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教材八上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本节课内容主要介绍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大小。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水的压强及地球的大气层之后进行的,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为接下来学习风和降水相关内容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学生,从知识起点上来分析,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大气层和水的压强相关知识,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认知起点上来分析,学生对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气充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学生的理性思维不发达,对于大气的压强这一抽象存在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故本节课将借助课堂实验演示以及科学史学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大气压强的存在。
2、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
3、列举大气压测量的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4、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4、说明大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大气压和水压的比较,尝试类比方法。
2、通过亲身感受大气压存在的事例,学会使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大气压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大气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养成探究身边事物的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学习大气压测量方法的发展历史,认同科学技术与工具创新对科学
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描述大气压强的存在;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难点: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事例。
五、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同学生一起回忆所学的“水的压强”,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并将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生活在大气层的我们比作海洋中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提问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
【学生】认真讨论、思考。
1、大气压强的存在
【过渡】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大气是否对处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呢?
【演示实验】“覆杯实验”:将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再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在空玻璃杯口放上一张硬纸片,装置倒置时硬纸片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而在玻璃杯内盛满水,装置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时,硬纸片不下落的
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给出答案。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并且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
【多媒体展示】介绍科学史中著名马德堡半球实验,即他将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才把半球拉开。
【提问】从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
【总结】大气压的存在以及大气产生的压强是很大的。
【提问】请同学例举身边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相关例子并给予解释。
【学生】浴室的吸盘式挂钩、实验室的滴管等。
【提问】喝饮料时,杯中的饮料是怎么通过吸管进入人口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并各小组为代表进行阐述。
2、大气压的大小
【过渡】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大气压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实物展示】空盒气压计以及水银气压计。
【学生】观察两种气压计并结合书本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两种气压计的刻度单位是什么?
2. 两种气压计各有优点?
【总结】简要介绍这两种气压计结构特点以及其使用方法。
【讲解】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帕,通常称之为标准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
由于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故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四、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上网查找资料“为什么大气压如此之大,但是我们没有受压的感觉呢?”结合书本中P56阅读材料“动物身上的马德堡半球”,写成一篇科学小摘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