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沈从文的“湘西”书写与现代性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沈从文的“湘西”书写与现代性的关系
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书写是与其小说呈现出的现代性同步的,其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寓于“湘西”世界的书写中。

以下通过阐述沈从文小说的现代性特征来揭示沈从文“湘西”书写与现代性的关系。

(1)“湘西”书写与现代性的断裂
《萧萧》和《边城》这类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世界,即“湘西”世界。

尽管外界风云变幻,而对于萧萧、翠翠们来说,世界依然。

新事物的出现如“女学生”和人生变故的发生也只不过是在日复一日的、平静的生活之流中泛起些许涟漪,并不能显示出真正改变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世界里,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时间的深刻内涵被消解于无形中。

在充满“动”的时代中,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却以自己的四季更替执著地守“静”。

在展现断裂时,其实源于沈从文对于现实的深深失望。

城市除了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地之外,也是物质主义泛滥、拜金主义流行的Y望之都,沈从文很多时候是迫于生存而写。

而乡土美丽的景物反衬出地方的贫穷与落后,纯朴与愚昧、麻木在乡下人的性格中并存。

沈从文笔下的大多湘西人物就是这样,他们以不变应万变,认同命运,在命运规定的形式下生活,把命运的肆虐认作是生命的基本形态。

如《柏子》中柏子做着危险的工作,生活很艰难,但他却愿意为一个J女几个小时花光所有的积蓄,而且感到不可名状的满足。

(2)“湘西“书写与现代性的自我反思
沈从文的视点是人性,虽然人性也常常借助宗*教性得以表现,
在那些外表看来极纯粹的湘西小说中,感觉到一个与之相对的异质世界,渗进一点桃源外的嘈杂之声。

这种有意识的反思特征,使沈从文的创作与中国社会和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即在外部物质世界现代化所呈现的断裂中,仍然眷恋着历史的连续性,甚至是有意通过对历史的回溯达成对这一连续性的有效梳理。

对“桃源世界”或过往历史的话语抚摸乃是对正在进行时的“现代化”的呼应。

《丈夫》中的许多年轻丈夫,将妻子送到城中做娼J,而自己却留在家中耕田种地,安分过日子,并且将此视为极其平常的事情。

(3)“湘西”书写与现代性的结构设置
就《萧萧》来说,沈从文设置了一个圆形的结构。

小说起始,唢呐的声响和平稳的花轿支撑起整个画面,让人觉得新鲜。

在小说的结尾,又是唢呐声到门前,看热闹的人们最终也盼到那平稳的花轿。

文本叙述在此时封闭了自我,表现出一种寂寞感。

小说家同时为这一自足的叙述空间设置了井然有序的线性时间维度,故此虽然不免在时间推进的过程中出现某些波折,比如朦胧的女学生的印象、花狗大的出现、婴孩的降生,但都很快被井然有序的时间流脉抚平。

《边城》中则着力表现“边城牧歌”的自我颠覆。

“渡船”意象已然为边城世界打开了一道缺口,外界的异质性因素带着某种强力迅速突破缺口,田园牧歌式的秩序被质疑,“边城牧歌”由此开始了自我颠覆的道路。

(4)“湘西”书写与现代性民族建构的想象
沈从文对于传统中积极因素的肯定,其终旨是重造经典,即民族文化的重构。

因此,沈从文创作中的思想指向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从文坦言自己的创作其实是“重新写作‘神话’”,而这“神话”不过是综合过去人类的抒情幻想与梦,加以现世成分重新处理,其目的却是对未来有所安排。

综上可见,沈从文的小说文本参与到对现代性内涵的合理完善上来,其作品在展现给读者“湘西”世界中的人生形式的同时,对现代性做出了有益的反思。

因此,沈从文是一位表现人性真善美同时又颇具反思意识的现代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