突出体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体贴与关爱。

集中寄托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希望。

有力控诉侵略战争的残酷与罪恶。

(4分。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历史真实小说写志愿军战士护送朝鲜妇女到达后方家园,展现军民情深,不回避战争的残酷,这符合历史真实。

(2分)
审美感受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妇孺关心备至;朝鲜妇女天真淳朴,心怀感激,都展现了人性美。

雪景静谧祥和,雪中歌唱欢快乐观,都给人以画面(意境)美。

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封锁线,表现了崇高美。

(4分。

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原文标点为“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摘千余条示之。

谓为无验证。

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
11.C(徙:流放)
12.D(“因编写《实录》遭人嫉妒而被贬”错)
13.(1)蜀地的读书人都仰幕他并跟随他学习。

他讲学时不知疲倦,凡经他指导、教授的读书人,写出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4分。

“游”“指授”“下笔”各1分,句意通顺1分)(2)他奇特怪异的文辞,在当时精妙绝伦;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可与古人相媲美。

(4分。

“瑰伟”“孝友”追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诗歌取法于杜甫而不拘泥于杜诗;擅长书法且自成一家;文章与苏轼齐名。

(3分。

每点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幼年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李常非常惊奇,认为他会有快速的进步。

熙宁初参加选拔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

苏轼曾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上,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了。

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和简易的措施治理该县。

当时朝廷颁布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其他县都争占多数,唯独太和县不这样,县吏们因此不高兴,而该县的老百姓却得到安定。

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

遭逢母亲丧事。

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服侍,衣不解带。

母亲去世后,他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

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

章惇、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有不实之辞,让前任修史官都分别住在京城附近以备询问,摘出一千多条给他们看,说这些没有验证。

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

黄庭坚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

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

”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

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

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没有将贬谪之事放在心上。

蜀地的读书人都仰幕他并跟随他学习。

他讲学时不知疲倦,凡经他指点的读书人,写出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史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罢免,主管玉隆观。

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小的隔阂,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摘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

三年后流放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一岁。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

陈师道说他的诗取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拘泥于杜甫的诗。

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

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君子都将黄庭坚与苏轼相提并论,因此称他们为“苏黄”。

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
16.①李副使出塞旅程艰苦。

以李副使行程中必经的火山、赤亭写旅程艰苦,以此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辛、毅然前行的豪迈气概。

②李副使经历非凡。

他经常出入边地,长期驰骋沙场,早已置乡愁于
脑后。

③李副使志向远大。

他远赴万里击胡,希望在边塞立功扬名。

17.(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喷喷称奇,指咂着嘴称赞它的奇妙。

从语境看,侧重强调奇妙。

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读文章、听音乐时忘我的精神状态;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从语境看,侧重强调思念。

央求,恳求;哀求,苦苦请求。

“央求”更符合语境。

浸润,滋洞;浸透,饱含。

“浸润”更符合语境)
19.B(逗号应改为分号)
20.(1)语意重心不同。

改句重心在“如同”上,强调“浓香”像什么;原句重心在“牵动”上,强调“浓香”的作用,更符合原文表意逻辑。

(2)语意轻重不同。

改句用“细长、柔韧”形容线,不如原句词语叠用更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3)语意连贯不同。

改句变换陈述对象,语意不连贯;原句陈述主体“浓香”与上文一致,语意贯通。

(4)适应语境不同。

改句用于结尾,似乎话未说完;原句“汤的浓香牵动游子的心”的语句结构,宜于收束文段。

(4分。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21.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这增加了动物将疾病传给人类的风险。

(6分。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2.内容:一位家长撑开双臂成伞形,(1分)为孩子挡住各种挫折;(1分)孩子站在伞下轻松成长。

(1分)
寓意:批判社会上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的现象,呼吁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挫折。

(2分)
四、写作
23.按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4分为基准分评阅。

材料解读: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交代背景材料,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潮流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紧紧相连,与世界紧密相关,风雨担当,同舟共济,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部分强调每一个“我”都是一个“负重”的存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是共同体中的一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我在场”是说不管是灾难还是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目睹者、亲历者;“有我在”是说我们每个人作为时代发展的参与者,要有担当和责任意识;“我还在”是战胜困难,历尽磨难之后,初衷仍在,精神仍存,同时可共享成功、喜悦与爱,并有足够的勇气继续前行。

总之,若每个个体都在,那么就可形成“共历,共担,共享”的局面,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共同发展。

任务解读:
任务一:以“中国中学生代表的身份”,谈谈“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的是我(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这是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的演讲,要体现全球视野与国际眼光,要对“社会发展”进行具体阐释,社会发展包括当前的疫情、科技进步、气候变化、贫富分化等好的和坏的现象。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前提下,中国青年应该怎么做,要基于“我在”的三个不同层面,有重点的进行阐释与分析,三个层面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任务二:以“为向着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奋进”为写作前提,立足现实,规划路径,提出希望,重点放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我在”的种种表现上(如“我”的参与和坚持,我的信念、责任与担当等),突出“我在”的作用和影响,达成自己的写作目的。

需要注意的问题:
任务一:1要有身份意识,写作者的身份是“中国中学生代表”。

2要有情境意识,演讲的场合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演讲的受众主要是全世界的青年人。

3还要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演讲的内容是有关于“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关系,要关注各国的青年,关注整个世界的情况和发展,不能只着眼于中国。

4内容充实、具体,不空洞。

如,”社会发展”这一概念在写作中应该有具体的表现:防疫医疗,摆脱贫困,实现和平等。

5内容切忌单一,如,有些文章通篇只谈防疫抗疫,内容较狭窄。

6还要注意措辞和语气,说话有礼有节,如不能出现类似“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坚决反对美国领导人制造对立局面,实行霸权主义”等等。

任务二:1不能脱离“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前提。

2要言之有物,忌空洞,不能只喊口号,可把情境具体化,把青年的担当具体化,多举鲜活新例,少举老旧陈例。

3可写自己亲身参与、与众人同行时的感受,写我的坚持和担当精神,写出真情和温度;也可写他人的责任和担当,树立榜样,传递力量;还可放眼国家和国际,写大国担当,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写出广度和高度。

扬“我在”精神,助国力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