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6课时内容综合专题:密度压强与浮力基础知识梳理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1)由木块高为 4.0 cm,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2.0 cm, 可知 V 排=12V,木块漂浮,F 浮=G,即 ρ 水 gV 排=ρ 木 gV,所以 木块的密度 ρ 木=12ρ 水=12×1.0×103 kg/m3=0.5×103 kg/m3。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
图 B 中,木块静止时受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 G、 拉力 F 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F 浮′。此时木块全部浸入水中, 所受浮力为木块漂浮时所受浮力的 2 倍,即 F 浮′=2F 浮= 2G,木块静止时 F 浮′=G+F。所以 F=F 浮′-G=2G-G =G=mg=0.12 kg× 10 N/kg=1.2 N。
(2)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求圆柱 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
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 0 时,容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也
为 0。F 浮=G 物,ρ 水
gh 下 S 柱=ρ 物
gh
物S
柱,
h物=ρ水= h下 ρ物
1.0 0.6
gg//ccmm33=53,hh上 下=5-3 3=23。
【典例2】如图2所示,将密度为0.6 g/cm3,高度为10 cm,底面 积为20 cm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 cm2的容器中,并向 容器内加水。(g取10 N/kg)
(1)当水加到2 cm时,求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
解:0.6 g/cm3=0.6×103 kg/m3,10 cm=0.行受力分析得: F 支=G-F 浮=ρ 物 gV 物-ρ 水 gV 排=(ρ 物 h 物-ρ 水 h 浸) gS 柱= (0.6× 103 kg/m3× 0.1 m-1.0× 103 kg/m3× 0.02 m)× 10 N/kg× 20× 10-4 m2=0.8 N,因为容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和圆柱体对容器底 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 F 压=0.8 N。圆柱体对容器底的 压强:p=FS柱压=20×01.80-N4 m2=4×102 Pa。
【典例3】如图3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 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 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 图3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 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像(容 器厚度不计,g取10 N/kg)。求:
(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解:(1)由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 G=12 N。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 F=4 N,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 浮=G-F=12 N-4 N=8 N。
(2)圆柱体的密度。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
排=ρF水浮g=1× 103
8N kg/m3× 10
N/kg=8× 10-4
m3,
圆柱体的质量:m=Gg =1012NN/kg=1.2 kg, 圆柱体的密度:ρ=mV=Vm排=8×11.20-k4gm3=1.5×103 kg/m3。
(3)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忽略液面变化)。
由图像可知,当 h1=3 cm 时,圆柱体的下表面刚好开始接触 水面,当 h2=7 cm 时,圆柱体刚好浸没,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7 cm-3 cm=4 cm=0.04 m,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p =ρ 水 gh=1×103 kg/m3×10 N/kg×0.04 m=400 Pa。
(4)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当圆柱体浸没时与圆柱体 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圆柱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 排=8×10-4 m3,
水面升高的高度:Δh=VS排=180×0×1010--4 4mm3 2=0.08 m;
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Δp=ρ 水 gΔh=1× 103 kg/m3× 10
基础梳理篇
第16课时 内容综合专题:密度、 压强与浮力
目录
01 试题凝聚
02 福建4年中考聚焦
01 试题凝聚
·1 压强与浮力综合 ·2 密度与浮力综合 ·3 密度、压强与浮力综合
类型1 压强与浮力综合 【解题技巧】 (1)对于柱状容器,如果液体充满容器,当物体放入液体中时,
液面高度不变,根据p=ρgh和F=pS,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 压强和压力不变。 (2)对于柱状容器,如果液体没有充满容器,当物体放入液体中 且未接触容器底时,液面高度的变化会引起容器底部所受 液体压力、压强的变化。
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底Δh。 ②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ρ液V排g。 ③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增加量:Δp=ρ液gΔh; ④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增加量:ΔF=F浮=ρ液V排g(液体未
溢出)或ΔF=ΔpS底。 ⑤容器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增加量(液体未溢出):ΔF=F浮。
【典例1】【2020·泉州模拟·2分】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 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 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球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所 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 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甲______F浮=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 系为ρ甲______ ρ乙,两>种液体 对烧杯底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___>___ p乙。(均填“>”“=”或“<”)
N/kg×0.08 m=800 Pa;容器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增加量:ΔF
=F 浮=8 N;容器对水平支持面压强的增加量:Δp′=ΔSF=
8N 100× 10-4
m2=800
Pa。
类型2 密度与浮力综合 【解题技巧】 (1)利用物体漂浮得出 F 浮=G 及 V 排=12 V 是解题的关键,然后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求解。 (2)木块浸没在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漂浮时所受浮力的 2
倍。
【典例4】如图A所示,一长方体木块质量为0.12 kg,高为4.0 cm,将 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 cm ;如图B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木块浸没在水中且保持静 止状态。已知水的密度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求:
(1)木块的密度ρ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